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从改变观念到改变心态
 
{返回 济群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564

从改变观念到改变心态

  我们所认识的世界,其实都是自己的一种设定。在见道之前,我们看到的永远不是世界真相。但我们可以从认识上了解并接近这种真相,这就需要知道从什么角度、以什么方式看待问题。每件事对我们产生什么影响,往往不在于事件本身,而在于我们如何看待,如何处理。

  学佛之前,我们都有自己固定的观察方式和处理习惯。其中,主要决定于观念和心态。通常,我们是通过观察和比较,考虑此人此事对自己的利弊得失,然后再生起好恶之感,这就是观念在影响心态,决定心态。所以,必须从观念着手修正。佛法给我们提供的,就是看待问题的正确方式。依此正见,再对所缘对象重新审视,去除我们附加其上的错误执著。

  进而还要解决心态问题。这是代表无尽生命的积累,所以,心态有时是走在观念之前的。比如看到不喜欢的人,不用经过思考,直觉就会讨厌。这种近乎本能的抗拒,就是心态在直接产生作用。改变这一状况,也需要从观念契入。因为心态并不是凭空而有,而是由往昔业缘所致,由无始无明所致,也是无自性的。当串习产生作用时,我们不要盲目跟进。而要找一找,它的源头在哪里,它的所依是什么。如果找不到,这些心态也就失去生长基础了。

  《道次第》的学习,也应围绕这两个项目展开。一方面,通过反复不断的观察修,以佛法正见来改变观念,与法相应。一方面,将观念落实于心行,在运用过程中调整心态。


{返回 济群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相信解脱,希求解脱
下一篇:边见与中道
 如何依止善知识
 看看你能对号入座吗
 为谁持戒为谁修
 对学院式教学的感想
 依止法——意义来自需要
 西园寺五百罗汉后记
 青年僧伽应有的宗教情操
 处世间,如虚空
 给当代弘法把个脉
 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慧远(334~416)[栏目:汉传佛教人物]
 寿命无常(二)[栏目:妙离世间·嘎玛仁波切]
 听闻忏悔法 知晓是与非[栏目:传喜法师]
 僧教育之目的与程序[栏目:太虚法师]
 般若智慧与现代人的心灵生活(释法缘)[栏目:般若]
 遍老佛学思想管窥[栏目:宗性法师]
 《入菩萨行》讲解 第四品 不放逸(续二)[栏目:久美多杰堪布]
 请问六度中的般若波罗蜜是什么意思?该如何修持般若波罗蜜?[栏目:传喜法师·信众问答]
 什么是拥有?[栏目:法门寺佛学院·学僧园地]
 佛教各宗大意—成实宗大意[栏目:黄忏华居士]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