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甘露泉源——净化心灵的方法6
 
{返回 佛法生活·嘎玛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640

甘露泉源——净化心灵的方法6

比较的功与过

我们常常为了世间的名利快乐、平安而相互比较。而身为人,最悲哀的是:我们都不会去找比自己落魄、痛苦、贫穷的人来做比较,总喜欢找比我们好的人来比较。当然,如果我们能够在反省的当下,以善良的动机与他人来比较,而对自己有个合理的期许,就称它为精进,这是进步和成功的动力,是可取的。但是,如果是以世俗、贪婪、不满足的心态与人相比较,那么永远不可能快乐。因为自己会拿来作比较的人,都是当下过得最好的人。今天自己肚子痛、缺钱,或是学问不足时,就会跟一个今天肚子不痛、有钱人,或有学问的人作比较,认为为何别人的福报比我好,只有我运气最差。可是你怎么会知道,在你面前乐观开朗,幸福快乐的人,最近才动过大手术呢?当我们已经有一栋房子了,还是会跟有二栋房子的人做比较。看到别人的家庭幸福,或者儿女成绩优秀时,我们会拿自己和他们加以比较。刚开始是羡慕,接着如果能力比得上别人,会觉得很快乐。但是这种追求和比较将永无止境的延续下去,到最后比不上别人,会变成瞋恨。如果不停地与他人相比,我们就会一直贪婪,不停地追逐世间的名利。

我们要和别人比较时,不要老是往上比,这样会活得很痛苦。比上虽然不足,比下总是绰绰有余。如果你双腿健全,却认为自己生活郁闷不如意,就去看看只有一只脚的人怎么生活;如果你只剩下一只脚,就看看没有双脚却还可以快乐生活的人是如何办到的。这种比较,对我们的人生有非常大的帮助,一方面是启发的作用,让我们更加珍惜拥有,不用担心会堕落;另一方面会使你在赞叹他们的当下,提醒自己有双手双脚,可以比这些残障朋友活得更轻松如意。如果自己是残障的朋友,可以和那些还在跟病魔作挣扎的病痛者作比较。

如此一来,我们就会发觉:其实,自己还是人群当中享有福报的一群,起码有很好的因缘,能够在这么好的地方听闻佛法,这些都是相当难得的机会,是生生世世所累积下来的福报成熟在今生。也许今天你不好好的珍惜,下一世就没有这样好的因缘来听闻佛法。

疏离的现代社会

另外一个不快乐的原因,是源于过度的自我保护而导致的情感疏离。现在是高科技的工商时代,大家聚集的地方只有竞争,使得早期人与人之间熟悉、热络的相处模式,不复存在。现代人为了许多世间事而需要掩饰自己时,呈现的都是经过伪装美化的假象,内在真正善良的部分,已经被紧紧地遮掩住,无从显露。

尤其在大城市,同一栋公寓的住家,即使对面而居,也可能从来不交谈,见面时只是点个头打招呼,表示互相认识而已。我们回家时,隔壁的门可能是关着的;我们出门时,邻居却回来了,大家没有见面的机会,不愿意尝试进一步认识对方,变成一种习惯性的自我防卫。习惯自我保护之后,每个人在外表上都武装得非常坚强,却掩盖住脆弱而不为人知的一面。这样的遮掩,使得人与人之间最真诚的沟通管道,渐渐地消失,让我们永远都无法真情流露,而因为心灵相隔太遥远,感情也变得愈来愈淡薄。

子女觉得父母生下我,就是有义务养育自己,而长大成人后,要怎样行事是个人的事,跟父母无关。这种思惟,将血浓于水的亲密情感,慢慢地忽略,最后彼此的关系愈来愈遥远。如果连父母和儿女、先生与太太之间都没有共同的话题可以沟通,或是上师跟弟子好象也无话可说,渐渐的,彼此变成只有类似工作关系,只是法师在法座上讲法,弟子在下面听。这种疏离感不断扩展,到最后,人人没有知心朋友,无法将内在的想法讲出来分享或分担。想想看,表面上虽然处于热闹的人群之中,但内心会多么孤单痛苦,又怎会快乐呢?

分享的喜悦

在很多的经典里,佛陀常常教导我们,决定福报功德的大小,不在于外相上所做之事的体积,而在内在心量能力的强弱。所以,一旦你学会赞美别人,而可以与别人分享生命中美好的部分,包括一切快乐、平安、幸福等等,你的心就会慢慢解开了,例如父母学会跟儿女分享时,亲子之间就有缘可以沟通,彼此都会变得很快乐。这种正向的互动模式,慢慢地扩大,一个老板可以将心灵的感受、收获与员工分享;员工也可以开放心灵和其它员工、老板同乐,这个公司慢慢就会在和谐融洽的气氛之中成长茁壮。

这样的心态慢慢培养增长,便可以将我们的慈悲心延伸到六道众生。六道中的每个众生都和我们一样,希望得到的是平安,心灵上、肉体上没有受到伤害,能够幸福快乐。如果这些福报,是大家共同想要的,那我们就将自己的快乐、福报,以及所有一切的功德回向给众生,与众生分享。这种和众生分享的广大胸怀,在佛法称为菩提心。

无伪的心胸

佛菩萨的胸怀

佛跟众生的差别在那里呢?佛永远都是为众生而服务,到最后成就了自己,众生则是永远只为自己而服务,到最后却使自己堕落、痛苦终生。所以不用担心付出后得不到回报,就像诸佛菩萨一样,付出了那么多的慈悲,到最后他们成为佛或菩萨,而众生呢?佛陀在世时,我们没有一个人愿意跟随着佛陀的慈悲、智能来修行,所以我们现在还是一样处在轮回当中,继续被我们自己的烦恼、业障所捆绑。因此我们必须要学佛。

学佛是学什么呢?就是学佛的精神!佛陀的教育告诉我们不要去伤害众生,且为了要让所有的众生都能成佛,而付出自己无私的奉献与慈悲,到最后我们自己也会成就。佛陀的教育精华是菩萨的菩提心,对于菩提心我们要多去想。所谓的想就是愿力,要多发这样的愿力,但光有愿力仍然不行,还要付诸行动,才叫做行菩萨道。而在行菩萨道的过程中,要常常反观自己的身语意,看看自己是否如法地照着佛陀的教法去做,是否真的舍弃了利益自己的心态,让所作所为都是真正为他人着想。

想想看,你今天只有一百元,如果能够将五十元无私的奉献出去,与别人一起分享,却不希求回馈,那种无负担的快乐是无法言语的。但是如果你认为自己只有这么一点钱,一百元给了别人十元是一种付出,因而产生希望别人有所回馈的心态,这样就会倍感压力,只会有辛苦的感觉而不太容易有快乐可言。

做而无做,为而无为

一个传承的领导者,必须承担起传承的法务弘扬,及僧众的生活所需,其责任是相当重大的。但如果能将这一切的努力与付出,当作一种快乐的奉献,认为这是众生的福报所应得到的,而自己能够做到这些事情,也是自己与生俱来的福报成熟在今生时,就会做得非常快乐呀!很多人问我会不会烦恼?会不会有压力啊?我觉得没有压力,能做多久,就做多久,有一天我不能做了,双脚一伸,后面还是有人会接续起这个责任。像我永远没穷过,原因是我本来就没有任何的财物,一生所得的财富,都是从左手进来,很快又从右手出去,但是却觉得一直都很富有满足,因为我有种随时可以拥有很多物资,也可能随时变成一无所有的心理准备。这并非告诉你们我有多伟大,而是期许你们以一种无所求的方式,去实践自己的善念,那么你们的福报会愈来愈增长。如果你有这种不执着的心理准备,那就没有任何值得烦恼的事,因为你不能预设未来将会拥有多少财产。当然,你们的财产是自己辛苦得来,跟我这种来自大众的供养不一样。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可以用佛法的角度多多思考。

利人利己

总之,我们要学佛菩萨宽广慈悲的心胸。菩萨学会的是利益众生,靠众生的力量,到最后得度的是自己。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说:「要度尽六道所有众生」;地藏菩萨说:「地狱不空,誓不成佛」,观世音菩萨也是如此发愿,到最后,他们有的成了佛,有的成了菩萨,而我们还在这里受苦受难。那不是他们的错,并非他们不愿意救度我们,而是我们有自己的业力存在。如果我们从诸佛菩萨的愿力和行谊得到启发,知道「利益众生,到最后被利益的是自己」,然后追随他们的脚步,很快我们也可以有所成就。

所以不要暂时吃一点小亏,就认为自己被别人占了便宜。佛陀当时说要利益众生,但是到最后利益了他自己且成佛了,而我们现在却还需要靠他来慢慢度。同样的道理,只要将自己的心胸开放,吃点小亏,也不见得是坏事,因为到最后过得平安、快乐的是自己,而不是别人。因为你胸襟开阔,心情舒畅,没有瞋恨、嫉妒和贪念,心能「知足」便能「常乐」,不会造业。今生没有造业很快乐,当然来生会延续今世的福报而更快乐。而且,来生还可能往生到佛国净土。即使没有那么大的福报,能生为人,还是可能有机缘听闻佛法,有非常好的因缘来延续我们这一世的福报。

身体力行---闻思修

佛陀传下的所有法门,粗浅看来,似乎都和世间法对立,但是,只要用心分析,便会发觉如果能将佛法用在自己的身、语、意之上,对我们短暂的今生,将会有非常大的帮助,何况是来世?所以,通常称佛法是能在短暂的今生可以得到人天福报,而究竟可以得到佛果位的殊胜妙法。

闻思修的真义

当身为凡夫俗子,在真实的人生运作中,我们没有足够的能力在当下做到绝对的善、恶与无记的判断。纯粹的讲道理容易懂,只要有机会听闻或接触,慢慢的就明白了,但是要将理论化为实际的行动,的确不是件容易事。佛陀传讲佛法时,是要我们「闻」、「思」而「修」,「修」了之后还要「行」。不断地闻思修行佛法,才能透彻地剖析、理解,并善用我们的人生。

佛法中所讲的闻思修,「闻」是指听闻善、慈悲、智能的佛法;「思」是指不断思考所听闻到的佛法,并且使思惟能够坚固;而所谓的「修」,就是我们常常讲的观察自己内在的身语意,让它维持在善良以及拥有智能的当下,并延续下去。而当我们照着上面所闻思的佛法,如法地去做时,才是行。我们发了很多愿,也为推广佛法付出很多心力,但到最后做到精疲力尽,就开始有点退转的心态,这是因为我们观察自己内在的机会变少了。如果这部分可以继续增加一点的话,那么你付出的这一切,就会成为你成就的来源。

易忽略的地方

生活在这样的时代,做为一个佛教徒,要真正提升我们自己的心灵的话,靠修行是最快的。佛陀教法中讲最多的,是反观我们自性的部分。反观自性的机会愈多,就表示我们有真正在实修。实修的机会愈多,我们面对世间的许多烦恼,都可以用自己的智能来解剖它,因而了解到世间上没有一件事情是绝对的善或绝对的恶,善恶的分别往往来自我们自己,所以要把心导正到不伤害别人的情况下。如果你不伤害别人,发心是善的,即使表面看起来不善,也会导向善果。所以功德的大小,不在于所布施的外在物质大小,或奉献的多少,而是我们自己内在发心与虔诚心的大小。这些都是我们现代人学佛比较容易忽略的地方,这也是原始佛教教义里最珍贵,但是却离我们愈来愈远的部分。

像现在运输工具非常发达,往来于不同的地点或国度,并不是件难事,因此,求法不必像古人那么辛苦,所以「佛法难闻」对现代人而言似乎不太有感受,因为只要自己愿意留意,周边常常有人在宣讲佛法。但是,世间上所有的福报,只要它来的容易,我们就比较不会珍惜,这是人常有的毛病。同样的情形,不难求得的佛法,我们得到了不会珍惜,因为得来太容易了,所以,听闻到珍贵难闻的佛法之后,我们要改正这种习气,要仔仔细细地思考它的涵义,并以行动实践。

学错了---佛油子

很多时候,佛教徒将佛法做为选择别人、挑剔别人的工具。今天听了法,自己不依循教理如法实修,却在明天用来观察其它的佛教徒或法师有没有如实照做。刚开始学佛时,我们比较有虔诚心,对于佛经里所说的,都比较有心力去做,但日子久了,许多道理都听过,愈来愈麻木,麻木到后来变成「佛油子」,就会开始用我们外在的行相来混淆我们的内在。尤其学佛愈久的人,常常会跟别人炫耀:我学佛已经二、三十年或四十年了,并将学到的佛法,用来和人讨论好坏、争辩对错。这时候最需要反观自己,因为如果没有好好的修行,慢慢地就会把很多真理扭曲成观察别人缺点的凭借,到最后将佛法当成是个放大镜,用来观察别人何处做错。自己缺点一大堆,却还观察人家身上有没有小毛病,再用放大镜将它放大,接着自以为是的批评。

有个居士,向别人赊债买宝石,之后所开立的支票跳票,欠钱不还。店家向他要债时,他说:「我吃了二十年的素斋,怎么会骗你这点钱?」居然以自己是佛教徒,且长年茹素当借口,却没有想到修行是修心,而自己却以表里不一的行为来自欺欺人。他怎么不是骗子?都已经骗了人家的钱,还用这种方式来说别人诬赖他。有时候想想真是可悲呀!身为佛教徒还做这样的事。

以身作则

所有的修行都需要思考,慢慢地修正自己的身口意之后,还要「行」。你做得到了,别人看到你的举止行动,充满善念善行,也会愿意跟随你而努力实践;如果你的脾气不好、修行很差,所作所为都不如法,然后又每天对别人讲道理,别人是无法听进去的。现在有很多这种人,自己不好好修,却将佛法当成一种学问到处宣扬。佛教徒不应该是这样的,应该是自己先做了别人的表率,再将自己的经验和心得讲给别人听。别人看到你学了佛之后,心灵平静,和善且乐于助人,家庭非常幸福美满,当然也想跟着你学。否则,如果你和配偶、家人、朋友和同事的关系一团糟,连自己的小孩都教育不了,还到处对别人说,佛教的教育很好,别人就会想:「如果是这样,那我还是不要跟着你学比较好。」所以,要保持良好的心灵品质,就需要长时间的修行,先要往内在慢慢的解剖自己,才能对自己、对别人都有帮助。

当然,听道理比较容易,听的时候,大家都可以感受,好象都懂了。但是,就像《楞严经》所言:「理可顿悟,事须渐修」。虽然道理可以当下就明白,可是实践于「事」上时,必须「渐修」呀!事情须要慢慢做,慢慢改,不可能因为我今天晚上讲了这些话,你明天就恍然大悟什么都解决了,这不可能的。离开这个道场以后,你还是你,习气还是会存在,但是,如果我所讲的,你有一点点感受的话,就可以随着这些道理,渐渐地因为修行而改变自己思惟和处事的方式。俗云:知之深不如行之切,知一丈不如行一尺。善思之! 


{返回 佛法生活·嘎玛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自在的走过——临终关怀1
下一篇:甘露泉源——净化心灵的方法5
 饮一口法乳——快乐的生活6
 自在的走过——临终关怀2
 甘露泉源——净化心灵的方法3
 自在的走过——临终关怀3
 自在的走过——临终关怀4
 甘露泉源——净化心灵的方法1
 饮一口法乳——快乐的生活2
 饮一口法乳——快乐的生活1
 饮一口法乳——快乐的生活5
 甘露泉源——净化心灵的方法4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学与科学的异同[栏目: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试举正修观法初、中、后纲要。[栏目: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弘法布教的六步棋[栏目:济群法师]
 普贤行愿品亲闻记(慈舟法师)[栏目:普贤菩萨·讲记释义]
 学佛的基础 一、宗教常识[栏目:法鼓山智慧随身书·学佛入门]
 禅林风雨 22.修行──修不行[栏目:果煜法师]
 施多福大[栏目:布施]
 什么是空?[栏目:洪修平教授]
 佛无灵(丰子恺)[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中峰三时系念法事能用来助念吗?[栏目:临终助念问答·净空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