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如何知悲心通内外道,及其差别?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321
【第一二二则】
问:如何知悲心通内外道,及其差别?
答:外道生上界,见下界无量有情之苦,愿其离苦得乐,亦属慈悲,惟非具量大悲;二乘人证空慧,亦观见无量有情苦,而生悲思救。或说二乘无悲,或说有悲而无大悲,皆名相上之诤论。如颇公所说:“二乘但缘知母,念恩、报恩、慈心等而起悲(以证通力尤能缘知母等而起悲),惟不能以“增上意乐”以缘知母等,故无大勇大力,故不能发菩提心力。大乘人以“增上意乐”缘知母等,亦有於戒定慧三学修证中,而生悲者,尤为速发菩提心之因。”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
修悲心之法,何故先...次移生母、亲眷,再移中庸境,渐次推及一切有情?
下一篇:
云何诸佛说修悦意慈心与大悲二者中,先说修悲心,诸佛菩萨亦先赞大悲?
七因果言教中,修知母法门为最要,然而为最难修。要在何处?云何为难?..
或问中论说:“有为法无故,何得有无为。”如上解者...
应如何抉择法无我?
於具力之四种业门,何以应有认识?
总依具明分、住分、轻安之三摩地,所趋之道?
有谓“禅宗之禅,非四禅八定之禅,任何不起分别...”对如是之言,应如何..
菩萨应依何学处?
由于见师乃凡俗相,或见如此这般过失,尚不易认师为佛,应以何法净治?..
摄要而言,弟子对师当如何观法?
如何明如幻义?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相应181经 上分经
[栏目:相应部 45.道相应]
发现自己做不到菩萨戒的内容,于是在佛前忏悔,痛哭流涕,退戒了。请问这样做如法吗?
[栏目:答疑解惑·净空法师问答]
36 心中有鬼
[栏目:依空法师·人间巧喻]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三(九三五)
[栏目:杂阿含经]
相应22经 拘利村经第二
[栏目:相应部 56.谛相应]
佛教戒律学 第五章 佛教规范的法源 第一节 法源概说
[栏目:佛教戒律学]
佛学研究的时代性(李映庭)
[栏目:其它]
一心不乱才能成事
[栏目:心生菩提树·佛理小故事]
关于加强对青少年弱势群体的教育援助和社会关怀的建议
[栏目:永信法师]
宣布涅槃
[栏目:佛宝论·明贤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