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修菩提心法,下座后应如何修?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038
【第一四四则】
问:修菩提心法,下座后应如何修?
答:除应阅有关修菩提心经论外,摄要有三:一,放眼观境广大修,常登高山远眺,观境广大,此除心狭小境,而修自他相换法;二,甘丹派下座三修:甲、不悦意境(逆境),易生嗔,嗔起立察觉,与我相同生嗔而受苦者,不知凡几,我愿代受,令一切嗔,皆聚于我观修;乙、悦意境(顺境),易生贪,贪起立察觉,与我相同生贪而受苦者,不知凡几,我愿代受,令一切贪,皆聚于我观修,丙、中庸境,易生痴(不起缘起),痴起立察觉,与我相同生痴而受苦者,不知凡几,我愿代受,令一切痴,皆聚于我观修。三,下座应修纲要:谓利用烦恼化为道用,在末法时,烦恼炽盛,魔类随喜,行者遇顺、逆、中境,皆易退堕,乃魔加持。应思苦乐皆助伴。谓遇苦则思一切有情,具此苦者,不知凡几,应修取入法;遇乐则思一切有情,皆应具此,则修施予法。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
以发心轨则受法,以何身为增受与不增受?
下一篇:
增上意乐、菩提心,虽与七因果同,但应如何衔接而修?
由法我执而后有人我执,云何依修见次第,先说补特伽罗无我,后说法无我?..
何以宗喀巴大师论著,为诸大德赞为空前论著?
施度于身心生起之法?
远离二障,须修止观。当如何解释二障,及彼二与止观关系?
试略言九住心相?
何为具足定量之发心?
云何肯定其(所执之状之我)所属为一为异?
曾学法多年,年过花甲,不须勤教...多不如理,应如何为正?
上师教授说:业果为正法之首,其故安在?
由修下士共道法门,心初生起之量为何种?於如是法门,虽作闻思修,未入其要..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感恩的功德
[栏目:仁焕法师]
自省者自强,自律者自尊(1)
[栏目:包容的智慧]
第七 难陀学童所问之义释
[栏目:小义释]
做人的基础(三)
[栏目:仁焕法师]
波罗蜜多
[栏目:阿松活佛·利乐心语]
明代的因明研究(徐东来)
[栏目:因明学参考资料]
随感几则
[栏目:菩提洲·佛子心语]
开启永恒的慧命
[栏目:证严法师]
赖永海
[栏目:当代佛教学者]
明了众生的根机,像知道茉莉花的特性般重要
[栏目:和佛陀赏花去]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51La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