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问谛实(我或自性)若有,如何能断?若无则何须断(自性既无,将以何为所断)?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999
【第二四七则】
问:问谛实(我或自性)若有,如何能断?若无则何须断(自性既无,将以何为所断)?
答:所断虽无,断之无过。何以彼应断者?有无明之心执彼为有,故应以理了达所执之有,本无所有,生起决定知故。以胜义理抉择而断应断之谛实,知其本来无有,故能破除无明所执之境。如一商人初至某市,误认此地无贸易,欲破其执,须告彼言若某若某,眼见耳闻,多有贸易,获利且厚。即能破其所执。故须先认识无明所执之境,次方以胜义理抉择其所执之境,究竟为有为无。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
内道佛子,依佛密意,决分几派?试说各派之密意,及各派认识之“所断”。
下一篇:
我与自性,乃无明耽着之境,是所应断。此于依道断,依理断二者中属何种?
慈心修法,是否与修悲心次序、缘念相同?
知念恩如上所举分四,但应如何念法?
分二谛之事,如集学论说...然先德有多种说法,试举其说,是否合理?..
七因果言教与自他换两种教授,合并而修,此为宗喀巴大师教授,如何合并法?..
修死无常法中,为菩提道次第所无,乃上师口授要诀...易使心感动之一法为..
解脱之道,要在三学,於此其中士道,详言戒学,而置定慧二学於上士道为何故..
应如何使此心对於戒学乐从,而非勉强?
若谓和尚乃一门顿超之法,应如何理解?
何以须观显资粮田?
由于见师乃凡俗相,或见如此这般过失,尚不易认师为佛,应以何法净治?..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心要圆融一切
[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5年]
大智度论一百卷(第二十一卷~第四十卷)
[栏目:论]
学佛者念佛而不明教理是否遗憾?
[栏目:印光法师·问答汇编]
集量论释略抄
[栏目:吕澄居士]
《定解宝灯论》讲记(十)
[栏目:定解宝灯论讲记·达真堪布]
道场接受信众虔诚供养,如有不适用,或难以处理的物品,应以何态度接受?
[栏目:布施供养·净空法师问答]
应如何明自他相换义?
[栏目: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修四念处的重要
[栏目:妙境法师]
明影法师禅修开示
[栏目:禅定]
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0六集
[栏目: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空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