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与心对话 第二章 放下 7 磨难先行
 
{返回 与心对话·嘎玛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036

磨难先行

放下,放下外在的东西,那是比较简单一点。有的人当他拥有太多,也不知道干什么用时,就愿意跟外人分享,跟社会分享。但是,当牵扯到最核心的“我”的时候,仍然还是放不下。

让别人放下的人,大部分是些宗教人士,而这些师父往往是什么都没有拥有过的。这些宗教人士大部分从小就修行,修行久了就学会了用信仰来掌控自己的欲望,很多欲望在他们身上也不会产生出来。而他们会教导一些为欲望而烦恼的人,如果拥有的东西让你不快乐,就要赶紧把不快乐“放下”。有时这些宗教人士的话说服力还是不够,毕竟修行人的思想本来就是完美的理想主义,他没有拥有太多的东西,所以对他来讲,“放下”太简单了。比如,他没有拥有过家庭,所以你叫他放下家庭太简单了,让他放下,他马上就会说“好啊,放下”。

我们庙里有一个堪布(佛学院的教授)能说善道,一次有个女孩跟他讲自己失恋了很痛苦,堪布就说:“那你就当它没有发生过不就行了吗?”女孩子就说,不能当它没有发生过,它已经发生了啊。堪布又说:“分开了,走了,就当他死掉不就完了吗?”女孩说,果然没有谈过恋爱,问了也白问。我拿这个作为比喻,目的是想说,如果自己本身没有经历过的事情,对他来说放下是很简单的一件事。我们为什么经常说“旁观者清”,也就是说,在一旁看的人自己不用付出,就觉得事情比较简单明了。

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学一学佛教的导师释迦牟尼是怎么做的,他是“放下”放得最彻底的人。释迦牟尼出生于王室,是个王子,又娶妻生子后才出的家,历经磨难后顿悟成佛,所以佛陀是“放下”的最好例证。如果他不是生在一个国王家庭,没有拥有过那么多的财富,然后告诉我们有很多财富却不一定能拥有很多快乐,我们愿意去相信吗?我们还是会学人家其他宗教一样天天告诉人家:我们的宗教是有福报的,我们财富越来越多,你们佛教是没有福报的,你们修佛的穷的比较多,修其他宗教的财富比较多。其实不是这回事,其他宗教的领袖在初创时期比较贫穷,一无所有,所以一开始他的欲望就是拥有、占有。为了占有土地,不惜发动战争,把别人的东西强占过来,让自己的机构变得庞大;等拥有钱财、拥有军队后,才去传播的宗教。

佛陀最不一样的是,他拥有过了;没有人可以拥有一个国家后可以放下的,而释迦牟尼做到了,最后他把情感也能够放下。所以佛陀是“放下”执行得最好的专家,所以他的话也就最有说服力。在佛陀放下一切的时候,短期内大家也对他失望过、遗憾过:没有当上国王,他爸爸遗憾;没有做一个好先生、好父亲,他的太太和孩子遗憾;对他的国家来讲,聪明的王子没有执掌政权也是一种遗憾。但是,最后他用自己的方式让他的妻儿、父亲、国家为他感到无比自豪。佛陀的思想延伸到全世界,延续了2500多年直到现在,他的思想给很多人带来了真正的快乐。这种“放下”才是真“放下”。佛陀把“放下”执行得非常到位,所以最后他没有让任何人失望。

“放下”是一个比较难的过程,很多我们曾经拥有的东西不是说丢掉就可以丢掉的。所以,如何去放,还是要经历很多的磨难,要有个过程。


{返回 与心对话·嘎玛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与心对话 第二章 放下 8 最好的安心剂
下一篇:与心对话 第二章 放下 6 挫折是顿悟的加速器
 与心对话 第四章 反省 4 清净内心的秘诀
 与心对话 第三章 舍与得 4 因为舍,得到了真正的快乐
 与心对话 第三章 舍与得 1 美语一句三冬暖
 与心对话 第二章 放下 8 最好的安心剂
 与心对话 第五章 精进 2 精进,不是贪婪
 与心对话 第二章 放下 12 享受过程
 与心对话 第三章 舍与得 3 只去舍,不想得
 与心对话 第一章 走在生命河中 7 可以改变的运
 与心对话 第四章 反省 3 忏悔时要有依靠
 与心对话 第二章 放下 11 人生真正的快乐源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法要义[栏目:太虚法师]
 禅门骊珠集 第七篇 德山至天童的禅师 天台德韶[栏目:禅门骊珠集]
 日面佛 月面佛[栏目:圣严说禅]
 略说五戒 八[栏目:如瑞法师]
 平静的第一堂课:观呼吸·第十六章:它带给你什么?[栏目:德宝法师]
 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 36[栏目: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傅味琴老师]
 牛的贡献[栏目:人生的阶梯·星云大师]
 章太炎——念地藏经[栏目:名人说佛·名人佛缘]
 中观庄严论解说 第八十八课[栏目:中观庄严论解说]
 佛教与人生 善生经与人生佛教[栏目:竺摩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