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何以菩萨成熟他有情,次应学行四摄?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553
【第一九八则】
问:何以菩萨成熟他有情,次应学行四摄?
答:大乘有三大:即大心、大离、大证。发心入大乘,不论为得涅槃佛果,或为圆满三大,其总要都在利益有情。故唯发心尚为不足,必须学行经教。又欲成熟他有情,自若尚未成熟,如何可能,故当先学六度(成熟自佛法),次如诸菩萨学行四摄,方能圆满利他事。四摄:根据弥勒经庄严论说:『施同(谓布施)示彼(谓爱语)令受持(谓利行),自亦随行谓同事。』此为四摄之总体相。一,布施:如前说施波罗密多学处时所说,兹从略。但当知布施关要,为令听者成为法器;二,爱语:於所化机,宣说诸波罗密多。爱语关要,为令听者,深生信解;三,利行:於如是宣说诸义,令其起行,或令正受,利行关要,为令受善,令已生信解者受持,把握坚固;四,同事:欲安立所化於何义利,自亦住於彼,与彼相顺修学也。同事关要,令其永久受持,不稍退转(详明灯颂自释四摄法门中)。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
菩萨万行,皆可以六度、四摄摄之...试略言由此而经道位概况。
下一篇:
何者为生活潜意正因?
明灯颂及自释(简称)有何特点?
云何我执为烦恼之根本?
可观上师即佛之理,应如何观法?
过去藏中先德异说纷纭,而修时则归于一途,其要点症结安在?
能解释佛语者,以何为最善?并言其事由,及其道要。
试略言自宗认识无明烦恼之情况?
应如何释世俗与谛字义?此中有何误解?应如何正释?
法与非法之差别,以何为量?
得菩提愿戒已,应如何守护不失?
回向与发愿有何差别?何为善回向与不善回向?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五章 佛教艺术的发达 第四节 云冈
[栏目:中国佛教史概说]
闭关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栏目:学佛学经·净空法师问答]
致曹劲松(能证)函
[栏目:明真法师]
五百罗汉 052、解空第一尊者
[栏目:五百罗汉]
抉择(悟仪)
[栏目:福建佛学院·学僧园地]
Straight from the Heart - Investigating Pain
[栏目:Maha Boowa]
第一 六处篇 六处相应(1)
[栏目:六处篇]
《楞严经》轻松学 卷二(之十)
[栏目:楞严经轻松学·超然法师]
请法师为我解答一下:正知与正念之间的关系
[栏目:生西法师问答]
大圆满前行引导文·08 依止上师
[栏目:大圆满前行引导文]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