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从细行中觉醒
 
{返回 禅林衲子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092

从细行中觉醒
文/见穑法师   

  每日晨间在园林中扫除落叶,天气好时,地上就有很多蚂路,下过雨就有许多蜗牛。如果扫地时不专心,粗心大意,很容易伤到众生,所以为了护念众生,不忍伤害生命,就会小心翼翼地观照着。一切举止皆是细行,都是慈悲,若能落实于生活中的每个细节,就是从细行中觉醒,日久功深,必能达到自觉、觉他、觉满的诸佛境界。

  “细”是微小、精密之意;“行”指身口意种种心念和行为。细行,就是能微密地观照身心,在一切时、一切处,动静闲忙、行住坐卧,待人接物皆能合宜,自在无碍。佛法中“三千威仪,八万细行”是佛弟子日常生活的准则,不仅使我们能有所依循、规范身心,更懂得如何待人处事。三千、八万数量看似繁多,规矩微细,却不离“觉”字;由细行中觉悟自己本来的真实面目,了达世出世间的万法本质就在一心之中,禅定、智慧、福德由之而生。

  佛乃是觉者,学佛即是学觉,所谓“禅者,佛之心;教者,佛之口;律者,佛之身”,佛之所以成就万德庄严,即是在因地不断觉悟、守护细行而来。凡圣的差别,就在觉的层次与行持粗细,众生粗心胆大,语重情伤,是粗中之粗;罗汉精进修道,见思惑除,然习气未尽,是粗中之细;菩萨自利利他,但相对佛而言,犹有无明未断,是细中之粗;佛万行圆满,无明惑业永尽,是细中之细。佛法一切行门,都是为了使众生觉悟自心,不再迷失,唯有以细行调伏粗乱妄动的心,本具清净庄严的自性自然彰显。

  禅宗祖师云:“实际理地不受一尘,佛事门中不舍一法。”于理坚住实相,不执着一法;于事则万行具备,不舍弃一善,因心无执碍,故能落实细行,无有缺犯。于种种行持中,又能时时返照回归自心,始终不离觉性。然如何落实?从威仪戒律、道德规矩中学习,一一持守,行住坐卧举止端正,如行时脚不出声、立不妄动、坐必端直、右侧而卧。与人相处则谦卑有礼、轻声细言、速度适中;笑不露齿出声;做事动脚必轻、动手必稳。进而一切戒律威仪,皆能持守清净,十恶粗行远离,十善细行无懈,如此必能日日提升,时时觉悟,所思所行渐渐调和,待人行事合宜圆满,福慧增长,法喜自在无量。

  民初来果禅师,某一日夜里睡在广单,听到吵闹哭喊的声音,醒来却什么也没看到,于是下单寻觅,发现有两只虱子在地上乱碰乱滚。由此可见,心细者连小虫蚁之声都能听闻,更能慈心救护,于细行中不但自觉,更能觉他,使他人返照自己,起而效之,即是落实自觉觉他之行。

  求佛、学佛、念佛,即是求觉、学觉、念觉。事相中不舍一细行,一次次不断地觉醒,改恶、行善,进而饶益众生,成就与佛无二无别,一乘任运、万德庄严之究竟极果。


{返回 禅林衲子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丛林出坡的意义
下一篇:学者为何?
 如实修行
 尊重生命 慈心不杀
 这个与那个
 从身口意成就随喜功德
 逆增上缘
 提起觉性善念 探勘快乐活泉
 逆境是成功的最佳资粮
 宽恕是最大的慈悲
 寻找恭敬
 法会有感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入中论》第九次课程 第十七讲之:诸经论广释止观特性[栏目:入中论讲记·110]
 大白象[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持名念佛[栏目:普寿寺僧众园地·修学体会]
 普贤行愿品讲记 二、个别解释大愿 8、常随佛学[栏目:广超法师]
 南怀瑾老师2002年香港准提法开示[栏目:准提法门概述]
 有什么方法可以消除我心中极度的悲伤?[栏目:海涛法师·佛学问答]
 《金刚般若 研习报告》第一二三集[栏目:金刚般若研习报告·净空法师]
 一零八、化险为夷[栏目:现代因果实录]
 乘佛慈愿 消灾免难[栏目:仁焕法师]
 谈佛陀的随宜方便教学法[栏目:许智铭居士]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