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思苦有何要义?此间应如何思法?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102
  【第八六则】
  问:思苦有何要义?此间应如何思法?
  答:经论中说:思苦能於轮迥起厌离心,思苦能折骄慢,思苦能於他有情起悲,思苦能止恶修善。此言思苦功德,极关重要。
  应如何思法?当思自己虽从恶趣苦中出离,而获此善趣(人身)。若继修离十不善法戒,奉行十善,虽能从恶趣苦中获得出离(粗分),而得到喜趣果位,然而未得断除苦根——惑业烦恼,不能出离轮迥。未知苦谛,不离苦性故。故当思流转中总苦:如龙树亲友书中所说六苦,当谛思之。所谓六苦:一、轮迥无定,二、不知满足过患,三、数数舍身过患,四、数数受生过患,五、数数高下不可保信,六、共住友伴不可保信(每种苦之概要,详明灯颂自释中)。若具体思维,当思别苦。此中摄恶趣苦、善趣苦,恶趣苦应如前下士道中思恶趣苦法门而谛思。此间思恶趣苦後,当继思善趣苦。此间依上师教授,先思人中苦,因八苦除末(取蕴苦),七苦主要依人而生。又七苦之次第,修时先取於人最有感受者,提前思修,次思修生、老、病、死等苦,此为上师要诀。一、人中苦:(一)谋生之苦,(二)爱别离苦,(三)怨憎会苦,(四)求不得苦,(五)生苦,(六)老苦,(七)   (八)死苦。(详明灯颂自释);二、思惟非天苦(即阿修罗苦)(详明灯颂自释中);三、思惟天苦,分二:(一)欲界天苦,(二)上界天苦(亦详明灯颂自释中)。取蕴苦:五取蕴又称有漏蕴,凡成苦谛者,称为有漏。   有说凡有漏,皆行苦性。依烦恼贪着现蕴,始取後蕴,故名取蕴。依烦恼而成蕴,依蕴而起以後烦恼。总之依受五取蕴,为生老病死所依,能引今後二世中,苦苦及坏苦二者。但成取蕴,由惑业自在,皆是行苦。八苦最当思维生苦及行苦性,始生起出离。思此二苦,始能破有漏蕴,始能出世间。但思老死等苦,惟心生凄惨,而不能出世间。於此有漏蕴辗转相续之轮迥世间,心生厌离,乃真出离。平常失意,非真出离。(苦苦、坏苦详明灯颂自释)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行苦之行,是否即行蕴之行?
下一篇:有说证空性,即任运能发菩提心,厌离轮迥之心,更无论矣,此说是否应理?
 于前中士道已说三学.既已说戒,何以于此六度又重说戒?
 远离二障,须修止观。当如何解释二障,及彼二与止观关系?
 修定动时,久住所缘,则沉掉自生,心即不善住所缘,是为忘念过失,应如何对..
 释难中,关於一切心、心所行悉皆断除问题,在何断铮论义?及有无胜义?..
 藏中诸派,如[觉朗派],说真如有自性成就...彼等是否与真正中观应成派..
 宗咯巴大师说:“彼等所引现之如烟雾相...”试言其要。
 知苦谛已,生起求解脱之心,何以不於苦谛后,即说灭谛?
 修求菩提之心,从利他心为始。修求利他之心,又从何而起?
 於身心如何生起静处之法?
 修观资粮中,何为修观之主要因素?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岁末子夜探法义──对〈无私的风险与诱惑〉的回应[栏目:昭慧法师]
 智慧的痕迹──佛子行三十七颂课程笔记(二)[栏目:乘宗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