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吾人从依止善知识起,至止观双运,修学至此,应如何提纲挈领,摄要思维,以便心中摄持?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894
【第三四三则】
问:吾人从依止善知识起,至止观双运,修学至此,应如何提纲挈领,摄要思维,以便心中摄持?
答:应依菩提道次第摄道之总义(见广论)。为易持故,造为明灯颂中“摄道总义略颂”,复依颂作释,均详明灯颂自释摄道总义之释义中。若数数阅读,自能将摄道之总义,受持心中。若略作提纲,则应知菩提道次第,乃三界法王宗喀巴大师之心要,总摄三藏十二分教要义,分四大科:第四科中分二:一、依止善知识为道之根本;二、得依止已修心之次第如何。二中又分二:一、于有暇身劝受心要;二、心要受持之法如何。由此二中又开出三士道,在上士道修心之道次第中分三中,第三,发心已学行之法又分三。此中第三,释于学处修学之次第分二:一、总于大乘修学法,如明灯颂中说“道之根本依止师”句起,至“推此知馀未说者”等句止;二、别于金刚乘修学法,如明灯颂说:“别于金刚乘修法”句起,至“慈氏无著编摄颂”等句止。尤当如摄要三段所说:第一,堪学密乘法器;第二,成熟灌顶因;第三,受持三昧耶,以成熟身心等。所有摄义,熟悉心中,由此进入密乘,方能成义。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
一切法门,后后依于前前,已如前说。若以密乘而言,其后后依于前前之要领为如何?
下一篇:
依自宗止观双运之法,应是如何?
何以修七因果言教,须先修平等舍心?
此正修观,乃已得止以后之事,何以尚须修止?
所施之身、受用、善根,应如何修学舍、护、净、增?
应如何令所受皈依戒条,如法而得清净?
何为诸修之首?
内地习禅宗者所言,极似支那堪布大乘和尚之见,对宗祖达摩应如何理解?..
何以菩萨成熟他有情,次应学行四摄?
兼则六度次第决定,有何次第及其概要?
一切分别皆是[应破分](须破除者)者。宗喀巴大师破斥甚广,云何非理?..
修菩提心法,下座后应如何修?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教说“四大皆空”有哪些意义?
[栏目:佛网文摘]
云乡禅师 法语一百则 之八
[栏目:法师法语格言]
佛说阿弥陀经讲记 第四卷
[栏目:净空法师]
周易奥秘——心理学 第一章 神秘的周易预测
[栏目:刚晓法师]
琴心与佛心(田青)
[栏目:佛教与艺术]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