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观其人入道与否,以能否舍其现世为衡量,此为上师教授。应如何理解此一教授?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291
【第四六则】
问:观其人入道与否,以能否舍其现世为衡量,此为上师教授。应如何理解此一教授?
答:甘丹派诸善知识说:“虽号称学法,一项皆未得,能舍此世心,方列学法行。”所谓“舍此世心”,不是说弃舍一切,形如乞丐,乃就现处境况,内心对已有名闻利养,不生贪羡。今日为东方国王甚有威荣,然心不着追求,听其自来(此为舍此世)。不汲汲于衣食尚易,不贪名则甚难。反之,穷至于一无所有,然犹想着异日或当富饶,亦不能说为舍此世。故虽极穷不能舍者,仍不能舍。虽极富饶,心能持者,亦可说为能舍此世。昔大德卓·位奢贡波说:“有大修行者,榜其门上,书出闭关若干时限,其动机乃在沽名,故其修行为不清净。”有许多喜巧者、讲说者、著述者,皆流为此生喜巧者、此生讲说者、此生著述者,皆为此生而立名,皆为名闻所自在,入于名闻之权下。即作布施等善法,莫不皆然,即以供佛而论,皆想当有见者、闻者,而不是为自及众生积福。大德说:此种差别执着,一切善法若趋于此,虽勤修善法,而皆趣入恶道。故对于此种差别执着,若不刺以对治之矛,则虽善巧者、持戒者、大修行者皆毫无利益。须能闭三恶道大门,开善巧之路。能如是者,须有舍此世之心,则不随烦恼,所行方为正法。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
法与非法之差别,以何为量?
下一篇:
修不清净,心不入道,症结安在?以何对治?
应如何理解一切经教互不相违之理?
应如何始见障真实空见之障――我执?
大悲生起之量?
于十种对境,应具何种殊胜心?
菩萨万行,皆可以六度、四摄摄之...试略言由此而经道位概况。
抉择法无我有为法中,抉择色法非自性成立之法,其概要为如何?
试言得止后修观之法应如何?
依生缘起,应成派与他宗共,所不同者为何?
一心专注所缘之法,试言其要?
为修解脱生死苦之出离心,为何应先修远离三恶趣苦之出离心?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六(六四五)
[栏目:杂阿含经]
继承优秀传统 繁荣佛教艺术—— 在首届中国当代佛教艺术展开幕式上的致辞
[栏目:学诚法师]
祈愿的力量 禅修与疗愈
[栏目:祈愿的力量·一行禅师]
大德黄念祖老居士讲“阿弥陀佛四十八愿”
[栏目:净土宗文集]
无缘慈悲
[栏目:我的人间佛教性格]
大般涅槃经卷第一
[栏目:白话佛经]
那里能找到佛陀(佛使比丘)
[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309.问曰:四念处法,皆应观无常、苦、空、无我,何以故身观不净,受观是苦,心观无常,法观无我?
[栏目:大智度论·四百问答]
集诸经礼忏仪(唐 智升撰)
[栏目:经忏仪轨]
相应56经 一来果经
[栏目:相应部 55.入流相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