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玉讲 张耀堂 整理
大家午安,这一堂介绍四念处实修法。
首先列出几点,从第一周到现在作整体复习。第一点是学佛的理念态度,即自依止、法依止。学佛是自己体验完成的一件事,而不是靠打听来学佛的;不是只听到别人讲他的理念来学佛,而是自己自来。第二点自依止的功夫。就是要时时提正念,到最后是随时能够自动回到正念上,变成全自动反应。第三点,同时我们也要有法的依据,来指导自己的体验过程中无法突破的盲点所在,目的是要达到效果。而这就提到法的次第--苦集灭道。第四点,法的次第要落实到日常生活当中,如何实际运用,那就是四念处的身受心法的观察。第五点提到苦集灭道中那个苦在身心展现过程中相应的点,要透过四念处的体验,最后谈四念处实修要领。
理念态度
学佛的基本态度,首先,就是一个「自觉」的态度,也就是要自己来觉察的意思。我们说要觉众生,而自己就是众生中的第一个对象,透过这个自觉的运作,不断练习,熟悉自己的脉络,然后再把自己所用的这一种方法说出来,去帮助别人觉察他自己,这样就是做到了觉他。在自觉阶段当中强调要注意到从生起到消失过程的转折点及其变化的展现。其次,我们不要被名相给束缚了。我们常会教小孩子,听到国歌要立正,而立正的意义在那里?主要是对国家表达一个尊敬的心理,这内心应是严谨的,如果没有深入到这一点,而以为立正就是两脚立站着,身体伸直,那「立正」就是我们语言(名相)上的束缚。要表达尊敬的心,是不是立正最好?或是不喧哗最好?这要看条件而定。不要拘泥名相,每个人表达方式都不一样,有人以不讲话来表达,有人以手足舞蹈来表达他内心的敬意,重点在于是否注意到内心的流露,而非外在的形象。
自依止的功夫
单从「手足舞蹈」四个字来看,我们直觉是姿势动作像在舞蹈,但未必,比如说我们坐在这里,外表看来并没有做什么事,若我们观察身体上的变化,事实上是相当忙碌;去观察自己的身心现象在变化着,在这样的展现过程里头,怎样去看到那内容与变化中的次第感,而不是被名相给拘束。唯有这样的观察,我们才能够体验到要透过自己,去面对本来面目,了解真正的展现与内容,而不是靠外在的记载或是前人说的资料,然后就以为完成了展现的内容。
法的次第
我们在体验当中了解到次第感,这次第的展现依佛法来讲,就是四圣谛:苦、集、灭、道。比如说我看到一个问题,同时起了一个不自在、不协调、不舒服、不平衡的感觉,这些都是问题产生的现象,两问题和现象是两回事。有些时候表面看来没有什么问题,但自己在观察的时候,自己会知道事实上有没有问题,因为自己是那个问题第一现场的目击者。怎样定义问题或怎样去找出问题,这当中都牵涉到自己怎么跟自己相处。当身和心有不协调、不顺畅的现象时,如何去面对改善彼此间的关系,这要有解决的次第产生出来。这个关系是离不开五蕴六根的。至于地球是如何产生的?先有人类?还是生物?先有鸡呢?还是先有蛋,佛法对于这些问题予以保留,不加以讨论。
实际应用处
我们把范围界定在人我的五蕴六根上,有助于观察,做这样的观察有什么好处呢?第一,当六根对六境,碰触的当时所引起的各种反应,内在问题与苦就是我们观察的方向,透过这样对应当下情境的观察训练,生活当中对事情的敏锐性就会很高,可以培养专注的警觉性。第二,当自己真正在做体验时,会有一种不受干扰的气魄产生出来。在观察时,自己要知道面对的对象是什么?内心的苦与外境一对一的相应关系是如何?只有在那个一对一的关系动作中,那才是你的观察对象。比如当对方说:「我不同意」时,你是不是观察到此时你胸口一股气往上冲升?脸部泛热,感受上很不舒服,念头:「太不给我面子了。」当你确定对象时,那么除了观察者与所观察的对象之外,别无他人。当目标明确时,就能不受干扰。第三,去看清楚对象──即了解内在的自己。比如有病去找医师,医师把脉时,到底把出来的脉,是对方的还是自己的?要理清楚。如果按了半天,按出来的是自己的脉膊,这样就无法下对方的药。在观察时,是身体、感受、或是念头,要分得清清楚楚,假若在体验当中能看得清清楚楚,这样才能「松、柔」。所谓「松、柔」就是所观察的对象及我这两个东西是松开的,并没有粘得那么紧。
透过观察的不断训练,警觉性提高,不受干扰,而能清清楚楚身心的变化,这样自己才能「松、柔」下来,用一般的概念来说,就是时时提「正念」。在日常生活中要怎么着手?
四念处与苦的相应点
所谓四念处的方法就是要观照自己,要从四个角度来观照。第一个是身体的练习,在平时要观察松紧酸麻的现象,观察它的生起及消失的变化。如果对于这样的身体感觉掌握不住的话,去做做运动,会有很大的助力,唯有把身体放在运动过程里头,你才能体验到轻松的感觉是什么,透过这样的身心体验,对于运动才能知其量的增或减,才能一方面照顾到身体的需要,一方面了解到身体的承受度。
另外我们要观察呼吸,常看着呼吸的展现,而为什么要观察呼吸,因为呼吸维系着一个人的生或死。一个人如何得知他是活着?他的生命存在主要是他在呼吸,当一个人突然休克或晕倒,第一个直觉会想到:他是否死了?然后将手放在鼻揣测一测是否这人还有呼吸?呼吸之于生命是片刻不离的。
呼吸也是维持姿势的重要来源,比如今天你可以坐着,可以站着,可以做任何一个姿势,是因为氧气的带动及血液流畅,加上筋骨及肌肉的组合,才完成支撑的行为,这样的一个行为是由许多因素一起促成的。
接着介绍感受有三种,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首先来谈不舒服的情绪是怎么样的,第一个先起对立的念头,比如他发现别人不让他依赖时会很生气,他今天讲了一个东西需要别人附和,结果别人都不来附和,别人不让你依赖而造成不舒服,那背后就是有对立的念头;不舒服再累增引发愤怒,愤怒到一个程度,害怕恐惧产生。比较微细的是不安。一般来说情绪的发展,到最后来说是一种模糊,不太明确的感受,你说他没有不舒服的感受,他也定不下来,找不到一个着落的点。载沉载浮的感觉,基本上这也是一种情绪。这些情绪有浓淡的变化,有时浓得化不开,有时淡淡的好象没有,微醺微醉的感觉,事实上你里面是有情绪,不是没有东西。
怎样观察情绪?观察时,里面的情绪,有时生气、有时愤怒、有时高兴,会看到好多的情绪生起,此时不必把其中那一个情绪当做是我的情绪,但有时情绪冲升得很快,过度的喜和过度的悲都会让你埋入其中,都会让你误以为情绪是我的,万一你跌进去之后,尽量用「法」来打开,慢慢地爬出来。
唯有你觉得一个情绪是一个情绪的时候,你才能去找情绪的缘由,而不是那个情绪就是我,或是我在逃避那个情绪,事实上你处理情绪是用「法」的出离,还是只是驼鸟式的不去理会,这是不一样的。
第三,谈到观察念头。我举出两种念头的现象来谈,一个是跳跃,一个是想象。我们知道念头是怎样跳跃的吗?我们往往恋着过去的经验,告诉自己明天太阳会出来,这时候我们不必去观察,就已经认定,明天太阳会出来。理由是因为根据昨天,昨天的昨天…,太阳这不都是出来了呀!假使习惯用过去的经验来处理现在的状况,而又没有去向对方加以求证,或者并没有观察到背后真正的因缘的话,那我们认为这样的沟通是不彻底的,是有问题的。
比如有人说:「你真没有用。」这时念头就跑出:「你怎么知道,凭什么说我没有用?」事实上他是针对事情的处理方法来说你没有用,因为这样并不能达到效果,你居然把那句话解释成说你凭什么说我,认定他是针对你,却没想到他是针对你的那件事情,你将对方的反应跳跃到是因为你整个人,认定对方在做人身攻击,此时另一个观念跑出来,「一个人不能对人家作人身攻击。如果就事论事,可以理解,可是作人身攻击就是对方没有尊重我。」这里面有一个跳跃,你的念头就在当听到对方说「你真没有用」,那一刻就认定对方是一种人身攻击之间完成了。你说有多快就有多快,假如没有透过观察,很不容易知道念头的跳跃现象。
面对当时这个情境时,先定一定观察自己所展现的是什么?再来询问对方说没有用指的是什么。这样的观察每二个现象的生起及消失的过程,已经剔除过去的经验,而能直接面对当时自己的反应,一步一步的趋近当下,这是有自觉的观察,这样的观察会不会落入过去的经验呢?也会,在观察之后会发现那些与过去经验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部分。就像我们说每年都有儿童节,但今年跟去年就不同,什么不同呢?今年是民国八十二年(1993年),所以说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不同的地方也有相同。
往往在做观照时,会发现跳跃的现象,过去的一些前尘往事会一一浮现出来,而对于未来尚未发生的念头就有一些想象。想象着二十几岁的年青人前途无量,往后的日子是如何得了,像现在这么努力,想象着要如何给对方鼓励,一个念头接着一个念头,一直渗透进去,就好象对方已经有着美好的成就,我们说这就是幻想,或作白日梦。
要怎么去从自己的身体动作当中或者是自己的语言现象,去观察那个还未形成身体动作和语言表达前的那个意念?观察意念前,先要有能够观察身体及感受的基本训练。
意念的现起都只是几分之几秒的时间,跑得很快,所以不要把意念的完成想象成身体的完成。比如有人谈佛书、经典,产生一些相应的法喜,事实上这样的法喜只是在理念上、观念上的相应,只是完成听闻的部分,而要如何落实到修行面,如何自我训练,如何印证经典?尚未提到。譬如我们常说:「人皆有佛性」,而这只是一个念头,你不去做,怎知你能成佛,若没有做的方法,又如何能成就那个「佛性」?能够这样的环环相扣,我们在观察心念的时候,一个接着一个,既不受过去经验的纠葛,也不受未来的迷惑,就这样明确地看着意念的展现,这就是心念处。
法念处指的是一个人行为背后的动机,我把它分成两个阶段来看,第一个阶段是:建议将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不断的反复来看,不但熟悉,而且熟练。在观法念处时,不要马上下判断,「啊!我有粘着。」或「啊!我怎么这么冲动!」经验告诉我们很快会下判断,要等一等,先检定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的感应是什么,在日常生活中就是这样不断的练习。第二个阶段是观照习气的展现。这两个阶段要一个一个来,真正到熟练的情景时,即使反过来看也不会有所遗漏。
我们说四圣谛要从苦下手,先认识「苦」是什么,像有些宗教会告诉你天堂是多么美好,而佛陀的教义刚好相反,教导着我们如何知苦;佛陀当时也是先证道,才出来说法的。要证人道,要先从了解苦开始。在生活中要怎么去看苦?看身体的苦——紧张;呼吸的状况;一个行为一个举止等。人不断在紧张状态之下显得非常不自在,所以要如何检定自己有没有脱离紧张的苦?一定要时时保持在松柔状态。什么是「松、柔」?什么是紧张?当你澈底了解了紧张,你将会了解到什么是「松、柔」。
比如当起一个情绪时,你观察到一个现象:身体肌肉常常紧紧的;感受上,往往被卡在里面而动弹不得,几乎整个世界都在僵硬感受上,慢慢的在扩大。渐渐的在观念上,也已经习惯了,因此造成我如果没有这个观念会活不下去,不敢放开,变成一个牢不可破的固执观念。这也是一种苦,没有办法将自己放开,就没有办法做观察,观照和「松、柔」有很大的关系,透过观照才会让自己活泼,更有弹性,社会上有一些规定的观念。适合当地社会的人及习俗,当你一出国离开这个国家,风俗民情就完全不一样,观念也随之不同,观念并不是唯一的,因着不同时空而改变。说到法念处,我们知道因粘着而产生苦,对事情不去观察、不去看它的来龙去脉,只依习惯作反应,甚至逃避、不想有反应,也害怕反应,这都是「无明苦」的展现。
四念处实修要领
愈有生活体验的人,愈能了解到人生实在是充满了苦的现象,应用四念处来观察身心自我的现象时,要注意几个要领。第一动作要放慢,慢到可以观察得来的速度。第二,观察的目标要单纯,才能将目标的过程看得清楚,警觉性才能保持,才能不受干扰,而保持放松的心情。第三,要建立起个人的条理性。这有两方面,一个是静态的名词,也就是说条理性已经出来了,比如说观照的过程,其条理是身受心法。另一个是动词的用法,如何将这个条理重新加以调整,比如说身受心法,调整为法心受身;比如观呼吸,从吸到停到呼,从呼到停到吸。这样的条理要怎样抓,每次都要有一个目标诚实的去面对那个目标,紧扣着这个目标,看出本来面目,是什么就是什么。第四,要有耐心与耐性,我们说苦口婆心也好,逆来顺受也可以,有耐心的去观察现象,慢慢的去了解你的目标,亦步亦趋以与之相处。第五,保留的心态。对观察现象以外的东西,持着一个保留的心态,很多时候在日常生活当中可以看到,有些人是为了反应而反应,却不懂得什么是保留,而认为暂时保留就是在拒绝接受,真正的保留不是拒绝,是在不清楚状况,没办法回答之下,亦不做急燥的判断,是给予自己观察因缘的空间,对于自己没有看清楚的部分再看清楚。第六,生活要单纯,有规律,要注意饮食、排便、睡眠、运动的均衡调配,有助收摄心思,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993.5.《新雨月刊》第6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