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境是成功的最佳资粮
文/见幡法师
古老的埃及,流传着一则神话:在沙漠中,有一种身披深红羽毛的鸟,称为火凤凰,听过它声音的人,都难以忘怀。它的寿命约五百年,每当生命终点时刻,便以芳香的树枝作为柴堆,燃起熊熊烈焰,将自己投身于大火之中;化成灰烬时,柴堆中便又现出另一只美丽火鸟,振翼冲天,因此人们也叫它不死鸟。
这则神话值得深思的是,到底是什么样的力量,使它能毅然地投身于烈焰之中?其实这也正是火鸟精神最足以为人效法之处。历史上,有许多杰出人物在受到挫折、打击时,不仅没有畏惧或退却,反而以无比的勇气与决心,通过逆境的淬炼,或立功、或立德,抑或立言而流传千古,成为后人景仰崇拜的对象。至圣先师──孔子,便是在怀才不遇、韬光养晦时,激发出万世光芒。当时,孔子虽怀抱着经国济世的理想,但在鲁国的仕途并不顺遂,周游列国时,亦无缘一展抱负;后来,还遭逢“陈、蔡绝粮”事件,以及两位最钟爱的弟子──颜回英年早逝、子路惨死等诸多冲击,孔子当时内心的低沉,不难想像。但是,他并未因此而沮丧退缩,反而在许多贤者纷纷隐遁之际,专心教学、匡正礼法,期为国家、社会培植人材。此外,他也著书立说,而其《春秋经》更在历史上博得“乱臣贼子惧”的高度评价,对于当时日益倾颓的世道人心,有显著的振衰起敝之效。从赞《周易》,删《诗》、《书》,到写《春秋》等,孔子的所作所为,无一不对中国、亚洲乃至全世界,产生数以千年的不绝回响,迄今仍深刻地影响着世人。又如举世闻名的音乐家──贝多芬,当其在乐坛逐渐崭露头角之际,却在一次意外中,听力逐渐丧失;这对一位音乐家而言,是多么沉痛的打击!然而,被德国人尊称为“乐坛三B”之一的他,不仅未被意外击倒,反而坚决地向造物者下战书,发出“命运,我要紧紧地扼住你的咽喉”的怒吼,且又陆续写出多首脍炙人口如“第九号交响曲——欢乐颂”等动听名曲。
此外,佛教史上亦有许多祖师大德,为了弘扬佛法,不惜冒着生命危险,牺牲宝贵生命,往来于天竺、西域与中国之间的丝路。古代的科技与交通远非今日所能比拟,这些大德们在出发之前,早已了解将面对的是何等的险境。这点,可从唐朝义净大师所题写的《取经诗》中看出一、二,所谓“路远碧天唯冷结,砂河遮日力疲弹”,然而在“为佛法、为众生”的使命驱使之下,明知会埋骨异乡,甚至曝尸荒野,还是勇敢地踏上漫漫黄沙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玄奘大师,当他前往西域取经时,沿途的艰难险阻,都在虔诵称念“观世音菩萨”圣号与持诵《心经》之下,屡屡化险为夷。玄奘大师不仅通过了路途上的种种磨难,还克服语言、文化上的隔阂,屡屡在印度诸国的辩论会上,令当地著名的论师心服口服;大师也因此而名震异域,声名甚至传回大唐朝廷。所以,当玄奘大师载誉归国时,长安城万人空巷,都去远迎这位高僧。而玄奘大师的成就实则不只如此,他于沿途所纪录汇集而成的《大唐西域记》,堪称在历史、地理、文化、考据,以及了解印度风俗民情等,具有多方面的参考价值。
不投入熊熊烈焰,火鸟发不出凄美的绝唱,也无从获得崭新的生命。而喜欢看海的人都知道,如果不遇上嶙峋的岩岸,则澎湃的海涛便激荡不出壮观雄伟的浪花。同样地,若不遭逢困厄,官运亨通的孔子,想必成不了维系中国数千年文化道统的中流砥砫,更不致被冠以“至圣先师”的称号,而举世咸尊;听力正常的贝多芬,恐怕也得不到“乐圣”的崇隆地位,世人可就少了许多精致的心灵享宴;若没突破重重险阻,玄奘大师可能也无法列名佛教史上的高僧,更谈不上是世界史上的巨人。所谓“不经一番寒彻骨,焉得梅花扑鼻香”,当挫折来临时,只要转个念头,可能就是另一个不朽生命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