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请师父开示“空有不二”的思想。
 
{返回 开愿法师答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671
同修:“有”和“空”是哲学当中非常重要的一对范畴,也是佛法重点讨论的内容,请师父开示“空有不二”的思想。 师:这是我们学习佛法,尤其是大乘佛法,常常听到的一个问题,尤其是读过《金刚经》的人,都会提到这个问题。 这个宇宙,佛说“万法皆空”。那到底空了没有?如果真的是空了,这些现象又怎么解释?如果是“空”,“空”是一个什么状况?既然是“有”,又怎么会说“空”?这些都是我们众生分上的分别执着,认为佛说的“空”就一定是“空”的,佛说的“有”,一定是真“有”的,总是落在两边,不能作为中道。 佛门常讲:真空不空,妙有非有。所说的“空己”,是我们一切众生本具的本体佛性,是空的;“妙有”是它能够显示万事万法。那既然万事万法都是本体所显现的,那能够空的体和能够现的法,它就是一不是二。只是我们众生,有时候明白了一些现象,以为自己搞清楚了,却不知道在里面产生了执着,把本体给忘掉了;而有一些人就执着于“空”,读了一些大乘经典以后,觉得既然佛说都是空的,就不能够正确地对待对外面的世界了,就消极了。这都不是佛所说的真实义。 佛告诉我们的“空”,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个“空”,佛所说的“有”,也不是我们众生执着里与“无”相对的这个“有”。佛是放下了执着、分别以后,所产生的“空”与“有”,是道法自然的一个现象。那我们众生呢?由于内心有烦恼、妄念、障碍,所以不能够见到这个本来面目。祖师常常做比喻说,佛的心就好像一潭纯净之至的水,能照见万物,而我们众生的心,就好像一潭浑浊的水,不能够照见万物,但是这个水的本质,是没有清与浊之分的。为什么这个水浑浊了呢?因为水有了波动以后,把水底下的沙尘、泥土翻上来了,所以变成了浑水,但是水的本质是清的,只是一时地被污染了。所以我们要给它一定的时间,把这些沙尘、泥土通通沉到底以后,水的本质就显现出来了,是纯净的,也可以通照万物。只不过是我们众生这个心,在没有明白、觉悟之前,没有方法使它保持清净的状态,反而是越想清净越乱。所以佛在成就以后,开显八万四千法门,不过是让我们通过佛所说的种种善巧方便,把我们内心的这些沙尘、染污沉淀下去而已,使我们回归到真正的宇宙之本体,众生本来的面目,回到我们本来的,应该生活的,净土经里面讲的“极乐世界”,大乘经里面讲的“一真法界”。一真法界就是不生不灭,不能说它“空”,也不能说它“有”,它是道法自然的本来现象。 (2011年12月1日在北京的答疑开示)

{返回 开愿法师答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怎么样才是真正的忏悔?
下一篇:唯识就是唯心吗?
 怎么劝亲友诵《地藏经》呢?
 在佛门里做了这么多善事,为什么还会得绝症呢?
 孩子不听话,我现在精进学佛能影响他吗?
 身体不好是不是和冤亲债主也有关系?
 请问师父怎么检验自己的修行有改变和提升了?
 为什么我总觉得自己的心很乱啊?
 请问如果心里有很多杂念,应该怎么做?如果很怕一个曾经伤害过自己的人,应..
 什么是“有漏福报”,什么是“无漏福报”,怎么区分呢?
 请问佛教的人生意义是什么呢?
 师父您说我们做事的过程,同时需要提起智慧的观照,怎么理解呢?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见佛方念佛[栏目:传喜法师]
 朝圣圆觉——《圆觉经》讲记 目录 圆觉经经文[栏目:清净法师]
 闻思修慧与四依[栏目:般若]
 《阿弥陀佛证契仪轨》的讲解[栏目:林钰堂博士]
 永不颠倒的真理——佛学四谛之苦谛[栏目:印良法师]
 相应20经 烦恼的灭尽经[栏目:相应部 48.根相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