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般若波罗密经亲闻记
湛山倓虚大师述
序
天台智者大师。承南岳之心印。续北齐之真脉。衍龙树之正宗。故能担荷如来大法。悟三谛理。立三观门。以便入三德位也。缘三德幽远。三道崎岖。行者易入歧途。故将如来一代微言。分成五时。判为八教。作纵横之准绳。辨八荒之中道。南缄既定。直趋宝所。不待问津。而归故里。何其便也。乃一般盲辟台教者。未阅山家教义。逞其世智辩聪。自误误人。谤法之咎。如来谓为可怜悯者。案金刚般若波罗密经。乃佛第四时所说。已在诸弟予耻小慕大之后。据法华喻义。正是付财转教之时。为化仪四教之渐后。化法四教之带二权说一实。二权者。通别二教是。一实者。圆教是。唯舍藏教不谈。以已出草庵故。乃一般解般若者。多以藏教灭有之空。甚至或有以凡外顽虚断灭二空。而解般若之妙有真空者。谬之甚矣。然非深达台教之正义。不能辨空理之高深。盖空义大端。分偏邪中正有五。而应简者有三。一简凡夫所执之顽虚空。二简外道所执之断灭空。此二空皆属邪执。三简藏教所执之析法空。属于偏见。四者权用通教所会之体法空。虽偏属但空。而能近正理。故就之以为般若之前方便也。五者即此般若之妙有真空。因钝根不解。必假通教之体法真空为初门。再经别教之次第从空出假之正理。方入圆教中道妙有真空第一义谛。佛说此般若经。带通教体法空之权理。并别教次第空假之权理。引入圆教之真实义理。故曰般若经。带二权说一实也。此五种空义。在凡夫闻之。悉误为眼前顽空。故曰邪执。外道闻之。皆误为断灭一无所有。故亦曰邪执。此二邪执之顽空断空置之不论。略辨析。体。妙。三种空义。以免颟顸儱侗之误。夫藏教之析空观者。闻佛说三界内依正二报之因缘无常。遂观苦空无我。久之厌离身境。得成于忍。心法清净。不为身境色法所缠。观此清净自心。无有一法当情。于此一尘不染。万法皆空。认为证到无生灭地。若较圆教所证之万法皆空。仅名之见偏真理耳。所谓偏真者。乃分析心外根尘器界之色法。因缘所生无常故弃之。而偏认自觉请净本无生灭。谓之真空。唯重自觉心法。厌离色法。故曰析法空观。证偏真理。此在般若会上之所不谈者也。通教之体法空者。闻佛说因缘之法。不待灭有方空。而会得当体即空。以知缘生无性故。若心。若身。若境。无非因缘所成。一一皆了不可得。法法当体皆空。故曰体法空。亦属偏真。与藏教所别者。观心色二法皆是当体即空。然此但空而已。又名证但空理也。与藏教同了分段生死。唯根有利钝不同。根利者。由悟诸法缘生无性。复悟诸法无性缘生。受别教接。故名从空出假。再息空假两边。入别教但中理。至证道同圆。始为圆教妙有真空也。方是般若之本旨。若用其他空理。解般若经者。岂不相去甚远乎。考注解金刚般若者。古今不下百余家。仪所阅无多。参究亦少。管见所及。唯灵峰之破空论。憨山之决疑。溥畹之心印疏。皆是般若之正轨。兹多遵斯义。以敷演之。然亦时有出入。不背古德之言。亦不泥古人之说。今讲此经。指三十二分为段落。依心印疏科目为脉络。以决疑为主干。破空为救弊。揭五时之结构。明八教之指归。藉略明如来之本怀而已。原夫金刚般若之缘起。无异如来拈花之示众。灵山会上。如来拈花不语。正演教外别传。金色头陀心领微笑。即表示亲承也。今祇园会上。如来食讫。敷座而坐。未发一言。忽有空生。起坐如仪。即道希有世尊。言何突兀。若非窥见如来本怀非关言说者。岂敢冒然称赞耶。可知其亦领教外别传。殆至拈花微笑之旨。无二致矣。但迦叶所领如来有意。空生所领如来无心。故空生善发如来之本怀。而曰善护念善付嘱诸菩萨也。是知如来之本怀。唯愿诸弟子皆发菩提心。行菩提道。对未发菩提心者。善护念俾住草庵。以养成菩萨之地位。对能发菩提心者。善为付嘱转教菩萨。度化众生。净佛国土。佛虽如是大悲。奈众生菩提心难发而易退。遂问善男子善女人发菩提心。应何法常住不退。若已退者。又应何法以降伏之。再重行菩提道耶。所问住降其心。最为要务。盖付财转教之时。岂无退者。故先答降心。以挽退者再进。而答住心以免退习之虞。如来由是广略抑扬。展转发明离相无住之义。乃至第十三分。指明离相无住。何尝是降心住心之法。俨然般若妙用也。以是妙用方露般若本体。而空生仅会到。若能离相心不降而自降。若能无住心不住而自住。足见此离相无住。决非降心住心之法。复闻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又转计离相无住。实是发菩提心之法也。空生自觉如是。故于第十七分中。毅然呈见。遂曰善男子善女人。发菩提心者。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换言之。即说甚么应住菩提心。说甚么降伏其退心耶。只要以此离相无住之法。发菩提心。自然常住。又何须降住。佛闻须菩提之言。不执离相无住为降心住心之法固是。又转执为发心之法则非。故遂正之曰。前言灭度一切众生已。实无一众生得灭度者。盖离尽一切众生相。何尝有法。既知住降无法。而发心又何尝有法乎。呜呼。可见破除法执。非易事矣。故下文直指菩提无法。正显般若本体。由是阐明因果无法。乃至通结始终心要。而结归法相即非法相。及至最后流通。为人演说。一切有为法。虽如梦幻泡影露电观之。亦是破法之法。何则。如梦幻者。体空观之法也。如影者。假观之法也。如泡露电者。无常观之法也。应作如是观者。谓梦则梦如。幻则幻如。乃至电则电如。方是菩提无法。正显般若本体也。此一卷经。展转丁宁。重在破除俱生我法二执。二执破尽。复有何法当情。说有说无皆成戏论。既无其有。亦无其无。爱从何生。取于何所。既无可爱可取。复有何念何说。故曰如来无所说。学者会到这里。方透般若消息。方能随时解脱。方得随处自在。即是三德秘藏。更于何处再寻三德秘藏。而如来一代时教之本意斯可见矣。
中华民国岁次庚辰孟冬 倓虚识于青岛湛山寺
金刚般若波罗密经亲闻记
将释此经。必用五重玄义。依玄义能入妙理故。所谓五重玄义者。名体宗用教也。此金刚般若波罗密经。以法喻为名。无法为体。无住为宗。离相为用。熟酥味为教相。以名诠所宗之体。能趣体者为宗。宗之功能为用。判名体宗用之高深者。为教相。故释一切经论。五重玄义之需要。不可少也。且如般若之体。云何无法。诸法之元。以动为基。动必有声。诸声之源。以阿为始。此般若二字。谐音为阿。阿译无义。不立一法。故曰无法为体。体既无法。如何能会。必须以无住为宗。既抱无着住之宗趣。即会无法之体。故曰。无住为宗。然无住之功能。云何作到。又须对一切法。离一切相。故曰。离相为用。玄义者。了不可得之义。乃谓明明了了之心境。若内若外。若声若色。实不可得。故曰名。名不可得。曰体。体不可得。乃至曰教。教不可得。以此五法代表一切法。皆不可得。若行者仅会于此。名证偏真。唯了分段生死。只脱六道轮回。若断变易生死。尚在遥远。于百尺竿头。再进一步。于此般若妙理。庶可商量。所谓玄之又玄。方为众妙之门。故曰。依玄义入妙理故。
一释经名。以法喻为名。名有通别。金刚般若波罗密者。为别名。以不同其他诸经之名故。经者。为通名。以佛所说之言教。皆是经常之道。通名经故。金刚者。喻也。般若者。法也。以金刚之喻。喻般若之法。法喻之义。其各有三。以金刚之明。喻文字般若。金刚之利。喻观照般若。金刚之坚。喻实相般若。夫实相般若者。即不思议之心境也。以不思议心。观不思议境。即观照般若也。以所观六尘之境。若声若色等。莫不明显般若之全体大用。故名文字般若也。虽文字而离文字相。故以离相为用。观照离相。即不住相。故以无住为宗。无住亦离。离亦不住。故以无法为体。以如是了解观照之功能。则法法皆实体。即是实相般若也。波罗密者。华言到彼岸。对此苦海而言也。以娑婆世界。三苦充塞。八苦交煎。深阔无际。曰苦海。欲离此苦海。须到彼岸。欲到彼岸。须明般若。欲明般若。须从文字。由文会义。义在言外。方悟般若真空实相。立名曰般若波罗密经。经者。梵语曰修多罗。译华言曰。契经。谓契机契理故。略言曰经。略释经名竟。
二显经体。以无法为体。夫法者乃色心二法也。世间所有森罗万象。一切诸法。总不出心色二法。两大成分而有。溯心色之源。更不出互相依他而起。于是偏计心外有种种色。色外有种种心。心妄逐色。随色生灭。故成生死轮回之苦。此经之体。即是般若之体。以经名般若故。般若之体。具足无量法。而唯不依不计。不逐不随。不依。则无心色二法。不计。则无一切诸法。不逐。则无世间轮回。不随。则无生死忧悲苦恼等法。如是故名无法为体也。略显体竟。
三明经宗。以无住为宗。夫宗者。以能趣体故。若趣此无法之体。当如之何。则应不住一切法。所谓一切法者。总不出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也。故经云。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略明宗竟。
四辨经用。以离相为用。夫用者。乃宗趣之功能也。云何达到不住一切法。故必须离一切相。所谓相者。即偏计执也。偏计不起。法即不生。法既不生。当于何住。住即无住。法亦无法。凭此功能。而达般若之体。故起信论云。离名字相。离心缘相。离言说相。故以离相而无住。以无住而无法也。略辨用竟。
五判经教相。以熟酥味为教相。佛一代说法。分五时八教。此般若经。乃第四时渐教之后。带二权教。说一实教。细相详于教观。略判教竟。(释经题竟)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姚秦。纪译经时也。姚是国主之姓。秦是国号。十六国时。姚苌取苻氏之国仍名曰秦。故曰姚秦。以别于嬴秦苻秦。经律论为三藏。经解定学。律说戒学。论诠慧学。通此三藏。自利利他。称曰三藏法师。梵语鸠摩罗。此翻童寿。译主名也。师为七佛译经师。所译经。深得佛旨。寂后舌根不烂。事迹见高僧神僧传。什者善识此方文字之称。译者易也。翻印度语成华言。故曰译。此经师于姚秦弘始四年。居草堂寺时所译。(释译人竟)
按是经有六译。一什师(是今名)。二菩提留支。三真谛(咸与什同名)。四岌多。名金刚能断般若。五玄奘。名能断金刚般若。六义净(名亦同什师)。
古时译经无分科。随文译义而已。至晋道安法师。始分经为叙分。正分。流通分。首尾关照。古今传焉。所谓弥天高判是也。梁昭明太子。将此经分为三十二分。今仍其旧略为分判。
(一)序分。即第一分。是由如是我闻。至千二百五十人俱。为通序(亦名证信序)。同诸经故。自尔时世尊。至敷座而坐。为别序(亦名发起序)。异他经故。(二)正宗分。自第二分。至三十二分前半是。(三)流通分。第三十二分。后半是。
后释正文分三 (甲)初序分 二正宗分 三流通分
序分又分二 (乙)初通序 二别序 今初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此通序。含有四义。一遵佛嘱故。当佛临入涅槃(梵语涅槃。此翻圆寂。圆含万德。寂诸烦恼)。阿难悲不自胜。时阿律陀(此翻无贫)。尊者。勉以抑哀问后事。俾有遵循。阿难遵教。问佛四事。一、佛灭度后。依何而住。二、佛灭度后。依谁为师。三、佛灭度后。恶性比丘。如何调伏。四、一切经首。当安何语。佛答。一、依四念处住。一、身念处。观身不净。(观自身不净有九相。死。胀。青瘀。脓烂。坏。血涂。虫啖。骨锁。分散。等想。观他身不净有五。种子。住处。自相。自体。终竟不净。是也)。二、受念处。观受是苦(受以领纳为义。一有领纳。则烦扰身心)。三、心念处。观心无常。(心对境起。剎那变灭。故曰无常)。四、法念处。观法无我(阴入处界。不见有我。众生颠倒。妄执有我。起惑造业。受苦无量)。二、依波罗提木叉为师(戒为渡海之浮囊。持戒者保得解脱)。三、恶性比丘。默而嫔之(不与计较。彼自愧离)。四、一切经首。当安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某处。与弟子若干人俱(遵法息诤)。二、断众疑。阿难结集经藏。当升座时。感相好如佛。时众起三疑。一疑世尊重起说法。二、疑他方佛来。三疑阿难成佛。迨阿难宣如是我闻。三疑顿息。方知阿难乃承佛力加被而说也。三、息诤论。如是我闻。表从佛所闻之法。非出己意。故息争论。四、异外教。西域外道经首。咸置阿欧二字。阿言无。欧言有。彼谓万法不出有无。置经首。所以总纲也。今经不尔。故异外教。而含义无量也。
又云证信序者。因有六种成就。证是法可信故。如是。即信成就(如其所是。入佛法海)我闻。即闻成就(闻法宣法。流通无穷)。一时即时成就(彰理由时。师资道合)。佛。即说法主成就(佛智鉴机。究宣实相)。舍卫国。即处成就(不有胜处。难成法会)。与大比丘众。即众成就(当机影响。众皆得益)。是为六种成就也。
如是二字。乃指法之词。直指全经而言也。理(实相般若)智(观照般若)不二。体用一如。故名为如。是者无非之义。无非则得妙用。于文字不即不离。而显文字般若。是为是也。又如是二字。直须于未开口时荐取。无如不是。无是不如。法法皆如。法法皆是。于一切法。应如是知见信解。不生法相。则随地皆般若之妙用矣(法华经十如。诸法如是相、性、体、力、作、因、缘、果、报、本末究竟等之妙义。于此经已露端倪。而亦不外乎是理也)。
我闻。我者。阿难自谓也。非凡夫之偏计我外道之神我。乃二乘之假我也。阿难已达我空。随顺世谛而假立宾主也。耳根发识曰闻。阿难多闻第一。忆持如来一代时教。永不忘失。继祖传灯。后世赖之。
一时。乃说此经之时也。此经无时不说。无时而不放光动地。所以无年无月无日。而惟曰一时也(若准纪其时。乃四处。十六会。第二处。第三会之时也)。
佛。梵语佛陀。此译觉者。自觉(异凡夫不觉)。觉他(拣二乘独觉)。觉满(拣菩萨之未满)。二严克备。万德周圆。故曰佛。乃说法主释迦牟尼也。
在。在即住也。佛随机示现。住于佛住。众生有可度之机。佛即住世说法。无住而非自在也。舍卫国。梵语舍卫。此翻丰德。国满五欲。丰饶财宝。人具多闻。及与解脱。故曰丰德。娇萨罗国之都城名。在中印土波斯匿王所治处也。
祇树。波斯匿王太子。号祇陀。此译战胜。当其诞日。王与外邦战斗而胜。喜赐是名。树乃太子所植。须达多长者。布金买园。感太子亦舍树木供佛。故曰祇树。亦示推崇之意也。
给孤独园。波斯匿王大臣。须达多长者。乐善好施。常以财物周给老幼。故得美名。曰。给孤独。因欲请佛说法。诣王舍城。竹林精舍。竭诚礼佛。佛为说法。即证初果。乃请佛临舍卫受供。佛可之。惟须有容众之精舍。须达多乃以黄金布地。而买祇陀太子之园。供佛说法。太子舍树。故曰祇树给孤独园。
共垂美名。传诸千古。与大比丘众。与者共义。大比丘道高德重。拣非劣小。比丘名含三义。即五不翻中多合不翻。一、乞士。外乞食于檀越。以养色身。内乞法于如来。以资慧命。二、怖魔。登坛受具。地空夜叉。辗转赞善。波旬恐怖。灭魔眷故。三破恶。修三学(戒定慧)。破三毒(贪瞋痴)。究竟无生。弘范三界。此叹德也。
众。众者梵语僧伽耶。此云和合众。如法共住。如水乳合。而不猜忌也。有理和。事和。理则同证择灭无为。息心达本。事和有六。一、戒和同修。二、见和同解。三、身和同住。四、口和无诤。五、意和同悦。六、利和同均。如法无违。尽未来际。
千二百五十人俱。此标常随众之数也。佛成道后。初度憍陈如五比丘。次度优楼频罗迦叶师徒五百人。其弟伽耶迦叶。师徒各二百五十人。复度舍利弗。目犍连。师徒各一百人。并耶舍长者子。同学五十人。合计一千二百五十五人。今略零数。是诸众等感佛深恩。一一法会。常随不舍。故曰常随众也。初通序竟。
(乙二)别序
尔时。世尊食时。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此别序也。为正宗之前导。发起全经。正是着眼之处。着衣持钵。洗足敷座。于日用中。活泼泼地。无一毫造作。降心住心。默示已竟。能者得之。便可与如来把臂共行。无劳世尊多费唇舌矣。
尔时。即六种成就。机感相应之时。得时则驾。正当机启请之时也。
世尊者。惟佛十号俱足。堪当此称。过未现三世。情与无情。所共尊崇。故曰世尊。
食时。佛制过午不食。今食者。即日初分。不早不迟。如法可乞食之时也。此时与上之尔时。法食二轮。如时常转。时之为义大矣哉。佛有三衣。一安陀会。名作务衣。二郁多罗僧。名入众衣。三僧伽黎。名福田衣。乞食应着大衣(即僧迦黎)。柔和忍辱。入聚能寂。所以能为众生作福田也。钵。具足应云钵多罗。此云应量器。乃四天王所献者。体色量三。咸皆应法。既能应己之食量。复能应众生所施之量。满钵不多。空钵不少也。佛出行化。须着衣持钵者。为离苦乐二边。处中而行故。言苦乐者。在家衣华服。持宝器(着乐)。出家外道。裸形而手捧食(着苦)是也。
入舍卫大城。园(住处)。国(化处)。出祇园。而入舍卫也。处广人多。故曰大城。乞食者。佛制比丘。循方乞食。离四邪命。拆伏贪慢故。世尊尚自乞食。足使后人惭悚。而不敢懈怠也。又佛自乞食。准璎珞经说。有十意。词繁不录。须者往检。
于其城中。次第乞已。于者。在也。其指舍卫城中。次第乞者。均平行乞。不分贫富。贵贱。净秽。之家。息凡夫之憎爱。破二乘之分别(迦叶舍富从贫乞)。已者。乞七家。或乞足则已也。世尊内证平等。悲智双运。无我无人。是真自在。
还至本处。饭食讫。还者自城还园。本处者。本所住处。食所乞饭讫。收钵洗足。敷展座位。宴然而坐。
佛非真食。示现而食。佛身无垢。洗足者。为顺俗。兼显行人应洗去烦恼垢染之意也。敷座者。表敬般若。(般若佛母。出生诸佛)。并儆后世之高自位置者耳。此世尊于日用中。处处默示般若之全体大用。其奈众人终日昏昏。着衣只知是衣。吃饭只知是饭。曾不知于中讨个真消息。而究此能着能吃者为谁而劳碌毕生。良堪哀愍。当时须菩提慧眼中。觑出一段真实风光。了知万法无碍。实相般若。本自日日现前。并知我佛念念以度生为怀。故于着衣吃饭中。无时不护念于向大之众生。亦无时不付嘱于向大之众生。恨不众生一时成佛之意。故下文极力赞叹如来之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发起请问。由此得名为发起序。初序分竟。
甲二。正宗分分二。(乙)初。示降住其心。历彰般若妙用。二。明菩提无法。正示般若本体。初中二。(丙)初。空生启请。二。如来许示。令初。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
此下为正宗分。正宗分者。正是一经宗要之理。直显人人自心所具实相般若本体。以及观照妙用。依如如智。会如如理。理智不二。体用一如。如来早已密示委曲。谁能直下承当。
时者。即如来密示降心住心。以无言言之时也。须菩提。德腊俱高。故称长老。梵语须菩提。此翻空生。又名善吉。舍卫国鸠留长者子。初生时。其家宝藏皆空。故名空生。七日后。家珍复现。故又名善现。佛弟子中。解空第一。在般若会为发起众。本是过去青龙陀佛。辅化权示者也。
在大众中。即从座起。请问必具常仪。故从座起而致敬。兼表舍二乘之非实。趣一乘之究竟也。即之一字。即表理彻心开。毫无疑滞之况。此即字。乃究竟之即。究竟能证如实空不空故。西域仪制。偏袒为敬。右膝着地。合掌。身业。恭敬。意业。而白佛言。口业。三业虔诚。一心恳切。愿同大众共餐法味也。无着论云。有六因缘故。须菩提问。今略取之。一断疑。二起信。三为入甚深义故。四为不退转故。五为生喜故。六为正法久住故。
希有世尊。此句虽是赞佛之词。亦足表空生牙缝关不住。跃然而出。极现心悦之意也。且道世尊尚未开口。为何尊者便赞希有。若赞佛成等正觉。说法度众生。护财念子。替付相承为希有。则弟予眼见已熟。何足为希有。所谓希有者。惟此有为世尊所独有。所以为希。独有者何。即善护念善付嘱诸菩萨之心耳。是心也。世尊于日常着衣吃饭出入坐卧之时。无时而不护付。虽起护付之心。而不为此一片婆心所系缚。如如不动。空生豁开顶门正眼。以心印心。故极力赞扬耳(梅花数点。天下皆春)。如来者。世尊十号之一。谓乘如实道。来度众生。如其所如而来。如其所如而去。来去如如。而无来去。故曰如来。善护念诸菩萨。约未能发菩提心者说。菩提心不住有边无边。声闻根性虽离有边复遍无边。故不能发菩提心。行菩提道担荷大法。如来心心爱念俯就以成其佛子。不起一念舍弃之心。密密将护。于火宅之中。务令出离。再等与大车。于乞食去来中。密示菩提心要。是真善于护念者矣。
善付嘱诸菩萨。约能发菩提心者说。以其回小向大。从空出假。方便随缘度化众生。故善为丁宁付嘱转教菩萨也。如来时时默付菩提心法。于出入往还食讫宴坐。皆示回光返照。一段真实消息。端在当人体会。是之谓善中之善者矣。上来虽已略释善护念善付嘱。而菩萨二字未释。今简言之曰。菩萨声闻。在发心之大小耳。令既护念付嘱发菩提心。舍小归大。是为新发意之菩萨。何可以声闻目之哉。
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此是正请。前则赞叹如来能就日用中。默示诸法实相般若本体。甚为希有。然惟上根能体会得到。当证三不退矣。而中下之根。莫沾法益。纵能发心亦难常住。当有退习之虞。故复启请如来。更以方便接物。而曲垂开导也。男子以刚健为德。女子以柔顺成美。此虽称善。犹通外教。此谓邬波索迦等也。若不受别解脱戒。不名为善。善男子。善女人下。即请问之词。
发阿耨三藐三菩提心。发者许发。谓许心于佛趣向于般若。而期证无上果也。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梵语。此翻无上正等正觉。五不翻中。顺古不翻。简凡夫不觉。外道邪觉。二乘偏觉。菩萨分证觉。即发求成佛道之心也。心字是因。以上九字是果。因该果彻。毕竟圆满。云何应住。据(苏东坡书本)为应云何住。似校云何应住为顺理。因能与下文应如是住相应也。亦不与十七分相重。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良以胜心初发。似雏鸟之试飞。不能随缘而住。故问应云何住。谓以何法能常住其菩提心。而永行菩萨道也。且因力未充故。退心数起。如水之时起波澜。不能同佛之究竟常住。设若退习。云何降伏其退心耶。二问实互相资耳。此经前半卷答不降而降。无住而住。后半卷答无法发心。初空生启请竟。
丙二如来许示分二(丁)初印赞许说(一)正为开示
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当机善赞善问。故佛重言善哉。以赞美之。佛为大事因缘。出现于世。所谓大事者。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而已。然佛之知见难入。必须先发菩提心。佛既指示如何降退习心。而住菩提心。但一向冷落。莫领玄旨。今被空生触着心思。更而问所欲言。故极口赞善。并呼其名而告之曰。如来对于未发心已发心诸菩萨。从来本善护念而付嘱之。如今应谛实而听。吾之为汝说者。一心入于语义之中。自能从闻思修而得证也。
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前数句牒空生请词。以伸下文答复。应住平声。当也。既是应当。无论如何难行难忍。咸是分所应为。又是唤醒昏迷之意。此应字有承前约后二解。承前者。既发菩提之心。则应当如我寻常日用动作施为。一段本地风光。如其所是。则是了。以此无住之住。何菩提心之不得安住。以此不降之降。何退心之不得降伏。约后者。即指后文降心应离相。住心应无住。故曰。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愿乐欲闻。唯者谛信无疑应诺之词也。空生已了如是降住之义。故曰唯然。有一拨便转势。再曰转乐欲闻者。是更请如来以言而言无言之道。方便开示。令众生得饮甘露。而普沾法益也。言愿乐欲闻者。知不惟闻之已也。将必至得意忘义。而契合实相耳。
丁正为开示分二(戊)一明降住其心 二彰般若妙用 初中四(已)一略示降心离相 二略示住心无住 三广详降心离相 四广详住心无住今初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
此经正在付财转教之时。难免位退行退之菩萨。故以降退心为急务。而先答离相。心不降而自降矣。故佛须单答降心。而住心自在其中。诸者其意有二。机有男女之众多。位有权实之不定。皆可云诸也。菩萨具足应云菩提萨埵。译曰觉有情。此方好略。但称菩萨。谓觉几分证。识情未尽故。摩诃言大。其义有七。一具大根。二有大智。三信大法。四解大理。五修大行。六经大时。七证大果。具斯七大。故名摩诃萨也。又权教菩萨。着相修行。不足称大。实教菩萨。所修离相。乃足称大也。应如是降伏其心。应字亦平声。乃指下文度生离相之事。此先标示。下则别详。
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
众生类数不一。以一切二字包括无余。众生者。众法和合而生。身是地水火风之假合。心乃受想行识之迁流。内外八法。和合而生。故曰众生。三界之内。有十二类。除空散消沉之无色。及精神化为土木金石之无想。无有可度之机外。其余乃有十类。今约横竖而论。准楞严经。卵惟想生。略如鱼鸟龟蛇。胎因情有。略如人畜龙仙。湿因合感。略如蜎飞蠕动。化以离应。略如转蜕飞行。若有色者。休咎精明而有色可见也。若无色者。空散消沉而无色可见也。若有想者。在神鬼精灵者是。若无想者。精神化为木石者是。若非有想者。如蒲卢是。若此类者。皆以妄想建立。然此十种。不出色心二法。约色。即有色无色。心色都无。湛澄觉海。此则众生不尽而尽。更有何生之可度。退心不降而降。更有何心之不常住哉。次竖论三界。胎卵湿生。唯居欲界。化生三界通具。有色只欲界四禅。无色属空无边处。有想即识无边处。无想乃无所有处。若非有想非无想。乃非非想处是也。我者。佛代菩萨而称也。皆者。总前十类也。皆令入无余涅槃平等而普度之也。菩萨度生之广。为何如哉。
梵语涅槃。此翻圆寂。又言灭度。亦云无为。又云安隐。约圣与凡。而有四种。一、本来自性清净涅槃。自性本来清净。湛若虚空。唯依圣者自内所证。故曰涅槃。二、有余依涅槃。断烦恼所显之真如。尚余最后身智。为分段生死苦之所依。故曰有余依涅槃。三、无余依涅槃。生死苦果。都已断尽。众苦永寂无余。故曰无余依涅槃。四、无住处涅槃。乃断所知障所显之真如。于生死涅槃。离厌欣之情。二俱不住。虽常起利乐之用。而亦常寂。故曰无住处涅槃。今说无余。正指无余依涅槃也。义谓不但度十类众生之众多。而且引入无余涅槃之深远也。非菩萨之大悲大愿。而谁能之。
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如是指上无余言。无量无边指上十种言。菩萨虽度如是之众。而不着度生之相。故实无度者。实无二字大须着眼。菩萨了知无心外众生。亦无生死实法。般若实相之体。本来平等。既知平等。则空四相。而无一法当情。自证平等法界。非道观双流功深。曷克臻此。且众生自性涅槃。度而无度。故曰实无。了知如实之无。是以既不着有。又不落空。本自如如。何等清净。
何以故。是征起解释之词。若菩萨度生。执着有能度所度。即是四相未空。完全与般若之理性相背。我相未离。菩提心焉能不退。自尚未度。焉能度人哉。故曰。即非菩萨。所以深明其非也。略示降心离相竟。
已二略示住心无住。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
上章已示降心之法。其要在于离相。空生已有悟入处。此章乃示住心之法。正为开导。要与般若相应而已。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应以六度四摄。而利乐有情。六度四摄。咸以布施为首。布施以不住相为究竟。复者重复。次即次第。重呼空生而告之也。前示离相。但于理谛上离相。此下修行六度。乃教以事实上无住。理事相融。福慧双圆。则彼岸不期到而自到矣。于法法字。当作两解。一法指众生心。菩萨行施。于心应无所住。如有所住。则觉心便晦。是有所为而为也。乌乎可。应者当也。诫勉之词。勉其不可有所住也。二法者。即指六尘诸法。菩萨行施。于六尘诸法。应无所住着。故下文云。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是也。施有三种。义该六度。一资生施。二无畏施。三法施。资生有二种。谓内财外财施。无畏谓离苦得乐。不令怖畏故。法施。谓如理如事。随机应病为说法故。于中资生摄一。谓檀度。无畏摄二。谓戒忍。法施摄三。谓进定慧也。此三种施中。一一皆摄于六。由是义故。唯举檀施。即已含摄其余矣。所谓不住六尘者。不希求诸境而行布施也。一、谓爱着自身(恐损自故)。而不行施。二、谓报他过去之恩而行施。三、谓希求未来福报而行施也。此令一切皆遣。起心动念。即乖法体。直须三轮体空(内无所能施。外无所施。中无施物)。方成一法无住也。上科是度生离相。破我执。此科是布施无住。破法执。破二执。乃能断二死(分段变易生死)。而证菩提果也。
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
所谓二字。指释之词。承上菩萨于法(六尘诸法)。行施。一一不住法相也。不住相云者。非独不住有相。并不住无相。有无双遣。一道清净。是则方与般若相应也。又不住相布施。乃不住于六度万行之相也。故不住相即是常住。布施清净即是菩提心。空生启请降住之法。已明明指示矣。
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何以故征起之词。恐或有难云。既于施等无住。如何获福。为答此故。说生福甚多。云何(何以故)甚多。以不住相施。契合实相。故借十方虚空为喻。虚空广阔无边。高大殊胜。究竟不穷。菩萨修因清净。无相可得。其福之多。亦犹虚空之高广难思也。不字上声。即否字。当机因言领旨。弦外知音。直答之曰。不也。即不可思量。佛乃以法合喻云。无住相布施。福德之广。亦不可思量。无限无尽。末结云。菩萨当如我所教。以无所住而住。乃为常住菩提心也。正不立玄。偏不附物。二边不立。中道不安。是乃般若真血脉路耳。二略示住心无住竟。
已三广释降心离相分二(庚)一约佛法广释 二约圣果广释 初中三(辛)一佛身离相 二果法离相 三引事况胜 初又三(壬)一正明离相 二问答除疑 三结成离相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
众生恒执如来之相为有。恒住于有以为修因。二乘执如来之相为无。恒住于无。以为修因。菩萨已知报化非有。离凡夫见。已知法身非无。离二乘见。但趣向佛乘。犹存法爱。皆所谓以身相而见如来也。此盖未达相即非相之旨耳。盖法身之相。非即非离。不即不离。三谛圆融。因果一契。方为清净法身耳。佛因未审当机对于离相之旨。曾否彻悟。故用语探验。空生之见解为若何。因恐当机说时似悟。对境还迷耳。于者在也。佛问空生。在汝意中。作何见解。还可以丈六之身。三十二相。见如来乎。空生已有悟入。捺着便转。一无所疑。直答之曰。不也。世尊。此正领前开示离相之旨。故曰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谓不可见应化等相。而以为如来法身。盖法身清净。犹若虚空。非前际生。非后际灭。无有变迁。不可破灭。讵可以身相相见耶。
何以故下。自行征释。谓如来所现之身相。乃随机应现。有为生灭。非无为不生灭者。所以言不可以身相见。此当机妙悟之处。不枉世尊以无言言之苦心矣。
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此佛见当机见解不谬。即就其意而广之也。须菩提虽已知法身无相。犹未明法身不离乎相也。盖一切有为之相。皆从妄念而生。妄念无有自性。念性尚无。况所现相而实有耶。不止是也。举凡世出世间。一切圣凡等相。皆非实也。相既非实。非相即实。又恐空生堕于断见。舍一执一。别求无相之佛。故又遮之曰。若见诸相非相(真空真相)。即见如来(即能见如来之真实法身)。所谓法身无相。非离诸相外别有法身也。但亡分别。相自不生。相既不生。惟一真实。寓真于妄。即妄即真。当体即是如来之清净法身矣。又奚可离相而别觅法身哉。一正明离相竟。
壬二问答除疑分四(癸)一空生疑问 二如来诫答 三显示根深 四释其所以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
上文无住行施。非相见佛。因果俱深。自非利根上智。安能于因取无漏。于果取无为。而生实信。须菩提虽已领悟。其奈末世众生。对此超情离见之理。安能深信无疑。故空生问可有众生闻即生信不。如不信受。将无空说耶。一空生疑问竟。
癸二如来诫答。
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
佛止空生勿起狐疑。故曰。莫作是说。此无住行施。非相见佛之旨。不但现在有深信无疑之人。即于如来灭渡之后。亦更不无其人。后五百岁者。*轮预记云。如来灭后。正法像法。住世各一千年。末法万年。初五百年。解脱坚固(修行多得解脱)。二五百岁。禅定坚固。三五百岁。多闻坚固。四五百岁。塔寺坚固。五五百岁。鬪诤坚固。今言后者。第五五百岁也。虽鬪诤之坚固。而能持净戒。则于此无住行施。非相见佛之章句。定能深信无疑。以为真实不虚之理。而汝何得独疑为无人信解哉。戒者止恶防非为义。内既止三毒之恶。外乃去七支之非。又戒有三。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是也。持戒属无畏施修福属财法二施。亦能摄三学。该六度也。有此发大心之众生。于此文字般若。固不难于契入而证实相也。二如来诫答竟。
癸三显示根深。
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
是人即指能生信心之人。斯人也。善根深厚。此善根早已深种于无量千万佛所。事佛既多。植诸德本。智慧明彻。故得闻如是言说章句。善根二字。乃指发菩提心而言。以菩提心为众善之根也。乃至一念生净信者。乃至超略之词。言即极短至一念之间也。言净信者。一信永信。毫无疑惑。不着有为无为之谓。如是之人。则已为如来三达洞明。五眼圆见。此人所得福德之多。实如虚空之无量也。犹不止此也。其人之知见。固已同佛之知见矣。三显示根深竟。
癸四释其所以。
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
何以故是反问上文之义。云何能得无量之福也。是诸众生。指能生净信之人言。既生净信。实由已得三空。无四相。则已达我空。无我执也。无法相。则已达法空。无法执也。无非法相。则已达空空。并空之执。而亦无之矣。是知一念净信。三空俱足。此所以为道之源。功德之母也。有此不可思议之净信为因。岂不得无量福德之胜果哉。
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即为着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
此转释上文。何以知其无诸相也。是诸众生。若心有所取之相。则有一相。即有诸相。既有诸相。定障自心。即着于迷识四相。是则我执尚未空。安能空法执乎。若取法相者。取无我等四相也。无我之相。亦即是相。即着于迷智四相。是法执尚未空。安能并此空亦空之耶。何以故。空相亦空。方为究竟。因若取非法相。即坐在俱空境上。虽为得法。未算为真。百尺竿头。有汝转身在。故须空空方得无碍也。二问答除疑竟。
壬三结成离相
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义故。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此结前证劝。是故二字是取法相非法相皆堕四相之故。取则成障。不能见如来。生净信。两不应皆结责勉诫之意。不应取法。是不应取言说章句为法也。不应取非法。是不应离言说章句为菩提之法也。不即不离。是为得之。盖佛之说法。非说而说。说即无说。自阿含方等。以至今日。焉有实法与人。不过为众生解粘去缚而已。未渡者定要取法。既济者。则应舍法。譬渡河者则须用筏。到岸则不须船也。以是义故者。以是执药成病之义故也。空本是药。病既已。则应舍药。是以若着于空。药亦成病。反成空病难医。是以细执不除。终为圣道之障。法尚应舍。况非法哉。丹霞颂曰。云自高飞水自流。海天空阔漾虚舟。夜深不向芦湾宿。迥出中间与两头。可谓括尽般若妙义。读经于此试离心意识一参之。一佛身离相竟。
辛二果法离相分三(壬)一如来双审 二空生相答 三承上双释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
前云一切不取。何以如来三祇修行。百劫修因。成佛度生耶。为断此疑。故以果法勘验。探问当机。于此甚深理路。作何见解。一如来双审竟。
壬二空生双答
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
当机灵机超拔。已悟实相般若。不落从前偏执之见。一经如来双审。故直捷流利而答之曰。如我解佛所说筏喻之义。未渡须取。已渡则舍。以是而推论之。取舍固无一定。以是无有定法。名无上菩提。即如来亦无有一定之法可说。所言无定者。不定于取舍空有也。既无此情。则超情离见。方能直趣于甚深般若之本体耳。是以佛之说得果。犹空拳之诱子。佛之说法。似黄叶之止啼。实无一法与人。已示衣里明珠。本来无有得与不得。说与不说。一定之法也。二空生双答竟。
壬三承上双释
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此空生承释。何以故无定之旨也。若定有菩提之法。定有法如来可说。则为取法。而落于有边。若谓无菩提之法可得。无法可说。则为取非法相。又堕于空边。既堕空有二边。则障一实之相。何能明空有不羁全归中道之妙旨哉。所以者何下。乃重复征释。俾深明无有定法之意耳。一切贤圣。即三乘贤圣。无为法即相宗六种无为中之真如无为。真如不妄。不动。无作无为。是以无有差别。然贤圣依真如而修而证。自有所得浅深之不同。故于无差别中。而现有差别耳。譬如三兽渡河。三鸟飞空。其涉与翔。各有浅深远近之不同。而河与虚空。原无浅深远近之可言也。二果法离相竟。
辛三引事况胜。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
上来所述。无非发挥佛与众生平等共有法身空理。离相无为。说即无说。并非落空。恐众生扶东倒西。又着空见。故引大千宝施。较量功德也。三千大千世界一佛所化之土也。如一欲界。有一须弥山。山之四面。为四大部洲。山腰有日月围绕。有四天王天。山顶有忉利天。自顶而上。有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天。是为欲界六天。为初禅天所统。积一千个初禅。为二禅天所统。名小千世界。又积一千二禅。为三禅天所统。名中千世界。又积一千三禅。为四禅天所统。名大千世界。凡万亿日月。万亿四天下。以三次言千。故云。三千大千世界。七宝者。金。银。琉璃。砗磲。玛瑙。赤珠。玻璃。是也。世所贵重。故名为宝。以如是满大千之宝。持用布施。得福自多。
何以故下乃空生征释福德甚多之故。言我所答者。乃就世间福德之相而论。故言甚多。若就性而言。何多少之有。故曰。即非福德性。意已含福德之相。不足以较佛所说法施。为出世间之净福也。
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上为引事。此乃况胜。举法施以较胜也。受持是自行。为他人说。是化他。能诠之文字。略至四句一偈。自能受持。又能化他。此心已与菩提道合。固已胜彼大千宝施之福多多矣。何以故。空生征释胜彼之故也。一切诸佛。该十方三世言。兼及诸佛所得无上菩提之法。皆从般若而生。此正胜于福施之所以然也。须菩提。所谓佛法者。谓世俗谛。有应化身佛。及菩提之法也。即非佛法者。谓胜义谛。佛与法咸遣。所谓金刚能断也。佛法即非佛法。正申明无作无为之法也。住而无住。无住而住。斯其为至妙者也。受持四句偈。诸家所说不定。其实亦原无所定。若有定论。是执一边矣。此经字字句句。皆般若全体妙用。不论前后中间。但能于一句中。明无得四相者。即得出生诸佛诸法。所谓析栴擅片片皆香也。诸家所取四句。今不多赘。金刚三昧经四句偈。一切佛法咸摄于中。偈曰。因缘所生义(有句)。是义灭非生(无句)。灭诸生灭义(亦有亦无)。是义生非灭(非有非无)。此为佛答舍利弗问。俾钝根众生受持。易入实谛者。尔时大众闻偈欢喜。皆得般若性空智海。(出南藏贤字函)。准此四句。何经不具。一约佛法。广释降心离相竟
已二约圣果广释住心无住四(庚)一历明无住 二正明无住 三喻明无住 四较量显胜 初中三(辛) 一小乘圣果 二佛所得法 三菩萨庄严 初又二(壬)一泛论 二确证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
佛欲当机解悟如来所证菩提之法。元是无作无为。无得无说。恐当机未能深明斯义。故即以当机自所证之四果为问。俾知贤圣虽有差别之名。而阿耨实相。在佛果固不增。在四果亦不减。所谓平等空性也。作念即取着。不作念即无住。既一一不自作证。于是益明佛之说法。即非佛法。是真无住之妙法耳。何以故下。释明初果之义。入流者。逆凡夫流。入圣人流也。而无所入者。虽名入流。只是以十六心。断三界八十八使。见真谛理。六尘境空耳。非实有所入也。即此无所入。乃无住之住。名曰须陀洹。云何十六心。欲界四谛下。各一忍一智。成八心。合上二界为一四谛。亦各一忍一智。又成八心。共十六心也。忍即无闲道。正断惑时。智即解脱道。断了惑时。所谓苦法智。苦法忍。苦类智。苦类忍。乃至道法智忍。道类智忍。断至十五心。道法智忍。名须陀洹向。断至十六心。道类智忍。名须陀洹果。入于见道。分别粗疑。一时顿断。能逆生死欲流。不为六尘所染。乍见空理。名见道位。当机直答不作得须陀洹果之念。故曰不也。非深明不取无住之旨。安能了无疑滞。应声直答。
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
此二果已断三果见惑。进断思惑。思惑约三界九地。每地九品(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共八十一品。此位但断欲界前六品思惑。已损六生。犹残下三品。润欲界一生。是故一往天上。更要一来人间。受生断惑。故名一往来。而实无住来者。即不着往来之相也。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是故名阿那含。
此三果。已断欲界六品思惑。进断下三品残惑。至九品思惑断尽时。从此寄居四禅净居天中。不来欲界受生。故名不来。而实无不来者。心境俱寂。三界见尽。下地思空。幻化之相既灭。本有之境现前。是以不着于往来之相。此明三果亦无住也。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着我人众生寿者。
梵语阿罗汉。此云应供。又云杀贼。及无生。小乘四果无学位也。此位断上二界七十二品思惑尽。七十二品者。上二界无瞋。惟有贪痴慢三。约八地分之。每地九品。成七十二品也。断至七十一品。名四果向。断尽名阿罗汉。见思之惑俱尽。所作皆办。不受后有。生死烦恼。根株永断。了无一法可得。故云实无有法。名阿罗汉。夫罗汉三界既出。物情自空。何由更有别念。设起得果之念。即为取着。心有所证。是尚未离情执。又堕迷智四相矣。以此证之。知必不作是念也。云道者。已证无学道故。一泛论竟。
壬二确证
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此空生复述自行为证。以明四果之人。无得果之念也。无诤者。惟离欲乃能无诤。一切境空。是真寂静。华严经云。有诤说生死。无诤说涅槃。诤由我见而起。罗汉已能无我。故能无诤。而须菩提之无住三昧。如来奖许于人中最为第一。而空生实不萌此荣宠之念。谓我是离欲阿罗汉。若作是念。即是有着。世尊即不说我是阿兰那行。梵语阿兰那。此云寂静行。静不妄动。心不逐境是为故问。令当机触类旁通。而深明无住之旨也。一小乘圣果竟。
辛二佛所得法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然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来在然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
上来既言小乘圣果不可得。恐疑如来受然灯记。岂非有所得耶。是以兴起此问。然灯佛乃释迦记莂之师。因缘具如瑞应经所纪。繁不具引。须菩提下。谓汝虽知证四果不作念我心无住汝岂知我为如来者。昔日在然灯佛所。于阿耨菩提之法。可有所得与不。不也世尊。当机深明佛在然灯佛所。悟无生忍故。得受记。虽得受记。岂反有法可得耶。故曰实无所得。乃至圆满菩提。亦复归无所得。二佛所得法竟。
辛三菩萨庄严。
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
上来言四圣之果位。如来之因地。俱无所得。恐疑菩萨万行佛土。岂非有所得耶。是以举问验有疑与否。空生已知菩萨修行严土。实不住于相。故答不也。何以故下。征释其义。言庄严者。福慧二严也。言佛土者。心地也。非严而严。俗谛也。严而非严。真谛也。不舍一法。不受一尘。双融二谛。全归中道。故曰是名庄严。破空论云。土有四种。一常寂光。二实报土。三方便土。四同居土。而皆不离自心。净名经云。随其心净。则佛土净。离心曷有依报可庄严哉。是以净心即是净土。虽庄严而无相可得。即非庄严。是名庄严。如是是曰真实庄严。一历明无住竟。
庚二正明无住。
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是故二字。乃承上结归之词。从空生启请应云何住。直至菩萨严土。即非庄严。乃如来善导声闻回自向他。转教菩萨回事向理。所谓回自向他者。回自证果之无住心理。向他严土之菩萨事实无住。以理融事。转声闻果依菩提心。回事向理者。谓菩萨回严土之事实。向无住之心理。以事会理。成菩萨常住菩提心。正明无住之妙旨。
故结曰。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如是二字。即指上来广略所示无住诸法。清净者无取着也。既清净。又曰生心者。虽行万行。而实不染一尘也。不应住色生心二句。乃佛自释生清净心之文。生清净心者。生不住六尘心也。清者不浊。净者不染。不浊于杂念。不染于外境也。不应是诫绝之词。所诫者何。即不住色不住声等事也。初至四果。咸无所住。佛不住于得记。菩萨严土不住于庄严。是以菩萨行布施。自应诫住于六尘也。应无所住者。真空也。有无俱遣。人法皆空。而生其心之生字。非生灭之生。此心从本以来原无生灭去来。生实不生。此生乃不生之生也。无住不妨生心。生心依然无住。理事无碍。真俗圆融。是为中道第一义谛之行。众生。二乘。权教菩萨。所以不能直到彼岸者。其病全在一住字。众生住于六尘。二乘住于涅槃。权教菩萨虽行六度万行。而住着事相。是皆不明应无所住之旨也。当知应无所住二句。乃金刚全经之心印。学人受持是经。于此二句尤须时时体会。果能明此无住之旨。则观照既纯。自明实相。何处而非本地风光哉。曹溪之言下大悟。会归自性。亦不外会此无住妙旨而已。二正明无住竟。
庚三喻明无住
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上来已示圣人之法。无取无为。恐疑所得报身岂非有取耶。故以喻显法。而设此问。须弥山。梵语须弥卢。此云妙高山。四宝所成。独出群峰。出水入水。各八万四千由旬。统六万诸山。而为眷属。故称山王。譬如乃假设之语。如有其人。正报之身量同须弥之高大。是身为大不。尊者就事而答曰。甚大。然当机冥鉴佛心。自征释曰。此身虽大。以非绝待无为之身。但属对待有为之身。是名大身而已。而无为之身。则法身也。法身无所不在。岂可以形相论其大小哉。故菩萨当不住色身报恩果报行施。则当证于无相法身。证法身后。须弥山之身于法身又不啻一微尘矣。是知菩萨当如佛所教。以无住为住者也。世尊于显无住心后。更加此譬。直是顶门针砭。要人断绝命根。其重要处即在非身二字。能明非身之旨。始超名相语言之外。读经者其善思念之。又山王虽大。而不取我是山王。以无分别无住着故。佛身如之。亦不取我是法王。三喻明无住竟。
庚四较量显胜分二 一较量 二显胜
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于意云何。是诸恒河所有沙。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
此举喻较量以显持说之功也。上来迭彰无住之埋。恐有执理废修之弊。故亟救之。恒河亦云殑伽河。华言天堂来河。又云福河。传言众生入内。能生福也。从阿耨池(此云无热恼)。东面流出。周四十里。沙细如面。佛居近此。故论数量。每举为喻。以况其多。如一恒河沙数。已是无量之多。如是沙数之恒河沙。岂可计其数耶。空生是以答云。甚多。
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
大千宝施。其福甚多。空生就事直答曰。甚多。此先较量审定。下再显胜一较量竟。
辛二显胜分二(壬)一略持人处胜 二广持人处胜 今初
佛告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前说宝施是有为。此说法施是无漏。受者明理。持者行持。佛言若但布施。而不持经者。不趣菩提。其福德未为胜也。若善男子。善女人。既自能受持此经。复能为他人说。是则既能自利。复能利他。定能进趣菩提。其福德岂大千宝施之可为喻哉。何以见有如是之优胜也。盖至理一言可以超凡入圣故。所谓摩尼一珠。胜于千般海宝也。故云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
随说者不拣圣凡。但于此经中不定多寡之文。不论前后之义。随便说四句义也。当知此处者。不拣静闹。其处即是道场也。一切世间。该三界之地。天人修罗包六趣之人。以天人通三界。修罗杂四生。故谓三界四生之有情。于此说经之处。皆应供养。如敬佛塔佛庙无异。塔。具足应云塔婆。或名窣堵波。译为方坟。亦名圆冢。又名高显处。庙者貌也。供佛形貌之处。曰佛庙。塔有多种。曰生处塔。曰成道塔。曰转*轮塔。曰般涅槃塔。今说经之处。即无异于转*轮塔。故应尊重供养也。一略持人处胜竟。
壬二广持人处胜
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之法。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即为有佛。若尊重弟子。
何况乃假前牒后之义。言持四句偈。尚当如佛塔庙尊重供养。何况有人。受持而读诵全文哉。此经为诸佛之母。能生诸佛。是持说之人必能三身(法报应)圆具。成第一法。既有如是之成就。大矣哉持经之功乎。观此而人胜可知。若是经典下。三宝全彰。经典法宝。有佛佛宝。弟子僧宝。一切世间尊重此经。皆当若弟子尊重于佛无二。观此处胜可知。至此上文明降住其心一大科已竟。
丁二彰般若妙用分二(戊)一请名教持 二即是显用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
大道本来无名。无名难以体道。离一切相。即一切法。不可取不可说。无住而生心。吾不知名其所得之法。又不知当如何奉行持守。此当机之所以殷勤请问。冀佛垂示。利益今后也。
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密。以是名字。汝当奉持。
空生问名。佛即答名。名有其义。义须合体。金刚具有坚利明三义。坚利则能破惑。降伏一切障。所谓我法二执全消。空空之空不立。离一切相也。以光明故能洞照一理。真空妙有。全归中道。所谓即一切法也。是以名曰金刚般若。
波罗密此云彼岸到。出烦恼之深渊。到于清凉之彼岸也。般若为波罗密之用。波罗密为般若之体。体用全彰。十虚含裹。且请当人好自荐取。即一切相是如是法。所谓奉持者。亦别无有法。但因名会义。了达吾人本有离相无住之金刚心而已。全身放下。大用现前。涅槃彼岸不期到而自到矣。故曰。以是名字。汝当奉持。
所以者何。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密。即非般若波罗密。是名般若波罗密。
此征释命名之所以也。经名为金刚般若者。何也。以此金刚般若之心。能融三观。断三惑。证三谛故。融三观等者。佛说般若波罗密假观也。俗谛也。文字般若言说章句也。能断世间凡外执我等四相之惑。即非般若波罗密空观也。真谛也。观照般若也。能断出世间声闻缘觉。执文字般若成法等四相者之惑。是名般若波罗密中观也。第一义谛也。实相般若也。能断出世间权位菩萨拨无文字般若。成非法等四相之惑也。此三句乃本经之纲领。而亦大藏之精要。凡研究佛学者尤须于次加之意焉。一请名教持竟。
戊二即是显利分二(已)一彰般若离相用 二彰般若无住用 初中五(庚)一说法离相 二依正离相 三显示经功 四闻义述解 五结成离相 今初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
此乃荡执情而显般若妙用也。佛说般若。本无所说。般若离文字相。今复立名教持。未免相违。故问空生如来有所说法不。空生已领玄旨。故直答曰。无所说。一说法离相竟。
庚二依正离相
须菩提。于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此依报离相也。众生共业所感之果报土。曰依报。众生妄认世界为实有。不达尘性本空。一有执着。便生罣碍。受无量苦。其实微尘聚而成世界。世界散而为微尘。悉假因缘。因缘本空。假名而有。故空生于如来问微尘多不。即答为多。然是名微尘。是名世界而已。岂有实体可得哉。般若真空。非相外取空。故曰若人识心。地无寸土。离差别相即见实相矣。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此正报离相也。各人别所感之果报身。曰正报。众生多执正报为实身。佛未审当机已否会得离相之用。故举己身为勘验。当机已领玄旨。故云不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文中二如来指法身如来。第三指本师释迦牟尼)。何以故下征释。三十二相非是法身无为之相。法身无为。不可以色而见。修行所有福业。能成佛之身相。然但是应身而已。是以三十二相。本是假名。然应身所依之体。本是法身实体。但能离相。则世间一切诸法。无非清净之法身矣。二依正离相竟。庚三显示经功。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报施。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此显示持经之功德离相也。前之宝施。属外财。此以身命施。为内财。舍身若恒河沙数。不为不多。悭贪之破。亦不为不尽。福报之获。比财施自当更胜。然不趣菩提。终为有漏之果。若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是为法施。自利利他。能获胜果。故其福德。胜彼无量阿僧祇。是谓超内施福德也。三显示经功竟。
庚四闻义述解分二(辛)一当机伸解 二世尊印述 今初
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
此解自闻希有也。般若妙法。难遭难遇。上来当机蒙佛种种开示。闻所未闻。譬如拨云见天。开窗见月。既欣且感。深生信解。因悟伤迷。故涕泪悲泣。深叹希有。赞佛能以本无言说之般若。令生观照。而深契于实相也。经典曰甚深者。我法双空。是深般若。并空亦空。是为甚深般若。昔日阿含会上。虽证我空。未达法空。何况空空之妙理哉。未曾得闻者。非不得闻也。是闻而弗解。又何异于不闻。今则方知般若真心。人人本具。一向竛竮。舍父逃走。枉受劳瘁。此际撇下草庵。直入长者堂舍。凡有血气孰不感激涕零。而图报佛恩哉。
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即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世尊。是实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
此叹他闻希有也。空生深解般若义趣。并领解末法之中。尚有生信之人之旨。是以曰。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即能生实相也。闻经是文字般若。生净心。是观照般若。我法既空。并空亦空。当下即证实相般若矣。既生实相。则三身功德自此周备。所以云第一希有也。世尊下四句。解实相之义。实相者即是非相。非有。非无。非亦有亦无。非非有非无。离过绝非。所谓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是名实相也。且也非拨诸相而见实相。乃即诸法而见实相耳。
世尊。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即为第一希有。
此明后闻希有也。当机谓已既具慧眼。又亲炙佛之教诲。故信解受持。不足为难。若佛灭度后。后五百岁之人。于己则慧眼未必开明。于佛则既不值佛。焉得亲炙。但由文字而冀悟入。要其如我今日之信解受持。即生实相。是则功德逾我不啻天渊。且即为不断佛种。故曰是人即为第一希有也。
何以故。此人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
何以故下征释。谓其人信解受持。何以故即为第一希有。以此人无我等四相。证入人空智故。不止此也。所以下又征释。谓此人不唯但解我空。又解我等四相即是非相。证人法空智故。故云。我相即是非相。何以故下再行征释。谓此人又不唯但解法空。离其法等四相也。又解得非我法之空亦空。离其一切俱空之非相。此则奚止菩萨所证地位。直与三世诸佛之同证法身无二无别矣。是以云即名诸佛也。一当机伸解竟。
辛二世尊印述分二(壬)一印证 二述成 今初
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
如是如是者。心心相印之意也。佛之所印者何。以当机深解真如实相。善体佛心。故曰如是。此为印证如云也。又佛示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当机一呼即应。呈解曰。离一切诸相。即见诸佛。二即字。有相映之妙。正是续佛慧命之根机。故云如是。此为相契而云也。闻经不惊不怖不畏。是则善根纯熟。理路通明。所以为希有。问。是经何理可惊疑怖畏。答。即所说三空之理。初无我等四相。人天闻之。甚可惊怖。以其执我不能证我空故。二非无我等四相。声闻。辟支佛。闻之。甚可惊怖。以二乘人。虽无我。已证我空。然不能即无我等四相为非相而证法空故。三以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我法俱空亦空。菩萨闻之。甚可惊怖。以新发意菩萨。皆修于法空。不得空法之空亦空故。以有如是义故。乃有惊疑怖畏也。若有人能安住不动。岂非希有。一印证竟。
壬二述成分二(癸)一约法述成 二约人述成 今初
何以故。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密。即非第一波罗密。是名第一波罗密。
此征释上文闻经不生惊疑怖畏。即为第一希有之所以然。而解释如来说此离相第一般若波罗密故。经中一往但明般若能断。喻金刚之铦利。未明波罗密所证。亦喻金刚之坚固。般若既有空假中之三观。波罗密亦具真俗中之三谛。宗泐法师曰。法本无说。虑其于法取着。故曰即非第一波罗密。有因缘故。亦可得说。故曰是名第一波罗密。一约法述成竟。
癸二约人述成。
须菩提。忍辱波罗密。如来说非忍辱波罗密。是名忍辱波罗密。
上云。舍身布施。犹是有漏苦因。不及持是经之福。此之行忍舍身。云何不成苦因耶。佛为断此疑。告以行忍须离相。方能到彼岸。而证菩提也。是以忍辱之法。须观我空。我相既空。人相斯泯。乃能不见有受辱之境。胥能免惑业苦报耳。此仍非究竟离相也。必须将忍辱之法亦忘。方为不着于法执也。与未离四相而舍身布施者。孰为究竟哉。是以如来说非忍辱波罗密。然虽不着相。而亦不坏于相。须知即忍辱非忍辱。远离分别念。方与般若相应。是以般若波罗密。能摄余波罗密也。
何以故。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此如来引己身忍辱因缘。证明离相之行。使当机解悟究竟离相之旨也。何以故。即征释上文忍辱非忍辱之义。须菩提下。即引已为证。篡要云。歌利此云极恶。陈朝真谛译本。作迦陵伽王。唐朝玄奘译本。作羯利王。割截下。正见极恶。以证忍辱为难。准涅槃经云。我念往昔。生南天竺国。富单那城。婆罗门家。是时有王名迦罗富。其性暴恶。憍慢自在。我于尔时。为众生故。在彼城外。寂然禅思。尔时彼王。春木花敷。与其宫人彩女。出城游观。在林树下。五欲自娱。其诸彩女。舍王游戏。遂至我所。我时为欲断彼贪欲。而为说法。时王见我。便生恶心。问言。汝得阿罗汉果耶。我言。未得。复言。汝得不还果耶。我言。未得。王言。汝既年少。未得圣果。则为具有贪欲烦恼。云何恣情观我女人。我言。大王当知。我虽未断贪欲。然其内心。实无贪着。王言。痴人。世有仙人。服气食果。见色尚贪。品汝盛年。未断贪欲。云何见色不贪。我言。见色不贪。实不由于服气食果。当由系念无常不净。王言。若有轻他而生诽谤。云何得名修持净戒。我言。我无瞋妒。云何云谤。王言。云何名戒。答言。忍名为戒。王言。若忍为戒。当截汝耳。若能忍者。知汝持戒。我时被截。容颜不变。王臣见耳。谏言。如是大士。不应加害。王言。汝等云何知是大士。诸臣答言。见受苦时。容颜不变。王言。我当更试。即劓其鼻。刖其手足。尔时我于无量无边世中。修习慈忍。悯苦众生。心无瞋恨。时四天王心怀瞋忿。雨沙砾石。王见大怖。复至我所。长跪白言。惟愿哀悯。听我忏悔。我言。大王。我心无瞋。亦如无贪。王言。大德云何得知。我即立誓。我若真实无瞋恨者。令我此身。平复如故。发是愿已。身即平复。更愿我成道后。先度大王。是以佛先度憍陈如。满昔愿也。此非深达般若无我等四相。焉能成就真实忍辱波罗密哉。
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瞋眼。
何以故下。乃乘上征释。惟能空四相。方克于节节支解时。不生瞋恨。若瞋。则不唯身不平复如故。而歌利王。亦不能回心向化矣。
须菩提。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此明修忍辱行。非止一世。又非可勉强而行。必须有真实之工夫。方能行所无事。无辱可忍。是皆离相行忍之效耳。于尔所世。即指在五百世。时间如是之长远。非离相行忍。安能自在无碍哉。如是之忍。乃成第一波罗密。四闻义述解竟。
庚五结成离相
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是故二字。承上起下之词。夫离相行忍之故。乃能成就菩提。是以为菩萨者。既名佛子。则学佛之行。离一切相。而发阿耨菩提之心。则因地既真。果必坚实。庶不负如来如是敦促劝嘱之本旨也。一彰般若离相用竟。
已三彰般若无住用分二(庚)一正明无住 二举喻显用 初中三(辛)一不住六尘 二不住人法 三结显真实 今初
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即为非住。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众生故。应如是布施。
此彰般若无住之用也。经初当机请问应云何住时。佛说无住为住。历明正明。使无住之旨。了无疑滞。当机至此可谓饱饫玄音矣。到此要结成无住之本旨。应字平声。寓有诫劝之意。不应住。是诫其不应住于六尘而生心也。应生无所住心。是劝其当生清净心也。心住六尘。便为污染。安能清净。般若无住为住。乃为真住。是故佛说菩萨心下。乃明学般若者。要发广大之菩提心。方能与般若相应。以此心而修行布施(举一布施摄其余五)。则能三轮体空(施者受者。并所施之物。三咸不住)。是则名无住相之施也。末三句。反复丁宁。如是无住。方合行菩萨道之菩萨。而证于无漏也。一不住六尘竟。
辛二不住人法
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
诸法之相。性自空寂。故曰即是非相。此非字不可作无字会。乃是实字之意。又即是二字。乃不可思议境界。勿草草放过。言诸相即是实相也。众生乃五蕴聚集。所谓缘生无性也。故曰即非众生。此即释前不住相布施之义。所谓不住相者。不住有空人法诸相也。相即无相。不必拨相而求无住。且也众生自性涅槃。故曰终日度生。无生可度也。二不住人法竟。
辛三结显真实
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
上言菩萨当无住行施。诸相非相。众生即非众生。此理幽玄。甚难深信。恐后人有疑佛语为虚妄者。故举五语以明不虚。此中真语则依真谛空理而说。实语则依中谛实相而说。如语则如俗谛之理而说不诳则无欺诈。不异则无矫乱。此二语解决上三语而说。而亦决定之说。惟决定则真实。所谓诸佛如是说。我亦如是说。是为妙说利益说也。明是说。则自当断疑而生信矣。
须菩提。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
此复转释真实也。唯恐着于非相非生。起断灭想又恐以非相非生为真实。堕常见想。若不作是念。则不堕断常。而若相若生。无非真实。夫如来依自所证之法。而说无量之法。法虽无量。而不外乎双离双照。空有二边而已。故曰。无实无虚。般若妙法。本来不同平常。可以说实说虚。如来依此修证而成佛度生。今以无上甚深之妙法。而示人。吾人对此至真至实之法。乌可不深生皈仰之心哉。一正明无住竟。
庚二举喻显用分二(辛)一举喻 二显用
须菩提。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闇。即无所见。
前言菩萨以行施而利益众生。云何而言不住耶。故佛举二喻反正以明之。深明菩萨行施。须达三轮体空。方不至为六尘是虚是实所染。不然则如有目之人。入于暗室。一无所见。譬如无智则不见般若之理也。
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
此正喻无住之功也。若菩萨不住六尘诸法为实为虚而行布施。则已契无实无虚之理。与般若相应。如人有目。逍遥于光风丽日之下。何等自在哉。六祖曰。无实者。以法体空寂。无相可得。然中有恒沙功德。用之不匮。谛思是语。无住行施之功。真无言可喻矣。初举喻竟。
辛二显用(壬)一生福用 二灭罪用 初中三(癸)一自利之福 二利他之福 三经处当供
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即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当来之世。去佛是遥。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如法受持读诵。会归无住者。既与如来知见相同。虽其自知自见。则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悉见。其是受持之本人也。凡如是受持者。皆得如是成就无量无边功德。一自利之福竟。
癸二利他之福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后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
此显般若无住之功。超胜多劫以身布施也。一日有三分。初日辰已。中日午未。后日申酉。分谓时分。一日六时。各施恒河沙等身命。且自一日而衍至多劫。此何等心肠。可谓难之至。而精进之极。得福之多。固亦自不可量矣。般若无住之功。无可为比。故设此较量。以显信心福胜也。何况二字。是反显之词。信心尚且得福无量。何况解行乎。何况自行化他乎。书写受持读诵为自行。为人解说。为利他。前一闻信顺。已自得福无边。何况二利俱备。自他兼证菩提。则其福之大。孰可为喻哉。
须菩提。以要言之。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
上既深明般若妙用无住之胜。此复明说此法所被之机也。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以此般若之经。乃大乘之教。非大机不可荷担。施教须契机。是以为大乘之人说。此大乘教。具有体相用三大之义。乘以运载为义。能载行人到彼岸故。问大乘最上乘有何差别。答大乘者对小乘说。发广大之心。而自利利人也。故名大乘。最上乘者。即大乘之终极处。大乘者即最上乘之始终处。无二途也。若以教分别。别教菩萨为大乘。圆教菩萨为最上乘。为令直趋宝所。不落阶级。此二类机。具大根大智。方解大理大行。如来乃为深宣此经。期荷担而流布之焉。
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如是人等。即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上明略说福胜。此显广说功德。若有人能如法受持读诵。当然同佛知见。既能广为人说。当然尽知尽见是被教之人。而此能广为人说。尽知见其被教之人者。即同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被教之人者也。而此施教者。如佛施教。而此被教者。如受佛之教。故皆得成就不可量(不落个数)。不可称(不落名言)。无有边。(不落边际)。不可心思口议。之因功果德。如是人等。不待时劫。即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之最上乘也。
何以故。须菩提。若乐小法者。着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于此经。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
首句征释前所明功德多之故也。好乐小乘者。偏空知见。堕无为坑。只能自利。不能利人。常执人我等四见。而塞般若之门。故曰。于此经不能听受读诵。读诵尚且不能。况能为人解说乎。此文虽说小乘。实赞大乘。乃侧击旁敲之法也。二利他之福竟。
癸三经处当供
须菩提。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当知此处。即为是塔。皆应恭敬作礼围绕。以诸花香。而散其处。
在在指经言。处处指境言。不论伽蓝庄宅。以及城市山林。凡此经之所在处。则天人阿修罗所应虔诚供养。当知下。言其应供所以也。夫经典所在。皆是诸佛全身舍利宝塔。见此经者。即同见佛。前文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皆应供养。如佛塔庙。乃是预言。正为比处作伏线。今方属实义。此经字字含藏。诸佛之法身理体。故皆应恭敬作礼围绕。以诸花香而散其处。作礼围绕。供敬之事也。以诸花香。供敬之物也。一明生福用竟。
壬二明灭罪用分三(癸)一正明灭罪妙用 二兼显经功妙用 三总结经功妙用
复次。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即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前文持经者。成深功德。然无知不信者。不但不恭敬。反加轻慢贱辱于受持之人者。或亦有之。以此而观。经功何在。然此持经之人。切莫疑谤此经无功。反当生大庆幸作难遭想。何以故。当知此持经之人。先世重业。恶业。定业。不可逃避。应堕三途。受极重苦。因今持经。遭人轻贱之故。先世罪业。即为消灭。不但不受恶道之苦。而且当得无上菩提。有如是之功德。岂非难遭之事乎。此文具二种不可思议。一重罪轻报转定业不可思议。二因缘会遇。定当作佛。果报不可思议。一正明灭罪竟。
癸二显经功妙用
须菩提。我念过去无量阿僧祇劫。于然灯佛前。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悉皆供养承事。无空过者。若复有人。于后末世。能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于我所供养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此佛举自身。过去事佛之福。较量持经之慧。以显经功之妙用也。我者。佛自称。佛得三明。忆及过去因中之事。故曰念。阿僧祇。此云无央数。乃华严十大数之一也。我佛由广炽陶师。逢古释迦如来。发心修道。至第一阿僧祇。遇宝髻如来。二阿僧祇。遇然灯如来。三阿僧祇。遇胜观如来。今于然灯佛前者。盖二阿僧祇以前事也。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那由他。是第九大数。数当万万。此言逢佛之多也。悉皆供养承事者。供养。约衣服饮食等。承事。则钦承奉事。如执侍巾瓶。服劳任务等。此言奉佛之勤也。其所得之福。自可知矣。然此咸属有漏之福。不足尚也。此为后文之陪衬。随申正义云。设若有人。能于此经信解受持。所得功德。乃属无为之慧。比较吾因中供事诸佛之功德。百分不及持经一分。乃至千万亿分。亦不能及持经功德德一分。盖奉持般若无为之功。尽未来际。无有已时。所得功德。非可以心思。非可以口议者也。于我于字。作与字解。二兼显经功妙用竟。
癸三总结经功妙用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子。于后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或有人闻。心即狂乱。狐疑不信。须菩提。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
此总结般若妙用。经功数数比较。在人必以为烦琐。而佛意云。我前不过略说而已。若称量而说。则此经功周沙界。无有边际。浅根无识之人。闻之将心狂意乱。由疑而生谤矣。狐性多疑。行止法弱。喻多疑之人。于我佛大法。未易胜进也。当知下。令断疑生信。断疑则心不狂乱。生信则能入正道。是经义即般若离相无住妙义。非言语分别之所能达。故不可思议。果报指持经之人。当得无上菩提。故亦不可思议。会将告终。故总结经功。经文至此。正宗第一大科。示降住其心。历彰般若妙用竟。
丙二明菩提无法正显般若本体分三(丁)一正明菩提无法 二直显般若本体 三通结始终心要 初中二(戍) 一当机呈见 二世尊指正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当机自闻佛略示离相无住。又广示离相无住。复通示离相无住。显般若妙用。又闻佛说应离一切相。发菩提心。而当机自觉确知此离相无住之义。即是发菩提心之大法也。故呈自见。顺口脱出。善男子。善女人。发菩提心者。若知离相无住之法。而发心必恒。何须再说常住其心。降伏其心耶。然佛闻当机之口吻。以离相无住为发菩提心之法。乃是起细相俱生法执。而俱生我执亦起。故世尊乃亟破执而指正焉。
戍二世尊指正(己三分)一示前住降无法 二正明发心无法 三分示因果无法 今初
佛告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佛之本意。对相说离。即相离相。对住说无。住即无住。既然说离说无。何尝有法。又恐当机沾滞不净。竟以离相无住为法。则大误矣。遂亟指正之。若发菩提心。当然度众生。度尽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渡者。即是离尽一切众生相。何可以此离相为法。若执此离相为住。而细相法执俱生。则俱生我执遂起。即非念不退之菩萨。而违背菩提心矣。一示前住降无法竟。
已二正明发心无法
所以者何。须菩提。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
发菩提心者。以离相为用。无住为宗。故彰般若妙用。以妙用全显般若本体。即是本具大菩提果。所谓发心毕竟二不别者是也。凡言发菩提心者。换言之。即是发成佛之心。故发何心。即满何愿。所以发菩提心。必证菩提果也。夫菩提果非造作可成。亦非别有。乃吾人现前本具之自他身心内外远近大小事理性相是。于事无住。而不厌事。则全事即理。即相离相。而不泯相。则全相皆性。故曰事外无理。乃事理不二。相外无性。乃性相不二。若了不二法门。何有事理性相等之分别。若无分别。有何可憎可爱。若无憎爱。有何可取可舍。若无取舍。有何求不得怨憎会等八苦交煎。若向上仅会个人心无分别。只除一人之苦。但破我执。唯证偏真。若再破非我等执。则自证本具之菩提果矣。故菩萨度生。乃破非我之法执也。度尽众生。不见度尽众生相。乃破俱生我法二执也。故发菩提心。以离相为用。乃趋般若之体。无住为宗。乃向般若之体。若离若无。皆属无法。即是无法发菩提心。方显般若之体。即本具之菩提果也。故发菩提心。必由般若禅。由修般若禅。方证菩提果。般若为三德之一。菩提为三德具体。故曰菩提无法。正显般若本体。以有法则有为。无法则无为。夫本具菩提。于发心因地。无法无为。而果地圆满。当然无得无失。二正明发心无法竟。
已三分示因果无法分六(庚)一果记无法 二转释无法 三喻释无法 四度生无法 五严土无法 六达我无法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于然灯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佛于然灯佛所。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前文云。发阿耨菩提。此文得阿耨菩提。发以因地言。得以果地言也。前既云无法发心。云何如来有法得果。为断此疑。故世尊试问当机曰。如来于然灯佛所。有法得阿耨菩提不。以验当机见解。此与前所问然灯受记之事。似同而实异。前曰于法有所得不。是无所得之意。乃在求法一边。是向外说。此文答不也。是无含蓄之意。乃在舍离一边。是向内说。一内一外。一求一舍。善读经者须以此着眼。不可儱侗放过。不也世尊。当机略无疑滞。应声答曰。不也。意谓既无有法发心。岂有法得果。故知于然灯佛所。无有法得菩提。然尚有未敢决定之意。佛见当机所解正合。故重言如是如是。而印证之。夫因既无法。果必依因。故曰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菩提。所谓发心究竟二不别者也。此实无有法一句。与实无法发心相照应。读者须善思惟之。
须菩提。若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然灯佛则不与我授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灯佛与我授记。作是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
此重申前意。以确证实无有法。无法即法。之深旨也。若有法得菩提。则此心为法杂染。四相宛然。则然灯佛焉能与我授记耶。释迦此云能仁。姓也。牟尼此云寂默。名也。此为德号之一。含有智悲二义。因我昔在然灯佛时。心地空无一法。安住无为。佛眼鉴机。因而为我授记。于贤劫中。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此因深达无法无非法之旨。故获此嘉号耳。一果既无法竟。
庚二转释无法
何以故。如来者即诸法如义。若有人言。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上云。发心果记。二俱无法。恐有疑云。无法可得。无佛可成。一切皆无。岂不落空。故佛征释如来之义。以断疑网也。夫所谓菩提者。即如来之别名。如来者。即诸法如义。维摩经云。一切如也。众贤圣亦如也。至于弥勒亦如也。正报依报。有情无情。凡所有相。咸是一如。一如无二如。自他本不二。至此何可言乎有法无法哉。众生因一念之迷。而起分别。于本自如如之中。而来其异。如来则会万象为一体。则异去如来。而亦不着去来之相。此所谓诸法如义也。降住之法。本自无法。因实无如外之法耳。圆满菩提。归无所得。无得而得。是曰得菩提。
须菩提。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无实无虚。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须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上来转释无法。此则结归中道。中道之性。法法皆如。佛证无上正等正觉。本来不同世间因无得有之得。乃得其本得之得也。于是中。即于所得菩提之中。无实无虚者。在一切法上。本来无虚实之对待法。离却对待。有无双遣。正显中道之义。诸法本如。故当下便要无实无虚。不容稍生情见。然亦不可落于断灭见。而堕于魔道也。
是故下。重申前义。言一切法者。不出十界依正色心因果诸法也。以无实无虚故。是以随拈一法。咸是真如。所谓相妄性真。会相归性。则全相即性。则无法而非清净之佛法也。须菩提下。所言一切法者。(假名为法)是为俗谛。即非一切法。(不着于幻)是为真谛。是名一切法。(即相显性)是为中道第一义谛。离即离非。不着一法。方明无实无虚之义。又一切法皆是佛法者。则佛法外无非佛法也。既无非佛法对待佛法。而佛法之名相了不可得。何以故。以佛法假借非佛法而立名故。若无非佛法。而佛法之名相。当然不能成立。譬如世间名言大小者。然大自无名。必假小而名大。以此一法。推及世间一切法。无一法之名相而非假借者。若不假借。诸法各住本位。名相顿泯。法法皆如。而如来矣。故法华云。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谓之一切法皆是佛法也。二转释无法竟。
庚三喻释无法
须菩提。譬如人身长大。须菩提言。世尊。如来说人身长大。即为非大身。是名大身。
以上所言无法之义。智者当可无疑。此复加以譬喻。使在会者因喻得悟也。上言一切皆是佛法。是偏一切处。其大无外矣。此以人身长大譬之。须菩提已领妙旨。故言非大身。所谓离一切相。即一切法也。复言是名大身者。以法界为身故大也。三喻释无法竟。
庚四度生无法
须菩提。菩萨亦如是。若作是言。我当灭度无量众生。即不名菩萨。何以故。须菩提。实无有法。名为菩萨。是故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
上云无法发心。恐有疑发心既无法。则无菩萨。大地众生。教谁度去。十方国土。教谁庄严去。为遣疑故。乃有此文。亦如是者。言菩萨当以佛为则。无法而得菩提。若菩萨有度生之言与念。则有能度所度。我相未捐。即与凡夫无异。何得名为菩萨哉。何以故者。言不名菩萨之故也。须菩提下。正明所以。夫菩萨须明实无有法之义。方了毕竟无性。于无性中。了真实性。方能如所有性。可名为菩萨矣。是故下。明无我乃能泯一切相。而度生无法也。四度生无法竟。
庚五严土无法
须菩提。若菩萨作是言。我当庄严佛土。是不名菩萨。何以故。如来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
菩萨不惟不应起度生之念也。庄严佛土之念。而亦当去之。夫法性土本自庄严。如有能庄严所庄严之念。则以功自居。必生贪着。是不名菩萨矣。何以故下。征明庄严之义。夫所谓庄严者。不过令众生涤染秽之心。而复本有之光明耳。是以如来说庄严佛土者。乃佛事门中。不舍一法。而又须不着能所之相。所谓真如界内。不染一尘者也。故曰。即非庄严。以清净心。定慧宝。庄严自性佛土。不着一法。是名庄严。五严土无法竟。
庚六达我无法
须菩提。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此结上实无有法也。无我者离一切相也。无法者不住一切法也。自当机发问至此。展转推穷。无法之理。已甚明了。故结告当机曰。菩萨须通达此无我之法。问菩萨为成佛之因。佛为菩萨之果。因如果必如。若实无我法者。将何以修因。若无我时。将谁以证果。答非断灭我法也。乃通达无我法也。所谓通达者。通知我等四相离相。即是无我。达见六度法不住法。即是无法。非谓我无法无也。能如是。则妄执全消。慧日朗然矣。本科分示因果无法竟。合前大科一正明菩提无法竟。
丁二直显般若本体分二(戊)一审示 二直显 初中三(已)一约知见圆明 二约色相言说 三约众生非生 初中三(庚)一示佛见圆见 二示佛知圆知 三示实福非福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肉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肉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慧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慧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法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法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佛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佛眼。
上来既云菩萨不见众生为我所度。佛土为我所严。恐疑成佛时亦应不见一切法。则如来之五眼。将安用之。为遣此疑。故以如来有五眼不。一一举问。以验当机之见解也。佛岂不知自己具几眼哉。如来在因通达离相无住。在果方证圆知圆见。如来圆具五眼。菩萨具前四。二乘具前三。天趣具二。鬼神有业报五通。亦得具二。其余四趣众生。祇具肉眼。佛眼乃四眼之实体。前四乃佛眼之作用。具足前四。即是佛眼。非于前四之外。另有佛眼也。如来以深明无法故。始具六凡四圣之五眼。可谓圆见矣。如来历询五眼。实有深意。乃深明平等实相般若之本体。即凡情而通圣果。所谓由无住真因。而证无住真果也。当机一一答有。盖已觑破命意所在矣。如来凡夫同有肉眼。凡夫何尝非佛。是明生佛平等。如来有天眼。诸天亦然。诸天何尝非佛。是明佛天平等。如来有慧眼。小乘亦然。则小乘与佛何殊。是名小大平等。(佛是大圣人故)。如来具法眼。菩萨亦具法眼。是菩萨与佛无异矣。是名因果平等。如来具佛眼。十方诸佛亦然。是名佛佛平等。以是观之。乃显真如妙用。在凡同凡。在圣同圣。是之谓圆见诸法如义。是乃直显般若本体。平等一如之究竟义也。一示佛见圆见竟。
庚二示佛知圆知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恒河中所有沙。佛说是沙不。如是世尊。如来说是沙。须菩提于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恒河。是诸恒河。所有沙数。佛世界。如是宁为多不。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前明佛能见之眼。此明佛所见之心。前文如外无法。融万法归于一体。既是一体。恒河沙数之沙。应当说如。不当说沙。今仍说是沙者。正显如有随缘之用也。以恒河沙数之佛世界。而问当机为多不。当机答曰。甚多。尔所二字。作如许解。谓国土中如许众生。有若干种心。如来悉知其为妄心。此心本非实有。故曰即是非心。佛究竟无我。以五眼圆照。方知恒河沙数恒河沙。大千世界一切国土众生若干种心。可谓圆知矣。犹恐当机不知此圆知圆见之佛果。皆由离相无住而来。故征起曰。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真菩提心。此通括向来如是之说。如般若非般若。庄严非庄严等。复恐不明即云诸心云何皆为非心。岂知众生之缘心。不能孤起。依境方生。而境影无常。过未现三心了不可得。此义不着诸心。亦执不可得心。而重在此两心不即不离。不一不异。泯立同时。是名为如来之心。方得圆知圆见也。二示佛知圆知竟。
庚三示实福非福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
上来既言三心宝不可得。无众生可度。无佛土可严。并佛之境界亦应一无所得。以是观之。菩萨所修福德因缘。当亦如同幻化矣。佛恐未了深义者有此疑惑。故于此详为开示。因问当机曰。若人以不可得心为因。以大千宝施为缘。而行布施。此人得福多不。当机意谓妄心行施。得福尚多。今以真因而施。不着诸相。则其得福之多。不言可喻。是以答曰。其福甚多。
问。心既不可得。谁为受福者。答。有得则有失。无得则无失。无得之得。乃为真得。世人贪得。所以颠倒。其所失者多矣。(他译甚多下。有佛言如是如是。秦译略之)。
须菩提。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
世福有漏。如来所以不说得福德多。福德无故者。乃出世间无漏之福。是以如来说福德多。以无漏则无有穷尽故。此正佛知圆知。佛见圆见。以知一切众生事行理行。得福多寡之不同故。于是乃显实相本体。由来平等。明无住之理。乃能真实证得也。一约知见圆明竟。
已二约色相言说分三(庚)一示即色非色 二示即相离相 三示即说非说
须菩提。于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何以故。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
上来既云实无有法。佛得菩提。实无有法。名为菩萨。既一切咸无。如来何以犹有身相。故举问以释疑也。当知身相称具足者。乃指实报身圆满微妙之相而言。前者所说身相见三十二相。乃指应化身而言。此处并非重复也。佛问当机佛可以具足见不。即审察其心有住无住否耳。有住则成障碍。无住则解脱。当机明见此理。故答曰。不应。何以故下。自释其义。具足色身虽属微妙。然乃万行感成。非真佛也。故曰即非具足色身。然法身不离色身。而亦不即色身。故曰是名具足色身。意在若住着色身。即属有为。而乖般若清净之本体矣。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何以具足诸相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何以故。如来说诸相俱足。即非具足。是名诸相具足。
承上而言。不止色身不可住着。即如来之诸相。(略言九十八种大人相。广言有十华藏世界海微尘数大人相。见华严相海品。)无不皆然也。即非是名。准上可知。二示即相离相竟。庚三示即说非说
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上来既云。如来身相。即非身相。恐疑身相既不可得。则佛之说法。亦将不可得闻耶。故明无法可说以破之。如来究竟实相。本无人我之见。上无佛道可成。下无众生可度。并不曾作念我当说何法。故曰。汝勿谓。又曰莫作是念。皆诫止之词。汝不可说如来有作念而说法。不独不可说。并念亦不可起也。何以故下。征释。若有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了解如来所说之义故。佛之说法。本如空谷应声。众生自起心智而了解之。佛原无实法与人。不过为众生解粘去缚而已。若言如来有说法者。岂非谤佛。须菩提伸正其义。谓说法原无法说。若自以为有法可说者。即起能所之见。而着法相矣。夫佛法本不可言说显。所谓是法不可说。言辞相寂灭也。然亦不可离言说而显。以无言说。不即不离。方见如来妙法。一切法本是佛法。若于佛法上再加言说。是谓头上安头。是故云。无法可说。无法可说。是乃佛真说法。二约色相言说竟。
已三约众生非生
尔时慧命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于未来世。闻说是法。生信心不。佛言须菩提。彼非众生。非不众生。何以故。须菩提。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
慧命即长老之异称。当机已证大阿罗汉果。能绍佛家业。传佛慧命。故曰慧命。尔时者。说无法可说是名说法之时也。当机闻佛所说色相言说。即非色相言说。通显般若本体。高深莫及。疑未来世众生难信。岂知一切法无法。即是菩提。是故须发心无法。而众生亦非众生法。亦非非众生法。则众生与非众生皆是菩提也。盖佛与众生。对待立名。若离对待。佛无佛法。生无生法。何可执定彼是众生。彼非众生。若果是众生。当然不信佛法。若果非众生。亦当然不用信佛法。何则。若果是众生者。则决定非佛。亦决不信佛。如狐决定非狮。亦决不信狮。纵信亦学狮不成。如豆岂能结瓜。若果非众生者。则决定是佛。既然是佛。何用再信佛学佛耶。以彼非众生。非不众生者。是故方能信佛学佛成佛。又何疑哉。复重征起。众生众生者等。乃略为解之。若具言之。意谓非众生非不众生。如来说非非众生。非不众生。是名非非众生。非不众生。皆是泯立同时。辗转不住两边等法。密显中道般若本体也。善会者会之。一审示竟。
戊二直显分二(已)一呈悟蒙证 二证显本体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无所得耶。佛言如是如是。
上来既云无有定法。实无有法。于得菩提上。一无所得。恐疑既无一法可得。岂佛果亦是无所得耶。故须菩提问佛。于阿耨菩提。为无所得耶。此耶之一字。似有疑。而实是呈悟。此乃因说法而悟及得法。说法既无法可说。得法亦无法可得也。佛以空生已悟般若本体。故重言如是如是。以印证之。一呈悟蒙证竟。
已二正显本体分二(庚)一自性平等 二诸相平等 初中三(辛)一亲证无法 二直示平等 三转释平等 四引事显胜
须菩提。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此佛以自证菩提。以显般若无得之旨。此无上正等正觉。我本来具足。未成佛时不减。已成佛时不加。何以故。设有一法可加。则不谓之正等。我今于此法上。不但无多法得。乃至至少之法。亦无有得。以是无有少法可得。迷时无失。悟时无得。故名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若有可得。是为法缚。而理不圆矣。一亲证无得竟。
辛二直示平等
复次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是法指般若实相本体。实相之体。即众生本有真性。生佛同具。迷悟一如。在圣不高。在凡不下。与十方诸佛无二无别。故曰平等心。
心印疏云。平等二字。乃诸佛出世本怀。亦此经之教眼也。若夫序文。着衣持钵。入舍卫城。次第而乞。此明如来行平等之事也。至于次第乞已。还至本处。收衣钵。洗足而坐。此显如来证平等之理也。及乎正宗文中。问答发挥。皆如来说平等之法也。即其降心离相。住心无住。乃彰此平等之用也。而至菩提无法。辗转推详。皆显此平等之体也。自此之后。虽有多文。无非显此平等之义也。即当机前来涕泪悲泣。乃信解此平等之用也。今者复呈菩提无得。正悟入此平等之体也。故知此是法平等一句。乃如来画龙点睛。只要诸人向破壁飞腾而去耳。读是经者亦不可不着眼也。二直示平等竟。
辛三转释平等
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此承上转释。既然是法平等。无有高下。何以现见生佛判然。为释此疑。故有是解。以者用也。用不可得心。而修善法。则从性起修。所修乃成无漏之法。故能得无上正等正觉。无有高下之妙法也。一切法包括世出世法。罄无不尽。然佛法不离世间法。世间法即是佛法。法本无二。惟在行人用心之当与不当。不舍世法而舍世心耳。须菩提下。恐着善法之见。又生障碍。故曰。所言善法。如来说即非善法。但为断妄反真。假名安立。故曰是名善法。三转释平等竟。
辛四引事况胜
须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宝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罗密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于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上来既言修一切善法。即得菩提。恐疑须修善法。乃得菩提。而持说四句偈语。乃名句文身。属无记法。岂为得菩提之因耶。是以释其义。然文字虽属无记。而能诠解般若理体。离相无住之用。渡河固必须筏也。以是义故。故说持说福德。胜于大千宝施。故将诸须弥山王七宝布施之功。较量经功。以显此般若经之功能。为不可思量。岂宝施有漏之因。所可及哉。大科一自性平等竟。
庚二诸相平等分五(辛)一约生佛以显平等 二离空有以显平等 三无来去以显平等 四非一多以显平等 五即诸见以显平等
须菩提。于意云何。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度众生。须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即有我人众生寿者。须菩提。如来说有我者。即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须菩提。凡夫者。如来说即非凡夫。是名凡夫。
法本平等。无有高下。恐有疑云法既平等。生佛一如。云何如来却度众生。为断此疑。故诫当机莫作如来有度众生之念也。何以故下。释无有众生如来度者。以一切众生自性本来是佛。但因在迷不觉。然其德相本来具足。以是而知。平等真法界。佛不度众生也。若有众生如来度者。此乃反释。若如来有生可度。则能所宛然。四相未泯。何能得无上菩提之果哉。此明所度空也。如来说有我者下。明能度空也。此承上文而言。既云无我。何以如来口中常道我。又云我为法王。于法自在。岂不明明是我耶。然如来说我。并非同凡夫之妄我。如来之我。乃无分别之我。入自在之我。法身之真我也。奈凡夫无智。不解是义。以为如来所称之我。与凡夫同。须菩提下三句。恐人又认佛与凡夫有隔。故并凡夫而亦扫之。非凡夫者。不但如来自非凡夫。九法界之中。所有众生。亦一一皆非凡夫也。此令泯圣凡之见。一道清净。不起分别。则圣凡平等矣。末句是名凡夫者。若无凡夫之见。不妨随世俗言说而说凡夫也。此科文也。重重拂述。不留一法。显实无众生灭度者。可谓详者尽矣。一约生佛以显平等竟。
辛二离空有以显平等分三(壬)一离有见 二离空见 三较福胜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须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
上云如来者。即诸法如义。言法身不离一切相。后又云不可以色身诸相见。如来恐人执前疑后。执后疑前。故复问须菩提。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前依正离相科中。已问斯义。而今复有是问。虽大意相同。而见之与观。实有异处。盖见者现量。而观则属比量。如言观想观念是也。法身如来。既不可以色见。以声求。而又非知见所可及。更从何而观之。须菩提本大权示现。虽云以三十二相观如来。实为不达法身离相之众生而答。是乃冥鉴物机。而曲作弄引耳。
(须菩提前云不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今乃云以三十二相观如来。实非自语相违)
佛言。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即是如来。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
佛言。若以三十二相得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即是如来矣。岂非着相见佛耶。意显离相方得见法身也。转轮圣王。乃四王之一。世有金银铜铁四种轮王。金轮王所以称圣者。能以十善化世故也。此王具足七宝。一金轮道。名胜自在。二白象宝。三马宝。名勇疾风。四神珠宝。即如意宝。五主藏臣宝。名大财。六女宝。名净妙德。七主兵臣宝。亦云将军宝。名离垢眼。轮王有此七宝。故得王四洲国土。具足千子。其身金色。亦有三十二相。不过比佛之相。稍不明显。须菩提解佛说离相之义。故云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色见声求。正是众生所起之心。故如来以偈破之。色声为外尘。见求乃内执。若着于尘执。安能见离相之法身。苟依此而修。必堕邪径矣。此佛为离常见。令人不滞于见也。一离有见竟。
壬二离空见
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上来既告诚以不应执相而观佛。则如来所得之福果。非关于福相矣。恐人既除有患。复着于空。趁当机正欲向离一切相去时。佛又亟告曰。汝若作离一切相念。以为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菩提者。则弃有着空。执药成病。则更难解脱矣。古语。宁起有见如须弥山。莫起空见如芥子许。可以深长思矣。故诫之曰。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无上正等正觉也。汝若作是念。则为减损菩提。增益荆棘。良以实相无相无不相也。
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说诸法断灭。莫作是念。何以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
自上文正宗分以来。离相无住。无说无法。破相之谈。已至极矣。佛恐须菩提起执空之念。故曰。汝若作是念。而发菩提心者。必至拨无因果。堕一阐提。故不惜唇舌而谆谆告诫之。何以故下。征释正义。良以发菩提心者。当广行六度四摄。饶益有情。违此易成枯木死灰。成断见缠空之种。故于法不说断灭相。夫离一切相。乃具一切法。相反而实相成。不落二边。不离二边。即空显有。则不滞于空有。是乃离相有以显平等。即般若本体也。二离空见竟。
壬三较福胜
须菩提。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福德。何以故。须菩提。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
此较量无我福胜也。若菩萨发菩提心。不求无生法忍。而以恒河沙世界七宝持用布施。福德之多。可谓极矣。然不生慈忍之心。未免堕于贪求。虽功德不为不多。而只属于有漏。岂能与真实菩提相应哉。譬如有人。不能以七宝布施。而但知一切法中不着我相。趋向菩提。不生贪求取舍之心。而得成于忍。此菩萨则胜前菩萨之功德多矣。何以故下。征释福胜。所以言菩萨不受有漏福报。因有漏之福。终有穷尽。岂若知无我之菩萨。能破我法二执。而证无生法忍乎。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不受福德。须菩提。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着。是故说不受福德。
空生未了不受福德之义。故有此问。佛告之曰。须菩提。菩萨利生。若作福想。即同世人。贪着福德。一生贪着。即摆脱不开。而成有漏之因。因必克果。纵有多福。可成轮王而已。于佛果则难期也。以是不贪着之故。说不受福德。二离空有以显平等竟。
辛三无来去以显平等
须菩提。若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说义。何以故。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上来既云菩萨不受福德。又云不以色而见。不以声而求。何以如来受一切众生供养。而且现身说法耶。故以法身无相而破之。乃对当机曰。设若有人言。如来有来有去。有坐有卧。是人则不解我前所说。如来者即诸法一如之义也。夫如者不动义。不动则何尝有来去坐卧之相哉。何以故下。又征释。夫如来者。法身周遍。本无来去。然于无来去之中。却不离来去。若谓如来无来。而不知如来即来也。但无所来。若谓如来无去。而不知如来即去也。但无所去耳。其来去者。应现化身也。无来去者。真性法身也。三无来去以显平等竟。辛四非一多以显平等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于意云何。是微尘众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
上来既云法身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恐人执应身有来去。而生一异之见。故以世界微尘非一非异之理。以破之。佛问须菩提。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此微尘。宁为多不。须菩提就事而答。乃云甚多。世尊。
何以故。若是微尘众实有者。佛即不说是微尘众。所以者何。佛说微尘众。即非微尘众。是名微尘众。
何以故者。微释所以也。谓我说甚多。其义云何。乃随顺世谛而说耳。微尘乃由世界分成。究竟本非实有。若实有者。佛即不说是微尘众矣。所以者何者。更征释所以不说者为是何故。佛说微尘者。非同世人认假迷真之谓也。故云即非微尘。非微尘者。名相都无。故不可以言说。不过假名而已。故曰。是名微尘。众生无般若妙智。闻世界则着世界。闻微尘则着微尘。不知世界微尘。咸无自性。合之则成世界。离之则为微尘。不过合离之分而已。一即多。多即一。交互无碍。此性又何尝不平等哉。
世尊。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实有者。即是一合相。如来说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须菩提。一合相者。即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着其事。
上明微尘非多。此明世界非一。须菩提。复云。不但微尘非是实有。剖成微尘之世界。亦本非实有也。因合而为界碎而为尘。碎合虽殊。其为不实则一。然真空不碍妙有。妙有不碍真空。故曰。是名世界。何以故下。征释世界非实之义。谓世界若是实有者。不应聚合微尘而成。理应是一合相。既是一合相。又不应能分散。今世界分散而成微尘。可见不是实有矣。又释一合相云。如来说一合相。原非聚合之合。乃生成一体之合也。非世间聚合之合。故曰即非一合相。即此一体而成。故曰是, 名一合相。当机说此一合相。以破微尘世界之非真也。然虽善剖别。犹带言语。非是究竟。故佛再遣之曰。一合相者。即是不可说。所以然者。以其无自性故。然此一合相非他。即是不可说之世界。不可说相之微尘。非另外有一合相也。凡夫浅智。只见分合之事相。不能见分合之实体。于种种幻妄之相。执为真实。而起计度分别。不明真性之理。故不能得大自在。故佛曰凡夫之人。贪着其事。昧一多之理。而处处缠缚也。四非一多以显平等竟。
辛五即诸见以显平等
须菩提。若人言。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于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说义不。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
上来既云凡夫之人。贪着其事。恐疑实有我见。又生执着。故以非有非无破之。夫佛说我等四见。乃无我等四相。悟得此理。方得与般若相应。然虽明此理。而亦不可宝而藏之。倘执法不舍。则法见之病。更不易医。故问当机曰。若有人言。佛说我等四见。汝意以为此人解我所说四见之义不。当机已明般若妙理。答曰不也。是人不解如来所说诸见平等之义。此中须明者。前说我等四相。此说四见。相与见自有其异处。相为法所现。见为心所取也。执相为粗执。执见为细执。粗执易除。细执难遣。故须着力破之。
何以故。世尊。如来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是名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
此征释正义。何以故。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之义。世尊。如来说我等四见。即非我等四见。因世尊为欲除众生之四相。故说我等四见。然众生虽执我等诸见。乃虚幻而有。本来是无。故曰即非有我等见。能知名相为非。当下即是本然之体。故曰是名我等之正见也。诸见俱离。则平等之本体斯显矣。上来所明平等妙理。可谓已尽其极。至此诸见平等。则药病双遗。总归无住妙义而已。二直显般若本体竟。
丁二通结始终心要分三(戊)一直指知见 二持说福胜 三正示观法
须菩提。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须菩提。所言法相者。如来说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此通结正宗分中。从始至终。所说般若心要之大法也。佛谓须菩提。若有发真正菩提心之人。于我上来所说。一切法。应当如是知见信解。所言一切法者。乃通指上来所示住心应无住。降心应离相。无法发心等等。当起实信。离即离非。是即非即无名无相。不可心思口议。虽无名相。而不拒诸名诸相。虽不可思议。而亦不离心思言议。不滞于法。方得无碍。而得大自在矣。不生法相者。谓于一切法。如其所知。不生住心无住。降心离相。发心无法之法相也。果能一无所著。不生法相。则其知也为真知。其见也为真见。其信解也。亦为真信解。诸相销亡。不真何待。不生法相四字。乃是末后牢关。众生因一念不觉。而起法相。流转于六度三途。诸佛因念念觉悟。不生法相。而永脱生死。然则。不生法相。岂非超凡入圣之机关。了生脱死之要诀乎。须菩提。所言法相者。乃如来随机演说。原非有所著也。故曰。即非法相。是名法相。一直指知见竟。
戊二持说福胜
须菩提。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祇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有善男了。善女人。发菩提心者。持于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
上来既云不生法相。恐疑既一切法不生。则持经功德。岂非取相。故说此以破之。佛谓若有以世界宝施之人而住相行施。若更有发菩提心之男女。持于此经。乃至四句偈。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则二利繁兴。福称无漏。则胜彼宝施之有漏多多矣。二持说福胜竟。
戊三正示观法。
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何以故。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此征福胜所以。先示说法之轨则。再示观法之功能。此乃全经结局之指归。而归于三般若也。为人演说。是文字般若。不取于相。是观照般若。如如不动。是实相般若。征问云何为人演说。而能福胜无量宝施。答意在于不取于相。以不取相故。乃能离一切相。乃至心缘之相亦离。智与理冥。照见我空。法空。空空。得无罣碍。是观照之功深也。观照既深。乃能如如不动。即显实相本体。所谓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湖竞注而不留者也。众生常动其不动。其病即在于取相。心取于相。则未有不动。不取于相。则如如不动矣。末世发菩提心众生。果能依如理。起如智。以如智。照如理。而为人演说。则为深达实相。荷担大法者。故其福自然胜彼无量宝施矣。何以故者。重征以何之故。定要不取相也。夫相本虚妄。取着则迷。故复示真空观而照破之。方能证般若实相之本体也。
一切者。包括无遗之意。三界一切有为生灭之法也。如梦者。众生界内。迁流做作。皆是虚妄。譬如睡时似有。觉了全无。万法迷时似有。悟了全无。故曰如梦。如幻者。有为诸法。悉皆如幻。如幻师削木为人。结草为马。本无实体。万法缘生。亦复如是。故曰如幻。如泡者。风击水成泡。忽有忽无。乍起乍灭。万法不实。亦复如是。故曰。如泡。如影者。影即影像。依形而有。是为依他起性。全是假名。故曰如影。如露者。露即朝露。见日即晞。万法是愚昧暗结。智照即灭。故曰如露。如电者。电即电光。一闪即灭。一切有为法。其不实也。亦复如是。故曰。如电。总而言之。一切有为之法。剎那变迁。无有一实。凡夫认以为真。取着贪爱。故常被物转。而造业受苦。诸佛视万有如幻。故不被物转。常能转物。得大自在。此经之所以结归于如如不动也。行者能于诸法看得真实空。方能用功得力。梦等六喻。真入道之要门也。故如来最后垂嘱曰。应作如是观。夫如是观者。以如为是。则无法而不如。即无法而不是矣。既无法而不如。是则此心常自如如。何有于动与不动。理契如如。则彼岸不期到而自到。法身不期证而自证矣。行者须平心静气时时体会之。又复当知。万法本自如如。不必拨万有而觅真空。如能于此着力。则梦亦如。幻亦如。泡影亦如。露电亦如。则何处而有不如者哉。百丈禅师云。但离妄缘。即如如佛。果能如是。乃能入如来室。衣如来衣。坐如来座。为如来使。荷如来之家业。宣如来之妙法者矣。正宗一大科至此已竟。
乙三流通分
佛说是经已。长老须菩提。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此流通分。乃经家叙意。始则如是我闻。六种成就。终则佛说是经。大众蒙益。由始至终。无非指示众生本有德性。而教以全性起修也。此经指一期言说而言。般若原无文字言说。而亦不离文字言说。止啼黄叶。固未可捐。故云佛说。
此经所说。不出降心住心。观照之功。如如不动。实相之理。而最要在断疑生信。信为道源功德母也。至于为人演说。要在不取于相。方契实相般若之本体。至此经义已宣说无遗。故曰佛说是经已。长老须菩提。为当机众。聆此法益。自然欢喜无尽。即现前四众。一切世间。三善道众生。闻佛所说般若。亦莫不涤凡情而生圣智。故皆大欢喜。诚可谓普利人天。法喜充满者也。信受奉行者。即解实相之理。则疑断信生。受持观照。无入而不自得焉。是为说不虚说。闻不虚闻。言必依如来所教。如何降心。住心。如何法不退转之菩提心。而信受奉行。荷担大法也。今者演述已竟。法会圆满。倓虚敬合掌而请在座诸善信。从闻而思。从思而修。而深入三摩地。是所望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