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居第三十三日(一):快乐的修行人
早期在中国,净土传承的善知识多用礼赞形式来念佛、忆佛、供佛,这种修行方式可以使我们很迅速地走出业力的固执,接触到恭敬、随顺、破除我执的亲切的感受。
现在人的修行方法是求功夫,所以就比较逼迫一些,而礼赞就比较舒展。古代人用礼赞的方法是十分普遍的,所以他们十分喜悦、轻松,在歌赞中把自己的烦恼、业习就转变了,他们的心地真是很舒展,很调柔的,因为是用恭敬心去做的,或者说在礼赞的过程中恭敬心、喜悦心、轻安很容易培养、引发出来,在那种气氛中得到了加持。
我们看到,早期的昙鸾法师、道绰禅师、善导大师、少康法师、法照法师,他们的经历中都记载有歌赞、礼赞这些修行方式。宋朝以后慢慢就刻板一些了,逐渐就引导到求功夫上去了。严格地说,用念佛的方法求功夫不是不行,但那样念佛的特别优势就被埋没了,慢慢地净土法门的成就者就变得稀少起来了。
当年善导大师在长安的时候,他们组织在寺院广场做般舟三昧乐那样的礼赞——愿往生!无量乐!散花乐!大家感动到什么程度呢?——宫廷里、深宅大院里的人都会搭梯子翻出来做这个法事。为什么呢?太快乐了!也自由、也轻松,一个法师在主座宣化美妙的言辞,都是对极乐世界的赞美,下面的听众也好,出家人也好,走路的也好,信佛不信佛的也好,都可以随着来唱和。有很多唱和的句子,大部分都是“往生乐!往生乐!”“散花乐!散花乐!”“供养乐!供养乐!”“无量乐!无量乐!”这样的话,很简单的一个契合,它不需要你学很多东西,那些挑着担子买菜的、走路的,不管是什么人来了,都可以去参与,(众笑)所以当时经常会出现十万人的念佛场面!十万众在那儿“无量乐!无量乐!”那是个什么场面呢?
我做过一次,后来有寺院请我说:“法师,你来做个‘无量乐’吧。”我说不敢乐了,因为什么呢?这一乐就没办法收拾了,老人年轻人都乐的跳起来、扭起来了。(众笑)因为很放松,没有什么求的东西,只是把生活中的压抑、烦恼、沉重啊,修学中的急迫啊,很多学不会的心理沉淀啊,全部挥发出来了!喊嘛!大家啥也不管了,就“无量乐!无量乐!”为什么呢?我们心中太多固执的、沉淀的东西,太多缠缚了。如果时间成熟了,我们在一个不惹别人烦恼的地方可以去乐,要不然把人乐烦了,那喊的嗓子可大了,为什么这样呢?就是因为人突然舒展开了。
学佛本来就是让我们真正地身心解放的,不是肆无忌惮,但是让我们解放啊。在一种宽松的、喜悦的、完全不计较得失的心理环境下,使我们的身心健康起来!舒展起来!那一定是佛陀最智慧最慈悲的方法!所以古代这些善知识们啊,真是不得了!
不相信,我们这些人可以做一做,就在这儿,多搞些花啊、香啊,珍宝也行,“散花乐!散花乐!”“无量乐!无量乐!”乐他一堂课也行。(众笑)不讲课了,讲来讲去就是老套子对不对?但是你说这个时代怎么办呢?因为一代一代人就这么教育过来的,我们突然这么做了,如果宗教环境不成熟,别人会把你判为不好的东西,说“这帮人是疯子”!哎呀,你快乐地过分了也不行。(众笑)
它传染性极强,象春风一样,“呜”一吹都绿了,即使心里很干枯、很别扭,很板正的人,大家一乐、乐、乐,把他也传染了。为什么呢?这种解放的快乐,这种供佛的快乐,这种没有所希求、没有对待的大方的修行,是真正心灵的修行,它养育了我们的心灵与道德!因为突然你那么多欲望、那么多对立、那么多想法都没有了,都变成快乐、喜悦、光明了。所以这个修行方法极为值得提倡,但环境得成熟。
以前我们第一年来放光寺,功课太沉重的时候,我们就乐五十分钟,或三十分钟,不能乐久了,乐久了怕大家学不下去了。当时没有法器,就用一个茶缸、一个铁盆,用八十八佛那个调子,就开始乐起来了!(众笑)就一节课,但是特别好!人突然感觉到修行佛法原来可以轻轻松松地,快快乐乐地,喜喜悦悦地去修行,不是说非得怎么样怎么样累的不行,似乎很多人心里的概念就是修行一定是很严肃的,现在人对修行的套路都认得太死了。
过去净土法门就是“但得诸乐,无有众苦”,其修行也是这样的,看看《善导大师全集》,那里面都是很快乐的修行方法!——《法事赞》、《往生礼赞》、《般舟三昧乐》,都是这样的。那时候,施主说给我做个法事赞,一个法师就往法座一坐,开始宣读,乐、乐、乐就开始了,乐完了,超度也完了。(众笑)修来修去大家都很快乐!
善导大师为什么影响那么大呢?当时大乘八宗都是十分稳固的,势力都很大,道场、徒众分布都很清晰,善导大师不管这些,他说你念佛,对方说不念佛,他就挑战去了。善导大师敢挑战,因为挑战后人能快乐嘛。(众笑)所以人称他为“光明善导和尚”,他念佛就会口出光明,实际是他的心智极为地舒展,心灵的光真正地袒露出来了!我们那个小心眼儿,天天计较计较计较,这个那个,拧拧拧拧,把那个光就拧成麻绳子了!人心里别别扭扭的。所以,有机会了,我们也不去求功夫了,我们也舒展舒展,行不行呢?
这样我们能让净土的修行方法慢慢地、轻松地、有实际效果地真正来解放我们的心灵,养育我们的道德,用“但得诸乐,无有众苦”的净土正行来实践念佛,让本来就很沉重的人们有一个休息,有一个解脱的时候,有一个笑一笑的机会。要是我们学了这九十天后,会笑了,那也就真“阿弥陀佛”了!(众笑)
极乐世界的依报庄严,莫不是顺性设立令众生安乐、喜悦的教法,那我们在这个娑婆世界能不能把它嫁接过来呢?实际是完全可以的。我们在这个娑婆世界所谓的修行,就是把它嫁接过来,象礼赞供养、歌赞佛德的方式,就是把它嫁接过来。我们忘记了娑婆世界的尘劳,“巧把尘劳做佛事”,我们把尘劳之事变成一个快乐的事情。以前我在黄河边上看拉纤人,他们很喜悦地唱着曲子把事儿做完了,如果相互地埋怨着把事情做完,这群人都病倒完了!(众笑)但是现在很多人干活、做事就不会唱着做,总是要哼哼叽叽地埋怨这个埋怨那个,结果造成心理疾病,身体疲劳。
那我们在学佛的过程中,能不能把阿弥陀佛的依报的喜悦、或者说顺性的喜悦的功德在这个娑婆世界运用出来呢?就是我们会不会依着净土的方法来修行。若真正修行了,也可以说我们是这个娑婆世界中一个快乐的修行人。真希望大家做快乐的修行人呐!你知道这个世界有多苦啊?很多人说这个世界有多少乐,但这个乐就象石光电火一样一闪就没了,大部分都是在苦的状态下。我们尝试尝试,可以对传统的修行方式要么有个恢复,要么有个认识。
(岁次辛卯五月十八 2011年6月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