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付嘱品第十之五 一相三昧 一行三昧
 
{返回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白话解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373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付嘱品第十之五 一相三昧 一行三昧

[经文]

师复曰:汝等若欲成就种智⑴,须达一相三昧,一行三昧⑵。若于一切处而不住相,于彼相中不生憎爱,亦无取舍,不念利益成坏等事,安闲恬静,虚融澹泊,此名一相三昧。

【注】

⑴ 种智 《大般若经》说有三智:一、一切智,二、道种智,三、一切种智。《大智度论》说:一切智为缘觉、声闻之智,道种智为菩萨之智,一切种智为佛智。天台宗据《大智度论》“三智一心中得”之说,认为以佛智照空名一切智,照假名道种智,照中名一切种智。

⑵ 一相三昧、一行三昧 一相三昧讲认识,一行三昧讲实践。浅白一点,就是:心念不住妄相,行为要有直心。具此两种三昧,定成菩提妙果。要证菩提,又难又不难,全在一念之差。

[星云大师译文]

六祖又说:各位善知识!你们人人各自清净心意,听我说法:如果要想成就佛的一切种智,必须了达一相三昧和一行三昧。如果能在一切处而不住一切相,并于一切相上不起怨憎或喜爱,也沒有执取和舍弃的心念,不计较利益成败等事,安闲恬然平净,清虛圆融澹泊,这就叫做一相三昧。

[经文]

若于一切处行住坐卧,纯一直心,不动道场,真成净土,此名一行三昧。若人具二三昧,如地有种,含藏长养,成熟其实,一相一行,亦复如是。

[星云大师译文]

如果在一切处,无论行住坐卧,都怀有一颗纯净正直的心,不必在道场中別有举动造作,即已真实成就净土,这叫做一行三昧。如果能够具有这二种三昧,就好像地下种子,由含藏到长养,终使果实成熟。一相三昧和一行三昧也是如此。

[经文]

我今说法,犹如时雨,普润大地,汝等佛性,譬诸种子,遇兹沾洽,悉皆发生。承吾旨者,决获菩提;依吾行者,定证妙果。

[星云大师译文]

我现在所说的法,譬如及时雨,普遍潤泽大地上的一切生物;你们的本有佛性譬如一切种子,遇到这及时雨的滋潤,都能发芽生长。凡是承受我的旨意的人,一定能证得菩提,依照我所说去行持的人,决定能够获证妙果。

[经文]

听吾偈曰:

心地含诸种,普雨悉皆萌,

顿悟花情已,菩提果自成。

[星云大师译文]

听我说偈:

心地含藏诸种子,普获法雨皆发萌。顿悟华情行持后,菩提妙果自然成。

[经文]

师说偈已,曰:其法无二,其心亦然,其道清净,亦无诸相。汝等慎勿观静,及空其心;此心本净,无可取舍,各自努力,随缘好去。

尔时,徒众作礼而退。 

[星云大师译文]

六祖说完偈语,又说:佛法沒有二法,心也是这样,只有一种。佛道清净,沒有什么可以执着。你们切勿偏着“看净”和偏落『“空心”,自心本来清净,原本无可执取和舍弃。你们要各自努力,随缘珍重!

这时,徒众都向六祖顶礼而后退出。

[星云大师问题讲解]

如何修持一相三昧和一行三昧?

所谓三昧,又称三摩地,意译为等持、正定等。也就是心定于一处或一境的一种安定状态。

过去一般人以为参禅一定要打坐,其实,行住坐卧都可以参禅。参禅悟道,用心即是,不关身相;心为万事之主,任何修行,重在明心耳!

讲到如何修持一相三昧和一行三昧,首先必须具备:

要深信因果要严持戒律。要坚固信心。要決定行门。

这四点,在参禅用功办道之前,一定要把它熟练,少一分都不够。所谓“因地不直,果招紆曲”、“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从深信因果、严持戒律,到坚固信心、決定行门,都是一种心理建设的功夫;心里有了建设,才有力量,才能承担大法。

修行一相三昧或一行三昧,能够了达迷悟不二、凡圣一如的境界。因此,六祖大师说,若要成就一切种智,必须了达一相三昧和一行三昧。

万法唯识,三界唯心。于一切处、一切相,能本着清净心来看待,一切就是净土。《维摩经》说:“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国土净。”


{返回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白话解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六祖大师法宝坛经付嘱品第十之六 禅宗传承
下一篇:六祖大师法宝坛经付嘱品第十之四 传法不传衣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机缘品第七之四 答志通 三身四智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忏悔品第六之四 归依自性三宝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机缘品第七之一十二 答某僧 破卧轮妄见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护法品第九之三 烦恼即是菩提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妙行品第五之一 何名坐禅(二)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忏悔品第六之三 四弘愿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决疑品第三之三 但心清净即是自性西方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付嘱品第十之一 三科三十六对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付嘱品第十之八 香烟指处是师归所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般若品第二之一 摩诃般若波罗密多(一)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欲除沉悼,先须认识沉悼体相,应如何认识及如何对治?[栏目: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曹洞宗的创立及发展[栏目:禅宗·曹洞宗]
 论即身成佛[栏目:太虚法师]
 摄大乘论讲记 第二○卷[栏目:净界法师]
 浮生若茶(林清玄)[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无名问无明—圣严法师与李连杰的对话 无名问无明[栏目:法鼓山智慧随身书·智慧对话]
 《安乐集》讲记 第五十四集[栏目:安乐集讲记]
 敬师 Veneration to Guru[栏目:旅途脚印 Footprints on the Journey]
 当速组佛教正信会为在家众之统一团体[栏目:太虚法师]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二 (10)[栏目: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