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若谓:“非废止施等诸度,唯修慧而施等自具...”作此言时,当作何解?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676
  【第一五七则】
  问:若谓:“非废止施等诸度,唯修慧而施等自具,谓于彼等任何亦不思维,则皆全矣。以不耽着能施、所施、施物故,而无缘之施即全,如是余等亦全。经中亦说,于一一地中摄六度故耳。”作此言时,当作何解?
  答:倘仅以此即全者,则外道于心一境性之观中,平等住时,无耽着故,当全一切波罗密多。又如了义经十地经中所说:“许声缘亦有于法性无分别智。”若如彼说,则声缘平等住时,当全一切菩萨之行。如是则外、小皆成大乘。若因经说,一一之中,便能摄六,仅彼为足,则献坛供,亦说涂牛粪水之行施有六,仅此认为具足六度,岂能合理?当知以见摄行,及以方便摄慧之理,譬有慈母,因爱子死为忧所苦,与余谈说等时,任起何心,而忧恼之势力不减,然非一切心,皆是忧心。如是若通达空性之智势猛,则于布施、礼拜旋绕等时,缘彼等心,虽非通达空性,然具彼等之势力而转,亦无相违。若以猛利菩提心为前行,则虽住空性定时,菩提心不现起,然以有彼力执持,亦无相违。慧与方便不离之理,亦如是也。”以上为菩提道次第中所说,于此应知,唯佛能同时一心双运。故一心专注空定,不能同一刹那又缘布施等。但前者(菩提心施等)之力,未全退失,即为摄持。非皆全也。若谓一心专注空性时,同时亦能缘菩提心者,则缘菩提心,应有前因。但可说从前修菩提心之力不失,即为摄持不离。是故通达空性,智慧猛利力量不失,而行布施,方为无缘之施。非于所施、能施、施物任何亦不分别,即是无缘之施。于施时,见所施、能施、施物虽是有,而是缘起安立,无实自性,乃称空慧真实摄持之施。支那堪布谓:“一切身语所作,皆非成佛方便。”然彼不知以慧摄持之方便,乃成佛之正因。菩提道次第说:“于说福德资粮之果,为世间身财长寿等,亦不应错误。若方便与智慧不相离,若是世间,倘以慧摄持,则极可为解脱与种智之因也。”如龙树宝鬘论说:“大王:佛色身从福资粮生。”以故应勤修此福德资粮;“大王:佛法身从慧资粮生。”以故应勤修此智慧资粮也。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支那堪布大乘和尚引经说:“于施等六度,现行耽着...”如是等处.当作何解?
下一篇:有谓“禅宗之禅,非四禅八定之禅,任何不起分别...”对如是之言,应如何解答?
 应如何抉择法无我?
 修菩提心法,下座后应如何修?
 何者为修止所依之资粮?何故须此诸资粮?
 云何为[心所作空]、[一分空]、[无义空]等?
 善达二谛,有何重要?
 精进於身心生起之法?
 皈依有何种胜利?因何而有如是广大胜利?
 思苦有何要义?此间应如何思法?
 [此所见之胜义,即...]此中有几种难解问题,试详其义。
 地狱之苦,何故那般长永剧烈?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红祭祀(荤烟供)[栏目:仪轨]
 佛学的真面目·10:从生命的种类说起[栏目:妙泽居士]
 开导[栏目:慈诚罗珠堪布·微教言]
 沉睡的脑细胞[栏目:传喜法师]
 让自己具足无伪的戒德智慧[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1年]
 多重视野中的佛教与科学(蒋劲松)[栏目:佛教与科学]
 华严原人论 4 直接显示一切存在的真源——指了知佛教教义的实教[栏目:华严原人论·白话文]
 他力信心[栏目:净界法师]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五十六集[栏目:净土大经解演义·净空法师]
 杂阿含经卷第一(一三)[栏目:杂阿含经]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