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得佛受用
 
{返回 禅林衲子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062

得佛受用
文/见雨法师

  放在汤锅中的汤勺子,终日浸润在香气馥郁的汤汁中,却不若舌头儿浅触,品尝个中的滋味;终日听闻佛陀的教法,却未实践躬行、用心体会,亦无法生起真正的信心,得佛法益。

  初初相信佛法,只是在思惟的层面,惊叹佛法的精微奥妙,世间很难再找到比佛法更圆融的系统来解释宇宙万有的森罗万象。对佛法的要求,完全反映出自己对生命的态度:只想找个能解开心中疑问的答案。

  即至第一次打七,咬着牙、熬着腿,不断地问自己:“为什么要来这儿活受罪?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到禅堂自讨苦吃,何苦来哉?”随着木鱼一声声的止静,一次次上座,只有三十分钟的耐性,在剩下的十分钟里,身体的疼痛交杂着挥不去的妄想,每一秒,都像是永无止尽的漫漫长夜!在每一支香里,焦躁的心对引磬的渴念,愈来愈迫切!直到第三天傍晚,就在双腿子疼痛的当下,突然问自己:在生命的尽头,自己若是不能善终,这种生死交关的煎熬,不是比现在更惨烈百倍、千倍?在身心健全的状况下,尚且如此不堪一击,那么在临终时又将如何自处?这是第一次,自己肯老老实实地面对生死问题。

  原来佛陀的教法,不仅只是满足人们对生命真象的好奇心而已。佛陀出现于世,是为了将众生从生死的迷梦中唤醒,回归到人人本具的真性当中。问题在于做梦的自己,对生命的态度,到底愿意真诚地面对到什么样的程度?

  如果自己对生命的要求是解脱,那么就得解脱;如果要求成就佛道,就得成佛道,若是只要求厘清思辨上的盲点,那么佛法再究竟,也无法得佛受用。

  信的层次,除了建立在我们对佛法的要求上,更建立在自己对佛法实践的程度上。一旦尝过甜美的果实,就算是全世界都告诉自己它是苦涩的,也很难动摇自己的信心。信心与实践是互相回护、相辅相成的。

  信心就如同一口大钟,轻叩轻鸣,重叩重鸣,不叩则不鸣。修习佛法要能真正信受佛陀的教法,就必得将自己的身心,全然地投注在佛陀的教法当中,如此方能得佛受用。


{返回 禅林衲子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香积法味
下一篇:觉在当下
 在良田中播种
 解脱人生,从心开始——谈心地法门的落实
 善调身心
 巨人的肩膀
 修行──从心出发
 以大众为师 见苍生同一悲允
 弃爱入无为
 慎独
 以戒为师,自我管理
 活在当下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八关斋戒精进佛七开示[栏目:宽运法师]
 业力--母鼠[栏目:哼哈一如说]
 朝暮课诵白话解释卷下 附、回向文[栏目:佛法大意·朝暮课诵白话解释合刊]
 三论宗般若思想的主要论题之解析(廖锺庆)[栏目:三论宗文集]
 佛教如何认识客观世界的事物,靠神灵启示吗?[栏目:藏传佛教疑问解答300题]
 战胜自己[栏目:消除烦恼的方法·智慧100]
 行阴十魔[栏目:佛法修行止偏法要·印光大师]
 六根是囚牢 The Senses Are Prison[栏目:生命之囚 The Prison of Life]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