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二七一集
 
{返回 阿弥陀经疏钞讲记·净空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888
阿弥陀经 疏钞演义  (第二七一集)  1984/12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1-03-271
  请看《阿弥陀经 疏钞演义会本》,第五六五页:
  经【是故舍利弗。汝等皆当信受我语。及诸佛所说。】
  疏【皆当信受,是为第三重劝。】
  佛在这一会里面劝我们要相信佛所说的,这是第三次,向下还有一次,四次的劝勉我们,真正显示出佛的大慈大悲,真实的苦口婆心。我们为佛弟子,就要像善导大师在「上品上生章」里面所开导的,决定要相信佛所说的;佛以外,世间社会公认的善知识,修行证果的阿罗汉、辟支佛、权教菩萨,乃至地上菩萨,甚至等觉菩萨来为我们说法,他讲的东西跟净土三经讲的不一样,我们都可以不要接受,都可以不要相信,一定要相信佛所说的,我们这一生才真正得度。如果不相佛的话,去相信菩萨以下不相应的开导,那你就是遇到魔。怎么说遇到魔?魔障碍你这一生不能往生,魔就希望你生生世世都搞六道轮回,这是魔来障碍你、来折磨你。这是我们必须要清楚的,决定要相信佛所说的。世尊在此地说得非常好,要相信『我语』,就是本师释迦牟尼佛所说。『及诸佛所说』,就是六方佛异口同音赞叹释迦牟尼佛所说的,为释迦牟尼佛做证明,释迦牟尼佛讲的完全是事实真相。
  疏【有判此处即属流通,今仍属正宗,以承上文,正勉信受,令往生故。前文二皆劝愿,今复劝信。】
  前面二次劝勉我们,「应当发愿,生彼国土」,这个地方劝信,这是第三次,「皆当信受我语,及诸佛所说」。实在讲,真的能信,那个福报智慧真的是无量无边!没有法子能够称说,这是经上有明文。自古以来,教下大德判经,就是这经的段落,分段落每个人分的不一样。古德有从这个地方就判入本经的流通分,莲池大师依然将这段经文还是属於正宗分,他跟古人判法不一样。莲池大师以后,蕅益大师的《弥陀经要解》,他六方佛就判作流通,跟莲池大师这个判法也不一样,甚至於他那个分法跟古来所有大德分法都不一样。可是蕅益大师也说出一番大道理,我们听起来也满合情合理的。怎么判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重要的我们还是要依经文,祖师的分科判教、祖师的开导都提供我们做参考,四依法里面教给我们依法不依人。经是佛说的法,我们唯一的依靠,等觉菩萨以下的解释都是人,与经所说的相应,我们采取,不相应的,我们不采取,这是善导大师教给我们修学的原则。
  钞【第三劝者,上言闻是说者,止是持名得生,未委退与不退。】
  前面第一次劝的时候,只是说明依照这个方法修学,若一日到若七日持名,一心不乱,决定得生净土,没有详细说明不退转。
  钞【今言不但得生,必於无上菩提永不退转。】
  前面说过,闻是经受持者,皆为一切诸佛护念,皆得不退转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是说出来,不但得生而且不退转。
  钞【如是则愿当益切。】
  我们把这些事实真相都搞清楚,我们对於西方极乐世界向往的心、求生的心一定更切,知道太好了。
  钞【故云三劝。】
  到这个地方第三次劝我们,一定要相信,一定要发愿,一定要求生。
  钞【未属流通者。】
  莲池大师解释,他的判法,就是分段的方法,他为什么这样分?他说这个不属於流通。
  钞【以信愿往生,是一经要领,下文重重劝信劝愿,判属正宗。】
  这是这部经最重要的纲领,就是专信、专愿、求生净土。净土三经,佛当年讲经的顺序,最初讲《无量寿经》,将西方极乐世界做一个非常完整的介绍,《无量寿经》可以说是净宗概论,把极乐世界依正庄严,阿弥陀佛修因证果,以及建立道场广度众生,都讲得很清楚。第二是讲《观无量寿佛经》,给我们讲三桩事情,实在讲就是《无量寿经》的补充。这三桩事情:第一个是理论,「是心是佛,是心作佛」,把这个道理为我们说出来,这是补充大经没说的。第二,方法,西方极乐世界介绍出来,怎么去?教给我们念佛的方法,有观想念佛、观像念佛、持名念佛、实相念佛,把方法说出来,十六观,十六种方法。第三、详细说明「九品因果」,实在讲就是《无量寿经》里的「三辈往生」,三辈往生文不长,概略的说一下,《观经》把三辈分成九品,细说因果。这是《观经》的性质。最后佛讲《弥陀经》,讲这个经的用意,劝信劝愿,劝我们一心念佛。所以这部经自始至尾就是劝信、劝愿、劝行,信愿行是本经的三大要领。可见得三经是一系列的。大师在此地将这段经文还是判入正宗。
  钞【於义为当。】
  这个意思比较妥当。
  钞【汝等者,正指身子,以及现前大众,兼未来一切诸众生等。】
  当年佛讲经时,法会当中舍利弗尊者是当机者。在这个经上,佛都是叫著舍利弗的名字给他说。凡是叫著名字,下面的话就非常重要,叫名字是提起他的注意。『汝等』,实在讲也包括我们现前大众,我们读这个经文,「汝等」,我们都在「汝等」两个字之中。由此可知,这个经典对我们自己是何等的亲切,佛没有把我们当外人,汝等包括我们在其中,换句话说,就是对我自己说的。『兼未来一切诸众生等』,我们每一个人都包括在其中。
  钞【良以一佛亲宣。】
  『一佛』就是释迦牟尼佛,一尊佛亲自为我们宣讲。
  钞【即当谛信。】
  佛的话是真实语。《金刚经》上所说的,「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如语就是与事实真相完全相符,没有增加一点,也没有减少一点,说的跟事实真相完全一样,「不诳语者,不异语者」。佛怎么会欺骗人?所以我们应当相信。
  钞【诸佛同赞,更复何疑。】
  不但一尊佛说,我们在这里看到六方,六方就是十方,十方一切诸佛都为释迦牟尼佛做证明,都赞叹释迦牟尼佛说得好,说得没错,那还有怀疑的吗?决定没有怀疑了。没有怀疑,那个信才叫真信,真信之后要发愿,决定发愿求生。特别是在我们现代这个时代,真的是大乱之世,从前历史上所看不到的,经上讲「五浊恶世」,真正是浊恶到极处。「浊」就是心不清净,心地被污染;「恶」,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不善,佛法里面所讲的,身造杀盗淫,口妄语、两舌、绮语、恶口,意贪瞋痴,今天众生他所造作的是十恶业。浊与恶,我们现在看得很清楚,看得很明显,一年比一年在增长,这不是好现象,增长到一定的时候就会爆发大的灾难。学佛的人头脑比一般人要冷静一些,知道因果的关系,对於恶因恶报多少会有一些警觉性。我们如何面对现实?换句话说,我们怎样生活?我们怎样过日子?如果没有大智慧、大福德,在这个共业里面很难幸免。大智大福到哪里去求?怎么修法?每个人都在追求,求不到!实在就是摆在你面前,你不识货,你不认识。前面经文,世尊不是明白告诉我们吗?「闻是经受持者,皆为一切诸佛之所护念」,共业里面可以不受难,你有大福报,「皆得不退转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你有大智慧。所以具足信愿行,这个人就是有大福报、大智慧,才能够度过五浊恶世。所以这个经典、法门是真正不可思议,一切诸佛为什么要护念、为什么要赞叹,有他的道理,这不是随便说的。
  钞【信行愿三,不可一缺。】
  缺一个都不可以,要真信、要真正的发愿、要真的念佛。道理搞清楚,事实真相明白了,真信是没有问题;愿,必须把我们眼前处境认识清楚,其他法门修行的困难真的明白,西方世界的殊胜,这一生决定能够去得了,统统搞清楚,你的愿自然就生起来;有了愿之后,一定要依照方法修学,到西方极乐世界去的方法就是念佛。念佛最重要的是心上有佛,而不是口上有佛,口上有佛,心上没有佛,那就是从前寒山、拾得两位大士讥笑念佛人「喊破喉咙也枉然」,为什么?有口无心。「念」这个字是「今心」,现在的心,你心上真有!这叫念佛,这非常重要。心里面真有,不但白天你念兹在兹,夜晚睡觉也会梦到佛境界,俗话常讲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这些都能证明我们念佛的功夫。梦中能做得了主,将来有病痛的时候,病中可以做得了主,这些很重要。一定要把阿弥陀佛、把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放在心上。我常常劝同修们要读经、要听讲,我们不单是把阿弥陀佛形相放在心里,形相放在心里也不行,那著了相,与持名没有什么两样,要把阿弥陀佛心愿解行放在心上,这叫真念佛。
  阿弥陀佛存的是什么心?也就是阿弥陀佛用什么样的心处事待人接物,我们要学他。经上说得很明白,阿弥陀佛用真心,不是妄心,用清净心、用平等心、用大慈悲心,我们是不是也用这个心处事待人接物?我们真能用这个心处事待人接物,给诸位说,你是真念佛,你的心跟佛心一样。阿弥陀佛是什么愿望?经上的四十八愿,四十八愿愿愿都是普度众生。我们把四十八愿念得很熟,把四十八愿变成自己的大愿,我的愿跟阿弥陀佛的愿也一样,这是真念佛。阿弥陀佛怎样修行?阿弥陀佛如何证果?如何在十方世界接引众生?我们把这些事情时时刻刻放在心上,净念相继,这是真念佛。依照阿弥陀佛这个模样来塑造自己,使自己跟阿弥陀佛一模一样,诸位想想,那还能不往生吗?决定往生。平常口里面念这句佛号,它有两个作用:第一个作用提起自己的正念,就是阿弥陀佛心愿解行无量功德,提醒自己不要忘掉;第二个意义是接引众生,我们念出来人家听到,一历耳根,永为道种,所以出声念佛是自利利他。没有人的时候,也应当出声念佛,我们眼睛看不到这类众生,还有鬼神在旁边,他也会听到,我们念佛号,他也得利益。这句佛号功德真实不可思议!用这个方法自利利他。所以信愿行这三条一条都不能缺,缺一条都不能够往生。
  钞【故前文劝愿,今复劝信。复劝者,前六方中已劝当信是经。】
  这是诸佛劝的。
  钞【今复明言当信我语。】
  佛实实在在对得起众生,众生对不起佛,辜负佛的教诲。这个地方佛又明明白白的告诉我们,劝我们相信他的话,相信他所说的。
  钞【良以不愿,繇於不信。】
  我们往生的愿不切不真,原因在哪里?我们没有真信。为什么没有真信?这个事情没有真的搞清楚,没有真搞明白。真搞清楚、真搞明白,哪有不相信的道理。
  钞【不信,则起行无繇。故佛於此经,重重劝信。】
  『起行』是念佛,虽然口里念佛,这念佛像浮萍一样没有根。
  钞【如大本言:不信佛语者,乃恶道中来,余殃未尽,愚痴不信,未当解脱。】
  《无量寿经》上有这么一段经文,佛给我们说明,闻到这个经他还不相信,这是他业障很重,前生是从恶道来的。前生从恶道来的,这是事实,现在外国用科学的方法证明,他们现在外国人相信有六道轮回,因为在科学证明里面,发现很多人前生是畜生道来的,人道来的比例并不多,从畜生道来的是比例很多。至於饿鬼、地狱,他们科学还没有办法能够发现。『余殃未尽』,所以他『愚痴』,遇到这个法门,他不能相信,不能解脱,他这一生作佛的缘没成熟,『未当解脱』。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是成佛,就是解脱。
  钞【又法藏愿云:至心信乐,欲生我刹,十念必生,惟除五逆诽谤正法。】
  这是《无量寿经》四十八愿里面说的。『至心』是真心,『信乐』是相信、欢喜,这是信成就。『欲生我刹』,这是愿成就。『十念』是行成就,这是第十八愿十念必生。『惟除五逆诽谤正法』,《无量寿经》上说的是「五逆诽谤正法」,而佛在《观无量寿佛经》上告诉我们「五逆不毁谤正法」也能往生,由此可知,此地五逆加上毁谤正法,这不能往生。如果五逆罪不毁谤正法,遇到这个法门,在临终的时候他能信能愿,他十念也能得生。《观无量寿佛经》下品下生章就是造五逆十恶业的,临终遇善知识,教他念佛往生,他一听就接受,所以是一念十念都能往生,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是下下品往生,是属於这一类的人。我曾经跟同修们说过,我们要是往生西方世界,绝对不是下下品,我们没有造这么重的罪业。
  钞【谤正法者,不信之谓也。】
  谤法,他信他就不会谤法,谤法就是不信。此地希望同修们要注意,这一句决定不能粗心大意看过,意思非常深广!我们今天修净土,看到人家参禅、持咒,我们批评他、毁谤他,行不行?不行,都是属於谤法。无量法门都是佛说的,你要是轻视毁谤,就是谤佛、谤法、谤僧,都造成我们往生的障碍。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态度对这些不同法门的人?要学善财童子,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五十三位善知识里面标榜念佛的两个人,前面第一位德云比丘,最后一位普贤菩萨,当中这四十九位代表无量无边的法门,善财童子他的态度,对待这些不同法门的大德恭敬赞叹,这是对的,赞佛、赞法、赞僧,决定没有毁谤。虽然礼敬赞叹,善财童子不学他,「恋德礼辞」,恋就是羡慕你们的修学,我对你非常恭敬,辞是什么?我不学你,你们学这个非常好,我还是老实念佛,我不学你这个法门,依旧是一门深入。我们在五十三参里面看到每个人都是一门深入,法门虽然不相同,成就都是一样的,互相赞叹,没有互相毁谤的,这一点诸位同修千万要记住。听到别人毁谤我们,我们合掌阿弥陀佛,不要去辩驳,我们这个态度就对了。你这个辩驳辩不清的,愈辩他毁谤你的愈多。他谤一句,一句阿弥陀佛,谤两句,两句阿弥陀佛,他说个十句八句说累了,他就不说了。他毁谤,我们礼赞,我们合掌是礼,称阿弥陀佛是赞,这就对了。所以这一句意思非常深,我们不能犯这个过失。
  钞【又文殊般若经,如前所引,末亦云:惟除不信。又华严谓信为道元功德母。】
  这都是说明信非常重要。《华严经》讲:信是道之元,元就是本源、根本,信是入道的根本;功德之母,『母』是比喻能生,母亲能生儿女,信就好比是母亲,能生一切功德。
  钞【而复累言不置,岂徒然哉。】
  『累言』就是一遍一遍的说,一遍一遍的劝。『岂徒然哉』,不是没有道理,有很深的苦心在里面。所以,佛菩萨不厌其烦一遍一遍的劝我们要相信。世出世间圣贤,尤其是出世间的大圣,他们对於宇宙人生的真相通达明了,为我们宣说,这是我们应当要相信的。他为什么通达明了?人家心清净,清净心照见,心像一面镜子一样,把外面境界照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们的心浊恶,这是污染,照的作用完全丧失,觉照的作用没有了,污染的心起的作用就是邪知邪见,胡思乱想。胡思乱想,身与口的造作就胡作妄为,这个罪业就重,果报就苦了。为什么对圣贤人的言论教诲我们要相信,道理在此地。今天的人不相信古圣先贤,也不相信别人,都相信自己的邪知邪见,这怎么得了?一丝毫谦虚都没有。中国《易经》六十四卦,谦卦,「谦受益」,谦虚的人能够接受无量无边的利益;「满招损」,现在人心是满的,不谦虚,善言善行进不去。这是天下大乱的根本原因,就是决定不能接受善言,不能接受圣贤的教训。
  钞【清凉大师云:高齐大行和尚,宗崇念佛,以四字教诏,谓信忆二字,不离於心;称敬二字,不离於口。往生净土,要须有信,千信即千生,万信即万生。】
  清凉大师是华严宗第四代祖师,《华严经疏钞》是他的著作。南北朝的时代,齐国的皇帝姓高,称为高齐。大行和尚专修念佛法门,他念佛有四字诀,就是用这四个字教导念佛人。这四个字就是『信忆称敬』。信忆,把「信」摆在第一,「忆」是大势至菩萨讲的忆佛念佛,忆是心上真有。常常想著佛,想佛发心。佛当初怎么发心的?《无量寿经》上,世尊为我们介绍过,佛是怎样修行,怎样发愿,怎样帮助一切苦难众生速疾圆成佛道。速疾是快速,不要三大僧只劫,时间太长了,圆是圆满,不要五十一个阶级,慢慢的,太辛苦了,这都是阿弥陀佛无量的功德。我们常常想这些,不要胡思乱想。胡思乱想,不想佛,给诸位说,你所想的都是造轮回业,天天不断造轮回业,你还能出得了轮回吗?决定出不了。我们今天把念头转过来,专想阿弥陀佛,西方世界依正庄严,想他们那个无量功德,这叫修净业。心清净了,与佛的心愿解行都相同,常常想,自自然然就相应,自然就相同。『信忆二字,不离於心』,心里真信,常常忆佛。『称敬二字,不离於口』,「称」是称名,就是口里面念佛,阿弥陀佛不离口。「敬」怎么讲?是不是一天到晚在那里拜阿弥陀佛?不是的,阿弥陀佛也不需要你拜,这个敬就是在日常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认真负责,这是敬。敬人、敬事、敬业,我们从事某一个行业,把它做好,敬业;敬物,对一切物爱惜。佛敬一切众生,我们这样做法,这叫敬佛。不是看到佛像对他很恭敬,见到父母理都不理,摆个面孔给他看,那不是学佛的人。要把对佛的那一分敬心对一切人、对一切事、一切物,这就对了。这是普贤行愿里面的「礼敬诸佛」,我们修行就从这个地方修起。没有学佛之前,我们不懂什么叫敬,学佛之后我们才恍然觉悟到,原来我们对人、对事、对物都没有敬意,大不敬!从今天起我们学佛。「称敬二字,不离於口」,这个口包括身。
  『往生净土,要须有信』,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信」是第一个条件,没有信决定不能往生。真信,信当然有愿,当然有行。所以一千个人信,这个信就是具足信愿行的,这一千个人统统会往生,一个也不漏;一万个人能信的,这一万个人都往生,古人常讲的「万修万人去」,一个也不会漏。现在我们所看到的,一万个念佛人,真正能往生的也不过就二、三个,跟古人讲的万修万人去不一样,是不是古人说错?古人没说错,现在念佛人讲信,嘴巴上讲信,心里不相信,那是假信,不是真信,所以不能往生。真信的人还会留恋这个世界吗?还会贪图名闻利养吗?对这个世界有一丝毫的留恋,有一丝毫的牵挂,那都是不信。真正相信的人,真的是身心世界一切放下。这个放下,不是事上放下,事没有障碍,事事无碍;心上放下,心地清净,心里面只有佛,只有净土。除了佛净土之外,这个娑婆世界里确确实实没有一点挂虑,没有牵挂,也没有忧虑,那叫真信。这样的人千信千生、万信万生,是这么个意思。
  钞【信佛名字,诸佛即救,诸佛即护。】
  大师这些话都是说明经里面所讲的精义,最精纯的开导,只要你相信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你就得一切诸佛的护念,你就得一切诸佛的救护,无论什么样的劫难,你都可以避免,你都可以不受这些灾难,这个福报多大!我们今天多少人都在这里求,不晓得用什么方法求,迷惑颠倒,最殊胜、最稳当、最靠得住的方法摆在面前,他不相信,那有什么法子!佛就救你,不是一尊佛,所有一切佛都救你,所有一切佛都护念你。
  钞【心常忆佛,口常称佛,身常敬佛,始名深信。】
  这是把信的标准说出来,信的样子说出来,什么样才叫深信?心里真有佛,口里常念佛,身常敬佛就是我们从早到晚处事待人接物一切恭敬,这才叫深信。
  钞【任意早晚,终无再住阎浮之法。】
  『任意』是自在,生死自在,往生自在。『早晚』是什么?我想早一天到极乐世界去,我想晚一点去,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可以随自己意思,想去就去,想多住几年都不碍事,决定没有再搞轮回的道理。『再住阎浮之法』就是搞六道轮回,再不会搞六道轮回。永脱轮回,生死自在。至於往生早晚,绝对不是贪恋这个世界,「我还不想去,我再过几年再去」,那个人去不了的。什么原因他不去被留下来?还有一些有缘的人,需要我们劝导他去度他,只有这个理由。化缘已尽,那就去了,再一观察,已经没有有缘分的人,我住在这里没有用了,这些人根性没成熟,我劝他也不听,他也不能接受,那我就应当到极乐世界去了。如果还有人,我劝他,他肯相信,他也肯认真发愿念佛往生净土,我就不能去,我要帮助他,是这么一个道理。诸佛菩萨应化在世间完全是度众生的这个缘,缘聚佛菩萨就来,缘尽他就走了。这里头绝对没有情爱,有这个东西是搞六道轮回。
  钞【此策发信心,最为切要也。】
  这是清凉大师赞叹大行和尚教给人念佛的方法。『策』是警策,劝人发心。这四个字简单扼要,信、忆、称、敬。
  演【累言不置者,如信无垢浊心清净,信能悉施心无吝,信能欢喜入佛法,信能增长智功德,信能必到如来地等。】
  这是《华严经》上的偈子。「信无垢浊心清净」,这句话跟《金刚经》上所讲的「信心清净则生实相」是一个意思,同样的境界。我们对於西方世界、对於阿弥陀佛产生真正的信心,你的心就清净。为什么清净?身心世界一切放下,哪有不清净?清净了。西方世界依正庄严就是实相,这一句阿弥陀佛六字洪名就是实相。「信能悉施心无吝」,这句讲放下。一心一意到西方极乐世界,这个地方统统可以放下,统统可以施舍,绝对不会再有一点点吝啬,真放得下。「信能欢喜入佛法」,法喜充满,清净信心则能入佛法。这一句就是一般所讲的修行证果,证入。证什么样的果位?最低的果位圆教初住,别教初地,就是《金刚经》上讲的「信心清净则生实相」,生实相就是见到真如本性,真如本性就是实相,就是禅宗里面讲明心见性。初住菩萨破一品无明、证一分真性,这叫入佛法,这个入是证入、契入,这就是法身大士。大乘修学,快速!大乘法里面,净宗持名念佛尤其不可思议,只要你专信,说实在话,你现在虽然还没有到西方极乐世界,这讲我们现在,我们对净宗法门,对於净土五经,真正深信,一丝毫不疑惑,真愿、真能念佛了,你现前这个地位等於圆教初住菩萨、等於别教初地菩萨,现前不退!往生以后,就从这个基础上不断向上提升,提升多少个等级那看你用功的程度。「信能增长智功德」,他不断的往上提升。「信能必到如来地」,如来地就是究竟圆满成佛。都在这个「信」字。诸位要晓得,还有这个牵挂,还有那个想法,还有这个放不下,都叫不信。这几句,希望诸位能把它写在小本子上常常念,检查我们信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我们的信到什么程度?这个法门,真的叫妙极!
  疏【信者,不疑之谓。】
  一丝毫的疑惑都没有,完全肯定,这叫信。
  疏【受者,信已而领纳不忘之谓。】
  『受』是接受的意思。我相信之后,佛在这个经典上所讲的理论,我统统接受,我依照这个道理去做;佛所讲的方法,我完全接受,遵照这个方法去修学;佛所讲的境界,我完全接受,我修行一定逐渐契入这个境界,这叫「受」。有许多人对於受持的意思不懂,以为每天把这个经念一遍就是受持,哪有那么容易!那叫读诵,受持是另外一回事情。「受」是真正接受佛的理论、方法、境界、种种教训,统统接受,认真去做,那才叫接受。尽形寿的去做,决定不违背,那叫持。持是保持,就是相续,我不会中断,我永远这么做。
  疏【信而不受,犹弗信也。】
  假如信,信了不接受,那这个信得不到利益,还是空过了。所以信底下一定要受,受了一定要行,那个功德才是圆满的,就是福慧二严实实在在不可思议。所以我们理解,我们很清楚、很明白,表现在外面的真的是法喜充满,法喜充满就是我们世间人非常羡慕的快乐美满的人生。真正快乐美满的人生,唯有念阿弥陀佛专修净土的人才有,真快乐、真幸福、真的美满。
  钞【信而不受。】
  信了不接受。
  钞【譬如有人,馈以异宝。】
  『馈』是赠送,有人送礼物给你,送的是非常珍贵奇异的宝物。
  钞【虽知是宝,深信无疑。】
  知道这个是宝,还算识货。
  钞【然拒之不纳,信亦何益。】
  不接受,这样信了之后得不到利益。
  钞【故曰犹弗信也。】
  跟那个不信没有两样。所以信一定要受,受了一定要行。今天我们就讲到此地。

{返回 阿弥陀经疏钞讲记·净空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二七二集
下一篇: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二七0集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二六0集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二四五集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二一一集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二六八集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九十九集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八集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十五集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八十九集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一0八集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二二二集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四十二章经讲记 第三十五章[栏目:四十二章经讲记]
 禅茶何来一味(素全)[栏目:禅茶文化]
 阿姜查的禅修世界 第一部分 戒 第二章 使心变好[栏目:阿姜查禅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