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与心对话 第二章 放下 7 磨难先行
 
{返回 与心对话·嘎玛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086

磨难先行

放下,放下外在的东西,那是比较简单一点。有的人当他拥有太多,也不知道干什么用时,就愿意跟外人分享,跟社会分享。但是,当牵扯到最核心的“我”的时候,仍然还是放不下。

让别人放下的人,大部分是些宗教人士,而这些师父往往是什么都没有拥有过的。这些宗教人士大部分从小就修行,修行久了就学会了用信仰来掌控自己的欲望,很多欲望在他们身上也不会产生出来。而他们会教导一些为欲望而烦恼的人,如果拥有的东西让你不快乐,就要赶紧把不快乐“放下”。有时这些宗教人士的话说服力还是不够,毕竟修行人的思想本来就是完美的理想主义,他没有拥有太多的东西,所以对他来讲,“放下”太简单了。比如,他没有拥有过家庭,所以你叫他放下家庭太简单了,让他放下,他马上就会说“好啊,放下”。

我们庙里有一个堪布(佛学院的教授)能说善道,一次有个女孩跟他讲自己失恋了很痛苦,堪布就说:“那你就当它没有发生过不就行了吗?”女孩子就说,不能当它没有发生过,它已经发生了啊。堪布又说:“分开了,走了,就当他死掉不就完了吗?”女孩说,果然没有谈过恋爱,问了也白问。我拿这个作为比喻,目的是想说,如果自己本身没有经历过的事情,对他来说放下是很简单的一件事。我们为什么经常说“旁观者清”,也就是说,在一旁看的人自己不用付出,就觉得事情比较简单明了。

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学一学佛教的导师释迦牟尼是怎么做的,他是“放下”放得最彻底的人。释迦牟尼出生于王室,是个王子,又娶妻生子后才出的家,历经磨难后顿悟成佛,所以佛陀是“放下”的最好例证。如果他不是生在一个国王家庭,没有拥有过那么多的财富,然后告诉我们有很多财富却不一定能拥有很多快乐,我们愿意去相信吗?我们还是会学人家其他宗教一样天天告诉人家:我们的宗教是有福报的,我们财富越来越多,你们佛教是没有福报的,你们修佛的穷的比较多,修其他宗教的财富比较多。其实不是这回事,其他宗教的领袖在初创时期比较贫穷,一无所有,所以一开始他的欲望就是拥有、占有。为了占有土地,不惜发动战争,把别人的东西强占过来,让自己的机构变得庞大;等拥有钱财、拥有军队后,才去传播的宗教。

佛陀最不一样的是,他拥有过了;没有人可以拥有一个国家后可以放下的,而释迦牟尼做到了,最后他把情感也能够放下。所以佛陀是“放下”执行得最好的专家,所以他的话也就最有说服力。在佛陀放下一切的时候,短期内大家也对他失望过、遗憾过:没有当上国王,他爸爸遗憾;没有做一个好先生、好父亲,他的太太和孩子遗憾;对他的国家来讲,聪明的王子没有执掌政权也是一种遗憾。但是,最后他用自己的方式让他的妻儿、父亲、国家为他感到无比自豪。佛陀的思想延伸到全世界,延续了2500多年直到现在,他的思想给很多人带来了真正的快乐。这种“放下”才是真“放下”。佛陀把“放下”执行得非常到位,所以最后他没有让任何人失望。

“放下”是一个比较难的过程,很多我们曾经拥有的东西不是说丢掉就可以丢掉的。所以,如何去放,还是要经历很多的磨难,要有个过程。


{返回 与心对话·嘎玛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与心对话 第二章 放下 8 最好的安心剂
下一篇:与心对话 第二章 放下 6 挫折是顿悟的加速器
 与心对话 第二章 放下 11 人生真正的快乐源
 与心对话 第八章 禅定 4 控制起心动念
 与心对话 第一章 走在生命河中 8 改变命运就像烧火
 与心对话 第四章 反省 1 反省身体
 与心对话 第七章 心会生病 8 做弯腰的果树
 与心对话 第四章 反省 3 忏悔时要有依靠
 与心对话 第二章 放下 12 享受过程
 与心对话 第五章 精进 3 穿着盔甲去打仗
 与心对话 第八章 禅定 7 禅定的最高证悟者
 与心对话 前言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十大愿王的修持关键[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华藏工程]
 无著、世亲的瑜伽行派(上)[栏目:香港佛教联合会·佛学课本]
 佛学问答(第六辑)[栏目:如本法师]
 心灵成长,事事本无碍(六)[栏目:空海(惟传)法师]
 学佛感言一则[栏目:药师山·紫虚居士]
 A Short Note[栏目:Khenpo Sodargye Rinpoche]
 真正的给予(阿姜·查)[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圣者言教 第十五课(九)龙萨娘波尊者开取囊青扎嘎伏藏[栏目:圣者言教]
 大蒙山法会之后,连续好几天头痛、发烧、呕吐,看了医生,吃了三天药,头还是晕,不舒服,这什么现象?[栏目:传喜法师·信众问答]
 A Note on Openness[栏目:Bodhi Bhikkhu]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