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安住当下
 
{返回 禅林衲子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936

安住当下
文/见軮法师   

  在现今繁忙的社会里,每个人都活在压力与紧张的生活中,学生为了考取好学校,需用功读书;踏出学校,则面临就业问题;为了出人头地,求得一份好工作,更要与人竞争。长久处在压力之下,虽然物质生活丰裕了,但生理、心理却开始出现毛病。为了抢救苦恼空虚的心灵,各种励志书籍纷纷上市,乃至于各类禅修活动都在教导人如何“活在当下”,希望能帮助现代人以更宽广的心胸在忙碌的生活中取得平衡。

  《无常经》云:“佛法如甘露,除热得清凉。”若能依照佛陀所教导的方法用功修行,必能从烦恼的热浪中得到解脱,身心清凉。“活在当下”与佛法第一义谛不谋而合,自古以来修行人参禅打坐就是为了这个。禅宗祖师云:“只贵汝知见,不贵汝行履。”知见对了,方向就对,因此了解什么是“当下”非常重要。

  一般人了解的当下,是把注意的焦点集中在现在正面临的人、事、物上,久而久之心专注了,确实可以专心做好当下该做的事情;甚至有时因心专注,还会觉得时间过得很快。但是心中的无明若没有去除,贪、瞋、痴烦恼没有看破,若与自己意见相违的境界发生时,便容易起瞋心,和人发生争执,这时当下又是什么呢?

  宋朝文人苏东坡,有一位相知甚笃的方外之交──佛印禅师,平时二人在佛学、文学上总不忘相互切磋。一次,苏东坡在打坐出定后,喜孜孜地写了一首诗:“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立刻差书僮过江,送给佛印禅师,让他评一评自己的禅定功夫如何?佛印禅师看过后,莞然一笑,顺手拈来一枝红笔,在苏东坡的诗上写了两个斗大的字:“放屁”,再交给书童带回。苏东坡本料想佛印禅师会给他诸多赞美,怎知信中竟是斗大的“放屁”二字,不由得火冒三丈,破口大骂:“佛印实在欺人太甚,不赞美也就罢了,何必骂人呢?我非立刻过江与他理论不可!” 谁知佛印禅师早已大门深锁,出游去了,只在门板上贴了一付对联,上面写着:“八风吹不动,一屁打过江。”苏东坡看后惭愧不已,自叹修行不如佛印远矣!

  六祖大师云:“于一切处行住坐卧,常行一直心。”一直心就是当下,就是佛之心、觉悟的心,心当中没有贪、瞋、痴的烦恼,无论遇到任何境界,都能如如不动、欢喜自在,这时挑柴运米、穿衣吃饭皆是修行。若能时时刻刻保持这念直心的存在,就是自在解脱无缚之人,才是真正的安住当下。


{返回 禅林衲子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信心为根,直证菩提
下一篇:共修的力量
 发心发愿
 从挫败中站起来
 众生皆是我父母
 一张写不完的考卷
 谈广学多闻
 禅修是心灵教育的良方
 广学多闻
 慎独
 禅者与科技人对话
 畏善情结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陀十大弟子传─迦旃延尊者[栏目:佛陀十大弟子传·宣化老和尚讲述]
 亲见宗大师的办法[栏目:洛桑陀美仁波切]
 与人沟通的方[栏目:佛网文摘]
 念佛人的欲望[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九]
 应真实理解密宗之殊胜[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
 佛法不是宗教,而为人心所必须[栏目:明奘法师]
 为什么学佛 第五章 佛性 12.随缘而不变[栏目:能弘法师]
 论玄奘的唯识学境界(田文棠)[栏目:唯识学研究]
 浅议佛学“十二缘起”之无明[栏目:印良法师]
 什么是转依?[栏目:洪修平教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