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去来自由
 
{返回 禅林衲子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130

去来自由
文/见莹法师

  虽然每日早课都会诵持“摩诃般若波罗蜜多”,但对这句话的意义,却没有深刻的体会。

  所谓“摩诃般若波罗蜜多”,意即大智慧到彼岸。自从了解“大”即是“智慧”、即是“彼岸”后,常在唱诵时体会“它”在哪?这声音从何处生、何处灭?为何自己知道要唱诵呢?为何这声音能如此无滞、无着,一唱即有,一闭即无?每天,从音声的运作当中,我反覆思惟“去来自由”四字。专注中,发现自己可以完全掌握每一个字、每一个呼吸、每一个转音,那种从心发出的音声,没有任何的阻碍,令人感到全身舒畅。

  但是,自己在面对境界时,却无法体会“去来自由”的心境,往往“大”成了“小”,“智慧”成了“愚痴”,“彼岸”成了“此岸”,反而住着在烦恼上,无法看破。殊不知觉观音声是生灭时,也应想到烦恼亦是生灭?觉观音声是妙有时,也应知道烦恼亦是菩提?因为自己并未将“摩诃般若波罗蜜多”落实于日常中,自然无法体会“去来自由”的意境。

  六祖大师开示大众,要总持心念!音声要用就有,烦恼即转即了。相信自己只要时时系此正见,对于修行必有所增益。心既能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又如何不能转化烦恼?真正的大智慧,不正是“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的自在?百花原无,云何沾得!


{返回 禅林衲子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拔草
下一篇:法味
 斯土斯愿
 广学多闻
 和觉性做朋友
 知恩.感恩.报恩
 自信不离自性
 从细行中觉醒
 寻找恭敬
 一种平怀 泯然自尽
 畏善情结
 晨扫有感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Why We Should Practise Buddhism[栏目:Dr. K. Sri Dhammananda]
 杂阿含经卷第十七(四七四)[栏目:杂阿含经]
 入菩萨行论·阿扎仁波切讲记 第六十一天[栏目:入菩萨行论·阿扎仁波切讲记]
 天堂在心中,地狱在心中(隆波通禅师)[栏目:正念动中禅]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