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何以菩萨成熟他有情,次应学行四摄?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438
  【第一九八则】
  问:何以菩萨成熟他有情,次应学行四摄?
  答:大乘有三大:即大心、大离、大证。发心入大乘,不论为得涅槃佛果,或为圆满三大,其总要都在利益有情。故唯发心尚为不足,必须学行经教。又欲成熟他有情,自若尚未成熟,如何可能,故当先学六度(成熟自佛法),次如诸菩萨学行四摄,方能圆满利他事。四摄:根据弥勒经庄严论说:『施同(谓布施)示彼(谓爱语)令受持(谓利行),自亦随行谓同事。』此为四摄之总体相。一,布施:如前说施波罗密多学处时所说,兹从略。但当知布施关要,为令听者成为法器;二,爱语:於所化机,宣说诸波罗密多。爱语关要,为令听者,深生信解;三,利行:於如是宣说诸义,令其起行,或令正受,利行关要,为令受善,令已生信解者受持,把握坚固;四,同事:欲安立所化於何义利,自亦住於彼,与彼相顺修学也。同事关要,令其永久受持,不稍退转(详明灯颂自释四摄法门中)。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菩萨万行,皆可以六度、四摄摄之...试略言由此而经道位概况。
下一篇:何者为生活潜意正因?
 修求菩提之心,从利他心为始。修求利他之心,又从何而起?
 修定应以何为加行?
 经摄七因果言教有二义,於此二义,应作如何理解?
 有说地狱境,为各各有情,由自业力变现虚妄境界,是否应理?
 方便与智慧,随学其一,不能成佛之理?
 于十种对境,应具何种殊胜心?
 曾学法多年,年过花甲,不须勤教...多不如理,应如何为正?
 云何为[心所作空]、[一分空]、[无义空]等?
 于时浊慧减之时机,修学之教授方式,是否应随时机,有所变通?
 得相似中观时,当入何道位?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养成修行的习惯[栏目: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佛法讲不杀生,但植物、真菌等也都是生物,那么吃素是否也意味着杀生呢?[栏目:济群法师问答]
 内心解读 二、色空分:人格形态和菩萨潜质[栏目:清净法师]
 念佛[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二]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九(一○八三)[栏目:杂阿含经]
 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二、布施圆满愿 (四)菩萨行外布施及内布施时如何分辨应施与不应施?[栏目:大寂尼师]
 居士传四十二[栏目:居士传]
 菩萨的生活态度[栏目:传灯法语·乘宗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