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有说:『初业有情以律仪戒为首要...』是否应理?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456
  【第一八三则】
  问:有说:『初业有情以律仪戒为首要,加行菩萨以摄善法戒为首要,地上菩萨以饶益有情戒为首要。』是否应理?
  答:上师开示说:「律仪为先,乃对三种戒说,非对有情说。若不防护十不善业,即坏菩萨一切律仪。』当知坏戒与舍戒不同。若比丘坏比丘戒,则於其菩萨戒,不决定舍。现观庄严论说:「五地菩萨欲圆满五地功德,须远离十恶罪。』故无论在何道地菩萨,皆以防护戒(律仪)为首要。以律仪戒为後二戒之根本依处故。若谓别解脱戒之声缘戒,非菩萨所应学而弃其所制取舍。则彼不知善护别解脱戒,即善护菩萨防护戒,不须别学故。
  此即菩萨戒学之关要。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何者为忍之自性?
下一篇:於身心如何生起待戒之法?
 问:真实成止之量?
 因止亦可以真俗二谛,随一为所缘,何必先止后观?
 如何明如幻义?
 云何宗喀巴大师菩提道次第说:“成立无为法无自性...”
 对于法源诸师,是否亦应如现依上师,观其功德而生敬?
 抉择法无我无为法,无自性之修法,其概要为如何?
 知苦谛已,生起求解脱之心,何以不於苦谛后,即说灭谛?
 云何为[心所作空]、[一分空]、[无义空]等?
 既知难得,得已且具大义之暇满人身,今既获得,应如何作取舍?
 总依具明分、住分、轻安之三摩地,所趋之道?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唤处分明应处亲,不知谁是负恩人;东家漏泄西家事,却使旁人笑转新。[栏目:千江映月·星云说偈]
 开展四川佛教研究的意义[栏目:黄心川教授]
 慧灯之光一 11-8、菩提心的修法[栏目:慈诚罗珠堪布]
 六祖坛经 第五集[栏目:六祖坛经讲记·中广电台]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