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观其人入道与否,以能否舍其现世为衡量,此为上师教授。应如何理解此一教授?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923
  【第四六则】
  问:观其人入道与否,以能否舍其现世为衡量,此为上师教授。应如何理解此一教授?
  答:甘丹派诸善知识说:“虽号称学法,一项皆未得,能舍此世心,方列学法行。”所谓“舍此世心”,不是说弃舍一切,形如乞丐,乃就现处境况,内心对已有名闻利养,不生贪羡。今日为东方国王甚有威荣,然心不着追求,听其自来(此为舍此世)。不汲汲于衣食尚易,不贪名则甚难。反之,穷至于一无所有,然犹想着异日或当富饶,亦不能说为舍此世。故虽极穷不能舍者,仍不能舍。虽极富饶,心能持者,亦可说为能舍此世。昔大德卓·位奢贡波说:“有大修行者,榜其门上,书出闭关若干时限,其动机乃在沽名,故其修行为不清净。”有许多喜巧者、讲说者、著述者,皆流为此生喜巧者、此生讲说者、此生著述者,皆为此生而立名,皆为名闻所自在,入于名闻之权下。即作布施等善法,莫不皆然,即以供佛而论,皆想当有见者、闻者,而不是为自及众生积福。大德说:此种差别执着,一切善法若趋于此,虽勤修善法,而皆趣入恶道。故对于此种差别执着,若不刺以对治之矛,则虽善巧者、持戒者、大修行者皆毫无利益。须能闭三恶道大门,开善巧之路。能如是者,须有舍此世之心,则不随烦恼,所行方为正法。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法与非法之差别,以何为量?
下一篇:修不清净,心不入道,症结安在?以何对治?
 经中有残害佛法者,不可与慈之文,应如何理解?
 舍不舍之理?
 宗喀巴大师问本尊文殊菩萨,如何速得成就?
 甘丹派大德说:“上者一渡非二涉,从初即可入大乘。”应如何理解此义?..
 修他爱执有何障碍?应如何破除此障?
 以何判别内外道?
 正修观法中,止修住所缘之法,其概要如何?
 於此对於达空重要性,吾等应如何思维?
 怖畏三途苦,知三宝功能,一心希求救获,此为已於三宝之救护下,其真能离三..
 云何各派于应破之量,所许不同?不易合量(或太狭,或太过),试言其概。..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中峰明本禅师传 第十章 狮子院内禅意浓[栏目:中峰明本禅师传]
 瑜伽师地论提要(济群法师)[栏目:唯识学研究]
 发心[栏目:万行法语]
 为凶手立一块祭奠的石头[栏目:包容的智慧]
 禅那(关大眠)[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灭惑度生死[栏目:静思晨语·证严上人]
 玄奘法师传第十五卷[栏目:玄奘法师传]
 五种功德正行十念[栏目:慈法法师]
 追梦的人[栏目:成峰法师·天堂里的梦]
 1735 六十华严经疏卷 21-25[栏目:06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