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能解释佛语者,以何为最善?并言其事由,及其道要。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824
  【第三一0则】
  问:能解释佛语者,以何为最善?并言其事由,及其道要。
  答:以龙树为最善(龙树为佛记莂最善解佛语者)。龙树解佛语中,尤以解释般若为最合量。此中又以中观六论为要。六论中又以中观根本智论为最要。根本智论,印度各家,皆有解释。有依自续派见而释者,有依唯识派见而释者。此中乃依应成派见佛护所造根本智论释而造。而能将应证分,应破分,善为抉择者,为月称菩萨所著之入中论,及中论本释。故须依龙树、佛护、月称诸菩萨之论,以善达佛意。宗喀巴大师菩提道次第中说:“此复应如龙树菩萨所抉择而善了知。”并引入中论说:“出离龙树论师道,更无寂灭正方便。彼失世俗及真谛,失此不能得解脱。由名言谛为方便,胜义谛是方便生,不知分别此二谛,由邪分别入歧途。]谓离甚深空慧,则无三乘解脱方便,不能证得三乘涅槃。此论则说,若离龙树见,而仅执唯识见,或自续派见,则非寂灭正方便。何况外道,并皈依亦无者,何能证得寂灭。但唯识见以出离心摄持(为助伴)亦为解脱之方便,以菩提心摄持,亦为成佛之方便。经部、有部、自续派亦然。然仅此则非解脱成佛之正方便。如阶梯然,虽第一级为升堂之方便,然仅第一级即不能升堂矣。龙树之道,即应成派见。若舍此见,即堕二边,不能建立二谛,即不能解脱。意谓自续派以下各派,若在其尚未舍自宗见之前,即失二谛,犹无解脱机会。无论吾人有无宗见,若犹未与龙树应成派见相合者,即尚未得解脱方便(谓无方法可以解脱)。云何名言谛称方便,胜义谛称方便生?如于瓶事通达称为方便,依瓶而通达空性,称方便生。又如须先通达我空之事,方能通达我空。谓先通达依于蕴等唯分别安立假名为我,以此为方便,而通达自性成就之实我是空,是为方便生。亦即以通达缘起为方便,而通达性空为方便生。然此非谓须先于世俗谛生起决定,然后方能于胜义谛生起决定。以须能见显现与法性相违,方为通达世俗谛故。此所谓名言谛者,乃指空事,即瓶柱等。谓须以缘起因相,方能抉择空性故。故内道知苦,又知苦由集生。故菩提道次第说:
  [求解脱(苦及苦因)者,善巧二谛,最为切要!]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试举正修观法初、中、后纲要。
下一篇:善达二谛,有何重要?
 菩萨万行,皆可以六度、四摄摄之...试略言由此而经道位概况。
 何谓真实皈依?
 关於二种教授,云何“七因果摄自他换,自他换不摄七因果”?
 应如何理解二谛数数决定?
 依七因果言教,已能发起菩提心,何故再加自他相换法门?
 世俗谛之差别应如何了知?
 初业有情应如何修观?
 若谓:“非废止施等诸度,唯修慧而施等自具...”作此言时,当作何解?..
 如上广破邪执,乃欲显正义,然则修中观正义,总摄其要,应如何修耶?..
 何者为精进之自性?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瑜伽菩萨戒本》讲记 第二六卷[栏目:瑜伽菩萨戒本讲记]
 慧净法师讲演集二 导归净土──净嵩法师百日纪念谈话[栏目:慧净法师]
 开发直觉智慧 第四讲 舍摩他和威巴萨那禅修[栏目:开发直觉智慧·透视身心的本质]
 因明入正理论·1卷[栏目:汉传因明学典籍]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