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唯识三十论要释》的佚文(周叔迦)
 
{返回 唯识学研究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206
《唯识三十论要释》的佚文
  《唯识三十论要释》提要(大正新修大藏经本)
  周叔迦
  唐释昙旷撰。旷所著《百法义记》等今已著录。
  此释于《大正大藏经》中无撰人名。乃据英国大英博物馆藏敦煌经卷收编入藏。卷端残佚,盖缺序王及明造论因之初文。次明所缘,即述造论及传译,称基师为“慈恩”而不名。次明所宗,谓依唯识教理行果为正所宗。次明所归,谓三藏、五乘、三时,即菩萨藏、无上乘、第三时也。次释所立,即释题目及颂文。释文中,大致皆取《成唯识论》申正之文,益以科判。
  考昙旷之《百法明门论义记》,于序王竟,开发论宗五门分别:一、明所因;二、显所缘;三、彰所宗;四、辩所归;五、解所立。所因有二:一、所依因;二、所为因。所缘有二:一、造论;二、传译。所归有四:藏、乘、时、分。其章法与今释全符。且于释“心所有法”颂中,言:“三信差别,《百法疏》明”;又云:“诸余门亦,《百法疏》明”;乃至释“烦恼”中云:“复依性、系地等诸门分别,如《百法疏》,已略辩说”二十随烦恼中云:“诸门分辨,《百法疏》明”;又云:“四缘之义,《百法疏明》”……皆与《百法义记》吻合。故知此释定是昙旷所作无疑。《唯识三十论》古无疏记,习者莫不宗本《成唯识论》。而其中破外破小,义辩浩繁……明世诸师虽解斯论,以无师承,难可定凭。今得此释,可为习斯论者唯一明导焉。
  上文是周叔迦先生《释迦艺文提要》中的“《唯识三十论要释》”篇,今谈及《要释》,故全文录入。
  《唯识三十论要释》,是一部篇幅适中的汉传唯识学的疏记。《大正藏》据英藏敦煌本收录。如周文所说,敦煌本“卷端残佚”、“缺序王及明造论因之初文”。但由于《要释》全篇大致袭自《成唯识论》,故可据以补足佚文。
  《要释》残篇卷首:
  “……同;或执离心无别心所。为遮此等种种异执,令於唯识深妙理中得如实解,故造斯论。”
  文字全同《成唯识论》篇首,今依顾老所述,补足如下:
  稽首唯识性,满分清净者,
  我今释彼说,利乐诸有情。
  今造此论,为於二空有迷谬者生正解故,生解为断二重障故。由我法执二障具生,若证二空,彼障随断,断障为得二胜果故。由断续生烦恼障故,证真解脱;由断碍解所知障,故得大菩提。又为开示谬执我法迷唯识者,令达二空,於唯识理如实知故。复有迷谬唯识理者,或执外境如识非无;或执内识如境非有;或执诸识用别体同;或执离心无别心所。为遮此等种种异执,令於唯识深妙理中,得如实解,故作斯论。
  初,顾老宣讲《要释》时,也说此篇“不知撰人”。后来我看到《提要》考证昙旷为其作者,曾向顾老提及。能补足逸文和找到作者,都是值得高兴的事。

{返回 唯识学研究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唯识学教学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月历钟)
下一篇:从三性三无性谈唯识学的空有中道观(廖乐根)
 试论唯识佛法的因果同时思想及意义(宗性)
 唯识三自性面面观(定智法师)
 皎然意境论的内涵与意义─从唯识学的观点分析(彭雅玲)
 论佛教唯识学的转识成智义(魏德东)
 略谈唯识学(韩镜清)
 略论唯识学之空观
 长安佛教宗派义理研究——解析慈恩宗对外道的批破(高扬扬)
 通过唯识重新认识生命(宽谦法师)
 唯识学的缘起观(唐思鹏)
 唯识学——转识成智的理论和方法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依止导师[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微教言]
 幸福的方式[栏目:延参法师文集]
 宋代看话禅及其思想特质[栏目:赖永海教授]
 “空有一体,空不毁有,有不碍空”是什么意思?[栏目:藏传佛教疑问解答300题]
 拿荤食给别人吃或投递荤食广告也有罪过吗?[栏目:明证法师·开示问答]
 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 66[栏目: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傅味琴老师]
 入流亡所是甚么意思?[栏目:禅名词FAQ]
 351.悦堂祖訚禅师悟道因缘[栏目: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