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了义炬·第一章 四共加行 六、结论
塔汤仁波切
{返回 塔汤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894

在任何有关开悟的次第道开示中,都可发现“四共加行”。我们的说明,是以阿底峡(Atisha)体系为本,叫作“为三种热望宗教的人而设的次第道”。这是仰米达波(Nyam-me Dagpo)综合噶当派和大手印二支体系而苦心发展出来的。
如果你不以不屈不挠的毅力修四共加行,则结果只会加强你的“八世法”(23),而不能对接下来要修的四不共加行有所助益。
整个佛法的根,是从心理上弃舍此生的俗事。但一直到现在为止,你所有的宗教修持,都还没有摧毁对此生的贪著。你的心还没有离开欲望。你还没有放弃对亲友侍从的渴望。你甚至还不会稍减对食物、衣服和谈话的欲望。你抓不着运用善业的要点;你的人生方向错误!你不考虑你的修持已经减弱了多少烦恼,只想到你已经用功了多少岁月。你检查别人的错误,却不反省自己。你为你所拥有的每一项优点而骄傲。你的思想失落在名誉和娱乐等琐事上。你耽於无意义的闲谈之中。你想像你已经把宗教和世俗成就结合在一起了,而事实上,什麽目标也没有达成。你自始就未曾思量过无常,因而为你自己愚昧的心识所把持。
止贡(Drikhung)尊者曾说:“四共加行比修大手印还深奥。”(24)因此,在你的生命中注入四共加行(即使是少量),也胜於修现行四部密绩(tantras)中的诵念和禅观。
马马虎虎修持佛法的人,只是在自欺欺人,浪费人生而已。
总之,如果缺少出离轮回的决心,即使是在深山修行,也只能累积成山边的一大堆粪便而已!所以思考一下轮回的苦和随时你都会死。然後,不管你关心的事务多纷杂,缩小它们的范围!
初发心学佛的人,如果魔罗从中阻挠的话,信心就会减退。检查上师或道友的错误,就是魔罗附身的徵象。这种人注意到大多数修法老的严重错误,与一般凡夫(非宗教修持者)为伍,不热心修持,满足於世俗欲乐,不虔诚恭敬三宝。这种人必须想到上师和三宝的崇高品性,学习把修持佛法的人看成是纯洁的。看出别人的坏品性,就表示你自己的行为已经不纯洁了。这就像从镜中看到你自己的脏脸。
不要与凡夫为伍,也不要听他们说话!记住世俗欲乐的缺点!如果没有信仰,就不会发展“善”的品性。因此,开始作任何宗教修持之前,都必须先有信仰。虽然信仰有很多种,但对三宝的深信心和虔敬心,则是一切信仰所共有的。
经验生死无常、病、魔和意外事件;听一听圣人的修行传记和佛陀的本生故事,都可以促进信仰的发展。在日常思想中反覆思考它们以产生信仰。
有些人在上师面前表现信得很诚,一离开上师就不信了。有时侯他们有信心;後来又丧失了信心。当他们收到想要的开示或礼物时,或为病魔或其他不幸事件所折磨时,他们就有大信心。过後,他们又没信心了。他们对某一位根本上师或某一种妙法没有专一真诚的信心,卸常常弃此就彼。
请你不要有这些毛病,学着发展亳不动摇的信心,停止追求外在的事物,把上述开示消化在你心中。然後,当某些宗教特质在你生命中产生时,你将可以真正了解这些开示,你将可以绝对把握住佛法。如果你再想到上师的仁慈,你将不期然而然地对他产生虔诚和恭敬心。结果,与修行有关的一切崇高品性,都将在你身上自自然然地产生。
[注释]
1、玛而巴(1012-97),他的第子密勒日巴(1014-1123)及其法孙达波或称冈波巴(1079-1153)三人,是佛教传入西藏早期的重要人物。杜松钦巴(1110-93)以他们的著作为基础,创立了噶玛噶举派,杜松钦巴被公认为第一世Gmb或DB法王。
“如意宝金念珠”属于大手印系,其根源为金刚持佛(多杰羌)-噶玛噶举派无上正觉的象徵。
锡杜贝玛宁杰(1774-1853)是姜贡康着的象征。
2、欲界神只迷恋世俗欲乐,色界和无色界神只则陶醉与微妙的禅悦。
3、所有誓愿都包含一个主要的条款或“根”。违此条款即是破戒。
4、所有神圣的誓约和承诺,大乘称为“愿”,金刚乘称为“神圣誓约”或“神圣契约”。包括:(一)对上师的誓约,接受开示或灌顶时就成立。(二)弟子接受灌顶时与本尊(见第二章注(9))所形成的誓约。此后,那位本尊及其观想将是他修行的重心。
5、辟支佛只为自己而修定求取正觉。在大乘里,他的位阶,仅次与帮助众生成佛的菩萨。
6、这种倾向来自无明,而无明是有情众生的基本特徵。无明会产生三种烦恼;贪、瞋、痴,并由此引发恶业。
7、魔罗的定义有三:(一)妨碍宗教修持的因素。(二)危害信仰的魔鬼。(三)根室[H.V.Guenther]在“解脱庄严实论”一书[英文原本199~200页],描述四魔罗为:“……损害生命的某些限制性因素。”
8、不贪、不瞋、不痴。
9、神通有六种——身如意通(如变化已身为无数身、穿过墙壁等)、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天眼痛、漏尽通。
10、积福(Accumulation of Merit,bsod-nams-kyi tshogs)和积慧(Accumulation of Awareness,ye-shes-kyi tshogs)合称二资粮。“福”指有福德的行为;“慧”指智慧,观法实相。二资粮是高深禅修的先决条件,详见第四章。
11、占卜和驱邪是标准的西藏医疗方法。首先,以占卜找出致病的魔鬼,然后再用驱邪术赶走病魔。
12、在西藏高原地区,藏人的习俗是把尸体抛弃野外味食兀鹰。
13、中阴身是死后和入胎前所经历的境界,此时一般人依过去的业而活动,不能运用意志力。这种被驱策和无助的情形,就好象羽毛(个人)被业力的风吹来吹去。对这些经验有准备的个人,并非束手无策的,他可以直接从中阴身开悟,不必投胎轮回。
14、由于我们的无明和烦恼,事物通常在我们眼前呈现歪曲的形象,在危急时,歪曲的情形尤其严重。
15、“一味”(one-valueness)境界是大手印四种悟证次第的第三次第,据“那诺巴”一书的英文译者根室说:
“一味是万物似无一物的经验,但不是说凡现象皆虚妄和不需要认真行事。反之,一味是对若干人生遭遇所自然产生的开心。这种开心的过去的修定过程中,已经清除了对所有既得权益的关怀,因此,更适于有益的活动。不过,……这个境界并非大手印最终的证悟。”
16、究竟实相不是我们能够以观想来了解的“东西”,它是空的或开放的。
17、怀疑究竟相就是怀疑实相的本性,会使凡夫把各种连接松散而变化无常的生命因素,视为构成一个具体、单一而不变的自我。这种误解会助长烦恼,从而做出支持非存在的“自我”之不良行为。
18、修定而无结果,却把此时的心灵一片空白,误以为证悟了空(心的本性,就是噶举派所说的究竟实相),即是曲解或“偷窃”佛性的精神。
19、特别是动物。杀害人类比杀害动物还严重。
20、这五种衰相是:“……衣裳垢腻、头上花萎、身体臭秽、腋下汗出、不乐本座。”
21、第一种苦是痛苦的经验本身;第二种苦是快乐经验瞬间即逝所引起的焦虑;第三种苦是隐含在轮回之中的苦,因为所有在六道轮回的众生,最后必然会经验到本节所阐释的苦。
22、五阴是个体生命的五种心理和生理要件。包含外在和内在的因素:色、受、想、行、识。
23、所谓“八世法”就是“八风”;利、衰、誉、毁、识、称、乐、苦。
24、对初机来说,四共加行远比深一层的大手印观想容易学,因此也就更有效力。所以,四共加行是修大手印的主要先决条件。

 


{返回 塔汤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了义炬·第二章 皈依与发菩提心 一、皈依
下一篇:了义炬·第一章 四共加行 五、六道轮回
 了义炬·第一章 四共加行 四、因果业力
 活用佛法·禅定
 了义炬·第五章 迅速赐予加持的上师相应法 三、评注
 了义炬·第一章 四共加行 一、前言
 了义炬·第四章 圆成二资粮的献曼达 一、二资粮的圆成
 活用佛法·译序
 了义炬·第四章 圆成二资粮的献曼达 三、评注
 了义炬·第一章 四共加行 五、六道轮回
 了义炬·第三章 净业除障的金刚萨埵百字明 一、前言
 了义炬·第五章 迅速赐予加持的上师相应法 二、在各座修法之间的入定观想..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第一章、什么是佛教 第一节、佛陀[栏目:您认识佛教吗]
 佛出家日开示[栏目:如瑞法师]
 佛教在新中国[栏目:巨赞法师]
 蒙山施食法会开示[栏目:传喜法师]
 致大定法师函[栏目:明真法师]
 偶遇[栏目:佛子禅心·种德禅寺佛学苑学僧文选]
 仅仅瞻礼地藏菩萨就能得福吗[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九]
 相应78经 狮子经[栏目:相应部 22.蕴相应]
 《维摩经》疏所反映的智者大师的心灵哲学 一、《维摩经》疏代表智顗最晚期的思想[栏目:吴汝钧教授]
 庄严隆重世纪风采——香港庆祝佛诞盛况与联想[栏目:觉真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