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第六章 唯识宗基本教义 第五节 判教
 
{返回 中国唯识宗通史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598

第五节 判教

判教问题在隋唐佛教宗派中有特殊的意义,唯识宗也不例外。玄奘在印度曾经作《会宗论》,其内容可能与判教有关,可惜未曾流传下来,现存的文献中没有玄奘的相关说法。作为创宗的大师之一,窥基的判教思想自然属于唯识宗教义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窥基有许多著作涉及到判教问题,其中以《法苑义林章》、《法华玄赞》和《说无垢称经疏》论述较为详细。《法苑义林章·总辨诸教》以瑜伽行派教义为根据,对印度和中土主要判教说作了综合评述。《法华玄赞》、《说无垢称经疏》则在论说《法华经》和《维摩经》经义时,提及判教说。下文依据《法苑义林章》、《法华玄赞》,《说无垢称经疏》的相关论述,吸收当代学者的研究成果[①],对窥基的判教思想做些分析叙述。

一、三时教

在论述摄论学派的时候已经叙述了真谛已经引入了印度瑜伽行派的“三*轮”(三时)判教说。作为对印度瑜伽行派学说较为忠实的引入者,玄奘、窥基所创立的法相唯识宗自然是以此为判教说的核心理念的。

窥基在《法苑义林章》卷一“时利差别门”在评述前人的“一时教”、“顿渐二教”、“五时”等判教主张后,举出“三时”说法,为依时序分判佛法的正义。

“三时”观念出自《解深密经》。玄奘译《解深密经》卷二的原文如下: 世尊初于一时,在婆罗痆斯仙人堕处施鹿林中,惟为发趣声闻乘者,以四谛相,转正*轮。……而于彼时所转*轮,有上有容,是未了义,是诸诤论安足处所。世尊在昔第二时中,惟为发趣修大乘者,依一切法皆无自性,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以隐密相,转正*轮。……而于彼时所转*轮,亦是上有所容受,犹未了义,是诸诤论安足处所。世尊于今第三时中,普为发趣一切乘者,依一切法皆无自性,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无自性性,以显了相,转正*轮。……于今世尊所转*轮,无上无容,是真了义,非诸诤论安足处所。

这经文把佛陀说法过程划分为三个时段:第一时,佛陀首先在鹿野苑,特别向修小乘法者,讲解四谛的道理。第二时,佛陀继而以隐密相向修大乘法者宣讲一切法皆无自性、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等等道理。第三时,佛陀以显了相为发趣一切乘者宣讲一切法皆无自性、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无自性性等等道理。

《法苑义林章》在申述其“三时”说法前先引用了《解深密经》这一段经文作为依据之一,然后又举出《金光明经》的“转”、“照”、“持”三种*轮观念:“《金光明经》亦说三时,谓转、照、持。”引文简略,而他在《说无垢称经疏》在陈述“三时”分类经典依据时,有文说:

即是《金光明经》中说转、照、持三种*轮。世尊初说三乘同行四谛有教,名“转*轮”。以十二行相,独得“转”名。第二时说大乘独行空理之教。照破有故,名“照*轮”。第三时说遣所执空,存二性有。三乘之人,皆可修持,名“持*轮”。

《金光明经》原经文也很简略,并无其后的解释说明。而唐法藏《五教章》卷一记述说,玄奘曾有“三*轮”的说法:“依大唐三藏玄奘法师,依《解深密经》、《金光明经》及《瑜伽论》,立三种教,即三*轮是也。一名转*轮,谓于初时鹿野园中,转四谛*轮,即小乘法。二名照*轮,谓于中时,于大乘内密意,说言诸法空等。三名持*轮,谓于后时,于大乘中显了意,说三性及真如不空理等。”有学者推测,窥基关于上述“三轮”的解释可能得之于玄奘,这是有可能的。

窥基在《成唯识论述记》中也有较长的文字论述“三轮说”,其文如后:

如来设教,随机所宜;机有三品不同,教遂三时亦异。诸异生类无明所盲,起造惑业,迷执有我,于生死海沦没无依。故大悲尊初成佛已,仙人鹿苑转四谛轮,说《阿笈摩》,除我有执,令小根渐登圣位。彼闻四谛,虽断我愚,而于诸法迷执实有。世尊为除彼法有执,次于鹫岭说诸法空,所谓《摩诃般若经》等,令中根品舍小趣大。彼闻世尊密义意趣,说无破有,便拨二谛,性相皆空为无上理。由斯二圣互执有、空,迷谬竞兴,未契中道。如来为除此空、有执,于第三时演了义教,《解深密》等会,说一切法唯有识等。心外法无,破初有执;非无内识,遣执皆空;离有、无边,正处中道。

上文说,如来以“三时”设教,是由于众生根机有三品分别,佛陀针对如此根机,教以不同义理以教化众生。关于“三时”的具体内容和特点,归纳如下:第一时,佛陀于成道之始,见众生妄执有我,以至多造惑业,生死轮回不断,于是在鹿野苑,演说《阿含经》,以四谛教义,对治有我之执见。此一“时”针对的是下品根器众生。第二时,众生得闻四谛之说后,虽不再内执我为实有,但仍然执诸法为实有。佛陀于是在灵鹫山,演说《大般若经》等,以法空教义,对治其法有之执见。此“时”针对的是中品根器的终生,其实抛弃小乘法,趣入大乘道。第三时,众生得闻佛陀法空之说,郄不理解佛陀说空破有的密意,以至执取法空之义为无上正理,未能契悟中道。佛陀有见及此,遂于第三时演说《解深密经》等,说示万法唯识的道理,指出心外之法皆为心识所变,非是实有,以破除初时之有执;又指出内识并非不存在,非是实无,以排遣后时的空执;而舍离有和空这两边,也便是处于中道。

上述窥基所说的“三时”,与前述《解深密经》所说的“三时”和玄奘所说的“三种*轮”,内容大致相同,但也有一些重要区别[②]:其一,《解深密经》所说“三时”和玄奘所说“三种*轮”的教学对象(前者为“修小乘法者”、“修大乘法者”、“修一切乘者”,后者为“三乘人”和“大乘人”)之间的关系并不明确;而窥基则称“三时”之教学对象为“三品根机”,其阐述又清楚显示其所谓“三品根机”,并非三组根机上、中、下不同的众生,而是相同众生在接受佛陀教化过程中其知解自下至中、自中至上的三重转变。又窥基的阐述把“三时”教学的前浅后深,说为是对应这知解自下至上的升进,这使“三时”分类在《解深密经》里原有的应机涵义,更形突出。其二,《解深密经》所述的第二、第三两时,在教学内容方面并没有不同(同是讲说“一切法皆无自性性,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其不同在于教学方法上前者为“隐密”,后者为“显了”。玄奘和窥基分别以讲说法空和讲说瑜伽行学派所袓述的观念(玄奘举出三性观念,窥基举出唯识中道观念),为第二、第三时段教学的特点所在;其所述的第二、第三两时的不同地方,主要是在教学内容。又玄奘和窥基高举瑜伽行教学最重视的“唯识”,“三性”等观念,为佛陀说法最后一时所开示的究极教说,比起《解深密经》的分析,更清楚表现出推尊瑜伽行思想的意图。其三,窥基“三时”说的宗派意识很明显。窥基在其著作中一再批评中观学者误解龙树之意,以至生起空见,并且屡屡强调能契会中道,为瑜伽行的唯识教义的优点。如窥基在《成唯识论述记》卷七阐述唯识教义时说:“无心外法,故除增益边;有虚妄心等,故离损减边……唯识义成,契会中道,无偏执故。”此外,在论说“第三时”之时,窥基对玄奘论说第三“持*轮”时所标举的不偏取“有”和“空”的教旨,作出进一步铺陈,指出佛陀所以在第三时讲演唯识的道理,是鉴于有些众生不了解他所以在第二时提出法空之说,无非是要破斥法有之见,以至执着法空之教,视之为至高无上真理;又表示唯识教理有叫人“离有、无边,正处中道”的作用,显然以“三时”判教确立瑜伽行派的最高地位。

此外,窥基在《成唯识论述记》概括论说“三时”之后,还举出了一系列经论,来说明唯识等教义为佛陀在第三时所阐发的中道意旨。其文如下:

又今此《成唯识论》爰引六经,所谓《华严经》、《深密》、《如来出现功德庄严》、《阿毗达磨》、《楞伽》、《厚严》,十一部论:《瑜伽》、《显扬》、《庄严》、《集量》、《摄论》、《十地》、《分别瑜伽》、《观所缘缘》、《二十唯识》、《辨中边》、《集论》等为证,理明唯识、三性、十地因果行位了相大乘,故知第三时中道之教也。

这里所列举的六种经(《华严经》、《解深密经》、《如来出现功德庄严经》、《大乘阿毗达磨经》、《楞伽经》、《厚严经》)和十一种论(《瑜伽师地论》、《显扬圣教论》、《大乘庄严经论》、《集量论》、《摄大乘论》、《十地经论》、《分别瑜伽论》、《观所缘缘论》、《唯识二十论》、《辩中边论》、《阿毗达磨集论》),都是瑜伽行学统最重视的典籍。而窥基判定,这些经典要发明的,即是第三时教那最究极的中道主旨,其目的显然是要强调它们的重要性和正统性。

二、渐、顿二教

窥基“三时”判教还有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将其与“渐、顿”二教结合起来。尽管“渐、顿二教”的判教说,从刘宋时期的慧观起,承袭论述者不断,但窥基对此说也有独特的解释,并且对于此前的各家学说作了分析批评。

窥基首先征引“古来大德”的“顿渐五时判”:“又古来大德立有顿渐二教:为诸菩萨大根大茎说《花严》、《楞伽》、《大云》、《法鼓》、《胜鬘》等经,一会之中,说二谛理尽,名之为顿。大不由小起,故名为顿。始从佛树终至双林,从浅至深渐次说法,因果、三归、五戒、十善等法;三乘有教《阿含》等经;《维摩》、《思益》、《大品》空经;《法华》一乘;《涅槃》等说常住佛性,皆是渐教,会通三乘。大由小起,名为渐也。”引文中的说法,根据净影慧远《大乘义章》的记载,引文中的说法应该是“晋武都山隐士刘虬”的主张。对于这种“顿渐教判”,窥基接受了“大不由小起”为“顿教”,“大由小起”为“渐教”的基本定义,但不赞成将一部经论的全体义理一定判入“顿教”或“渐教”的说法。他说:

古德说有顿渐,理虽可然,定判诸经为顿渐者,义即难解。只如《花严经》中《入法界品》,五百声闻在于会坐,列名叹德。又舍利弗将六千弟子从自房出,文殊师利为说十法,即发无上正等觉心。《楞伽经》中亦列声闻在于会坐。《法鼓经》中说穷子喻与《法花经‧信解品》同。《胜鬘经》说三种意生身一乘之义,《摄大乘》云:“引摄一类不定性故。”非为顿教。《花严》等经未必从首至末皆是为彼大根行说,?名为顿。定说五时所说之经为渐教者,后当叙非。

被古来大德判为顿教的经典,也有引导渐教根机者之处;同样的,被判为渐教的经典,也含有渐教的成分。《华严经》与《楞伽经》中的声闻弟子就是渐教根机。《法华经》“穷子喻”述说渐次引导声闻弟子使修学一乘之事,《法鼓经》也引到这个譬喻。《胜鬘经‧一乘章》说有阿罗汉、辟支佛、大力菩萨三种意生身,即是三乘,所谓的“三乘即是一乘”,意思是说“声闻、缘觉乘皆入大乘”,窥基引《摄大乘论》说明这是引导不定性根机,属于渐教。所以这些经典不是自始至终完全属于顿教的内容。此外,被判入渐教五时的经典,也不是全无顿教的内容。

除上述那种较为共通的顿渐分判观点外,窥基也不同意菩提流支依据《楞伽经》所立的二时教:“菩提流支法师亦立二时教。《楞伽经》说渐、顿者,莫问声闻、菩萨,皆渐次修行,从浅至深,名为渐也;顿者,如来能一时顿说一切法,名之为顿。”这是以如来说法的方式而言,是顿时而非渐次。佛陀一时顿说诸法,在如来的法音中,具足一切教义。渐教是就众生的实践历程而论,不管是菩萨道还是声闻道,都是渐修,没有顿悟。

窥基在《法苑义林章》又罗列了菩提流支的“一时教”如下:“后魏有菩提流支法师,此名觉爱,唯立一时教。佛得自在,都不起心有说不说,但众生有感,于一切时,谓说一切法。譬如天乐随众生念出种种声,亦如末尼随意所求雨种种宝。……故无一教定顿定渐。又《无量义经》言:我得道来四十余年,常说诸法不生不灭、不去不来、无此无彼、无得无失,一相无相,但由众生悟解不同,得诸果异。……故知诸教但总一时,无二、三等。”如来一时说法的内容事实上包含大小乘的全部教义,不能就顿渐、浅深来加以区别,就此种意义而说其为“顿”。而自听法者这边来说,有顿受或渐入的不同,他们各就所闻而集结的经律也因此在内容上有“顿”、“渐”的差别。窥基不同意这样的见解。窥基不能同意这样的见解,他在《法苑义林章》批评一时教说:

菩提流支法师唯立一时教者,若废事谈理,及在一会中有大小机,可如所说。若唯被大如《胜鬘经》;或但被小如《遗教经》;或初有大无小,如《花严经》至《入法界品》方有声闻;初有小无大,虽未见文,理必应尔,如斯等教义类甚多。或有诸经全分、多分大小教义,言唯一时,深为猛浪。岂无一会顿发三乘之心,及无渐入大乘者也?

窥基认为一时教成立的条件有二:一、只谈理上的平等而不论事上的差别;二、一处法会上同时具有大小根机的听法者。窥基考察经典的内容,虽见许多经典的听法大众同时包含声闻弟子与菩萨众,但也发现部分经典有一定根机的听法者,如《胜鬘经》只针对上品根机,除佛陀侍者阿难外,全经不见声闻弟子;《佛遗教经》针对下品根机,全经仅见声闻弟子;或一部经典大部分内容只引导某特定根机的听法者,如《华严经》于《入法界品》前未见声闻行者。因此,顿、渐的区别是不可否定的,判教不能刻意忽略这种事相上的差异。

此外,窥基对菩提流支的顿渐教判也提出另一种批评:“菩提流支法师依《楞伽经》立顿渐二教者,此亦不然。彼经以佛能顿说法,以说为顿;以三乘人渐次修学名之为渐,以行为渐,非约教时,亦不可取。”窥基指出菩提流支用“说”和“行”两种不同标准来区分顿与渐,是一种混淆。此处也引出窥基自己对于渐教的判教标准,判教必须考虑到“教理”和“时序”。

窥基所持的“顿教”和“渐教”的定义,在《法华玄赞》中有更清楚的说明。《胜鬘经》和《法华经》说的都是最高的法义,也同样述及一乘,但窥基以两部经分别作为顿教和渐教的代表:

诸佛设教略有二种:一、顿;二、渐。顿即被彼大机,顿从凡夫以求佛果,如《胜鬘经》所说一乘,一乘是权,四乘实故。渐即被彼从小至大机,如此经中所说一乘,一乘是实,二乘权故。

渐教的主要意义是必须经由小乘再转向大乘,《法华玄赞》中又提到两种渐悟的意义,一种较为严格,必须证到小乘果;另一种较宽松,只要发过二乘心,修过二乘行者都包含其中:“菩萨亦二:一者,顿悟;二者,渐悟。渐悟有二义:一者,若从得小乘果发心向大,名为渐悟。……若从二凡而归于大,即顿悟摄。未曾悟证二乘果故。……二者,但从曾发二心,曾修二行来归大者,皆名渐悟。具彼姓故,修彼行故。闻思悟解,亦名为悟,何必证悟?”窥基将悟分成“证悟”和“解悟”两种,对于小乘法曾有过证悟或解悟,再转向大乘的实践,都属渐悟。前者就“退菩提心声闻”而言,后者指一般的“渐悟菩萨”,《法华玄赞》引《摄大乘论》说:“《摄论》十义解一乘云:“为引摄一类,及任持所余。”所引摄一类,即退菩提心声闻;及任持所余,即渐悟菩萨。”退菩心声闻与渐悟菩萨都属不定种性。渐悟菩萨转向大乘的意义尚容易了解,为何已证小乘果位的退菩提心声闻也能转向大乘呢?窥基将声闻分为“决定种性”及“退已还发大菩提心”二种,前者无法再发起菩提心,必然证入无余涅槃;后者属不定种性,过去已发过菩提心行大乘道,中途因实践艰苦而退回小乘行,后来值遇佛陀而重新唤起菩提心。

总体言之,窥基对于“渐顿”的理解并不拘泥于一个标准和角度。如也自己宗派的“宗经”《解深密经》判作渐教,将《华严经》判为顿教;将《胜鬘经》说一乘判归顿教,《法华经》说一乘判入渐教吗。

对于“渐”、“顿”二教的分判,窥基的特别之处在于认为同一佛经可以同时判属“顿教”和“渐教”。他不是只依一部经的教理来判顿渐,还要结合经中所述的众生入道历程共同来判释。而且所谓一部经典是顿是渐,是就其大部分内容而论,《法苑义林章》说:“多分顿渐,无别教门,随一会中所应益故。”一部偏于顿教的经典中通常只是大部分的内容是顿教,而非全经皆是顿教;反之,偏于渐教的经典亦然。因此,顿教的《华严经》中也教化渐悟的人,渐教的《法华经》中也引导顿悟的众生。“约其多分即初成道,《花严》等中说唯心是。多分顿、渐无别教门,随一会中所应益故。《花严》说有声闻在会,《深密》亦有声闻发心,《胜鬘经》中亦说一乘意生身等,《摄大乘》说为不定人说一乘故。《法花经》中《分别功德品》言佛说《如来寿量品》时,有八世界微尘数众生发菩提心。如是等文,上下非一。故知《法花》亦被顿悟,《花严》亦有渐悟之人。若依觉爱定唯一时,无渐次者,即违《深密》说有三时。”《法华经》中有部分众生不经小乘法的学习而发菩提心,是顿悟的历程;《华严经》中亦出现声闻行者,他们是渐悟的根机。所谓的“无别教门”,是说不论顿教还是渐教第三时的教理,所说的都是最高法义,这点是无差异的,差别是在众生因根机不同而显现的入道历程。窥基所讲“顿”、“渐”的区别,一再强调其应机方面的意义。他说,“渐教”三时的分立,乃为了对应那些根机次等、需要从小乘教渐次进入大乘教的众生这就是他所说的“若据众生机器及理,可有顿、渐之教”的含义。然而,在教授那些根机上等,不用渐次入道的众生时,佛陀的教说并没有前小乘、后大乘的阶次。

三、“自主”、“异宗”及其八宗判教

窥基在《法苑义林章》的“诠宗各异门”中,又分“自立”和“异宗”两方面对佛教内外各宗派所宣扬的教旨,作出分判。所谓“自主”是指自身所主张的,“异宗”则指与自身所主张的殊异的宗义。而他又将“异宗”划分为“外道”和“小乘”两类。“外道”指佛教之外而在印度广泛流行且为佛教所反对的教说。于“小乘”一类,他一是以玄奘翻译的《异部宗轮论》为据,把传统所说的小乘佛教二十部派,归纳为十一宗,并举出这些宗的一些独特教义。

对于“自主”方面,窥基的划分尤其应该引起注意。窥基说,“自主”有“边主”和“中主”之风。所谓“边主”是表示其“主”张偏向一“边”,跟佛陀所发扬的中道精神不吻合。窥基这样状述“边主”的宗义:

列边主者,谓清辨等,朋辅龙猛、《般若经》意,说诸法空。……乃至有为、无为二法,约胜义谛体虽是空,世俗可有。……此由所说胜义谛中皆唯空,故名为“边主”。[③]

窥基这里举出清辨为“边主”的代表。清辨乃是中观学派的自立论宗一系的创立人。可见,窥基心目中的“边主”是指中观思想。根据窥基所说,清辨以《般若经》和龙树的教旨为根据,主张一切法,无论是有为或是无为,虽然依世俗层面看可以说是“有”,就胜义层面观则原来是“空”。由于其教说“唯”以“空”为真实义,有所偏尚,故形容之为“边”。至于“中主”,窥基有以下一节话:

列中主者,谓天亲等辅从慈氏、《深密》等经,依真俗谛说一切法有空不空。……此即建立三性唯识,我法境空,真俗识有,非空非有中道义立。即以所明说一切法非空非有中道之义,以为宗也。

窥基以世亲为“中主”的代表。可见,他所说的“中主”是指瑜伽行思想。窥基指出世亲依《解深密经》和弥勒的教旨,建立三性和唯识的教义,就“我”和“法”两种境为心识活动所变现,是遍计我执的对象,说它们是“空”;就“真”和“俗”两种识分别为依他起和圆成实的实然存在,说它们是“有”。由于其教说兼具“有”和“空”两面,既不偏取有的一边(“非有”),亦不偏取空的一边(“非空”),能体现佛说的中道精神,故名之为“中主”。

上述“异宗”和“自主”两门为总纲的判教体系,包括了对印度外道教派以及小乘各部派、大乘两大思想派别三大部分,涵盖广泛。此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其,他将小乘部派归入“异宗”一门,跟外道并列,显示出极其强烈的贬低小乘的意向;而在“自主”中将中观列入“边主”,有些故意抑评中观学派的倾向。这都反映了窥基明确的宗派化意图。

窥基又有“八宗”的分类。他在《说无垢称经疏》说,“以理据宗,宗乃有八”。在《大乘百法明门论解》,他又将此八宗归结为“唯小乘”、“通于大小乘”、“唯大乘”三组,“八宗”构成一自浅至深的佛教教义系统。下文依据这两种文献对此说作一些分析说明。

“八宗”中的前四门纯粹是小乘性质,它们分别为:

一、我法俱有宗:谓犊子部等。彼说我、法二种俱有,立三聚法:一有为聚、二无为聚、三非二聚;前二聚法,第三聚我。又立五德藏:一过去,二未来,三现在,四无为;五不可说,此即是我,不可说是有为无为故。

二、有法无我宗:谓萨婆多等。彼说诸法二种所摄:一名,二色;或四所摄:去、来、今、及无为法;或五所摄:一心、二心所、三色、四不相应、五无为。故一切法皆悉实有。

三、法无去来宗:谓大众部等,说有现在及无为法,过去、未来体用无故。

四、现通假实宗:谓说假部等。彼说无去(世)、来世。现在世中诸法,在蕴可实,在界、处假,随应诸法假实不定。《成实论》等、经部别师,亦即此类。

依据上引文《说无垢称经疏》的作文字并参照《大乘百法明门论解》的说明,可知:第一,我法俱有宗:这主要是犊子部、法上部、贤胄部、正量部、密林山部这五小乘部派的立场。这些部派以“三聚法”和“五德藏”为实有;而“三聚法”中的“有为”、“无为”二聚、与及“五德藏”中的“过去”、“现在”、“未来”、“无为”四德藏。乃是外在的“法”;“三聚法”中的“非有为非无为”一聚法、与及“五德藏”中的“不可说”一德藏,乃是指内在的“我”;因此说犊子部等是以“我法俱有”为“宗”义。第二,有法无我宗:这主要是一切有部、雪山部、多闻部这三小乘部派的立场。这些部派主张一切“法”皆是实有,而它们把一切法或划分为名、色两类,或划分为过去、现今、未来、无为四类,或划分为心、心所、色、不相应行、无为五类、当中都没有“我”一类法。因此说一切有部等是以“有法无我”为“宗义”。第三,法无去来宗:这主要是大众部、鸡胤部、制多山部、西山住部、北山住部、法藏部、饮光部这七小乘部派的立场。这些部派主张在一切法中,唯现在法和无为法为实有,过“去”法和未“来”法的体和用均“无”有,因此说它们是以“法无去来”为“宗义”。第四,现通假实宗:这主要是说假部的立场。说假部主张不但过去法和未来法是无有,在现在法中,亦唯五蕴可说是真“实”,十二处和十八界都是虚“假”,因此说它是以“现通假实”为“宗”义。

第五、六两门宗义是兼通小乘和大乘,它们分别为:“五、俗妄真实宗:谓说出世部等。世俗皆假,以虚妄故;出世法实,非虚妄故。六、诸法但名宗:谓一说部。一切我、法,唯有假名,都无体故。”此中,“俗妄真实宗”是说出世部的立场。说出世部主张所有世“俗”法,包括五蕴在内,都是虚“妄”的假有,唯有出世间法是“真实”,因此说它是以“俗妄真实”为“宗”义。第六,诸法但名宗:这是一说部的立场。一说部主张一切存在,包括“我”和所有层面的“法”,都是没有实体,“但”是假“名”,因此说它是以“诸法但名”为“宗”义。

第七、八两门宗义纯粹是大乘性质,它们是:“七、胜义皆空宗:谓清辨等,明说空经,以为了义。说一切法,世俗可有,胜义皆空。八、应理圆实宗:谓护法等,弘扬《花严》、《深密》等经。虽说二谛,随其所应,具有空理,圆妙无阙,实殊胜故。”依据此说:第七,胜义俱空宗:这是清辨等中观论师的立场。这些论师以演说空义的佛典为据,主张一切法依世俗层面看可以说是有,就“胜义”层面观则皆是“空”,因此说他们是以“胜义俱空”为“宗”义。第八,应理圆实宗:这是护法等瑜伽行论师的立场。这些论师立说以《解深密经》、《华严经》等为根据,其相“应”的道“理”兼具备有和空两方面,“圆”妙无阙,真“实”殊胜,故称美其“宗”义为“应理圆实”。

总而言之,窥基对于佛教的分判是由“三时”、“渐顿”和“八宗”几个环节构成的。尽管从系统的整体性看与隋唐其它的佛教宗派有一些差别,但在全面总结佛教教义体系的基础上突出己宗的做法也是明显的。

--------------------------------------------------------------------------------

[①] 参见:廖明活《窥基的判教思想》,《台湾大学佛学研究中心学报》第3期,1998年。黄国清《窥基判教思想的重新审视》,《圆光学报》第8期。本节内容参照前者的论述较多。

[②] 参见廖明活《窥基的判教思想》,《台湾大学佛学研究中心学报》第3期,1998年。

[③] 唐窥基


{返回 中国唯识宗通史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第七章 唯识宗的兴盛及其传承 第一节 圆测与西明“别派”
下一篇:第六章 唯识宗基本教义 第四节 转依论
 第四章 唯识宗的“宗经”、“宗论”及其主要内容 第二节 《解深密经》..
 第一章 地论学派与唯识学的传播 第六节 隋代地论三大师及其学派发展的盛..
 第一章 地论学派与唯识学的传播 第七节 地论学派的思想
 第一章 地论学派与唯识学的传播 第一节 《十地经论》的翻译
 第一章 地论学派与唯识学的传播 第二节 《十地经论》的思想
 第七章 唯识宗的兴盛及其传承 第六节 唐末五代的唯识师
 第一章 地论学派与唯识学的传播 第四节 地论师北道的传承与转向..
 第五章 唯识宗的创立 第二节 窥基与唯识宗的创立
 第二章 摄论学派及《大乘起信论》的传播 第三节 真谛弟子与摄论学派的形..
 第五章 唯识宗的创立 第一节 玄奘与唯识宗的创立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三、瞻巴拉山脚下的东方香巴拉净土[栏目:走近当代觉囊的法王]
 九华山晓悟老法师开示录[栏目:其它法师]
 居士为什么要护持三宝?[栏目:传喜法师·信众问答]
 闻性诸己 寻人生答案[栏目:净慧禅语]
 有德有才是上品[栏目:蔡礼旭老师]
 可贵的广大心(方淮)[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天台小止观 讲解 第四十集[栏目:天台小止观讲解·成观法师]
 元寂[栏目:僧诗句集]
 圆瑛大师文集—杂感[栏目:圆瑛法师]
 《阿弥陀经要解》略注 后跋(蕅益大师跋)[栏目:智随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