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如上广破邪执,乃欲显正义,然则修中观正义,总摄其要,应如何修耶?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368
  【第三三九则】
  问:如上广破邪执,乃欲显正义,然则修中观正义,总摄其要,应如何修耶?
  答:总摄要义,如宗喀巴大师菩提道次第修观之法末段(从“如是修法”句起,至尤应远离沉掉而修,皆如前应知”止)。宗喀巴大师亲说根据文殊、弥勒、龙树、无著、寂天、阿底侠诸大菩萨而说止观修习之教授。末段文中“昔诸道次第教授”,谓阿底侠所造道次第,博多瓦、侠惹瓦、伽喀瓦等皆阐扬道次第者。其中特指出博多瓦之碑崩(音译,意谓摄修要手册),其中说“别修无关之空”者,谓不能真正对治我执。此亦欲显正义,必先破邪执。然则当如何耶?当由闻思而抉择所得之意义,修时即当依此意义而修,故有“初务广大求多闻”之赞辞。于修一切法门皆然,而修中观尤甚。故有“寡闻为修中观之障”之语。若未经闻思而修,则修时合体与否?如理与否?如量与否?均不自知。所谓空见之见者,即谓由闻思抉择后,所得之决定知,此乃慧之一分。由此依寂静地而修,得大通达,即称为修所成慧。宗喀巴大师说:“应依所闻,而后依理智抉择思维,最后乃依清静地而专修。”此即三慧之次第。修空观即当依此次第,先由多闻,次依理智抉择,除增灭执,得决定知。最后即或依缘起因相之理而修,或依离一异之理而修,最后于缘起或一异中,皆无自性之理上,即安住于此,不缘于馀,即称略住。阿底侠尊者中观二谛论说:“由何能证空?如来记龙树,现见法性谛。弟子名月称,依彼传教授,能证法性谛。”此颂开端设问:由谁能证空性?下答如来授记龙树得佛密意,现证法性胜义谛。弟子月称有二说:一说龙树寿高,月称为其晚年及门弟子,因月称自说:“亲承龙树教,得五要义及中观见。”二说为承传弟子,乃异世私淑龙树者也。博多瓦乃阿底侠再传弟子,亲承仲敦巴之教。大乘见分二:一依龙树(即龙猛)所说之规;一依无著所说之规。阿底侠依于前者,尤以月称为主,宗喀巴大师亦然。
  末段文中所谓“加行”,谓陈设身语意所依等;“正行”谓寻觅所缘,安住而修,如是反覆以止修、观修间杂而修;“结行”谓发愿回向等;“中间”谓下座后,调节眠食等。修观“加行”,于初业有情,尤为重要。颇公说:“如欲美食,须先选购材料,用意烹调(此如加行),而后正食时,方得享受。又如耕田,须先深耕易耨,然后方能丰收。故须先积资忏净,以为加行,然后方能得胜观之果。修正行时,先将所缘决定,令我所缘境现起,或依缘起因相,或依一异之理,抉择获得决定知后,然后止修、观修,间杂而修。如前所说。完结行时,不外以所修善根回向菩提,馀如玛澈修法中详说。于所缘不明,即入于沉。由贪欲境,引生作意,即入于掉。于沉掉相,须认识清楚。尤其入于微细沉掉,须能认识,然后如前讲止时所说方法,以除去之。”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云何为成观之量(即真正中观之量)?
下一篇:过去藏中先德引诸经论执为口实,但多误解。宗喀巴大师对彼等误解诸经论,如何正解?
 依师“加行依止法”究为何种?
 静虑差别?
 试言定中修如虚空之概要。
 云何我执为烦恼之根本?
 [此所见之胜义,即...]此中有几种难解问题,试详其义。
 修报恩时,亦曾想以离苦得乐报其恩,此与增上意乐,有何不同?
 云何先思一遍(无我见),其后一切无分别住,亦非修真实(胜观)?..
 何为清净之供?
 云何萨迦邪见,分我及我所二种,及其与我执之差别?
 修悲心之法,何故先...次移生母、亲眷,再移中庸境,渐次推及一切有情?..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如何才能开智慧?[栏目:明证法师·开示问答]
 以慈悲甘露熄灭愤怒的火焰[栏目:一行禅师]
 学习宗风(二)[栏目:慧净法师]
 观音菩萨不成就人的贪念(净慧法师)[栏目:观世音菩萨专题文集]
 光射十方普召请[栏目:传喜法师]
 十五届:多层面认识佛教(刘威)[栏目: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
 清闲[栏目:闽南佛法学院·学僧园地]
 我是要来学心法的[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禅法]
 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佛[栏目:深圳弘法寺·印顺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