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吾人从依止善知识起,至止观双运,修学至此,应如何提纲挈领,摄要思维,以便心中摄持?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965
【第三四三则】
问:吾人从依止善知识起,至止观双运,修学至此,应如何提纲挈领,摄要思维,以便心中摄持?
答:应依菩提道次第摄道之总义(见广论)。为易持故,造为明灯颂中“摄道总义略颂”,复依颂作释,均详明灯颂自释摄道总义之释义中。若数数阅读,自能将摄道之总义,受持心中。若略作提纲,则应知菩提道次第,乃三界法王宗喀巴大师之心要,总摄三藏十二分教要义,分四大科:第四科中分二:一、依止善知识为道之根本;二、得依止已修心之次第如何。二中又分二:一、于有暇身劝受心要;二、心要受持之法如何。由此二中又开出三士道,在上士道修心之道次第中分三中,第三,发心已学行之法又分三。此中第三,释于学处修学之次第分二:一、总于大乘修学法,如明灯颂中说“道之根本依止师”句起,至“推此知馀未说者”等句止;二、别于金刚乘修学法,如明灯颂说:“别于金刚乘修法”句起,至“慈氏无著编摄颂”等句止。尤当如摄要三段所说:第一,堪学密乘法器;第二,成熟灌顶因;第三,受持三昧耶,以成熟身心等。所有摄义,熟悉心中,由此进入密乘,方能成义。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
一切法门,后后依于前前,已如前说。若以密乘而言,其后后依于前前之要领为如何?
下一篇:
依自宗止观双运之法,应是如何?
三摩地王经说:“三有众生皆如梦...”应如何正解?
关於等流心识,此一根本问题,外道有何与此相反之承许法?
应如何令所受皈依戒条,如法而得清净?
当如何理解生起他爱执之理?
宗喀巴大师菩提道次第中,关于胜义谛释难,于任何不见即见胜义问题,有何断..
何谓慈梵福报?
灭除心闇曼殊意光论(学习问答360则)科目
静虑差别?
解脱之道,要在三学,於此其中士道,详言戒学,而置定慧二学於上士道为何故..
由于见师乃凡俗相,或见如此这般过失,尚不易认师为佛,应以何法净治?..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感受错误添烦恼
[栏目:慧律法师]
03-037生死无惧
[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3年]
《中论》
[栏目:佛教典籍简介]
两面人
[栏目:高处不胜寒·迷悟之间 ]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二十四集
[栏目:净土大经解演义·净空法师]
三论宗在中国的弘传(理净)
[栏目:三论宗简介]
修持密法之重点
[栏目:蒋贡康楚仁波切]
罗什大师和玄奘三藏译经风格之比较(释界空)
[栏目:玄奘研究]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十七卷
[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一集]
解脱道
[栏目:慈诚罗珠堪布·微教言]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