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天台小止观 讲解 第四十二集
 
{返回 天台小止观讲解·成观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587

【天台小止观】讲解

第四十二集

释成观法师

讲于 台北大毘卢寺

2010年12月27日

我们继续讲上一节所讲就是说习禅者因为没有种种的准备,对正法的理解也是一种准备,也都不够,所以都走入歧路斜道里面去了都不知道。枉费很多功夫。那枉费功夫还没关系,你有时候就恐怕丧失了你的智慧,乃至于法身慧命你都不知道。为什吗?因为你习学外道就会这样。等到你将来要习正法的时候,一旦发现以前学的是不对的,是邪道乃至是外道,你真要来学正法的时候,就不可思议那些你学的就变成你的障碍,这个就叫做法障。什么叫法障?今世前世修习外道邪法所产生的障碍叫法障。所以我说業障易医,業障还容易医,事实上業障已经很难医了。但是法障更难法障难治。为什么?因为業障跟法障比起来業障还粗,法障就很细。而且業障是依于不正知见而作的事情,而且是跟佛法违背。業障只是愚痴无明所造的業,但是不是有意跟佛法过不去。可是你学一些种种的邪魔外道的法的话,你就很难回到正道。我来比个喻这个比喻不是太好,但是有一点这个样子,一个良家妇女一旦以种种因缘变成妓女,做过若干年以后,她即使所谓的从良变成良家妇女,她也很难真正变成一个贤妻良母,总会有一些妓女的习气在里面。这是一个比喻而已。同样的你修行人如果到外道法去转了一圈回来了以后,惹了很多邪见满身都是那种臭味不净。你要再来学佛的正法就很困难。我顺便在讲到这个末世现在还有没有我不晓得,因为我这几年就很少跟外界有接触然后了解,前五六年有一个自称是从喜马拉雅山来的什么上师,他很风靡他台湾道场很多各处都有,他教什么你知道吗?他教打坐。大部分都是比丘尼,当然也有在家居士,他说你们打坐都错了。为什么?因为你打坐要求静,可是你要晓得你注意听,种种邪魔外道的法就是这样子似是而非,他说你要求静,可是诸法实相是不静的,诸法实相不是安静的,他种种相是动的。而且你的心相也不是安静的,所以你干嘛为什么那么辛苦一定要让他安静下来。而且你越求安静他越静不下来,所以歪理十八条。所以与其你本来就不静,而且实相就是不静,你偏偏要去静他你就违背了实相,所以你不如随顺那个相,你也随顺他你也不要静,这样你就很容易进入诸法实相。如何不要静呢?所以我说嘛你静静在那坐着,那你进不去。你要怎么样进去呢?本来是静静的你不要静,我们现在开始唱歌有声音所以就不静,还有你身体坐就在那边都不动,诸法实相不是安静的静,而且也不是不动,所以你也要动。所以我们一边唱歌就一边摇动这样,乃至于也不一定要执着那个样子,你就站起来跳跳舞。一边唱歌一边跳舞就进去了。或者作一些动作,他教他们作一些动作,其实那些都是瑜珈术,一边唱歌一边作瑜珈术这样的。很风靡呀你知道吗?哎!我觉得很可怜。你觉得是不是很可怜?然后还有更进一步他跟众比丘尼讲说:你们为什么要执着一定要穿那个衣服,那是一种束缚。我们学佛是为了要解脱,你为什么要这样束缚呢?于是众比丘尼就听他的话都穿t恤,在佛堂打坐都穿t恤。还有他说他的师父在喜马拉雅山,因为那里是山上常年下雪,但是那边有池那个池水是不结冰的,他师父有一种修法就是跳到池里面去游泳,游泳就跟池水跟大自然结为一块,就得到那种与自然合一的法身。所以他就说你们也应该要去,虽然没有雪冷冻的水,但是你们可以到河里或是到游泳池去游泳也是一样的。所以那比丘尼听了就很信受欢喜,于是把僧衣都脱下来换成运动服,带一个帽子,我想也带一个游泳衣吧,什么游泳衣不晓得了,是不是连片的还是三点的不晓得。就去游泳。你知道这个本来是不方便讲,但是要为了破斥末世的邪魔外道,我在这里讲没有过错。在戒律里出家戒出家人是不可以游泳,不可以戏水。这有种种考量主要还是不庄严,因为你游泳的时候你不能穿很多,你一定要穿少少的,少少的话进的水以后都扒在身上,就很不庄严。还有那种安全的考量。所以你出家人要运动可以,但是要正当的而不能犯戒,你不能去游泳。所以这些比丘尼都犯戒了第一点,而且出家人你即使不一定说一定要依照律上所讲,三衣一钵都不离身,至少出家服你不能脱掉,你不能说任何时候就换成俗服。那就还俗了。所以都不知道。还有他又说你们都吃素,这个对你有障碍你太执着了,我们为什么会不得解脱,就是因为执着。所以他们都听他的话吃荤、吃大蒜,你看都破了。所以这个邪魔外道,因为讲到禅定我必须要在这里破斥。所以终有闻的有听到这一席讲话的,请大家告诉大家。你若不会讲的话,上网看一看我这段讲话。不要被邪魔外道所误、所迷。你破了戒又不知道,然后还自以为高这个造的罪很重,而且你身为出家人,因为这样子又误导众生罪上加罪。就好像禅宗六祖大师所说的,‘自迷犹可,还误他人’这罪就重。这一段就讲到这里。所以你看看你要作任何事情都要有准备工作要作,即使游泳你也要先做暖身操,跑步也要做暖身操,作种种剧烈的运动都要做暖身操。更何况是打坐,这不只是身体上的要准备,心理上的种种各方面的都要准备,这些就是行前方便一定要准备好,否则劳而无功而且还受到很大的痛苦。

[欲修十方三世佛法者,应当先发大誓愿,度脱一切众生,愿求无上佛道,]不是为了要求别的,六祖大师说:‘唯求作佛,不求余事。’这样子来修行不管你修什么,都不会有什么大问题。就是因为你没有发大心,所以你碰到一些小小的,然后一点稀奇古怪的,你心就迷掉了。我顺便讲一讲这个话不是讲假的,我也不说我发什么大心不大心,但是确实我就是要学佛法,我对这些小小的境界我都不看了,所以我都没什么问题,也没什么障难。而且一天过一天一年过一年,我都有所增长。尤其是我初发心的时候那更不得了,每一天都不一样,套一句《大学》里面的话‘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就天天都有进步。但是虽然一直都有进步,自己自心偷偷欢喜,我跟你讲这就是蔽密,你若得到什么好的境界好的进步,你不要到处去宣传,你自心偷偷的欢喜然后感谢佛菩萨。这样你的境界就会越来越多,天天都有进步偷偷欢喜,然后智慧就越来越增长,当然障碍也就越来越小。所以自己的修行不欲人知。那些大部分的人都不是这样子的,有一点点什么小小的象蟑螂屎那么大的成绩,就赶快到处去敲锣打鼓这样子。生恐全世界三十亿人口少掉一个人知道。所以这叫自密修行,自己偷偷的修行,修行是自己的事情,不是在作大众传播事业。禅宗六祖大师讲的自修、自悟、自证,我加一个自心知,不但自心知而且又怕你没有太玲听清楚,再加上一个不求人知。这样你就不会有问题,而且日日的跟菩提道越接近,甚至于菩提道都常在你的面前不会忘失。否则就很容易迷掉了。其实祖师也常常教戒,你自己修行的境界不要跟别人讲,因为你讲的时候就会出毛病,而且一定出毛病。你知道吗?因为英文有一句话说你们不在同一页上not on the same page,也就说你所想的跟他想的有落差。你们不在同一页就是不同的文字。所以也就是不同的理解。你有所心得有所发现你自己很快乐,然后就真的是挡不住也刹不住,好像汽车开得太快刹不住,就一直要跳起来这样感觉。所以非讲一讲不痛快你知道吗?有一点心得的时候就如鲠在喉,可是你一讲的时候毛病就出现了。毛病出现什么?因为你跟他讲的人,他没有这个经验第一点,假设他跟你很亲密,譬如说是你老公或是你老婆,这个已经是最理想的了,这个应该是会出毛病的机会是最少的了,可是偏偏这个不论跟任何人讲,都会出毛病。怎么说呢?第一个、你讲了他如果听不太懂你就会很难过。第二个、你讲了他听了觉得这也没什么,那你更难过。第三个、你讲了他觉得还不错,可是他没有表示意见,你也很难过。在一个如果你讲了他有一点懂他有回应,可是回应你不是很称赞的,哇你就很难过。然后如果他讲说这个也没什么,其实我也有这样的经验,那你就很痛苦了。你心里面讲说我这么认真才有这样的,凭你也有这样的经验。所以你一讲出来马上就被泼冷水,尤其是如果最好的状况就是他没有称赞你,那没有称赞你你就够难过的了。那个时候马上欢喜心就完全犹如幻化就不见了。我们回头讲你为什么要讲,两件事第一个就是你要寻求所谓的知音。第二个寻求称赞。如果你认为他可以懂他会是你的知音的,他偏偏不知怎么办?而常常是这样子你知道吗?你就很难过,你的欢喜心就不见了。你刚刚所谓自己得到什么证、悟的境界,那个境界马上烟消云散就消失了。如果一个不知另外一个就不称赞,也是一样的结果。又不知又不赞反而说这有什么,那你就完了光是这句话,你不是说那个境界都没有了,你就生嗔脑。而且这个嗔脑可以很多天。乃至于心里面就一直怪他,心里面就一直对他不欢喜。然后乃至于就觉得说失去了一个知音。所以祖师教戒自己修行的境界不要讲,你要讲的话跟你师父讲,你去讲的时候也不是去耀武扬威,而是去寻求说我这样做对不对?我这样有没有问题是这样的。而不能象那些到我这边踢馆的人那样子,炫耀他的修学。那个都是错的错用心。

[其心坚固,犹如金刚,]你看看智者大师他虽然不是学密教的,但是这个就跟密教的教义接轨了。其实佛法显密偷偷的都是在一起的。心坚固的程度就好像金刚一样的,[精进勇猛,]精进勇猛是形容金刚的意思,也就是说犹如金刚,金刚是什么样的状态呢?他就能够起这个精进勇猛。[不惜身命,]譬如说你如果打坐腿很疼的时候,你就跟自己讲这句话,当然你打坐的姿势要对,可是打坐姿势等一下调身子的时候会讲,你那随时都要调的,不是你坐好就好了他会歪掉,左、右、前、后歪。所以随时都要调整。而且你要调的时候眼睛要睁起来,你不能闭起眼睛来调,那个调还是会歪掉。如果你打坐腿很痛的时候跟自己讲死不了,然后下面一句是说,没听说因为打坐腿痛死掉的。[若成就一切佛法,终不退转。]我觉得这里可能是漏掉一个字,若后面加一个不字才通。若不成就一切佛法,我终不退转。退转这个词很有意思,退跟转是两回事,退比如说退两步,转是转一百八十度,就是向后转那个转。所以退还好转的话就很不好了,就是反方向而行。

[然后坐中正念思惟一切诸法真实之相。]就诸法实相。[所谓善、不善、无记法,内外根尘、妄识、一切有漏烦恼法,三界有为、生死因果法,皆因心有。]上面所说的善、不善、无记法,内外根尘、妄识、一切有漏烦恼法,以及三界有为、生死因果法等等,这一切都因心而有。这个因心而有就跟我们上次讲唯识接上了。诸事所变现所以就跟相宗接轨了。当然因为你研究相宗的关系,所以因心有怎么样有法会比较详细,而不是只是一个大致的概念而已。但是因为这里是心性宗讲性宗的东西比较多,所以很清楚很明细。[故十地经云:]十地经就是《华严经十地品》。古代有把《十地经》独立成一个经叫做《十地经》,或者是说在《华严经》全部来之前,有大师所带的经其中有一部是《华严经十地品》,就带这个过来,把他翻译出来就变成《十地经》。然后后来又造出《十地经论》,就成立了一个地论宗。我为什么讲这个?因为跟华严宗有关系。有一个宗派大乘十宗其中有一宗叫做地论宗,是早期依《十地经论》所立的宗。后来《六十华严》、《八十华严》都译出来以后,杜顺和尚就依《华严经》就立了华严宗,于是地论宗也就归于华严宗,就合并了。所以就再也没有地论宗了,因为他只是其中的一品而已,不过那一品是很大的一品。[‘三界无别有,唯是一心作。’]所以三界没有别的东西,这所有的东西都是一心所作。[若知心无性,则诸法不实。]如果知道心是无性,没有自体性,这个性要讲自体性。诸法就没有实体,不实就是没有实体。因为诸法是依心而有,那心既然没有自体性,所以他能造的心是无自体性,所造的法当然也就没有自体性。因果是相关系的。[心无染著,] 染著主要就是贪。心如果不贪的话,[则一切生死业行止息。] 止就是奢摩他。所以你还没有修奢摩他行之前,你心要先不贪,要不贪这一切的法。然后你这个生死嶪行对世间的东西就不贪,才能放下然后才能安静的修。那么一切生死业行就止息了。[作是观已,乃应如次起行修习也。]作这样子的观察思维,这个觀是觀察思惟,这个观不是我们常常讲观想的观。

释文[上来诃五欲,]从上面到这里为止讲诃责五欲。[则外境不入;]如果诃责五欲因此外境色、声、香、味、触、法就不会入心。[弃五盖,则内心清净,]所以外诃五欲内弃五盖。外诃五欲外在没有障难,就能够跑到你自心里面去。自心里面有障难,障难是什么?就是五盖,五盖把他舍清净了以后内心就清净了。[如是内外清净,]一切的内外都清净了。[正可安心修习止观。]才可安心修习止观。[然尚须调和得所,]得所就是得宜就是调和适当。[方能得益,]才能得到益处,静坐才会有好处。否则的话不但没有好处,还会有坏处。[故第四明调和五事。]所以在这里讲要调和五件事。[五事者,]所说的五件事情,[即身、息、心、眠、食、是也。]要调整的得当。[夫发语之辞。]古文开始要写一大篇文章的时候,一个发语辞。[东西南北,四维、上下,]四维就是四个角落,也就是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在加上上、下。所以东西南北,四维就是四个角落,在加上上下,[谓之十方;过去现在未来谓之三世;佛法即菩提、涅槃,究竟清净,中道第一义谛之无上妙法,谓之佛法。言佛法则非九界众生之法可比,]所说的佛法,这个佛法是什么?这个佛法就是佛所行之法,你要加这个才通。这个佛法不是说佛叫众生去修的法,而是佛自修的法佛自行的法。这样子的佛法就不是九界众生的法可比。因为佛自行的法。[众生法是染污,而非清净,是迷昧惑闇之法,非觉而不迷也,惟佛法是究竟,是觉悟,是不生灭,是清净,故行者,]所以修行人,[欲想修学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之法者,应当先发大弘誓愿。誓愿者,即四弘誓愿也;谓: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此二为下化众生,属利他大悲;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此二为上求佛道,]这就是菩萨道的下化众生,上求佛道。[乃属自利大智,]上求佛道主要是属于自利大智。[即是发上求下化自利利他之心。]就是发大弘誓愿。[故云:‘愿求无上佛道,度脱一切众生。’一切二字,乃尽际包括之辞,]尽一切的边际包括所有的词叫做一切。[赅罗九界众生。] 赅就是含的意思。罗就是网罗。赅罗就是含盖网罗,简单讲就是包括。就包括了九界众生。[六道有漏,则为凡夫众生,]六道的众生是有漏的,所有是凡夫众生。[出世声闻缘觉,为二乘众生。菩萨著于二边,]在菩萨后面加一个若字。[则为大道心众生,如是九界,]这样就是九界众生,六道+声闻缘觉菩萨就是九界。[皆愿度脱。]我都愿意度脱他们。[佛道者,即觉道也,]佛道就是觉道。[谓诸佛如来之觉道,无有能过之,故云:‘无上佛道。’]因为佛如来的开悟之道就是觉道。[如是无上佛道,]没有能够超过他的,所以称为无上佛道。[愿究竟证之。]这样子无上的佛道我愿意究竟去证他。就证道究竟去了。要发这样子的心。[行者,不特发如是心而已,]不特就是不但。[且其心最坚最固,]要发心而且要令这个心很坚固这样的。你不能发了心那个心软趴趴的,这样就不会有什么作用,就发海绵心、棉花心。[犹如金刚相似。]很坚定一步一脚印,踏踏实实的去作。[金刚乃华言,]华言就是中国话。[梵言跋折罗,] 跋折罗(Va jra)也可以当金刚杵,韦驮菩萨拿的那个就是金刚杵。金刚杵是降魔的。[此云金刚,为宝中之一,]金刚如果讲普通俗话就是钻石,因为钻石他是最坚硬的。金刚有几个意思:1、宝石,很宝贵的意思。2、他代表金刚杵。3、他是代表金刚菩萨。有一种菩萨他很坚定而且已经成就了,这个菩提心坚定成就称为金刚。简单称金刚,不要然就金刚菩萨。所以这个金刚可以代表金刚菩萨,也可以代表菩萨菩萨所拿的法器金刚杵。[此宝出于金中,其色如紫英,百炼不销,至坚至利,可坏一切物,而不为一切所坏。]所以他是最坚固的东西。[发如是金刚坚固不坏之心,精进勇猛,不惜身命,终不退转,]永远不退转。[唯是精求无上佛道,]精求是求而且要很精,就是很慎密而不是粗粗呼呼这样的。所以学佛心一定要很细不能很粗,粗心的人学佛就会有很多障难。[广度一切众生,此则名为佛法中第一健人。]健的意思其实就是永健,也就是精进的意思。《易经》里面不是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我以前讲过天行健,中国古代那些有智慧的人,看到天文地理种种现象,就把他用来当做一种道德教训,把他拟人化。看到太阳每天都按照时间上来,按照时间下去,这样很勤快。所以一个君子人看到太阳或是月亮,每天都很准时很勤快,所以我们也要跟日月等等这些一样自强不息没有停止。太阳月亮没有一天停止上来下去。这就是中国古代有智慧的人教化众生的一个方便。所以整套《易经》都是这个意思。由观察一切的天文地理,然后把他化成道德,你看天都这个样子,所以我们人呢?在把这个有形的事相画成八卦,就把他抽象话了。所以把具象的东西抽象化,抽象化就赋予他神秘的力量。你觉得很神秘就不敢去碰他,不敢去违反他,这就是《易经》的道理所在。他总而言之劝善归过,乃至于教导君王应该怎么样作,臣子应该怎么样作,都从这八八六十四卦里面来演化。话说“一”代表龙,亢龙无悔怎么样怎么样,这代表什么意思就解释,系词里面就这样解释。所以古代的伏羲氏文王他们制造这个,因为他们是圣人制造出这个,这个等于是好像是圣旨。所以大家都来尊循,而且这讲的都是天道。天是什么呢?我们中国人一方面拜祖宗又是拜天。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们正月初一早上十二点都要起来拜玉皇大帝,那就是拜天。所以天是最大,但是那个天是有形的天。假设玉皇大帝有一个躯体是跟我们人一样的,这个是玉皇大帝的天。可是等到演化到《易经》以后的那个天,以及儒家的那个天,已经变成一个没有形象的天,就是不是一个人像,而是一个主宰万物的但是他本身没有形象。这种抽象的天。有相的天力量反而小,这个无相的天力量反而大。因为无相所以他就变得真正的无所不在。你知道吗?他的力量就很大。这个天是无所不在所以他的威力也是无穷的。所以天讲的话没人敢不听。天怎么会讲话呢?天就由圣人来传导他的话。所以古代的尚书乃至于《易经》里面那些东西,都是天所传的。所以算是天书。因为天的意旨、天的道理都在这里面。天是最大的,所以我们不但要拜天而且要遵守天所定的遗则。这些遗则就在尚书《易经》里面,写得清清楚楚。你如果照这样去作的话,你就一定是一个好人、好臣子、好帝王。你是臣子的话也会升官发财等等都在这里面。所有吉祥以及不吉祥的事情都在这里面。你如果搞不清楚就用八卦来卜一卜就知道了。你有修行你遵守天道的话,你一卜天就会透露天机给你知道。但是你知道天机以后也不能太乱说,太乱说又泄露天机然后你又要受处罚。这有一点矛盾就是了。既然叫人家去卜天机,这个卜就是天机预见嘛,谁能够预见天能够预见。但是我们人是不能预见,就借着天借着八卦来卜,一卜就知道。来不来去不去就是三世的事情都知道,那就是天机。这也就说他们所说的相面的人,他自己绝对没有办法发财,因为他泄露天机。所以这个是很矛盾的事。他不能发财、也不能升官就这样。接着佛法第一健人就是这种永健的人,就会不退转。不退转的梵文叫做阿(革卑bei)跋致。[言不退转有三:] 一位不退。二行不退。三念不退。一位不退如果依唯识中所说,就差不多等于是十住。我们不是有十信、十住,十住圆满,如果你修到十住位你就位不退了。什么叫位不退?就是生生世世你今生证道十住,你来世一出生就是十住菩萨不会退。可是你如果证道九住的话,也许来世就从头开始。不过你复习很快恢复很快,就可以很快又到九住,然后在进修就可以进十住,登到十住就可以生生世世不退转。这一个十住位不退转不会丧失掉。我们给那个商场的用语就是说:永远保固终身。二行不退就差不多等于是初地,初地菩萨就是行不退,他修行的功夫就不会退。今世是初地来世在生为人的时候,或是生到那一道都一样,他修行的功夫都不会退。三念不退是八地菩萨以上,这是依唯识宗所说的,或是慈恩宗所说的也就是本宗。


{返回 天台小止观讲解·成观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天台小止观 讲解 第四十一集
下一篇:天台小止观 讲解 第四十三集
 天台小止观 讲解 第二十三集
 天台小止观 讲解 第九集
 天台小止观 讲解 第十六集
 天台小止观 讲解 第四十八集
 天台小止观 讲解 第五十集
 天台小止观 讲解 第四十六集
 天台小止观 讲解 第十四集
 天台小止观 讲解 第四十五集
 天台小止观 讲解 第十五集
 天台小止观 讲解 第二十九集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认识生命——做快乐人[栏目:仁焕法师]
 在斋堂吃饭要注意哪些问题?[栏目:在家居士律仪五百答]
 皆为一切诸佛之所护念[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一]
 7.如何学道修行[栏目:星云法语·成功人生]
 生活禅的理念及其弘扬(明杰法师)[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中论释[栏目:五部大论专集·入中论·参考]
 1998年 禅修营第二天[栏目:葛荣·三摩罗罗顿居士]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