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佛教的来源
藏传佛教开始出现于吐蕃王朝第二十八代国王拉托托日列占时期。公元六二九年,即唐太宗贞观年间,第三十三代国王松赞冈布执政,吐蕃王朝与唐朝王室及尼泊尔王朝联姻,文成公主和尼泊尔赤尊公主被迎请入藏,她们的嫁妆里各有一尊释迦牟尼佛像以及大量的佛经。为安置这些佛像与佛经,并为了调伏地形学说中,认为西藏地形有如女罗剎恶魔仰卧的说法,而大量建立以大昭寺、小昭寺为主的一百零八座寺庙。此时虽兴建众多寺庙,但却没有西藏本土的出家僧侣。在这同时,松赞冈布派许多人留学印度,学习梵文和巴利文,其中一位大臣吞米桑布札创造了现在所使用的藏文,影响后世西藏佛教及文化甚为远大!
到了第三十八代国王赤松德赞时,颁召崇佛,特地迎请:堪布菩提萨埵(印度萨霍尔王之子希瓦措)、贝玛拉米札,莲花生大士及许多佛学家来到西藏,修建西藏历史上第一个仿造印度古庙沃丹达波寺的形式,揉合汉、藏、印三者建筑风格于一体的桑耶寺庙。
藏王赤松德赞并从印度、尼泊尔各地迎请佛教学者,培育翻译人才,大量翻译佛经,使以毗卢遮那大师为首的七人预试出家之后,藏族三百人相继出家,初建僧团,佛法于是大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