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修报恩时,亦曾想以离苦得乐报其恩,此与增上意乐,有何不同?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476
【第一二九则】
问:修报恩时,亦曾想以离苦得乐报其恩,此与增上意乐,有何不同?
答:报恩时所生离苦得乐之心,如欲买物方议价,较增上意乐时所生离苦得乐之心,其范围狭小。增上意乐如购物已付价,此物方为我所有。且报恩时所引为慈悲,此增上意乐所引为菩提心。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
云何为相似菩提心?
下一篇:
修增上意乐之要义,云何为生起增上意乐?
于破除人法二我执之方便中,何故先破除人我...试说缘起三理之要义。..
修观闻思应依何种经教?
宗喀巴大师菩提道次第中,关于胜义谛释难,于任何不见即见胜义问题,有何断..
由于见师乃凡俗相,或见如此这般过失,尚不易认师为佛,应以何法净治?..
慈心生起之量?
由何而决知死时除佛法外余皆无益,及此中心要?
若谓和尚乃一门顿超之法,应如何理解?
有说证空性,即任运能发菩提心,厌离轮迥之心,更无论矣,此说是否应理?..
云何依止善知识为入道之根本?
生起出离心之量?生起出离心之要点?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五百罗汉 105、严土尊者
[栏目:五百罗汉]
瑜伽师地论 解题
[栏目:佛书解题]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