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由四种扼要,及如我与蕴或一或异,均有过患,应生如何结论?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658
【第二六二则】
问:由四种扼要,及如我与蕴或一或异,均有过患,应生如何结论?
答:推尔详之,六识总摄于身心,身心总摄于蕴,蕴不过安立之假名。如我啊我啊之想所执自性之我如有,则亦应与蕴或一或异。若与蕴非一非异,则无有此我明矣。何以故?凡是有法,不在一,必在异故也。不然,则我非蕴,如果非蕴,则又成为无为法矣。中观本颂说:“若离身有我,是事则不然,无受而有我,而实不可得。”总如上说,我想于蕴既是非一亦非异,根据前文,应知所属理由,一异之外,别无有有法。今认我为有法,而不在一异之内,则自性之我,决定非有法矣。是为空见生起之初门。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
初得空见之情状为何?
下一篇:
说一异二品有何过失?
恩师说:“破支那堪布,应知其与教相违、与理相违、自语相违。”当如何知其..
藏中诸派,如[觉朗派],说真如有自性成就...彼等是否与真正中观应成派..
总说应如何抉择明我无自性?
有说:若唯名之外,别有量能成安立瓶名之义者,则不须说[唯]词。此说合理..
云何为相似中观之空见?
平等舍修法,有怨、中、亲三种同时修法...二法应如何修及其意义?..
修报恩时,亦曾想以离苦得乐报其恩,此与增上意乐,有何不同?
修观资粮中,何为修观之主要因素?
於此对於达空重要性,吾等应如何思维?
於身心如何生起静处之法?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三)法教篇 三三、源远流长——由弘一律师出家发出一个感想
[栏目:慈航法师]
大般若经要解——不合不散义
[栏目:白云禅师]
放生是弘扬观音菩萨的慈悲心
[栏目:传喜法师]
侵略
[栏目:成功的理念·迷悟之间 ]
从宗密《注华严法界观门》论华严真空观思想之正义(黄连忠)
[栏目:华严文集]
第一次没有跟佛走,佛一定会来第二次吗?
[栏目:念佛实用问答·净宗法师]
楞严新粹 耳根圆通与参禅法门
[栏目:果煜法师]
《入行论讲记》第九册 第九品 智慧 第一百六十一节课
[栏目:入行论学习]
在哀思中期待后圣严时代佛法的新生(何建明)
[栏目:圣严法师纪念文集]
大圆满前行广释 第五十节课
[栏目:大圆满前行广释]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