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由四种扼要,及如我与蕴或一或异,均有过患,应生如何结论?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578
【第二六二则】
问:由四种扼要,及如我与蕴或一或异,均有过患,应生如何结论?
答:推尔详之,六识总摄于身心,身心总摄于蕴,蕴不过安立之假名。如我啊我啊之想所执自性之我如有,则亦应与蕴或一或异。若与蕴非一非异,则无有此我明矣。何以故?凡是有法,不在一,必在异故也。不然,则我非蕴,如果非蕴,则又成为无为法矣。中观本颂说:“若离身有我,是事则不然,无受而有我,而实不可得。”总如上说,我想于蕴既是非一亦非异,根据前文,应知所属理由,一异之外,别无有有法。今认我为有法,而不在一异之内,则自性之我,决定非有法矣。是为空见生起之初门。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
初得空见之情状为何?
下一篇:
说一异二品有何过失?
苦集是所舍,灭这是所取,然集是因,苦是果,何故颠倒而说,先果(苦)后因..
云何宗喀巴大师菩提道次第说:“成立无为法无自性...”
修求菩提之心,从利他心为始。修求利他之心,又从何而起?
於身心如何生起静处之法?
无著声闻地说:“贤首:当知如是所缘,甚为微细...”应如何正解,而生起..
菩萨万行,皆可以六度、四摄摄之...试略言由此而经道位概况。
有说:“空性离言离想,任何念想,皆不能修。”此说是否应理?
试举正修观法初、中、后纲要。
本宗说:染污无明为流转生死根本,指俱生我执,非分别我执。试明其义。..
修施时意化身受用善根等,无尽施与有情,有何意义?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回归本性本善《十善业道经》学习心得06
[栏目:锺茂森博士]
吾心忠告 7 中有教导(与虚空王观世音仪轨有关连千佛灌顶时的开示)
[栏目:敦珠法王]
二十世纪的文明与禅学
[栏目:南怀瑾居士]
到底谁的生活自在?谁的生活苦?
[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七]
菩提心是学佛的根本
[栏目:林克智居士]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六(六八七)
[栏目:杂阿含经]
戒行精严 感应灵异 (刘宋 慧木尼)
[栏目:释门法戒录]
诸佛称扬佛名的原因
[栏目:大寂尼师]
爱情为何残酷,因为“爱别离”“求不得”
[栏目:残酷才是青春·索达吉堪布]
试析印顺导师对咒语的态度(林光明)
[栏目:印顺导师思想之理论与实践·学术会议论文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