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应可皈依处,须具如何德相?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912
  【第六一则】
  问:应可皈依处,须具如何德相?
  答:一、须自己解脱一切怖畏。自若未解脱一切怖畏,如自尚陷泥淖中,不能救出其他陷泥淖者。佛为自己解脱一切怖畏者,如成佛时,降可怖魔军,又调伏疯狂群象及毒龙,又化害佛大坑为莲池等,广如经论。
  二、又有令他解脱怖畏之方便善巧。如贪欲甚重之阿难陀,患痴甚重之周利盘陀伽,及千骨(鬓的上部+曼)沙弥,与食人之罗刹,皆为佛所调伏,导以善道,而证阿罗汉。又如诸阿罗汉无法摄受之施主伯吉,年将近百,衰老龙钟,佛令出家而度脱之,广详经论。
  三、对一切行大悲,无亲疏之分。如佛於其子罗(目+侯)罗及仇怨提婆达多,无怨亲之分。提婆达多服药王童子所造胜药,体不能胜,痛苦万状。佛往观之,佛说:“我视汝如罗(目+侯)罗,若真具此平等舍心,应手而愈。”言已果然。
  四、於佛有恩无恩者,佛皆为作义利。此与世道相反,世人於自有恩者,始作义利。如经说,佛度恶相女,及具十馀恶相子,又如列翁全无福报,佛亦调夫之,令其辗转生福,出家证果。以上四德皆具,何以称为应皈依者?因成佛由於法,而於法作助伴。作看护者乃僧众,虽未具四德,而於可以成佛之法,作饶益助伴,故应皈依。而释梵等神无斯德,故不应皈依。
  又依上师教授要诀说:“须知现前能说法者,上师即佛。法为所说菩提道次第之教义。僧为能依菩提道次第如法修行之良伴。”
  生起一种怖畏,但皈依一境(或佛、或法、或僧)亦可解脱(此种公案经论中甚多)。然欲解脱生死,则应皈三宝,如患重病,非有良医、良方、良看护不能治愈。以此堪皈依唯三宝。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由知何种使心感动,令皈依真切而有力?
下一篇:皈依清净与否,以何因而定?
 问:真实成止之量?
 应如何释世俗与谛字义?此中有何误解?应如何正释?
 师承有何关系?
 於具力之四种业门,何以应有认识?
 胜义谛差别应如何了知?
 经中有残害佛法者,不可与慈之文,应如何理解?
 业不作不得,作已不失之理趣,应如何思修而生决定?
 本宗应成派认识补特伽罗之不共特法(不共余宗),及他宗之认识?
 何者为精进之自性?
 宗咯巴大师说:“彼等所引现之如烟雾相...”试言其要。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没有违缘障碍怎么成就?[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1年]
 The Crane and the Crab [Trickery][栏目:Buddhist Tales For Young & Old]
 爱与智慧[栏目:静思法语·释证严]
 略释新华严经修行次第决疑论卷一之上(李通玄)[栏目:隋唐居士名家文集]
 读经学佛[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十二]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