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教修心思想与现代文明的互动
 
{返回 荆三隆教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486

佛教修心思想与现代文明的互动

荆三隆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陕西西安710071)

摘  要:中国佛教思想文化是在印度佛学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2000多年来相互融合、吸收中逐步形成的,是民族文化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弘扬佛教止恶扬善、和谐圆融的人文理念,推动当代社会文明,一直是佛教界和学术界十分重视的热点问题和研究课题。

关键词:佛教;现代文明;互动

20世纪初期,由太虚法师提出的“人生佛教”的主张,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在此基础上,印顺法师、星云法师又进一步提出“人间佛教”的理论和主张,将弘法利生的教义与人间教化的实践相结合,契理与契机并行,推动了当代佛教思想文化事业不断走向深入,成为教界和学界共同努力的方向,把佛教思想与当代社会经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紧密联系,揭示佛教思想文化与当代社会文明进程中的互动关系,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深入发掘佛教思想文化中的优秀内涵,弘扬其教化人心的作用,把佛教思想中匡扶人间正气,充溢理想情怀的理念,落实在提高民族文化素养的工作之中。

一、祛除人心妄念、证悟湛然之境;

佛教重视对人的思想观念的改造,对人心的收摄。认为一切烦恼的根本原因皆在于心,因而一切心之妄有形态皆应消除。从而以破妄有之法的般若智慧,直探心源,除妄归真,随幻随灭,旨在一心,也就是人们常讲的“万法唯心”、“明心见性”的“大乘第一义谛”。

佛陀指出体用于一身的如来境界,应当远离虚幻的妄有之心、这就要求追寻觉悟和智慧的人,必须要有真诚、率直的心性。要能直面现实和人生,舍弃任何曲意隐瞒的态度。要脱离因缘聚合的表象,祛除心之生发的万有形态,唯心修证。

观悟无始的假有现象,认知由各种条件聚合而产生的妄念。这种对人心的体悟,有益于我们在面对复杂的各种生活现象、各种物质利益的诱惑、五光十色的人间万象时,保持一种平常心态,从容自若,不燥不乱。离开欲、色、无色三界的束缚,以达到自觉觉他的人生境地。一心自在,如珠之在盘,自有其妙,从而化度众生妄有之心,渐人清净理想之境。其离欲升华,以个人的解脱为目标,以他人的解脱为理想,反映了当代社会的最高伦理。为所信而坚持,为社会的普觉而努力,其本身就是一种高尚的情操。佛家一切修行都要落在对治妄有之心上,认为真实的心性,如磨铜镜,去污则明。万法唯在一心,认识世间的一切妄有心态、欲海情波都是人们意识的幻影空华,从而面对充满诱惑的世间繁华能够多一分宁静,少一分浮华,才能由净心生慈悲心。理性的审视人生,处理好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清净之心多一分,则感恩之心长一分;角逐名利之念少一寸,则随喜平安之利进一寸。

参悟一切现象都是因缘的构成,是各种主客观条件的组合,心法如幻,如电光石火、夕阳残照,都终不能长久。佛教对世界的看法,是完整的认识沦,在现实生活中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常常可以听到人们的叹息,感到人生迷惘和悲怆。尤其是在社会转型期这一特殊的历史阶段,人的价值观受到了挑战,市场经济的特质,使人很容易把自身的一切行为都贴上价值和商品的标签,人们在功利的现实之中,挣扎着、期待着,人情更加冷漠,一切都似乎量化为金钱和利益。佛家对世界的认识,对人心灵的开掘,把人们从各种欲望和利益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使人能够超然的面对百态千姿的生活。在贫贱面前,心定神安;在富贵面前,感恩随缘。即使厄运当头,也懂得感恩,也能体味人生的意味,活的有自信、有尊严。所谓思想决定行动,观念决定人生,对人心的认识决定了人生态度,一切归结于心。

二、关注心灵体验,立足人生实践

佛教思想认识不只是一种人生信仰,也是现实生活中“唯修相应”的实践活动。我们看待佛教义理,不应当只是从生活现象来认识。佛教的“宗教情怀”及其“亲修实证”,是一个完整的结合体,佛法关注人心灵的感悟和体验,其禅观的理论和实践方式,同样值得现代人追寻和借鉴。一切禅观的义理都讲究从法性契人,从心性探源。所谓佛说八万四千法,对治八万四千心。从文化角度来考察,关注人的心灵体验,反观内照,探究妄有心性的因果联系,对于教化人心,提高全社会的认识水平,都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大乘佛学强调个体心灵的差异性,关注个人亲身体验的亲证经历。所谓世上没有一棵相同的树,没有一片相同的叶,世间也没有一颗相同的心,每一个人都是一个不同的世界,也同样具有一颗需要分别对治妄有的心,要契理契机,随机顺缘,要落实到区别对待上。禅籍《圆觉经》指出:“有无上妙觉,遍诸十方,出生如来与一切法,同体平等,与诸修行实无有二,方便随顺,其数无量,圆摄所归,循性差别,当有三种:

善男子,若诸菩萨悟净圆觉,以净觉心,取静为行,由澄诸念,觉识烦动,静慧发生,身心客尘,从此永灭,便能内发寂静轻安。由寂静故,十方世界诸如来心,于中显现,如镜中像,此方便者,名奢摩他。

善男子,若诸菩萨悟净圆觉,以净觉心,知觉心性及与根尘,皆因幻化,即起诸幻,以除幻者。变化诸幻而开幻众。由起幻故,便能内发大悲轻安。一切菩萨从此起行,渐次增进。彼观幻者非同幻故。非同幻观皆是幻故,幻相永离。是诸菩萨所圆妙行。如土长苗,此方便者,是三摩钵提。

善男子,若诸菩萨悟净圆觉,以净觉心,不取幻化及诸静相,了知身心皆为窒碍,无知觉明,不依诸碍,永得超过碍无碍境。受用世界及身心。相在尘域。如器中镗,声出于外,烦恼涅槃不相留碍。便能内发寂灭轻安,妙觉随顺寂灭境界。自他身心所不能及,众生寿命皆为浮想。此方便者,名为禅那。”[1]

这就是止、观、禅圆融的修悟法门,也是佛家修行实践的理论概述。所谓取静为行,就是要求以宁静淡泊之智,来认知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思索一切精神现象和物质现象的辗转生发和无穷变化,即“思即是行”。这是对主客观现象的一种“穷究”式的把握方式。佛与众生的心性平等,各种参悟人生的方法应随机顺势,其目的是一致的。圆融灵觉,修悟心性的方法可以分三种。

一为“止”,用静虑之思反观其心,在出尘祛妄中产生智慧,从而使身心产生轻快安祥,使佛境显现,如镜见影。

二是“观”,也叫人定。以觉悟之心,认识到万法都是因缘和合的形态和表相,妄有不实。这样,就会从“我”的圈子里解脱出来,产生大悲之心,悲悯一切众生。这种圆妙之识,好比在佛土中产生的“法苗”。

三称“禅”,又称“思维修”。是指心专注于一境的正审之思。认为人的心绪宁静专注,利于深究义理,“实了知义”,从而真实把握现象形态,“与法性相应”。这既有定慧之意,又特指禅寂。各种禅法各有区别,可因地因时而行。佛陀将圆觉灵性的25清净轮,概括为“止”、“观”、“禅”,表现出高度的智慧,

《圆觉》三观,并非出家人独有的修行方式和体悟实证。这种实践方式是人类思维和心智活动的一种特殊形式。慎思而行是人的理性的行为方式,而‘‘打坐”,这是人类独有的方式。置身于一清净处,将神经与全身的肌肉渐次放松,心脏的负担也随之减轻,心跳平稳,身心自然会感到轻松舒畅。在现代紧张的生活节奏中,“打坐”更是一种难得的享受。“偷得浮生半日闲”,实在是一种优雅的养生之道。将修止最常用的“如意吉祥坐”和“不动金刚坐”中的调息方式进行改造,形成了当今十分流行的“瑜伽”健身方法。这是佛家禅修方式与现代生活互动的体现,也是一种养生之道。修正之法,在今天尚有调养身心、除病健身之功,其义理并不难解释。如众所知,若将纷乱之心,止于一处,化有为无,专注于此,达到无我相、人相、众生相,万相皆无,病相安在哉?究其实,它也是一种心理疏导方式。修“止”,就是一种“放下”的人生态度,将令人苟苟营营的功名利禄放在一边,把切切思得的酒色财气搁置一旁,人生自然就会洒脱,心底无我天地宽,碧空白云白悠悠。“放下”的心态,本自含蕴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在生活中,只要认真观察后,就不难发现,能“放下”者,才能心情舒坦,体泰神闲;只有在该“放下”时,轻松地放下来的人,才能有所担当;只有懂得舍弃的人,才能够最终拥有。

修“观”,即观想调心的一种心灵体悟,是大乘灵觉最基础的实践方法。通过凝神静虑,就能洞察一切事物的真实本质。佛法真如,体察人微。见微知着,观世事以知人心,知人心而思其过、净其心,以远离烦恼。“圆觉三观”中的“观想”,是最具个人心理和意识活动的部分。它内容广泛,与一般人们内省的方式和内容有所不同,但仍不外乎“行”、“事”、“法”这三个方面。从理沦上看,“行”指行为,“事”指事理,“法”指佛法教义。如天台宗观心法门其中就有:“历事观”,即将万相运于一心,于实理成观,知法相皆幻。“附法观”,观悟“四谛”、“十二因缘”的义理,领会“十二因缘”中的往观、还观,即由因到果、由果到因的相互逻辑联系,净心去妄,使万象不息而自息,六根不净而自净,无纤绝尘。“约行观”,又称“直达观”,把一念之心,定为所观之境,观其为“即空、即假、即中”,谓万境虽殊、形态万千,但本质是“性空幻有”,一切无常,念念相续,非断非常,外不着相,不落于有无“二边”。这种观想实际上是个体高度独立性的思维活动,非穷究难得其义,舍真修难有收获,深深地打印着修行者对理想的向往,对信仰的真诚。对此,使人常常从内心发出由衷的赞叹。

人们了解的佛家观想大体上有不净观、白骨观、假象观、功德自然观。中国佛教各宗派观想的方式各有差别,但总体上都具有高度抽象思维的特征,同时假以形象思维。禅观以理解教义、端正信念为目标,具有信仰主义者的特质。但我们考察其中的许多观想内容,则具有丰富的社会伦理内涵。诸如功德自然观,观想山河大地、日月星光,给我们以温暖,以生命的源泉;父母师长给我们以教诲,众生给我们以护持。凡一切身心的呵护、大自然的给与、万物的相互依存,都要逐一观想,从而发感恩心、报答心、同体大悲心。这些都可以为现代社会提供有益的思想资源,有助于人们注意自我心灵的陶冶,在观想和反省自身的过程中,调节心理状态,处理好各种关系。对于自然环境也应保持一种敬畏,尊重自然规律,自觉地爱护我们生存的空间。

修“禅”,是修行者“心注一境”的思维观照。禅作为佛家的修行之法,在“戒、定、慧”三学和六度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中,都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断惑证真,圆融无碍。这对于一般人来讲,是一种只能意会,难以言传的亲修实证,因此不易被未亲证者认识。对于亲证者来说,也由于气质、根机不同,禅境亦有差异。修禅有信、愿、愤、疑四个根本。一是信佛,二是要发愿度众生,三是发愤专一,四是心存疑问。因此,禅观对于我们认识社会人生具有现实意义,其独特性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l、禅观的过程,往往需要创造出形态逼真、奇异的想象。这种想象就是人的记忆所保留的客体的表象或表现形式。这种形式的思维方式是艺术思维,也是创新能力中不可缺少的因素。因此许多禅法都是借助于想象完成的。如不净观:

一是局部观,即凝神于人体的某一部位,观想不洁,在头部,有发屑、油垢、鼻涕、耳屎、痰液、口臭等。二是内外观,外为油皮一张,内包白骨一堆以及大小便、血气、污垢,三为放大观,将身体全部体位,置于显微镜下,无处不是由细菌附着,从而无一可留恋,渐次产生厌恶。

总之,认知一切皆四大和合,因去缘来,辗转生发,终将消亡,无有是处。这种禅观的特征是要从我、你、他的细微处去考察,并且对一切现象形态进行由表及里、由面到点、由此及彼,由着知微的细致观想,在形象的彻底解构中,重新认识事物的本质,在佛义的指导下,逐步形成坚定不移的信仰。

2、禅观是人类的一种高级的综合思维过程,对于运用非此即彼、二元对立思考方式的人来说,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从思维的角度考量,禅观更多的运用的是抽象思维,如因缘观,要知一切人间事皆有因,识一切人皆有缘,以缘起论、无常沦为禅观的起点,运用的是逻辑推理的方式,了知人生机缘。从认识方法上看,抽象大于形象,主观多于客观。

3、禅观就本质来说,是一种再造性想象和创造性思维的结合,由心识代替了客体,完成的是人本身对于自我和客体的超越。禅观追求的是达到离“文字相”的玄妙境界,虽始于妄有之表象,但经过观想,经过佛义指导下再造的表象,已经不是现实之“形象”,而是修行者心中所造的“幻境”,如《楞严》五十禅境,,3J对人心灵体验的描述,既灵性飞动,又令人叹服。

4、禅观是一种主体改造客体、心灵战胜外相的亲证,是愿力的表现形式,其目的是证得涅槃清净,完成由此岸到彼岸的思维过程,最终是万象皆无,万念皆息,是心灵的不断超越、不断更新的一种心理机制。局外人看禅观,难得其妙,所谓的表述也只能是一种“言说”罢了,如看梦幻泡影、水月空花,只能是一种个人的“揣度”和“想象”。

5、禅观本身并不是纯粹的思维活动,它不仅具有个体化特征,同时还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在社会生活中,每一个人的活动、行为,都会给他人以启示或告知,并产生一定的社会的心理的文化的不同反应,或共鸣,或异议,或通感,决非“雁过无痕”,而是“风吹水皱”,引起联动效应。

6、禅观也并非是单纯的心灵的“内省”形式,其本身就是一种看得见、感得到的宗教实践活动。这种宗教实践不仅包括外在的行为举止,也包括复杂的心理感受,以及在特定环境和条件下的生理感受。因此,其也是身心互动,主客相联,理性和感性交织在一起的综合性很强的实证。

7、禅观并不是一种程式化的实践方式,如果说有程式化的成分,那么也仅仅指设置一定的道场“程式”,而禅观思虑的内容之多,也决非程式所能设定的。万法纷呈,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心识的变化,也不是程式化的复制。感受有共识,但体验各有分别,如象、马、兔过河,深浅自知。

8、禅观的身心体验是他人无法替代的,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过程。每个时代的特征不同,每个人的自身条件,知识水平、认识能力也各有差异。因此,禅观也会代有传承,代有增益,随社会发展,随观念更新,是不会轻易消亡的,所以会因人而异,与时俱进。2000多年的禅学史,就是历史的检验和证明。

9、禅观是修证者必须尽平生之力、以有限的人生来躬身亲证的。它是以智慧和高度抽象的理论来赢得追随者心悦诚服的尊崇,从而自愿皈依并奉持。信众在对理论的无穷探究中,用毕其一生的实证进入到信者自信,疑者自疑,既无须证实亦无法证伪的信仰境界,这也是大乘佛学中禅观的特征之一。

10、禅观就是一种“思维修”,它是人类思维活动的一种特殊形式,也是人类本质力量在社会生活中的真实体现。同时,它也是信众不断证明自身,超越自身,不懈进取,穷力追新的一种宗教活动,为人的思维提供了另一种表现形式以及无限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结语

佛教对心识的认知,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在讨论其修心的理论和实践方式时,我们都可以从中感受到它深厚的现实生活基础和睿智的思想火花。修行禅观是对治“烦恼”的有效方法。无论从重视人心的修证,扬善止恶,使人从现实中的苦海劫波中解脱,使人性升华的角度来讲,还是从关注人的心灵,倾心于人生的亲证来看,佛教的修心都是理想信念的显现,表现出了人类丰富的想象力,具有再造性联想思维的特征。佛门修心的理论及其实践,对现实社会中的人们都具有启示作用。从生理和心理来看不失为缓解生存压力、开释心理郁结的静虑方法。大乘佛学对人心的探究,对人性的开掘,以及认识水平和能力的提高,都具有借鉴意义。其心性学说和对治妄心的实证,把人的思维推向了缜密奇异的高度,提高了我们的思辨能力和心理探索能力,极大地开阔了我们的视野。这里仅对禅观的特征略作论述,对于佛教这种复杂的修行方式的进一步认识和研究,仍有待深入。

参考文献:

[1]清·同治八年(1869)金陵刻经处大字圈点本《圆觉经》卷下[M].

[2]荆二隆.佛蕴禅思[M].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2007.

来源:《五台山研究》2010年02期


{返回 荆三隆教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楞严经》色阴十禅境探究
下一篇:《圆觉经》因明三支论法举隅
 佛教的修行观
 佛教修心思想与现代文明的互动
 《圆觉经》因明三支论法举隅
 从《楞伽经》谈禅宗修身观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慧能处世思想探究
 佛教慈悲理念溯源——兼谈当代中国佛教的慈善实践
 禅宗思想与现代生活
 慧能伦理思想的当代审视
 任运灵觉在诗心——寒山和合思想探究
 继承玄奘精神 促进中印友谊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39 惹是生非的猕猴[栏目:佛经民间故事]
 说吉话祥 二十八 遵从 Sovacassata[栏目:说吉话祥]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记之六[栏目:刚晓法师]
 162.举巨石服群众 Moving a boulder and winning workmens r..[栏目:虚云老和尚传]
 向自己开刀,禅修是一场冷酷的心灵的实验[栏目:明奘法师]
 大智度论卷第一[栏目:龙树菩萨]
 传道授业解惑[栏目:郑振煌居士]
 请问印《地藏经》和印咒语,是否可以用简体字?[栏目:答疑解惑·净空法师问答]
 倓虚法师与长春般若寺(邱高兴)[栏目:倓虚法师纪念文集]
 要解脱需觉知[栏目:行禅]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