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四十二章经讲录 第十章 喜施获福
 
{返回 苏行三博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036
第十章 喜施获福

佛言:睹人施道,助之欢喜,得福甚大。沙门问曰:“此福尽乎?”佛言:“譬如一炬之火,数千百人,各以炬来分取,熟食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之。”

   (解)佛说:佛门行布施有三种:(一)用财物帮助贫苦者。(二)用温语安慰受苦者或救脱人家出危险,灾害。(三)以佛学教人,使听的人能转迷开悟,离苦得乐。所以佛说:我们若看见人家,在进行三种布施时,应该帮助布施的人的忙,让受施的人喜欢。这么一来,布施的,帮施的,受施的,大家一样得到福气。佛作此言时,有心地较偏狭的沙门,心起怀疑,就问说:“布施的人,应得的福气,岂不是尽归自己,怎得还要被帮忙的人得去?”佛替他解释说:“譬如一个人,燃着一把炬,其他的很多人,也各人拿着一把炬来,向这个人的炬,分出火来燃着。这个人的炬火,并没有一点儿减少,反能够叫很多人,却因炬火而得烧菜,造饭;黑暗的地方,也因炬火而得光明。一炬火的功劳,利益,怎比得上众炬火的功劳,利益来的大!可见布施者,帮施者,与受施者,共同得福之殊胜也。”

不用客气的,与大众一样吃。诸位都晓得,我们在供佛:设斋时、念变食、甘露水真言后,就接着念:“此食色、香、味,上供十方佛,中奉诸圣贤,下及六道品,等施无差别,”又如长者子善德,听了维摩诘所说法施会之后,心得清净,即解贵重璎珞以上献。维摩诘受后,分作二分;一施最下乞人,一奉难胜如来。这样行为,真是螺髻梵王所说。“……菩萨于一切众生,悉皆平等。”经文从“不说是非难……到善解方便难”等六句,是一连串有关系的道理。我现在这样试解:一个人在这一段的生命里,日常所做的事情,当然有是的,也有非的;人类因有争长论短,说是说非之情,存在其心里,所以世界上,才产生许多不了结的纠纷。人们若晓得,欲成大道的佛性,必需断见思,绝结习,心境才能莹洁;则学佛人应当先泯是非情,然后才能返映是非皆是成道的助缘。所以对是非未能忘情的俗人,是很难会见法界的善知识的。不会善知识,就很难了解现前一念的实相;更从何处学得无上正等正觉的大道?所学既未入大道之门,则不能随机说法、以点化群迷。学佛人如未有应机度人的能力,则眼见变异无常的万物,必动心,系念。心一动,则秽土现;而一切迷情具体化。“我”、“我所”之别愈深,则所谓心、佛、众生,同具无差别之实相,更无从方便解说了!

{返回 苏行三博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四十二章经讲录 第十一章 施饭转胜
下一篇:四十二章经讲录 第九章 返本会道
 四十二章经讲录 第二十七章 无著得道
 四十二章经讲录 第十四章 请问善大
 四十二章经讲录 第二十五章 欲火烧身
 四十二章经讲录 第十六章 舍爱得道
 四十二章经讲录 第二章 断欲绝证
 四十二章经讲录 第二十二章 财色招苦
 四十二章经讲录 第四十一章 直心出欲
 四十二章经讲录 第十章 喜施获福
 佛学浅释
 四十二章经讲录 第一章 出家证果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我们都是过客[栏目:禅的智慧与心灵修炼]
 禅的历程 一个行者的禅七日记(本如)[栏目:禅宗文集]
 《维摩诘所说经》讲义十五 嘱累品第十四[栏目:静波法师]
 22.毛将军和龟的故事 General Mao And The Turtle[栏目:放生故事 The Story About Free Captive Animals]
 反主为客[栏目:生活的情趣·迷悟之间]
 中部50经 应该被呵责的魔经[栏目:南传经典·汉译四部·中部]
 学佛“成就”的境界[栏目:索达吉堪布·微教言]
 六祖坛经 第六集[栏目:六祖坛经讲记·中广电台]
 天下名山僧占多[栏目:佛教与名山]
 四念处[栏目:圣严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