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了义炬·绪论 一、叙述和背景
塔汤仁波切
{返回 塔汤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709

英文本“了义炬”(The Torch of Certainty)是一部加注的译本,藏文原书(Nges-don sgron-me)作者是姜贡康着仁波切(Jamgon Kongtrul Rinpoche,1813-99),内容包括“四加行”的修行开示和理论阐释,四加行就是西藏佛教噶举派最基础的修持法门。
“了义炬”是一部论著,注解第九世Gmb妄去多杰(Wo-ngchug DQrje)所著的“根本”法本(“root”text)简轨“俱生契合导引”(Lhancig skyes-skyes-sbyor khrid)。依据德松仁波切(Deshung Rinpoche)的说法,後者是第九世Gmb三本同性质著作中最简短的一本,最长的一本是“法身直指(Chos-Sku mdzub-tshugs),长度居中的是“了义海”(Nges-don rgya-mtsho) 。
藏文本“了义炬”的最後一节,介绍大手印(Mahamudra)的教理和修行开示。这一节在英文本中并末译出。
在整本书中,姜贡康着都是以半白话的文体写出,他运用不规则的藏文拼字、文法和句型,这是在“古典”西藏着作如冈波巴(Gampopa)的“解脱庄严宝论”(Jewel Ornament of Liberation)中,所看不到的。
卡卢仁波切(Kalu Rinpoche)认为,“了义炬”是噶玛噶举派对修行所做的通俗闭示(thun-mong-gi gdams-ngag)。
“了义炬”并不是供人在实际修法时读诵的法本,而是根据需要在修法之前或在修法各座之间研读的。第九世Gmb的“浪游圣道之车”('phags-lam bgrod-pa'i shing-rta),才是在修法各座中高聋诵念的祈请文,但并未收纳在这本书内。
在我们叙述修行方法之前,让我们对西藏佛教敦派的住质、噶玛噶举传承和姜贡康着的生平作一简单说明,将是有帮助的。
西藏佛教教派的性质
在西藏佛教中,一个教派的成立,是依据几个因素来认定的。依西藏上师的说法,最重要的第一个因素就是“传承”(lin-eage)。一个教派的中心传承(central lineage),包括上师的延续,从释迦牟尼佛开始,经过印度诸大师,以至於当代西藏诸上师,他们以口头和文字传递教义。在主要教派中,也有各种特殊传承,传递该教派特别强调的修行开示。这些特殊传承只构成中心传承的一部份而已。
第二个因素,就是这些传承上师所开示的口头和文字教义。包括权威性的印度和西藏论典(shung,zhung)、注解、法本和仪轨。
一个教派也可以依共特殊的修行方式来认定。例如,特别强调禅定的噶举派(白派),一般称之为禅修的传统(meditativetradition,sgrub-brgyud);噶当(Kadampa)或格鲁(Gelugpa)派(黄派),则为心智修练的传统(tradition of intellectualdiscipline, blo-sbyong-brgyud) 。
另一个用以辨别教派特性的方法,是僧尼居住、研究和修行所在的寺院团体。一座寺院通常就是该教派的行政中心,也是他们的典范。西藏的四个主要教派中,每一个教派都有几十座寺院,其他小支派似乎只有一或二座寺院。
最後,一个教派还要依其精神领袖来辨别,他往往是一位高阶层的转世活佛(tulku)。
噶举派
虽然早在西元第六世纪,西藏就有佛教,但四大教派——宁玛(红派)、萨迦(花派)、後来并入格鲁(黄派)的噶当和噶举(白派),却一直要到第十一世纪才出现。
噶举的传承始於金刚持佛(Buddha Vajradhara或名多杰羌(Dorje Chang),他是无上圆觉的象徵。金刚持与释迦牟尼佛不同,他不是一位历史上的“化身”佛,而是许多无所不在的觉者(法身佛)之一,不停地加持众生。所有噶举派弟子都要把他们的上师观想成金刚持,以接近佛,并圆成上师与弟子之间的关系。
噶举传承的第二位祖师是印度的大成就者(Mahasiddha)谛洛巴(Tilopa,988-l096)。他藉禅观和其他殊胜的方法,直接从金刚持接受开示。
第三位祖师是印度的那诺巴(Naropa,1016-11OO),他是经过谛洛巴用长期苦难折磨考验过的弟子。
从谛洛巴和那诺巴产生了噶举派特有的禅修法:那诺巴六瑜铆法(the Six Yogas of Naropa,Na-ro'i chos-drug)和大手印(Mahamudra,Phyag-rgya-chen-po)。
噶举派的最初二个支派,起於那诺巴的二位西藏弟子。第一位是瑜珈行者衮波(Khyungpo,the yogin,1OO2-64),他创立香巴噶举(Shangpa Kagyud);第二位是大译师玛尔巴(Marpa,the translator,1012-96),他创立达波噶举(DagpoKagyud)。我们将只介绍後者。
玛尔巴是一位在家人,他向道心切,不惜花费巨资历尽艰难地前往印度求法,前後共达三次。每次他都得到重要的口诀和法本。他和那诺巴的重大会合(这是谛洛巴曾经预言的),激使他成为金刚乘在西藏的主要宏扬者。
玛尔巴把那诺巴的开示再传给几位弟子。最著名的是密勒日巴(Milarepa,1052-1135)。密勒日巴早年曾使用过破坏性的役魔巫术(译按:那黑教),为了赎罪,他必须对表面上似乎是很残酷无理的上师,做几年痛苦而令人心碎的劳役。每当密勒日巴开始绝望时,玛尔巴就给他一点希望的暗示。因此,密勒日巴坚持了好几年。最後,终於求得他所企盼的口诀,他终生一个人苦修,写作著名的歌集和教理。
密勒日巴最有名的弟子是冈波巴(Gampopa),又名达波拉杰(Dagpo Lharje,1079-1153)。他创建了许多寺院,包括达波寺(Dagpo)在内,噶举派的一个支派也就以达波为名。冈波巴先接受噶当派教义和戒律的彻底训练之後,才成为密勒日巴的弟子。密勒曰巴把传自谛洛巴、那诺巴和玛尔巴的修行方法都教给他。冈波巴“……殊胜地融合了噶当派的教理和大手印的经验,两个支流终於合而为一。”直到今天,噶举派的作家仍然大量引用冈波巴的巨著。
冈波巴的四位大弟子,创立了达波噶举的支派,这就是一般所说的“四大”传承和“八小”传承。
“四大”传承是由冈波巴四位亲传弟子所创立的。
(一)噶玛噶举(Karma Kagyud),由杜松钦巴(Dusum Khyenpa,1110-1193)创立。
(二)拔戎噶举(Baram Kagyud),由拔戎巴违摩妄去(Barampa Dharma Wongchug,约11OO年左右)创立。
(三)蔡巴噶举(Tshalpa Kagyud),由宗著巴(Tsondragpa,1123-94)创立。
(四)帕木噶举(Phamo Kagyud),由帕木竹巴(Phamo-drupa,1110-70)创立。
“八小”传承是由帕木竹巴的弟子们所创立。
(1)止贡噶举(Drikhung Kagyud)。
(2)达垅噶举(Talung Kagyud)。
(3)绰浦噶举(Tropu Kagyud)。
(4)竹巴噶举(Drugpa Kagyud)或托竹(Tod-drug)及其支派:
(5)下竹巴 (May-drug) 。
(6)中竹巴 (Bar-drug) 。
(7)南竹巴(Bar-ra)。
(8)上竹巴 (Lho-drug) 。
从它们在第十二、三世纪出现开始,直到中共於一九五九年占据西藏为止,这些支派一直都活跃於整个西藏。某些教派,尤其是噶玛噶举和竹巴噶举,目前在印度、尼泊尔、不丹、锡金和苏格兰都有道场。最近十年出现在欧洲和北美洲的西藏佛教中心,大部份是由创巴仁波切和卡卢仁波切二位(1)噶玛噶举派上师所建立的。
噶玛噶举派
噶玛噶举派是由第一世DB法王(Gmb)杜松钦巴所创立的。DB法王是噶玛噶举派的最高活佛和精神领袖。卡卢仁波切说,DB法王也是所有噶举支派的最高精神权威。因此,他主持重要的仪式,并负责鉴定和印证所有重要的噶举派转世活佛。
噶玛噶举的弟子认为,DB法王在宗教上的地位,与格鲁派的领袖DL喇嘛相等。两者都是大悲观世音菩萨的化身。而且,两者都被称为“如意宝”(Wish-fulfilling gem,yid-bzhin nor-bu)。但,不像DL喇嘛,DB法王与西藏政府并无正式关系;也就是说,他不是另一位西藏统治者松赞冈波(Songtsen Gampo)的化身,所以他不是西藏的象徵。
虽然,DB法王的主道场(official seat)是在西藏中部的族普寺(Tshurpu),但是,历代DB法王大都降生在西藏东部的康(Kham)地。目前,DB法王的主道场是在锡金的隆德寺(Rumtek) 。
在精神和政治方面,DB法王对康地的影响极大。许多DB法王都会舆中国维持外交关系,并受中国皇帝的册封。
DB法王被称为“戴黑冠者”(Wearer of the Black Hat)。这顶黑色金刚宝冠就像教主的宝冠一样,是精神权威的象徵。原始的黑冠,据说是用十万个空行母(dakinis)的短发编织而成,然後呈献给桂松钦巴第一世DB法王。
卡卢仁波叨说,这顶黑冠,非有大功德者是看不见的。明成祖赐赠第五世DB法王德新谢巴(Deshin Shegpa,1384-1415)一顶用实物仿制的黑冠,让每一个人都可以看得见。据说,只要看黑冠一眼,就能保证来世生於人天(2)。
圆寂不久的第十六世DB法王,於一九七四、一九七六、一九八○年(中文译者按实际情形增添一九七六、一九八○),在东南亚、欧洲和北美洲举行金刚宝冠法会(The Black Hat Ceremony)时所戴的黑冠,就是明成祖所赐赠的那一顶仿制品。金刚宝冠法会是DB法王的主要法会,他重复着空行母最初为杜松钦巴所做的“加冠礼”,用以肯定每一世DB法王在噶玛派传承中的地位,并祈求该传承之本尊观音菩萨慈悲加持。
DB法王到目前为止,已经转了十六世:
第一世 杜松钦巴(Dusum Khyenpa,111O-93)
第二世 Gmb希(Karma Pakshi,1206-83)
第三世 让炯多杰(Rongjung Dorje,1284-1339)
第四世 柔必多杰(Rolpay Dorje,134O-83)
第五世 德新谢巴(Deshin shegpa,1384-1415)
第六世 通瓦敦丹(Tongwa Dondan,1416-53)
第七世 却着嘉措(Chodrag Gyatso,1454-l506)
第八世 米却多杰(Michod Dorje,1507-54)
第九世 妄去多杰(Wongchug Dorje,1556-1603)
第十世 却英多杰(Choying Dorje,1604-74)
第十一世 也协多杰(Yeshe Dorje,1675-1702)
第十二世 绛曲多杰(Jongchub Dorje,1703-32)
第十三世 堆督多杰(Dudul Dorje,1733-97)
第十四世 德却多杰(Tegchog Dorje,1797-1845左右)
第十五世 卡洽多杰(Khakhyab Dorje,1845左右-1924)
第十六世 让炯日必多杰(Rongjung Rigpay Dorje,1924-1981)(1981为中文译者所加) 
上列十六位DB法王中,有几位是政治家、作家和教师。
第十六世DB法王,受教育於族普寺,生前居住於目前噶举派的首刹——锡金的隆德寺。
其他噶举派的主要活佛,包括暇玛仁波切(Shamar,Zhva-dmar Rinpoche)或称“红冠仁波切”、锡杜仁波切(situ Rinpoche)、嘉刹仁波切(Gyaltshab Rinpoche)及巴悟仁波切(Pawo Rinpoche)。在历史上,暇玛传承曾统治过西藏中部;十八世纪末,第九世暇玛巴因勾结尼泊尔入侵,就被罢黜了。第十六世DB法王恢复暇玛传承。现今的暇玛巴生於一九五○年代初期,目前居住於隆德寺。
历代DB法王和大部份主要的噶举派活佛,共同构成“如意宝金念珠”(Golden Rosary of Wish-Fulfilling Gems)——大手印上师的噶玛噶举传承。DB法王的上师或入室弟子,有一些也包含在这个大手印的传承里。例如,本书作者因为他是第十五世DB法王的上师,所以也是大手印传承之一。
姜贡康着上师略传
姜页康着上师(Jamgon Kongtrul,1813-99)博学多闻,著作等身,作品内容涵盖所有的传统西藏学术。珍史密斯(Gene Smith)称他为“西藏的达文西”,在他故乡东藏的康地,他也是一位很受人尊敬的医生、外交家和政坛显要。
康着在接受佛教训练之前,由他名义上的父亲——笨教喇嘛朔南贝尔(Sonam Pel)施以彻头彻尾的笨教(Bon即黑教)训练。康着相信他的自然父亲(natural father)是佛教喇嘛勇朗夭忍(Yungdrung Tendzin)——著名的衮波系(Khyungpo)传承上师。
康若最先接受宁玛传统的训练,一八三二年受戒於佐钦寺(Zhe-Chen)。不过,为了在八邦寺(Palpung)任文职的资格,第二年他又受戒为噶玛噶举派的喇嘛,这种规定的“……繁琐和派别意识颇使他感到沮丧……。”
第二次授戒是由锡杜贝玛宁杰(Situ Padma Nyinjay,1774-1853)主持,康着在“了义炬”中,夺之为“根本上师”。他赐给康着的法名是阿旺圆顿嘉措(Ngawong Yontan Gyatso),本书即以此法名题签。
未满三十岁,康着就已经接受了六十位不同派系传承的教法和灌顶。大约在这时候,他被印可为“活佛”,此举或与政治有关。
康着像笨教和宁玛派的上师一样,也承认伏藏(terma)(3)的真实性。一八五五年,他由伏藏师(terton)却举凌巴(Chogyur Lingpa,1829-79)印可为伏藏师。
他和康地的学者蒋扬钦哲旺波(Jamyang Khyentse Wong-po,182O-92)合作,共同发起“不偏见”或称“利梅”(Rimay或Ris一med)运动,这种运动的先驱可以追溯到第十四世纪。这个宗教和文化的复兴运动,其出现有一部份应归因於几世纪以来,西藏闭锁式教派影响力的日渐衰微。其信徒并不须放弃本来的教派或修学重点,而是同等尊重所有教派的喇嘛和教义;因此可以研究不同的教理,从事不同的修行。“不偏见”运动吸引了很多的著名学者,他们的著作都具权威性,至今仍为许多西藏上师,尤其是宁玛和噶举两派的上师所使用。
在康地政教战争的许多事件中,康若扮演着调停人的角色,後来,变为主要的政治领袖。虽然处於混乱的局势中,他依然写了九十多部书,阐扬宁玛、噶当、萨迦、希解、笨教,及噶举派各支派的理论和修行。在某些被称为利梅巴(Rimaypa)的著作中,他分别以各教派的观点来讨论“不偏见”运动。
他大部份的著作,都搜集在“五宝”(The Five Treasures,mDzod-lnga)一书中,此书於十九世纪末,由八邦寺印行。藏文本“了义炬”出版於一八四四年,就是他早期的著作之一。

[注释]
1、卡卢仁波切也是香巴噶举派的上师;事实上,他是该派唯一现存的全部传承持有者。
2、这是DB法王举行“金刚宝冠法会”不久之前,卡卢仁波切于1974年10月11日在温哥华的一场公开演讲会上所做的表示。
3、“伏藏”是以当代词表达佛教教理的法典。根据传统的说法,莲花生大士(Padmasambhava)把佛教传入西藏时,著作了“伏藏”,并藏诸名山以佚圣人,在必要时才又“伏藏师”重新发现和宏扬。

 


{返回 塔汤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了义炬·绪论 二、四加行的修持
下一篇:已经没有了
 了义炬·第一章 四共加行 一、前言
 活用佛法·空性
 了义炬·第二章 皈依与发菩提心 二、发菩提心
 了义炬·第三章 净业除障的金刚萨埵百字明 三、评注
 了义炬·第一章 四共加行 五、六道轮回
 了义炬·第一章 四共加行 三、苦空无常
 了义炬·第三章 净业除障的金刚萨埵百字明 一、前言
 了义炬·第四章 圆成二资粮的献曼达 三、评注
 了义炬·绪论 二、四加行的修持
 了义炬·第一章 四共加行 六、结论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破我见的修行[栏目:张慈田文集]
 佛说无量寿经讲记(十五)[栏目:佛说无量寿经讲记·智圆法师]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三0八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四集]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二(九○七)[栏目:杂阿含经]
 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四编《论佛学书》与李正刚书[栏目:欧阳竟无居士]
 序乐观法师《奋迅集》[栏目:巨赞法师]
 50 意在钁头边[栏目:没时间老]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四八六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五集]
 The Mother of All Buddhas: The Flower Adornment Su..[栏目:Ven. Master Hsuan Hua]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