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修菩提心法,下座后应如何修?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256
  【第一四四则】
  问:修菩提心法,下座后应如何修?
  答:除应阅有关修菩提心经论外,摄要有三:一,放眼观境广大修,常登高山远眺,观境广大,此除心狭小境,而修自他相换法;二,甘丹派下座三修:甲、不悦意境(逆境),易生嗔,嗔起立察觉,与我相同生嗔而受苦者,不知凡几,我愿代受,令一切嗔,皆聚于我观修;乙、悦意境(顺境),易生贪,贪起立察觉,与我相同生贪而受苦者,不知凡几,我愿代受,令一切贪,皆聚于我观修,丙、中庸境,易生痴(不起缘起),痴起立察觉,与我相同生痴而受苦者,不知凡几,我愿代受,令一切痴,皆聚于我观修。三,下座应修纲要:谓利用烦恼化为道用,在末法时,烦恼炽盛,魔类随喜,行者遇顺、逆、中境,皆易退堕,乃魔加持。应思苦乐皆助伴。谓遇苦则思一切有情,具此苦者,不知凡几,应修取入法;遇乐则思一切有情,皆应具此,则修施予法。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以发心轨则受法,以何身为增受与不增受?
下一篇:增上意乐、菩提心,虽与七因果同,但应如何衔接而修?
 无著声闻地说:“贤首:当知如是所缘,甚为微细...”应如何正解,而生起..
 总说应如何抉择明我无自性?
 抉择不相应行法非自性成立,其概要为如何?
 七重因果言教之“七重因果”应如何解释?
 菩萨应行应断纲要?
 应如何令所受皈依戒条,如法而得清净?
 初观所缘应注意事项?
 解脱之道,要在三学,於此其中士道,详言戒学,而置定慧二学於上士道为何故..
 [此所见之胜义,即...]此中有几种难解问题,试详其义。
 何以不但观真言尊,须观智慧尊?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什么是摄心念佛?[栏目:印光法师·问答汇编]
 菩提道次第略论第22讲[栏目:菩提道次第略论讲记]
 与药师佛相约的生命故事[栏目:药师佛感应录]
 平淡、平实中的不平凡──记亲近印公导师的殊胜因缘[栏目:传道法师]
 阿含解脱道次第 解说讲稿 第卅章 证果次第(四双八辈)[栏目:空海(惟传)法师]
 故道白云 22.转*轮[栏目:故道白云]
 “皈依佛”所说的“佛”,是过去佛,还是未来佛呢?[栏目:开愿法师答疑]
 第一 犍度篇 蕴相应(上)[栏目:犍度篇]
 六、出世之路 出污泥而不染[栏目:大师在喜马拉雅山]
 因是子静坐法续篇 第一章 静坐前后之调和工夫[栏目:蒋维乔居士]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