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逆境与顺境
 
{返回 禅林衲子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151

逆境与顺境
文/见彦法师   

  三千年前,佛陀夜睹明星,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其后四十九年,普润法雨,为热恼众生带来清凉的甘露法药。于是,大众依着佛法安身立命,超越了逆境与顺境,得到真正的安稳。

  佛陀时代,有两位比丘听说佛陀在舍卫国宣说法音,便风尘仆仆前去听法。不料在半途水已用尽,烈日当空下两人口渴难耐,但还是勉强前行,终于找到了一口水井。他们失望地发现水中有许多小虫,仓卒成行下,竟忘了带滤水的工具,若是喝下这样的水,势必违犯佛制的杀生戒。最后,其中一位比丘不顾一切地汲起水来畅饮解渴,另一位比丘为了坚持戒律,没有喝下任何一口水,但也因此丧失了性命。

  隔日,喝了水的比丘来到舍卫国,见到佛陀,并报告这一路的经历。佛陀为了教化这位比丘,便呵斥了他的愚痴,并且说道:“持戒而死的比丘已经升天,他早以神通力前来顶礼请法,证得初果圣位。”破戒比丘听了佛陀的教诲,后悔不已。

  万法唯心;同样是逆境,有智慧的人知因识果,坚持善法,精进不退,不仅消除了宿业,同时更种下善因,未来必能享受殊胜善果,乃至成就出世功德。如此,逆境便成为顺境,顺逆之间,完全取决于我们的心境。能够坚住正念,依着佛法的道理来面对,一切都是功德福报;反之,不能坚住正念,迷惑于外境,功德就当面错过。

  昔日,唐代高僧悟达国师五岁便能吟诗,十三岁更奉丞相之命,开示讲经,听者日以万计,时人皆誉为菩萨;不惑之年,更蒙宣宗赐紫袈裟,署为儒、道、释三教首座,于皇宫内升座说法,为会昌法难后中兴佛教的法臣。懿宗也因景仰悟达国师的道行,亲赐沉香法座,并于座下聆听法音。悟达国师自幼至长,名冠一时;历任皇帝,隆厚非常,人天之最。然而,受到沉香座供养之时,悟达国师一念爱着,招感了累世冤业,留下了膝生人面疮的千古公案。顺境背后,逆境不也正在伺机出现?

  由此省思,真正的逆境是我们心中的烦恼,而真正的顺境是无住的修行。唯有随时提起觉性,安住在无念、无相、无住的本性上,心中就有无尽的神通智慧妙用,得以超越顺、逆诸境,无入而不自得。


{返回 禅林衲子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广学多闻
下一篇:以病苦为师
 信为道源功德母
 禅七心得
 上善若水
 人生的GPS
 活在当下的意义
 一念不住,无可受乐。
 丛林出坡的意义
 靠自己
 众生皆是我父母
 捡回自家珍宝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上座调身[栏目:佛光·禅修释疑]
 做人的佛法 善缘就是财富[栏目:做人的佛法]
 公案禅机 肆、开悟后功用行 七、公案 — 理事体用 2.羚羊挂角[栏目:善祥法师]
 如实知自心[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密法]
 降伏其心 一 信仰是学佛的根本[栏目:万行法师]
 正念的精细性是不是指心的微细和细致度呢?应如何在呼吸中培养这种精细度?[栏目:玛欣德尊者答疑]
 脑和心是阴阳的关系[栏目:实修教言]
 东方启航程 逐日向西行[栏目:传喜法师]
 文殊师利问经卷下[栏目:所依经典·显]
 从改变观念到改变心态[栏目:济群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