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何以菩萨成熟他有情,次应学行四摄?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478
  【第一九八则】
  问:何以菩萨成熟他有情,次应学行四摄?
  答:大乘有三大:即大心、大离、大证。发心入大乘,不论为得涅槃佛果,或为圆满三大,其总要都在利益有情。故唯发心尚为不足,必须学行经教。又欲成熟他有情,自若尚未成熟,如何可能,故当先学六度(成熟自佛法),次如诸菩萨学行四摄,方能圆满利他事。四摄:根据弥勒经庄严论说:『施同(谓布施)示彼(谓爱语)令受持(谓利行),自亦随行谓同事。』此为四摄之总体相。一,布施:如前说施波罗密多学处时所说,兹从略。但当知布施关要,为令听者成为法器;二,爱语:於所化机,宣说诸波罗密多。爱语关要,为令听者,深生信解;三,利行:於如是宣说诸义,令其起行,或令正受,利行关要,为令受善,令已生信解者受持,把握坚固;四,同事:欲安立所化於何义利,自亦住於彼,与彼相顺修学也。同事关要,令其永久受持,不稍退转(详明灯颂自释四摄法门中)。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菩萨万行,皆可以六度、四摄摄之...试略言由此而经道位概况。
下一篇:何者为生活潜意正因?
 修时摄加行、正行、完结行三段,在此三段中,有应注意之点(可例推其余法门..
 何得谓方便与智慧?
 一切分别皆是[应破分](须破除者)者。宗喀巴大师破斥甚广,云何非理?..
 经中有残害佛法者,不可与慈之文,应如何理解?
 试言得止后修观之法应如何?
 上师即佛有何经教明文作证?
 业不作不得,作已不失之理趣,应如何思修而生决定?
 以发心轨则受法,以何身为增受与不增受?
 三种加行依止法,应如何理解?
 修定动时,久住所缘,则沉掉自生,心即不善住所缘,是为忘念过失,应如何对..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汉传佛教禅宗如何依止善知识[栏目:明贤法师]
 相应55经 树心经[栏目:相应部 48.根相应]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七0三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八集]
 第二篇 贪 - 为什么贪心?[栏目:放下的幸福]
 细心体会佛法 3[栏目:学修笔记·学诚法师]
 也谈素食(郑颂英)[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五四二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六集]
 佛教与青年[栏目:文珠法师]
 金刚精要引导文——初学悦耳·宝藏库[栏目:阿松·桑昂丹增仁波切]
 一位师兄刚学佛,觉得空性法门没有什么用处,我应该力劝他学习般若吗?[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