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由修下士共道法门,心初生起之量为何种?於如是法门,虽作闻思修,未入其要为何因?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948
  【第七八则】
  问:由修下士共道法门,心初生起之量为何种?於如是法门,虽作闻思修,未入其要为何因?
  答:修下士共道法门,心初生起之量:为往昔自己心中,总以求现世利乐为主,以求後世义利为兼之意乐,一变而为以求後世义利为主,而以求现世义利为兼(世间圆满受用福报,亦所当求,不可以求为过患。主要耽着方为过患。不然,则人身亦当舍弃)。
  往昔生中,正法熏习,薄弱之故,於今生中,虽作开思修,未入其要,主因为心从法中而滑过,为害极大!大德侠窝宗巴说:“若不作深刻内思,多闻口头法语,视同等闲,愈趋愈下,闻多修少,心滑之因。”又昔诸大德说:“内未生功用,仅口头部份知识,为害甚大!以较过去未作开思修者,其过患尤大!”此如西藏谚语说:“生革搽油易揉制,油透滑革无法揉。”以此宗喀佛说:“由闻而知义,以(思)所闻之义,作符合其功用之修,此为极要!”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对於下士共道及中士共道之加行与正行,应如何理解?
下一篇:忏悔有多门,以何种为最圆满?
 有谓若由观察慧,以求无别慧,因果二法,则不相顺。于此应如何理解?..
 方便与智慧,随学其一,不能成佛之理?
 云何唯安住见,皆非胜观?
 得相似中观时,当入何道位?
 [此所见之胜义,即...]此中有几种难解问题,试详其义。
 若谓:“非废止施等诸度,唯修慧而施等自具...”作此言时,当作何解?..
 法之深浅,关系于学法之人,此一上师教授,应如何理解?
 曾学法多年,年过花甲,不须勤教...多不如理,应如何为正?
 速速成佛之义,应如何解释?
 于时浊慧减之时机,修学之教授方式,是否应随时机,有所变通?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从《罗怙罗经》来看佛法的教学[栏目:林崇安教授]
 弟子要如何靠念佛来转变业力呢?[栏目:传喜法师·信众问答]
 为什么会不讲道德?[栏目:大安法师·微教言]
 跟随经[栏目:巴利语佛经选译]
 教相判释:空海对唐密日本化的贡献[栏目:李尚全教授]
 谈生说死[栏目:达亮文集]
 以法为本 无坚不摧[栏目:圣赞法师]
 The Forty-Eight Vows[栏目:The Corpus of Pure Land]
 关于皈依三宝[栏目:丹真绒布仁波切]
 一位好上师,要有三德相![栏目:狮吼音·开示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