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行苦之行,是否即行蕴之行?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382
  【第八七则】
  问:行苦之行,是否即行蕴之行?
  答:应知五取蕴因惑业生,行苦之行,非行蕴之行。此身乃业力支配,非自由称行苦。行苦之行,在藏语为“杜杰”,“杜”字义为摄引,由先业摄引今生蕴。“杰”字义谓能作,由摄蕴故,能作苦性,不自在转。若不分别,谓行蕴之行是苦,则色、受、想等,皆是苦了。各宗所许行苦性,各有不同,然合中观者,凡有漏蕴为行苦性。即许三界,虽能住其境界,然不自在,终当变坏,无自在力为行苦性。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生起出离心之量?生起出离心之要点?
下一篇:思苦有何要义?此间应如何思法?
 有谓若由观察慧,以求无别慧,因果二法,则不相顺。于此应如何理解?..
 依七因果言教,已能发起菩提心,何故再加自他相换法门?
 何故说发心为大乘命根?
 抉择不相应行法非自性成立,其概要为如何?
 我与自性,乃无明耽着之境,是所应断。此于依道断,依理断二者中属何种?..
 修中观见,应依了义教,然吾人智浅...究竟何所适从?
 戒之差别?
 应成派自宗,于前后念我,虽不许自性成就...试言其理。
 云何为相似中观之空见?
 以发心轨则受法,以何身为增受与不增受?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以粥活人,大有阴功[栏目:心念与命运·第2册]
 法相唯识学概论序(十一篇)[栏目:太虚法师]
 学佛问答 第八一卷[栏目:学佛问答·净空法师解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