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生死根本不应有不同之二,应作何解?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869
  【第二四二则】
  问:设有难则问:如宝鬘论说,无明为生死根本;又如入中论说,诸烦恼过患,见由坏聚见(即萨迦耶见)而生。生死根本不应有不同之二,应作何解?
  答:不唯应成派,即自续、唯识、经部、有部皆不说生死有二根本。否则,生死根本有不同之二,阿罗汉果不能安立,又有寂灭之门有二之过患(内道皆说寂灭之门不二)。自续以下各派不许法我执为生死根本,已如上述。
  应成本宗谓人法二执皆以执实有为其行相,二执唯所缘不同,而行相相同,故说二执皆烦恼障,皆生死根本,而无前说过患。论说法我执为坏聚见因者,是说无明中二执前后之因果。若说彼二为烦恼之根本者,是显为余烦恼之根本。余烦恼谓除法我执坏聚见而外,余贪、害意等诸烦恼。法我执缘于蕴等执实,坏聚见缘于补特伽罗执实。而贪嗔等则由此执实之根而起,然于各别对境起不同之行相,如于悦意不悦意境,起贪着、嗔恚行相。余诸烦恼皆以二执为根。本宗谓凡执实有法,此皆说为染污无明(于人法二我中,不各各分别)。如宝鬘论说:“无明为生死根本。”又复许人我执于补特伽罗为自性成就(此不同余宗),亦多说俱生坏聚见为生死根本(如入中论中多说)。于执实无明,若复许为他义,则成立生死根本所执之行相,有不同之二种而成相违。然应知二种皆为无明(人法二执皆是染污无明,故本宗清净解脱道,须通达二无我。三乘圣者皆须通达空性,无不断生死根本之圣者故。如龙树说,解脱道无二门,唯此了达空性义)。如果本宗应成派所谓俱生坏聚见,即染污无明,为生死根本。则无余宗或尚余法,有不同二根本之过患。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萨迦耶见以我为所缘,生起实有执,同时与我相连之贪着随起之概况?
下一篇:执蕴无明(法我执),萨迦耶见(人我执),同为烦恼之根本,得毋疑乎二执混而为一乎?
 吾人从依止善知识起,至止观双运,修学至此,应如何提纲挈领,摄要思维,以..
 关於二种教授,云何“七因果摄自他换,自他换不摄七因果”?
 何谓自他平等心?
 应如何释世俗与谛字义?此中有何误解?应如何正释?
 过去藏中先德引诸经论执为口实,但多误解。宗喀巴大师对彼等误解诸经论,如..
 问:应如何认识止道与观道之差别,及其要义?
 应如何明自他相换义?
 修三忍之理.有何要义?
 为修解脱生死苦之出离心,为何应先修远离三恶趣苦之出离心?
 抉择心法非自性成立之理,其概要为如何?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明 南雄莲社念纯大师肉身[栏目:佛祖道影·再增订版]
 西藏死亡艺术[栏目: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论文集]
 已证得禅那在哪种情况下不退失?[栏目:玛欣德尊者答疑]
 《金刚经》讲解第十三讲[栏目:慧祥法师]
 菩萨学处·第二讲 菩提心[栏目:普献法师]
 试举正修观法初、中、后纲要。[栏目: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为邢平、邢智、张淑芬超荐亡父上堂法语[栏目:明海法师]
 圣者言教 第五课(十二)报恩从孝养父母开始[栏目:圣者言教]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