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现在,面对未来——写在“香港万人祈福法会”后面的话
◎香港佛教僧伽学院
学僧 般舟法师
一年之计在于春……
二零零三年元月一日,由香港多个社团及社会名流发起、香港佛教联合会、会同全港各大佛教团体机构主力的“祝愿香港特区繁荣安定万人祈福法会”在香港大球场举行,来自海内外及本港僧尼千余人以及善男信女万余人聚集一起,至诚恭诵《仁王护国般若经》。寄此新年之始,万事开泰,祈愿三宝加被,佛光普照、世界和平、人民安乐,香港繁荣富强、人民幸福,法会由香港佛教联合会会长上觉下光长老主持。
历史进入二十一世纪,世纪风云变幻、对于整个亚洲来说,一九九八的亚洲金融风暴风声虽过,然而后患并未消除,加上现在全球整体经济的衰退与下滑,使得原来就已经出现的伤痛上又撒了一把盐,这就犹如已经不堪负重的身体上又加了重荷。这是现时的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所出现的问题,所以,面对环境如此,现实生活的人们唯有以平等的智慧来观照,从反思中总结经验,把握机遇,惜缘惜福、勤奋努力,这样才能走出困境,走出希望,走向成功……
一、以缘起之理观察,发起希望之心:缘起是佛教是核心思想,缘起理论告诉了我们世间万有此与彼的关系,此与彼并不是对立的双方,而是相互联系的,简单说父母、父子,夫妻,师生、朋友等个体,复杂来说,小到家庭、工厂、大到社会、国家、世界乃至整个宇宙等,都是在因缘二字中。
有人说佛教是迷信的,那是因为他自己连甚么是“迷信”都不懂,迷信有两层意思,一是非常的信,已经入迷了,这是信心的表现,另外一种是半信半疑,自己也搞不清楚、迷迷糊糊的。这是盲目的表现。佛教是智信的宗教,不仅强调有宗教感情,而更希望通过佛法能使众生有自我反省及以智慧观照我们的生活、这表现在生活的层面就是不要怨天尤人,更不要听信天命,而是应该有正见的智慧,能如理的思考事物的发展的过程与规律,亦即是了知世间万事万物,一切无非因缘二字,任何事物不是无因而有,更不可能冥冥注定的。
比如香港的当前经济虽然有所下滑与衰退,这亦是因为受着整个国际的环境的影响,这个影响有时是直接的,有时是间接的,直接的比如亚洲周边国家的整体经济的影响与国际变幻莫测之风云,日本(日元贬值)、国际股市、包括恐怖事件(二零零一年美国9.11事件,二零零二年十月印尼巴厘岛爆炸)以及战争(美国对伊拉克动武问题),间接的就是香港本地的一些因素,这包括解决工人就业问题,社会福利问题、教育问题,以及制定长远的经济战略发展规划等问题。这需要领导者的智慧与民众的支持,所以,个人以为当前香港人重要是自己要有信心,香港得利于地理上的优势,可以吸收过去的成功经验,吸收某些地区、国家(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吸取过去之不足之处,观察当前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然后能从中吸收(经验)、吸取(教训)、改进(计画)、制定(目标)。这样,前患已知,后患未生,朝着新的目标与方向前进,那么必将是“冰冻过后春再来,春来处处景依然”。
二、以平等之心对待,慈悲关怀奉献:因缘而成的万法说明事物的平等性,亦即是诸法的平等,所以,任何事物都有其因才成其果,其果并不是无因而有,更不可能宿命的注定与上帝的主宰,如果相信命运就等于把自己套在了(消极与悲观)枷锁上。比如一个富翁当他富裕的时候,他认为这是他的命,假若当他破产穷困潦倒的时候,他亦认为这是他的命,那么他只能是寄托于天命来帮他转机了,在消极与悲观中等待希望的到来;如果相信主宰那么比命运更可怕了,等于把自己绑在了消极与悲观并且加上绝望的绳索,等着命运来主宰了。
纵观当前香港经济的消靡,加上国际形势整体不稳,所以,港人在此更不应该人心低迷,应该齐心向上,团结奋进,互相帮助,须知人心齐泰山移,众志成城,那么又岂会因为小小障碍而裹足不前,而错过机会呢?
发展的本身就是明了事物变化的真理,香港有过去的繁荣,也必有今天的下衰,而今天的衰退,意味着明天的成功,春花、秋月、冬雪、日出日落是自然的回圈,难道眼前的一切又不是如此吗?面对当前的困难与障碍,若能以一颗智慧的平常心来对待,那么,任何情况都可能会出现新的转机,“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然而春天已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