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知恩不忘报,畜类亦能,况为人乎?惟报恩以何为究竟?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160
  【第一二○则】
  问:知恩不忘报,畜类亦能,况为人乎?惟报恩以何为究竟?
  答:以甘旨美衣供母,虽属当作,然非究竟,应以智慧抉择利害。衣食富贵,我母过去曾受多次,非究竟安乐。害我母者,无过苦及苦固——“集谛”,即烦恼业;利我母者,无过安乐解脱。释迦亦曾如我等为一切有情之母,一切有情亦曾为彼之母,等无差别。而彼生起报恩之念,求得断证功德,以报母恩。我等何为不能报恩呢?究竟报恩,惟如佛速求得断证功德,令我母趣於善,乃得安乐。令我解脱者,惟有置母於佛之清净刹土中。如是思修,感动觉悟,生起决定,则报恩心,油然生起。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云何诸佛说修悦意慈心与大悲二者中,先说修悲心,诸佛菩萨亦先赞大悲?
下一篇:何故念恩修法,当於生母之恩,数数思修?
 远离二障,须修止观。当如何解释二障,及彼二与止观关系?
 修定初修时,选择所缘之法,应如何选择?
 云何先思一遍(无我见),其后一切无分别住,亦非修真实(胜观)?..
 菩萨于受用衣食等之意乐,何谓成染犯,非染犯?
 得菩提愿戒已,应如何守护不失?
 初业有情应如何修观?
 曾学法多年,年过花甲,不须勤教...多不如理,应如何为正?
 应如何使此心於向所受戒,护持不舍?
 或问中论说:“有为法无故,何得有无为。”如上解者...
 应圆满具足六种正学而施,何谓六种正学?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何谓菩提道?[栏目:大寂尼师]
 圣三聚经(三十五佛忏悔文)[栏目:修法仪轨]
 瑜伽师地论讲记 初发论端 1[栏目: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禅林宝训》引论(蒋九愚)[栏目:禅宗文集]
 欲臻解脱自在境界,靠智慧[栏目:圣严法师·心灵环保]
 大日经疏讲解 第1集[栏目:大日经疏讲解·成观法师]
 团结四众 共创和谐(了中法师)[栏目:首届世界佛教论坛论文集]
 不同层次中善恶标准略说[栏目:达真堪布]
 救命饮食 第十一章 吃得合理:有关食物与健康的八项基本原则[栏目:中国健康调查报告·救命饮食]
 诸法的本性是通达无碍的[栏目:达真堪布]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