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03-037生死无惧
 
{返回 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3年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753

生死无惧— 一            海涛  辑

1.心灵若加以训练,凡事皆为可能,凡事都是训练和习气的问题。

2.「放下」就是要放下执着,因为执着心的贪欲是所有痛苦、害怕和烦恼生起的原因。

3.「把心带回家」意谓透过完全专注的修行,让心安住于恒定的状态。

4.每个临终者都是老师,因为他给予帮助他的人——一个经由修行慈悲而转化自我的机会。

5.当我了解轮回时,时间不再有限,我不再是时间的奴隶。

6.静下心来想一想:我们「真正」的未来在哪里?

7.佛教所有的教法和修行都在帮人达成一点——向内审视心性,而能摆脱死亡的恐惧,了知生命的真相。

8.对某些修行成就者而言,死亡并非挫败,而是令人欢欣之事,是此生最荣耀的时刻。

9.人们那么难以面对死亡的主要原因,在于对无常实相的无知。

10.无常就像我们生命中邂逅的朋友,初识时难以相处,但相处久了却发觉它比我们想象中的更为友善。

11.我们害怕死亡的最根本原因,在于我们不知道自己是谁。

12.对死亡及无常的省思,能使我们在尚有一息时,好好利用此生;当我们死时,才不会悔恨、反责自己浪费生命。

13.我现在才知道死亡是如此接近我们,我现在更要让我所爱的人知道我的感受。 (雷蒙‧穆帝)

14.人类终其一生都在准备、准备、准备……,却忘了为来生做准备。 (惹巴革坚)

15.观照死亡的目的是要打从内心深处生真正的改变。
 
生死无惧—二            海涛  辑

1.什么是心性?想象天空的虚空、广阔、无始以来的纯净;心性的体就像天空。

2.想象太阳的光明、晴朗、毫无障碍和自然放现,心性的相就像太阳。

3.想象阳光公平的照射万物,心性的用是慈悲的示现,就如阳光。

4.我们的心是美妙的,但也可能是自己最大的敌人。

5.我们只是一个旅者,短暂地寄居在这个肉身。脑筋清楚的人住进旅馆时,难道会去布置旅馆的房间吗?

6.业并不是宿命和命定,而是指我们有创造力和改变的能力。

7.业具有创造性,因为我们可以决定如何及为何行动;我们可以改变,未来掌握在自己手中。

8.佛陀说:「业,创造万物,如艺术家;业,构成万物,如舞蹈家。」

9.我们一生的所作所为,造就我们死时的景况。每件事,绝对是每件事,都和它有关连。

10.密勒日巴尊者说:「我的信仰就是活着『死去』,没有任何反悔!」

11.禅定不是苦门,而是自然地融入本觉。

12.禅定是通向觉悟的必经之路。

13.禅坐时心要像天一样开放,但要稳如泰山。

14.把修行当作每日必需的食粮,而非偶尔服用的药或治疗。

15.生命中的每个时刻都需要慈悲,但还有什么时候比临终时更迫切需要?让临终者知道你在为他祈祷,你正透过修行承担他的痛苦,净化他的罪业。

 


{返回 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3年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03-036心灵语录
下一篇:03-038名人说快乐
 03-033珍惜现在·把握当下
 03-015心灵的觉醒
 03-019心灵的修习
 03-089爱就是充实了的生命
 03-062《罪业应报教化地狱经》
 03-014《诸佛要集经》节要
 03-043慈悲的力量
 03-046体验生命
 03-013《悲华经》辑要
 03-031如何过生活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七支供第五支:请转*轮[栏目:达真堪布]
 不好吃的野菜[栏目:戒嗔的白粥馆]
 相应210-212经 过去等自身内凡无我者经[栏目:相应部 35.六处相应]
 有说:若唯名之外,别有量能成安立瓶名之义者,则不须说[唯]词。此说合理耶?[栏目: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B 1106经:本经叙述天帝释种种异名的因由。天帝释有种种异名,佛陀在本经..[栏目:界定法师]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灯炷深奥品 20[栏目: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妙境法师]
 格鲁派教义之实践[栏目:格鲁]
 天台智者大师的世寿与生年(张风雷)[栏目:天台宗文集]
 答问青壮年参禅者 第三天[栏目:南怀瑾居士]
 耶稣是素食者吗?[栏目:素食主义问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