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如何知悲心通内外道,及其差别?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355
  【第一二二则】
  问:如何知悲心通内外道,及其差别?
  答:外道生上界,见下界无量有情之苦,愿其离苦得乐,亦属慈悲,惟非具量大悲;二乘人证空慧,亦观见无量有情苦,而生悲思救。或说二乘无悲,或说有悲而无大悲,皆名相上之诤论。如颇公所说:“二乘但缘知母,念恩、报恩、慈心等而起悲(以证通力尤能缘知母等而起悲),惟不能以“增上意乐”以缘知母等,故无大勇大力,故不能发菩提心力。大乘人以“增上意乐”缘知母等,亦有於戒定慧三学修证中,而生悲者,尤为速发菩提心之因。”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修悲心之法,何故先...次移生母、亲眷,再移中庸境,渐次推及一切有情?
下一篇:云何诸佛说修悦意慈心与大悲二者中,先说修悲心,诸佛菩萨亦先赞大悲?
 云何为相似中观之空见?
 此正修观,乃已得止以后之事,何以尚须修止?
 何者为修止所依之资粮?何故须此诸资粮?
 何者为精进之自性?
 修观资粮中,何为修观之主要因素?
 云何于我执,损与不损之义?
 为修解脱生死苦之出离心,为何应先修远离三恶趣苦之出离心?
 试言后得修如幻化之空见修法?
 菩提愿心学处,分舍与退二种,应如何抉择?
 得相似中观时,当入何道位?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做到真正的皈依[栏目:洛桑陀美仁波切]
 竿影见佛[栏目:心灵小品·禅语故事]
 禅观入门 一、禅的基本原理舆性质 略谈禅定的理论与实践[栏目:宋智明居士]
 内观基础 七、心[栏目:内观基础]
 保持距离[栏目:生活的情趣·迷悟之间]
 五欲就是捆绑我们的五条绳索[栏目:人生智慧·济群法师]
 行者学习般舟心得记要:径行念佛一昼夜自述[栏目:慈法法师]
 新世纪的佛教教育(杨曾文)[栏目:佛教与教育]
 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二)人生篇 二○、为什么要闻法[栏目:慈航法师]
 《因果明镜论》讲记 八[栏目:智海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