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每个因缘的当下 就是三环一体
 
{返回 禅林衲子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300

每个因缘的当下 就是三环一体

事上来说,常住是修福报,学院是修智慧;
而理上讲,是无二无别的。

文/见盛法师
  

  《智论》云:“或有人有见佛因缘,无饮食因缘;或有饮食因缘,无见佛因缘。譬如黑蛇而抱摩尼珠卧,有阿罗汉乞食不得。”故《阿含经》云:“比丘当行三事,第一,修一切善法,增长福德;第二,博学多闻;第二,修习禅那。”若偏一边,都不圆满。例如《智论》中提到一公案,兄弟出家,哥哥偏重修习禅那,诵经持咒,而弟弟偏重修福报,后世兄为薄福罗汉,弟为王所供养之白象。

  看到这里,深深地感恩 导师的慈悲与智慧,犹如世尊在世,不但使弟子得衣食依止,更有法依止。师父创造种种的因缘,让弟子们修习福德、智慧、禅定。

  以各别来说,第一,藉由各型的法会-修福报;第二,研究教理,听经闻法来修智慧;第三,定期的禅七以修禅定。但其实,总括来说,每个因缘的当下,就是三环一体。

  例如法会领职事。在面对问题时,能够清楚、明白、作主几分,这需要智慧;能否从容不迫地解决问题,这是定力。禅七亦是修定、修福、修慧。所谓:“老僧一打坐,能消万担粮。”为的是要契悟一念不生──真正精进的境界。打七是享福报,但如果专注用功,便是使福报再增福报。在用功的当中,不但修止,还要起慧观,当下就是训练自己作主的智力。再者,事上来说,乍看之下,常住是修福报,学院是修智慧;而理上讲,是无二无别的。听经闻法、研究教理不但修慧,也是修福、修定,师父常说:“师父说法,大众听法的这念心。”虽然还不能真正的契悟这念心,但下能够安住身心,就是福报,就是修定。深入经藏,不但是为了自利,要能入理;更为利他,学习种种方便法门,令众生同入佛智。

  师父说,在道场中做的每一件事,都是无量的功德,无量的福报。再次提醒见盛,既是如此,本就不必执着、分别,只须随缘尽份、克己慈忍。

  又现在写作业也是一样。一般世俗的人,这个时候大都在为财、色、名等忙碌着。而见盛现在所忙的是起一念恭敬、感恩的心(修智),安住在当下(福报),并专注于所写的作业(修定)。


{返回 禅林衲子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进退
下一篇:刮垢磨光见真性
 知因造福
 完美智慧人生的磐石──禅
 信为道源功德母
 解脱人生,从心开始——谈心地法门的落实
 恩深似海,以行填满
 因为我们都是一家人
 谈广学多闻
 般若门里福慧行.实相当中好藏身
 一种平怀 泯然自尽
 法门无量誓愿学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出家人的八种过失(远尘法师)[栏目:律宗文集]
 第四章 时鸟品 三三一 拘迦利比丘本生[栏目:第四篇]
 大佛顶首楞严经义贯 卷七[栏目:成观法师]
 心宝 Heart Treasure[栏目:旅途脚印 Footprints on the Journey]
 大圆满心性休息颂 第八品 发菩提心[栏目:大圆满心性休息]
 什么是离本处?[栏目:在家居士律仪五百答]
 二、佛陀和世尊是谁?[栏目:基础佛学常识100问]
 “空”之中国的理解与天台的空观[栏目:张曼涛教授]
 怎么表达自己的感恩心?[栏目:济群法师新浪微访谈问答]
 阿毗达摩 第十八讲 六个杂心所中的精进、喜、欲心所[栏目:阿毗达摩讲记]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