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如何处理利他和利己的关系?
法清法师:利他和利己,这两个在佛教里面就是大乘和小乘的关系。所以,佛教我们要修大乘,不要修小乘。具体来说,当你只想到利己的时候,这叫小乘;当你想到利他的时候,就是大乘。比如我们在生活中,做什么事情,首先想到的是利他,这是大乘菩萨。所以,我们把这个大乘要学好。
考虑别人的利益,就是给自己最大的利益,但很多时候,人往往都很自私,只考虑自己的利益。但如果只考虑自己的利益,那他所得的利益就会越来越小。眼前看,他获得的好象很多,但慢慢慢慢,他能获得的就会越来越小。中国自从经济开放以来,有很多这样的事例,因为太过考虑自利,结果,把许多市场都做滥了。有的人和别人做生意,总希望对方赔,不习惯对方挣钱,这是很糟糕的想法。所以,做着做着,市场就全乱了,做不下去了。
日本人在这方面就很好,他早期和中国人做生意时,虽然很抠,但他让你有利益。你获多少利益,他都给你算好了。他一定要知道你有挣钱,才跟你做这个生意。如果他觉得你没有挣钱,那这个生意他就不跟你做。日本人早期是这样,后期好像也乱了。
而我们的人做生意的时候,总想让对方亏得一塌糊涂,一分钱不要挣,还赊。所以,才把许多生意做坏了。原来我们在厦门,许多人做生意就是这样,非常急功近利,恨不得一刀子把别人都杀死,所以,很快就把很多生意做坏了。比如做石雕的,现在就做不下去了。最早在厦门,书画市场非常好,从八几年开始,就好得很。台湾人刚能到厦门来那会儿,画好卖得很。因为那时候刚解禁,许多台胞思念祖国,都跑过来看,只要是传统的东西,看见什么都觉得亲切,就拼命买。那些生意人就拼命弄虚作假,拿假的东西当真的卖。那时候的台胞,刚进来大陆,一厢情愿地以为,大陆的人都很朴实,不会骗人。他们拿着这么一个想法,就拼命买。但被骗了几次以后,他们也灵醒了,所以,以后来大陆后,就再也不敢买东西了。于是,这些市场就瞬间垮下去了。这就是只考虑自利的后果。所以,佛教我们学大乘,不能学小乘。
经书里边也告诉我们,我们要自利,然后才能利人。从大乘来说,自利可不是光考虑自己的利益的意思。它是说,你要先做好自己,然后才能帮助别人。
我们学佛,要身体力行。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在任何时候,都要考虑帮助别人。但帮助别人需要一个前提,就是你得有帮助的能力。所以,在身体力行帮助之前,你要完善自己,做好自己。比如学踩自行车,如果只是为了自己方便而学,就叫小乘。但如果是为了帮助别人,方便带同学、带家人去学,就叫大乘,叫利他。但这里的前提是什么?就是自己先得学会呀,自己先得掌握好骑自行车的技术。而不能说,光想着去载别人,自己却不好好练,那样一来,你就无法帮助别人。因此,为了利他,你先要自利,即练好自己的本事,等到技术熟练了,才可以更好地去帮助别人。自利然后才能利人这句话,是从这个角度说的。
每一件事情上,你如果都能考虑别人的利益,考虑帮助别人和帮助自己的关系,那最终,你在给别人利益的同时,也会成为最大的获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