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的轮回学说
讲者:李润生居士
文:郑伟汉
九一年八月
原载于第二十二期《普明双月刊》
在佛家方面,轮回学说并非释迦牟尼所始创,在吠陀文化时期,游牧的阿利安民族,把其赞歌编成为四吠陀,于中更把人分为四大类别(四种种姓):
(1) | 婆罗门(僧侣) | 再生族 |
(2) | 杀帝利(武士,统治阶级) | |
(3) | 吠舍(商人) | |
(4) | 首陀罗(贱民) | 生族 |
这是一种不平等的观念,除首陀罗之外,其他类别皆是再生族,可以修行,轮回直至与梵结合为止;而贱民全是一生族,不可以再生,并受到种种不公平的对待,如不可以喝井水,乘车马等等,针对这些种族间不平等的分野,佛家创做了一种平等的革新的宗教。
初期的吠陀文化只是停留在赞歌的阶段,其后到森林书、奥义书出现,哲学思想及理论才得到发展,于中更承认有今生到来生之轮回主体的存在:假使令生与来世的主体各异,前后世之间便没有关联,这便不可以称做轮回。由此他们建立一个受报者或自我的观念,虽然肉体会坏灭,但此自我不灭,在这一点上阿行安文化跟西方文化相接近。
推动轮回现象的势力,便是业力(行为力量)。推动力可以分为两种:
(1)欲: | 如各位的前来参加法会便是意欲的表现。 |
(2)意志: | 由此产生善,不善的行为。 |
「业」便是依止「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个规律而运作的。所谓异时因果,便是报应不在现生而是在来生。在奥义书里更用问答体反映此一理论:「有一妇人问其夫:『今生与你恩爱,来生会怎么样呢?』 其夫答:『人在世间有如尺蠖之虫,由一块叶转到另一块叶一样,过去世之善恶业,驱使人的生命到今生,再由今世之善恶业的势用,把人的生命带到来世。未来世的遭遇如富贫等等,全由现世的行为所决定。』」 在这故事中叶与叶代表不同世的各别世界,尺蠖之虫代表自我,而过渡的势用则依止善恶的行为。
原始佛教的轮回理论
佛教兴起于公元前五百年左右,除保留着传统的轮回思想以外,对自我及四种姓等理论,一概加以驳斥。在这一点上,便与代表首陀罗文化的,主张唯物的顺世外道不同。阶级观念对思想文化的影响,由此便看到端倪: 释迦佛由于出身于杀帝行种姓,所以对这轮回思想便有一定的继承。
在代表着原始佛教的四阿含经中,佛陀认为人是五蕴假体,自私并不存在,离 色、受、想、行、 识以外,便没有永恒,独立的自体,人只不过是五蕴所成的一堆合体。
对于轮回的历程,佛家有多种角度的看法,而其中最简要的便是四谛的说法:
(1)苦: | 世间轮回之果。 |
(2)集: | 所积集的烦恼和业、为世间轮回之因。 |
(3)灭: | 烦恼息灭、清净、离苦的境界,为出离之果。 |
(4)道: | 出离之因。只有修行(八正道等)才可以消灭烦恼,摆脱轮回的困缚。 |
从另一个角度看轮回历程的,有十二有支进一步解释苦集二谛。
(1)无明: | 过去的盲目冲动,接近奥义书的「欲」。 |
(2)行: | 过去的行为, 由无明推动, 就算世间的善法, 由于未得清净, 多少都与烦恼相应。 由无明与行这过去二因, 生现在五果 (即识、 名色、 六入、 触 和 受)。 |
(3)识: | 入胎识体。 |
(4)名色: | 名 - 精神现象; 色 - 物质身体。 |
(5)六入: | 六根,识入胎后,在母胎长出。 |
(6)触: | 出世时接触世界。 |
(7)受: | 苦乐及不苦不乐的感受。 以上便是现在世五果,这五果是一个接一个地延续下去的。 |
(8)爱: | 对事物的爱欲贪求。 |
(9)取: | 执取和追求。 |
(10)有: | 由爱、取所得的业决定来生所生的世界 - 欲界或色界或无色界。 以上便是现在世作业的三因。 |
(11)生: | 当今生完结,今生积集的烦恼引起来世的识、 名色、 六入、 触、 受等五种果报。 |
(12)老死: | 由此来世,生命都亦会作业,直至其完结便是老死。 |
在有漏的世界,佛家以六道来分类。有人以为今世生天,下世必然为人等,依循六道之次序轮转不息。其实不然,佛家认为今世生天,下世可以再生天,或地狱,或饿鬼等任一道,每一道皆与其他五道相通,而来世之去向,取决于现生的行为,而不是依据一定的次序,这套理论诚然比吠陀文化更周密,更完整。可是在解决轮回问题上还有一定的困难:
(1) | 诸行无常,世事变化,作业后如何保持其势用,以招引果报呢? |
(2) | 轮回主体由五蕴组成,一期生命完结之后,五蕴旋即流散,如何可作轮回主体呢? |
部派的理论
部派时代,对佛陀的说法有不同的观点,当中在北方最有影响力的,便是说一切有部,此部主张「三世实有」,诸行虽然是无常,但本质上是永恒的,作业之后虽然活动停息,但实质上有无表色产生保留业的本质。「无表」乃不能表示的意思,而无表色乃物资的一种,由此招引来生果报。
在有部以外,还有经量部,此部主张种子学说,所谓种子,并不是指一粒粒的植物种子,而是功能的意思,由此功能招引果报。
以上理论解答了第一个问题。
对于第二个问题,犊子部提出非即蕴非离蕴的胜义补特迦罗为感果的主体。
至此,上述两个问题在表面上已获得了解决,可是新的问题继而出现:
(1) | 「无表色」与「种子」当摄持在何处以作感果功能呢?五蕴离散,种子散失,如何保证甲做业,甲受果而非其他人呢? |
(2) | 「胜义补特迦罗」也属于「我」之类,有违原始佛教的「无我」精神。 |
唯识家的理论
直至世亲菩萨的出现,轮回理论才比较圆满。
(1) | 建立「阿赖耶识」为作业及感果的主体,「阿赖耶」有三义: | |
能藏 - | 赖耶能摄持种子,透过善恶业后的余势种子可熏入赖耶。 | |
所藏 - | 为生命个体的种子功能所藏的地方。 | |
执藏 - | 我爱执藏。唯识家在赖耶外,更立「末那」识,执着赖那见分为我,执取不舍,并恒与我痴、我见、我爱及我慢相应。 | |
(2) | 建立「名言种子」及「业种子」以为作业的功能及感果功能。「新种子」便是感果的潜能,一期生命以后,此「新熏业种子」便为增上力以感招来生果报。 |
在人一生之中所作种种善恶业的所余势用,能令「阿赖耶识」产生变化熏业,在这一点上便与常住不变的神我不同。如是种子不断现行,「阿赖耶识」变现根身及器界等总报,名为真异熟。另外,现世之福,非福等别报,名异熟生,皆由往昔作业所熏入赖耶的种子所决定。由有赖那的缘故,种子便不会消失,惟除道谛之外,终不能伏断有漏种子。
种子之所以能产生不同的果报,全由业种子的激发。在一期生命完结时,以业种子为增上缘,激动根身,器界的种子,真异熟便出现。另外,由业种子所鼓动的六识,便变现种种福,非福报,这便决定人生的苦与乐。
业种子在感果之后势力便减弱消失,所以说为有受尽相。至于名言种子,并无受尽相。
你看唯识家的理论能否解决上述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