[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由何而决知死时除佛法外余皆无益,及此中心要?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589
  【第五二则】
  问:由何而决知死时除佛法外余皆无益,及此中心要?
  答:亦分三因而决知:
  一因,思死时一切不能携去。佛法如何利益?有说依佛法可得不死,此不应理。此指未死时,能修正法。常人死时,痛苦难忍,追悔无穷,显现恶象。修正法者,远离此各种怖畏,欢喜以去。经中说:“国王去时,须舍其锦秀河山,及众宝聚而死,下至乞丐亦必舍瓢杖而死去。”生时下至一句念颂,死时可作资粮,以利后世。
  二因,思死时孑身而去。死时欲得一伴侣同往而不可得,国王拥有千百万人民,常人纵儿孙满堂,莫不孑然一身而去。与生俱来自身肉骨,亦必须舍离,尚不能携去,何现其他眷属亲友财宝受用等。故人生时如旅客,死时别其住舍而去,决无住舍随旅客而往者。若未修法,至于死时,于自身躯,深生爱着,不能舍故,烦恼炽然,由是而堕三途,则此身躯反成为死时之累。
  三因,思死时唯正法可益。死时既无定期,我今日即未脱离死王立至之危险,故及时应作防备。如是必须备死之法,即不贪恋于此世乐,现在即当学正法。俱舍说:“此时能携去使死后荒凉,转为安乐者,惟所积之福德资粮。”惟依无倒正法菩提道次第,如法修行。应于此下决定心,专一而修。生起现在须修之决定,复重在须舍此世之贪恋,不然,所修之法,不能入道。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修死无常法中,为菩提道次第所无,乃上师口授要诀...易使心感动之一法为何者?
下一篇:由何而决知死期无定,及此中心要?
 云何若未得无我见,随如何修,或观察修,或专注修,终非修真实(胜观)?..
 既引经成立胜义谛,若说此师(月称)宗说胜谛非所知法,及说圣根本定,无证..
 应如何理解二谛数数决定?
 于十种对境,应具何种殊胜心?
 抉择法无我无为法,无自性之修法,其概要为如何?
 观其人入道与否,以能否舍其现世为衡量,此为上师教授。应如何理解此一教授..
 云何于我执,损与不损之义?
 知念恩如上所举分四,但应如何念法?
 何以此论说,依世间量立正世俗?
 菩萨应行应断纲要?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感应的原理[栏目:真理的价值·迷悟之间]
 寄语我的上师(十三)[栏目:圆满人生·佛子心语]
 传说:念经功德集中回向特定人或事,效果较快是吗?[栏目:传喜法师·信众问答]
 义学大师溥常法师[栏目:黄夏年教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