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 修心八颂 朗日塘巴 造
一、概说
今天与大家分享大约八、九百年历史,朗日塘巴所造的【修心八颂】的内容。首先介绍利他的宗教,以及佛法整体的架构,再针对【修心八颂】讨论。我先念诵龙树菩萨【中论】中的礼敬颂︰「瞿昙大圣主,怜愍说是法,悉断一切见,我今稽首礼。」佛陀由大悲心所系,为了令众生能远离痛苦及苦因,希望断除了一切颠倒的邪执、邪见,因此宣说了一切法,就是缘起性空的道理,这位悲智圆满伟大的世尊,我龙树在此向您顶礼。
(一)什麽是我?
人人都有个我的想法,在未介绍【修心八颂】内涵之前,我想先由第一句偈颂文,「我於虚空如母众」的「我」开始解释。「我」、「我想」、「属於我的」,是一切有感觉的生命体有情,都有的共同想法。就是「我」的想法或感受,不只是人类,即使是动物或微小的昆虫,都会有相同的想法。经由我的想法,使得所有生命体,产生快乐的感受,痛苦的感受,不苦不乐的感受。无论人类、动物或、昆虫,都会产生起与「我」有关的这三种感受,因此会带来分辨是非,及善恶的智慧,差别的只是智慧的层次不同而已;细微的生物判别能力比较差,体形庞大的动物,对於某部分的判别能力比较强。以人类的智慧,判断想要快乐,不要痛苦的感受,理所当然的,比其他动物更加敏锐、更强烈。人与畜生之间的差异不在於,「我」及「我想」所带来的感受而已,而是对「我」的需求,所生起的智慧能力的分辨。因此,也是以此智慧层次,来分辨人或畜生的差异。
经由人类智慧,以及智慧能力的不共殊胜,使得人类形成後,过去的三千年有许多思想家,针对「我」的想法作探讨。也就是当我们思惟、观察「我」在那裏时,会有我想产生。如︰我的心、我的身、我的享受等种种想法。自然就会认为我像是事物,我的心和我的身,就是事物的特徵,可是,又觉得如果是事物,依附着特徵,好像也不对。於是认为「我」这个事物,应该与身心是分开的。我是我,是主体性;由此延伸我的身和心,我变成身心以外的体性,是常一自主的。
三千年前印度思想家,虽然有这种哲学的理论。但二千五百年前,佛陀来到世间,告诉我们,虽然都会很自然的,认为「我」是控制身心的主宰者,「我」控制了我的身心,我能自在,但这是错误的观念;控制者的「我」,其实是不存在的。那麽大家都说「我」,这个我究竟在那裏?从身心整体或任何部分,寻找时是找不到有个真实的我,只是依着身心假名安立的「我」,取名而有的假相而已;不依身心取名而安立的「我」,是不存在的,於是讲到这粗分「无我」的见解。过去的三千年,有许多不同的思想和宗教信仰,有些已经消失,存留下来的大致归为二种︰一种见解,是身心之外的「我」存在。第二种是佛教的见解,「我」并非身心以外的,而是依身心假名安立的,无有自性的我,称为「无我」。
「我」以及「我想」产生的感受,需求快乐和排斥痛苦。人类和其他动物等,由於智慧能力的差异,想要快乐而不要痛苦的需求,就有层次的不同。动物只能在乎身体的感受,只求吃饱,无法重视内心的感受。而人类除了追求身体的感受外,更了解如何提昇内心的感受。
感受分二︰一、身体带来的快乐与痛苦的感受。二、内心产生的快乐与痛苦的感受。比较两种感受,後者强烈时会影响前者,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内心的感受。因为当内心快乐时,纵然身体上有些痛苦,并不会影响快乐本质;但相反的,如果内心有了烦恼,纵使身体很安适,也不会快乐,这时内心只有痛苦的感受;由此可见,内心感受的重要性。
(二)社会和谐之源
全世界六十多亿人口,不论人种、肤色、年龄,每个人都想要离苦得乐,不仅想法一致,也有相同的权利,去争取离苦得乐。以社会趋势来观察,我们追求离苦得乐的方法,似乎是以提昇外在物质生活为目的。由我们努力追求的方向,也能够明白;今天全世界真正重视的是外在的身体的感受,而忽略了内心,非常缺乏内心的提昇。对於内心的痛苦与快乐的问题,真的以外在的富足,可以解决吗?想获得真正的安乐,不从内心着手,是非常困难的。我们必须了解心是可以改变的,即使不是佛教徒,了知愤怒嫉妒贪心,不但会带来伤害他人,而且也伤害了自己,把这种不善的负面情绪,改变成平静多为他人着想正面的情绪,就不会生活在痛苦中;一个人虽然处在充满敌意的环境中,如果心中能够平静,不会为烦恼所左右;如果心中不能平静,即使在很好的环境中,也无法得到快乐。因此我们应该以提昇内心品质是非常重要的,才能获得真正的安乐,社会才能和谐。
如何断除内心的痛苦,获得真正安乐?一、伦理道德的思想。二、宗教信仰的力量。世间伦理道德思想,从英文secular ethics,Secular字面上作解释,有些人认为是断除宗教信仰,印度文学家认为不是完全断除,而是尊重宗教信仰。Secular在英文字典并无明确涵意,也许从葡萄牙文,可得到正确资讯。我的解读,因为加了ethics,指一般的善行、伦理道德。而此分为二︰一、宗教信仰带来的伦理道德思想。二、与宗教信仰无关的道德规范。後者的产生是爱心的需要,人类生下的第一天开始,最重要的就是母爱,倘若没有母亲或其他人的爱护,可能不久就自然夭折了。以我们身体所需而言,最重要是他人对我们的关爱和照顾。生长过程中,不论身体或心灵,以母亲的帮助最大。一位从小在不温暖家庭长大的人,生长过程也许身体不够健康,心灵也是冷冰冰的;缺乏爱的原故,内心是空虚的,也不懂的爱护他人;如果心灵上有创伤的人,健康情况就不会太理想。
人的身体需要他人的关爱和照顾,才能成长茁壮,因此慈悲、爱心很重要。看看母鸟和小鸟的互动,可知母鸟是何等爱护小鸟,再看看母狗喂奶给小狗,小狗才能逐渐成长,这时的小狗是多麽依赖母狗,因此慈爱对它们来说,非常重要。但乌龟和蝴蝶,破卵而出就各分东西,似乎不需要慈爱。然而人类的血肉之躯,时时刻刻与慈爱息息相关、无法分离,不止我们自然的需要慈爱,也自然的慈爱他人。这种自然产生的现象,我解释为secular ethics世间伦理道德的基础。有慈爱的根本,就有道德行为,所以道德行为就是慈爱。
(三)各种宗教的理念
世界上有许多不同的宗教信仰,大致分两类︰一、没有宗教哲学思想的信仰,只是一种世间习俗。如︰祭祀、火供……等。二、具有哲学思想的宗教信仰。如︰印度教、婆罗门教、犹太教、回教、基督教、佛教等。主要的宗教信仰中,虽然各有不同的哲学思想。如︰基督教认为有造物者,主宰世间,佛教则认为没有造物主,一切乃因缘而生。但对於慈爱的理论却是相同,都认为人类需要被关怀,而且帮助他人,爱护世人,这是理所当然的事。要懂得自我要求,不能贪着无餍,必须知足常乐。有许多不同宗教的修行者,完全牺牲今世荣华富贵的享受,投入利众的事业;我认识基督教传道者,汤玛斯马丁及德蕾沙修女,确实是与众不同的修行者。印度教、犹太教、回教的修行者等,他们跟随自己的信仰,以及信仰给予他们的使命,都全心投入,牺牲奉献一生,贡献社会,利益大众,创造了令人赞叹的伟大事蹟。也是为了提昇内心的功德,不同宗教解释不同的哲学思想。
这些不同的宗教信仰,都一致的为世人宣扬爱心的理念,因此我们必须尊重不同的宗教信仰。因为经由他们思想的宣导,使很多人生起善心,及道德的善行,确实帮助社会上很多人。不同的宗教信仰的共同目标,就是创造和谐更美好的社会,带来人们更幸福的生活,以及更充实的心灵世界。我觉得大家都有共同的理想,而且如实地实行,我们必须尊敬带来这种贡献的所有人。尊重不同的宗教信仰,是有理由的。过去的三千年来,随着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因缘,以及不同的种族,各有不同的所需。因此有不同的想法、理念,就有不同的需求,事实上也不可能要求每个人都有相同的理念。既然不同的哲学思想,有他的需要性,能帮助需要他的人,那麽我们必须尊重此种宗教信仰。当然自己是否相信,而自己觉得适合自己的信仰,又另当别论了。想深入信仰,必须仔细判断,那类哲学思想,最能帮助自己,之後再相信,膜拜或奉献等。在此同时,不需舍弃对其他宗教信仰的尊重。
我个人认为佛法对我帮助最大,最适合我,我对於佛教所阐述的哲学思想,有绝对的信心,不动摇的敬心和精进。在此同时我觉得尊重其他信仰,也是非常重要,因为它能利益许多人,所以尊重其他信仰与我信仰的宗教,彼此并不相违。积极推动自己的宗教信仰,不一定是件好事,因为每一种族有不同的习俗,有不同的需求。最保险的方法,就是保持父母的传统信仰,有时不经长久思虑,突然改变自己的信仰,因而产生了副作用,後患无穷。在座有不同民族的佛教信徒,父母传下的大概就是佛教信仰。也有些不同信仰的信众,我的建议是遵循父母的宗教,我不想积极鼓励轻易改变宗教信仰。但随着每个人不同的个性、不同所需,以佛法而言,我们相信前世,也就是前世的习气串习,如果有此不同根器的人,虽然与父母宗教不同,但觉得适合自己,因此而改变宗教,当然无可厚非,但请三思而後行。以藏人而言,由於父母信仰的原故,百分之九十信佛教,但还是有其他宗教徒。
因此我觉得,如果在场有其他宗教的信众,首先应保持父母原有的传统信仰,如真正对佛法产生兴趣,经过学习发现佛法最能帮助自己,届时再改变,但千万别轻蔑原有的信仰!一定要以尊敬心对待,这点很重要。
(四)、佛教的哲学思想
何谓佛教的哲学思想?二千五百年前,导师释迦牟尼佛降生印度,第一次转*轮时,宣说「此是苦谛,此是集谛,此是灭谛,此是道谛。」的四谛本质。接着佛说「认知苦谛,断除集谛,证得灭谛,修行道谛。」讲到作用的四谛。之後佛又说「知苦不可得知,断集不可得断,证灭不可得证,修道不可得修。」讲到究竟的四谛。四圣谛的内涵,是佛法思想的主干,也是一切佛教哲学思想的基础。
四圣谛的主要内涵︰我们想要的快乐与快乐之因,及此因所带来快乐的果实;不想要的痛苦,也有促成之因与果(即痛苦本身)。针对痛苦的因果次第而言,说到苦果——苦谛,苦果之因——集谛,这是我们必须舍弃的(所舍)。所追求的是快乐的果(所取),即了知苦谛,断除集谛,证得快乐的果灭谛──涅槃;为得到乐果而修学快乐之因——道谛。为何建立四圣谛?因为人人都想离苦得乐,痛苦分痛苦之因与痛苦本身,快乐分快乐之因与快乐本身,一切都是由因缘而生。因而有所断、所证,也因此形成了四圣谛。
痛苦和快乐有两大类︰所舍的痛苦及所需的快乐,因缘也分二,如前所说的四圣谛,是佛学思想的根本。为何苦和乐的感受是由因而生?一切会改变的事物,用肉眼可见的,都有它不共的因缘聚合而产生。肉眼可看到的改变,称为粗分的无常。如︰花草树木的变化或岁月的摧人老化。粗分的无常的形成,是因为有细微的无常。如︰每年的改变,是因为每月的改变,每月的改变,是因为每天的改变,每天的改变,是因为每小时的改变。如果此时辰不变,就不会有下个时辰,也就不会有廿四小时组成的今天了。而时辰的改变,是由之间的每一分钟的改变而形成,每一分钟的改变,也是因为每一秒的改变,每一秒的改变,是秒中每一刹那的变化。可见粗分无常的存在,一定有细微的无常。
当粗分无常出现逆缘,事物会消失,亦即粗分的无常,会依着他力或外在因缘,存在或消失。可是细分的无常却非如此,每一刹那正在改变的物质本性,就已经存在无常变异了,正在坏灭的性质中;也就是不需要依其他因缘,它的形成是之前的因所生,之前的因会感得现在的果,是由之前的因本身的不断变化的性质,才感得现在正在变化的果。可知一切正在变化的万物,都是由因力所控制,即非自力、非他力,而是因力所转,才形成一切正在变化的万物。因此每一正在变化坏灭的性质,是由前因有坏灭的性质的力量而促成,随着因力,使得每一刹那都在坏灭当中。倘若因本身是不会改变,就没有改变的作用,如何产生会改变的果呢?
正在改变的万物,是如同续流般的存在,可分为性续、质续。如︰花朵,是从种子,慢慢成长为花,不论开花期是一个月或一年,此续流称为性续(具有花性质的续流)。花本身的性质,去解剖分析,可说它是来自花的种子,种子又有之前的种子………,如此追溯下去,前因是无止尽,也可说是无始。如果前因有开始,就有第一因缘,此第一因缘会改变吗?如果不会改变,就不会带来第二因缘。如果会改变,会改变的性质是从何处来?必须由前因形成。第一因缘有前因,就不称为第一因缘了。所以如此平凡的一朵花,以质续的角度而言,是没有开始,它的因缘是永无止尽的。追溯至几百万年、几千年、几亿年,花朵改变的因都在当中。
虽是无始的因,也不可能无因而生。如果第一因缘是无因而生,第二、第三也可以无因而生,第二因就不称为第一因的因,如此将造成许多矛盾的理论。因此追溯质续的因缘,没有第一因缘,但也不是无因而生。一切正在改变的果,都是一切正在改变的因,才形成一切会改变的性质,所以一切的因,不是不变常因。因缘变化中,如果因的本质是好的,带来的果也是好的;如果因的本质是坏的,果也是坏的。决定果的好坏,主要在因本身是否有此能力。在因果的微妙变化中,可知三大原则︰一切非无因而生,非常因而生,非异类因而生、必须同类因而生。从三大原则解释佛学的主要思想,因果缘起见。也由因果缘起见,而宣说了四圣谛。
若想更详细阐述四圣谛的内容,可衍生到十二缘起。从第一支无明,慢慢演变至最後一支老死,亦即有前前支缘起,才有後後支缘起的形成,如果前前支缘起被消灭,後後支缘起也会跟着消失。因为因果缘起才形成了十二缘起的法门。
所有佛学论典以语文作区别,大致分二︰一、以巴利文建立的原始佛法。今日的斯里蓝卡、泰国、缅甸等地,使用原始经典。二、以梵文建立的佛法。中国、日本、韩国,西藏、蒙古等地,所流传下来的佛法论典,皆以梵文作基础。整个佛法历史,大约二、三世纪时,梵文经典翻译为汉文,於是佛法流传到中国内地。大约在七、八世纪後,梵文论典翻译为藏文,流传到西藏。梵文建立的经典,大致分两大类︰汉传佛法和藏传佛法。因为汉传佛法早几百年,以佛法次第而言,是藏传佛教徒的长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