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如何知悲心通内外道,及其差别?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414
  【第一二二则】
  问:如何知悲心通内外道,及其差别?
  答:外道生上界,见下界无量有情之苦,愿其离苦得乐,亦属慈悲,惟非具量大悲;二乘人证空慧,亦观见无量有情苦,而生悲思救。或说二乘无悲,或说有悲而无大悲,皆名相上之诤论。如颇公所说:“二乘但缘知母,念恩、报恩、慈心等而起悲(以证通力尤能缘知母等而起悲),惟不能以“增上意乐”以缘知母等,故无大勇大力,故不能发菩提心力。大乘人以“增上意乐”缘知母等,亦有於戒定慧三学修证中,而生悲者,尤为速发菩提心之因。”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修悲心之法,何故先...次移生母、亲眷,再移中庸境,渐次推及一切有情?
下一篇:云何诸佛说修悦意慈心与大悲二者中,先说修悲心,诸佛菩萨亦先赞大悲?
 何以菩萨成熟他有情,次应学行四摄?
 上师教授说:业果为正法之首,其故安在?
 地狱之苦,何故那般长永剧烈?
 于时浊慧减之时机,修学之教授方式,是否应随时机,有所变通?
 初观所缘应注意事项?
 云何若未得无我见,随如何修,或观察修,或专注修,终非修真实(胜观)?..
 菩萨应依何学处?
 於身心如何生起静处之法?
 应如何认识灭谛之解脱?
 释难中,关于胜义谛非一切种智所行境问题,有何断诤论议?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藏传净土法 第三十一课[栏目:藏传净土法学习讲记]
 不念弥陀更念谁[栏目:达观法师·佛法随笔]
 千钱买一喝的了明禅师[栏目:菩萨应化篇]
 接近上师[栏目:宗萨钦哲仁波切]
 孩子小脑萎缩、偏瘫怎么办?[栏目:开愿法师答疑]
 什么是佛教[栏目:乌巴庆老师文集]
 116.问曰:佛命须菩提为诸菩萨说般若,而须菩提言无菩萨,与佛相反,佛何以同之?[栏目:大智度论·四百问答]
 迸发生命力[栏目:禅门一念·传灯法师]
 为什么托钵时,僧众要将右肩包住?还有什么时候将右肩包住?[栏目:玛欣德尊者答疑]
 亲友书 第十节课[栏目:亲友书学习]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