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如何知悲心通内外道,及其差别?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424
  【第一二二则】
  问:如何知悲心通内外道,及其差别?
  答:外道生上界,见下界无量有情之苦,愿其离苦得乐,亦属慈悲,惟非具量大悲;二乘人证空慧,亦观见无量有情苦,而生悲思救。或说二乘无悲,或说有悲而无大悲,皆名相上之诤论。如颇公所说:“二乘但缘知母,念恩、报恩、慈心等而起悲(以证通力尤能缘知母等而起悲),惟不能以“增上意乐”以缘知母等,故无大勇大力,故不能发菩提心力。大乘人以“增上意乐”缘知母等,亦有於戒定慧三学修证中,而生悲者,尤为速发菩提心之因。”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修悲心之法,何故先...次移生母、亲眷,再移中庸境,渐次推及一切有情?
下一篇:云何诸佛说修悦意慈心与大悲二者中,先说修悲心,诸佛菩萨亦先赞大悲?
 有谓若由观察慧,以求无别慧,因果二法,则不相顺。于此应如何理解?..
 何故须思修爱执自我之过患?
 于时浊慧减之时机,修学之教授方式,是否应随时机,有所变通?
 何谓正念、正知,及其差别?
 于破除人法二我执之方便中,何故先破除人我...试说缘起三理之要义。..
 施不应行法?
 精进之差别?
 内地习禅宗者所言,极似支那堪布大乘和尚之见,对宗祖达摩应如何理解?..
 菩提道次第中,依止修观之义,其概要为何?
 菩萨应行应断纲要?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三七五 鸠本生谭[栏目:第五篇]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八八五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九集]
 许愿的香炉[栏目:戒嗔的白粥馆]
 普贤菩萨十大愿与和乐家庭(颜尊严)[栏目:普贤菩萨·文集]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一0八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二集]
 1.我们要信仰什么[栏目:星云法语·成功人生]
 妙法莲华经讲记 讲述经题[栏目:智谕法师]
 佛之知见[栏目:衍慈法师]
 素食提供正能量[栏目:学佛与吃素]
 你在修忍辱吗?[栏目:格桑扎西仁波切]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