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堂讲话 第一辑 六、念佛结期应求证
 
{返回 道源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264

六、念佛结期应求证

诸上善人慈悲:道源再讲几句话打打闲岔,古德云:「生死事大,无常迅速。」光阴快得很,转眼之际,念佛七已经过了六天,真是无常迅速啊!生死事大这道理,只有佛教在讲,也只有佛教讲得最究竟。世间的学问,所讲的只是有生以后,未死以前的道理,亦即所谓生活问题。至于未生以前,死了以后的生死问题,是不研究的。儒家虽有生死事大之仿佛语句,但其含义之深浅,则不相同。儒家对于生死问题,是以完成孝道为目的,以克尽礼节为方法,所谓「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在这生事之、死葬之,两件大事,比较起来,又以死葬之为大。孟子说:「养生者不足以当大事,惟送死可以当大事。」孟子是根据曾子说的「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来作比较的。一般人只讲养生不讲送死,是犯了短视之病。儒家能提倡送死之事大于养生,不但慎终而且追远,并欲以此而淳厚道德,改善民俗,其眼光自较一般人为远大。然而论其究竟,仍然只是人生之事,且其所教化的对象,是为人子的人。至于这个被送死的人,死了以后,究竟到甚么地方去了?儒家则没有讲出来。孔子在世时,子路曾提出这个问题:「敢问死?」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这答得很对,因为有了生才有死,若欲研究死从何去?当先研究生从何来?可惜子路没有接着再问一句「敢问生?」孔子也就在他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原则下停讲了。因之儒家的学理,也就只局于人间事了。我相信孔子的智慧不只限于人间事的,因为子贡说过:「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可见孔子的性理学与天道学,是在子贡面前透露过一点消息的,可惜没有人请问,也就成为「不可得而闻也」的绝学了。

我们佛教所讲的生死事大,乃是轮回六道,死此生彼,死彼生此,漂溺于苦海之中,头出头没!自从无始,以至今生,已受无量诸苦!从今生以至未来,仍须受无量诸苦!现在得闻净土法门,执持弥陀名号,截断生死洪流,横渡无边苦海,轮回之苦,一旦了脱,真是一件大事!然而这件大事,我们办好了没有?是需要自己问问自己的。我们为甚么要打念佛七呢?打念佛七为的了生死。如何方算是了生死呢?了生死必须证得一心不乱!所以今天的讲题是「念佛结期应求证」。再分三段来讲:

第一、定求一心不乱:为了生死,一定求证一心不乱;为求证一心不乱,一定要打七。然而为甚么一定要打七呢?为甚么不打六、打八呢?这在《阿弥陀经》中,有明文规定。经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经中没有说止于六日,也没有说继续到八日,所以根据经中所规定的时间而结期七日。在这七日之内,要认真的执持名号,一定会得到一心不乱的。然而如何是一心不乱呢?我们证得一心不乱的时候,是个甚么样的境界呢?所谓「一心」者,就是只有一个念佛的心,更无异念。「不乱」者,心无余缘,即不散乱。我们专心一志,注意在「南无阿弥陀佛」这句名号上,再不攀缘其他的境界,这时候一切杂念不起,但只一个佛念现前,这便是事一心不乱的境界。亦即是修净土的人所得的「定境」,与修禅定的人「入定」是一样的。更进一步,念佛的功夫,用到至极处,一旦豁然贯通,这时候,根尘迥脱,实相现前,此地便是西方,而亦不碍另有西方;自性即是弥陀,而亦不碍另有弥陀;这便是理一心不乱的境界。亦是修净土的人所得的定慧一如的「慧境」,与参禅的人「开悟」是一样的。关于「事一心」「理一心」的界说,蕅益大师分别得很清楚,大师说:「不论事持理持,持至伏除烦恼,乃至见思先尽,皆『事一心』。不论事持理持,持至心开,见本性佛,皆『理一心』。『事一心』不为见思所乱,『理一心』不为二边所乱。」怎样叫「事持、理持」呢?大师说:「事持者,信有西方阿弥陀佛,而未达『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但以决志愿求生故,如子忆母,无时暂忘。理持者,信西方阿弥陀佛,是我『心具』,是我『心造』,即以自心所具所造洪名,为系心之境,令不暂忘也。」我们如能明白「心具、心造」之理,自然以「理持」为妙。但不可执理废事,以为自己明理了,就不必念佛了,那就遗误不浅!须知「悟理」仍要「事修」,即念自心所具所造的佛号,如是则理事无碍,可以很快的得到一心不乱。如不知「理持」,但能「事持」,并无妨碍,只要能如子忆母那样的恳切,认真的念佛,一样会得到一心不乱的。再讲到一日至七日的问题,蕅益大师也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初学的人,应当克期求证,大师说:「一日至七日者,克期办事也。利根,一日即不乱。钝根,七日方不乱。中根,二三四五六日不定。」二种是久学之士,应当时时练习,大师说:「又利根,能七日不乱。钝根,仅一日不乱。中根,六五四三二日不定。」第二种解释,是说得到一心不乱的人,如同得到禅定的人一样,或者一定一日,或者一定七日。亦颇似乎儒家所说:「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的境界。第一种解释,是为初学的人说的,我们尤应特别注意!我们结七念佛,原为克期求证。若是上根人,则念佛一日已证得一心不乱;若是中根人,则念佛二日或者三日四日乃至六日,方能证得一心不乱。我们的佛七,今日已是第六日了,未知能证得否?如尚未能,则我们一定是下根人了,是须待至明天第七日,定可证得。只余一日时光了,惟愿诸位,勇猛精进,以求证得!

有人说:照这样说法,即使是下根人,念佛七日,一定证得一心不乱,决不俟诸第八日了。可是我已经参加过好几次念佛七了,何以至今尚未证得呢?难道说我连下根人都不如吗?

欲释此疑有二种解说:一、前面把一切人分为上中下三根,只是粗分而已。若是细分,则上根人仍须分为上下根,上中根,上上根。例如所说的上根人能以七日不乱,就不能八日不乱吗?得禅定的人只一定七日,不能一定八日吗?能的,不但一定八日,一定多劫都能的。依此例推:则下根人仍须分为下上根,下中根,下下根。经中所说,念佛七日,可得一心不乱,是指下上根说的。若是下中根、下下根,或者八日,或者二七日,三七日,乃至多七日,都不一定的。二、不怪七日不能证得,只怪没有求证之心。或有求证之心,而没有必证之心。初来时,只是随喜功德;过些时,便成随众打混。须知念佛七日,方能证得;不是混佛七日,亦能证得!不但混七日不能证得,纵令混一辈子也不能证得呀!所以奉劝诸位:我们既来打七,一定要求证一心不乱。

第二、境现勿喜勿惊:不精进用功则已,如能精进用功,则一定有境界现前。甚么境界呢?一者内境:或是「理一心」现前,或者「事一心」现前。二者外境:即是看见极乐世界依正二报的庄严妙相。如《大回向文》所说:「弟子众等,不识佛身,相好光明。愿佛示现,令我得见。及见观音、势至、诸菩萨众。彼世界中,清净庄严,光明妙相等。令我了了,得见阿弥陀佛。」见了上述的西方依正妙相,即是好境界现前了。境界又分二种:一是相似的,二是分证的。先说内境:在精进念佛时,忽然妄想歇落,净心现前,念了一点钟的佛,只觉到一会儿的时间!这就是「事一心」的境界。可是第二次念佛时,这个境界不来了,这就是相似的,不是分证的。若是分证的境界,则一得永得,不会再失的。甚么时候提起佛号,就能净心现前。犹如得禅定功夫的人一样,甚么时候要「入定」,就能定心现前。再说外境:在精进念佛时,忽然看见阿弥陀佛,或者看见莲花,可是忽然看不见了,这就是相似的,不是分证的。若是分证的,则愈看愈显明,甚至向你说法!无论内境外境,凡是相似的,都不是「真境界」,这叫「透消息」。若是真发心了生死的人,切勿把透消息当作真境界。透消息比如阴天的太阳,忽然一阵清风,把阴云吹开一缝,太阳闪了一下,阴云又合着了。真境界便如晴天的太阳。然而亦不可轻视透消息,因为得此消息,正可证明确有圣境,由此努力精进,则真境界不会太远了。

有人说:看见佛像,看见莲花,不会是魔境吗?

欲释此疑,有二种解说:一、根本不会有魔境。因为净土宗是「有门」,修念佛行的人,从有门入手,初发心时,即求见圣相,迨至得见圣相,正是以果酬因。如是因如是果,因果相应,何魔之有?此正与禅宗不同,修禅行的人,从「空门」入手,初发心时,即须扫一切相,佛相法相,悉皆被扫;不求佛而佛现,因果不相应,无因之果,非魔而何?所以禅宗善知识,开示学人说:「参禅的人,要把定智慧剑,佛来佛斩!魔来魔斩!」就是这个意思。二、或者有魔。再分两种:一、所见的相不是所求的相。比方说,我们所求的是佛相,忽然现个美女相。所求的是七宝楼阁,忽然现一座水泥洋房。所求的是大莲花,忽然现个小汽车。因果不对,决定是魔!二、所见的圣相,可能是魔变的,这就要拿出功夫来,考验它一下!甚么功夫呢?就是「静心念佛」的功夫。遇有境界现前时,切不可动欢喜心,亦不可动惊惧心,因为心有所动,魔就会乘隙而入。我们只是静下心来念佛,若是圣境,愈念佛则愈显明,所谓「真金不怕火」。若是魔境,念一会佛,它就隐没了,所谓「邪不侵正」。最要紧的口诀,就是「不动心」,所以说境现勿喜勿惊。

第三、大事终竟全功:唯有了生死堪称大事,唯有佛教在讲了生死,前面已简略的说过了。佛在世时,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所说所谈,无非是告诉众生轮回生死的痛苦事实;指示众生了生脱死的方法而已。佛教分大乘小乘,小乘注重个人了生死,大乘注重众生了生死,是则无论大乘小乘皆以了生死为唯一的大事!假若我们学佛法,尚未知了生死的道理,是则尚未学到佛法。或虽「知」之而不肯用功「了」之,是则虽学等于未学!不但辜负世尊的法恩,而且可惜自己的善根!居于乱世,而能闻到佛法,而能发心修行,而能参加佛七,真是幸何如之!在这良因善缘悉皆具足之环境下,不把生死大事办好,还等待到哪世去办呢?古德云:「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若是等到来世再修,不啻痴人说梦了。定期念佛七天,我们已经念了六天,距离成功已不远了,再加精进,就可达到目的。倘若懈怠,则前功尽弃,譬如为山,功亏一篑,岂不太可惜吗?来日无多,时光不再,加功进行,是在各人。

话说多了「打闲岔」,打起精神来好好念佛吧!


{返回 道源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堂讲话 第一辑 七、念佛平时须相续
下一篇:佛堂讲话 第一辑 五、念佛必须认真念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讲记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讲记
 佛堂讲话 第六辑 五、愿生极乐,愿离娑婆
 佛堂讲话 第三辑 三、忆佛念佛必定见佛
 佛堂讲话 第二辑 六、念佛与劝请
 在家菩萨戒本释义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 (观众生业缘品第三)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记(讲于桃园正觉莲社)
 大乘起信论讲记(下)
 佛堂讲话 第三辑 六、摄念佛人归于净土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妙湛长老僧教育思想浅释(余君山)[栏目:妙湛老和尚纪念文集]
 四十一世 地藏桂琛禅师[栏目:佛祖道影·再增订版]
 什么是道[栏目:唐仲容居士]
 言多轻薄,潦倒绝後[栏目:心念与命运·第3册]
 07-024佛法修行精要[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7年]
 冤冤相报何时了[栏目:观念·圣开法师]
 大乘菩提心法[栏目:专门修法[上士道]]
 大圆满之门——秋吉林巴新岩藏法[栏目:经论著作]
 相应53经 结经[栏目:相应部 13.现观相应]
 菩提心的实修[栏目:泰·锡度仁波切]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