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有门颂浅释
三千有门颂,乃台宗著名论文。全文以偈颂形式,阐明心具十界,一念三千之理。言简意赅,理深旨备。明佛陇沙门百松真觉曾为之作略解,其义更觉显豁,惜文笔简古,初机难晓,今不辞固陋,作此浅释,以便初学,其分科释义,
仍以真觉大师之略解为准。
将释此颂,大科分二:一释颂题,二释颂文。
一、释颂题。
按台宗释经常规,以五重玄义释题,五重者,一释名,二辨体,三明宗,四论用,五判教。
“三千有门颂”
一释名,此颂以单法立题。三千有门,法也。颂此三千
有门之义。为解释方便起见,先释颂,二释门,三释有,四释三千。
一释颂。颂有二种:(一)应颂。即应长行之文而颂。
诸经常见,如法华经中长行文后,每有“尔时世尊欲重宣其义,而说偈言”,即是应颂。(二)孤起颂。凡不颂长行,孤立自起之颂,称孤起颂。如法华经提婆达多品龙女赞佛偈:“深达罪福相,偏照于十方,微妙净法身,具相三十二……”即孤起颂。今颂前无长行之文,即属孤起颂。
若论通别,颂之一字为通,如俱舍颂、唯识三十颂、八识规矩颂。三千有门四字为别,别在此颂,不通其馀。
二释门。门以能通为义,依教立门,教有藏、通、别、圆四教,故立藏、通、别、圆四门。由于教依理生,亦可以理立门,故有生灭、无生、无量、无作四门。今之三千有门,若按教立门,乃圆教初门。若以理立门,乃无作理门。颂曰:“不以妙假有门观,谁知法界具足法。”妙假者,即圆教有门也,理即无作之理也。
三释有。有,即三千之法。智者大师说:“以有门为圆通之相。”又说:“此相四门,皆妙无粗。”颂曰:“不思议假非偏假,”假,即是有。非偏,即是圆也。
问曰:有门既可称妙,其他三门,(即空门、亦空亦有门、非空非有门)亦可称妙,此颂为什么偏称有门为妙?
答曰:门门平等互摄,何妨有门独称为妙。何以故,有为法界,摄一切法,一切法趣有,有即法界实相,离开法界实相,别无一法可得,所以有门何妨独称为妙。
四释三千。三千有事有理。事者,事造三千。理者,理具三千。一念心起,具三千法。何谓三千法?此一念心起,必属一界,一界现起之时,九界冥伏,冥伏为理,现起为事。事理互具,成十法界。十法界者,所谓地狱、饿鬼、畜生、修罗、人、天、声闻、缘觉、菩萨、佛也。十界各各现起,冥伏互具,成百法界。又:百法界各具十如是法,所谓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等。若一界具十如是,则百法界具千如是矣,此为千如是。又:五阴一千,众生一千,国土一千。五阴为实法,众生但假名,此二千法属正报,国土一千属依报。依正共论,故曰三千也。止观云:若无心则已,介尔有心,三千具足。
所谓事造三千,即是全体起用。体即三千之性,用即三千之相。性即理具,相即事造。荆溪云:“并有理具,方有事造。若无理具,何所事造。”(即事造也不可能)譬如蒸米可以成饭,以有饭性故,蒸砂但成热砂,以无饭性故。《法华玄义》云:“根尘相对,一念心起,于十界中,必属一界,即具百界千如。于一念中,悉皆备足。”此事造三千之相也。又:事造中,分顺修与逆修。顺修即称性而修,背尘劳、合觉性也,广义来说,藏通别圆四教,俱可称为顺修。克实而论,唯圆教才是顺修,别教犹称为逆,更不要说藏通二教。逆修即逆性而修,背觉性、合尘劳也。由于背觉合尘,必定六道流转也。
但台宗主张性具善恶,善恶虽异,其修不殊。三千之一法,一尘三千不少,刹海三千不多,纵亦三千,横亦三千。三千自在,无法不遍,故曰三千有也。(释名竟)
二辨体。此颂以法界为体,题中三千有者,即是理,理即法界。颂曰:“门门一一为法界,”故知以法界为体。
三明宗。此颂以三观为宗。此法界体,必须通过三观而入。若非三观,则无由入。颂曰:“不以妙假有门观,谁知法界具足法。”故知以三观为宗。
四论用。此颂以知性具为用,三千之性为能具,三千之相为所具,能具即体,所具即用。颂曰:“若只观心不观具,则于一家分二家。”(即能所分张矣)故以知性具为用。
五判教。此颂以大乘为教相,不同偏小。颂曰:“一家观门异诸说。”既异诸说,即不同偏小,故以大乘为教相。(释颂题竟)
“宋忠肃公陈瓘述”
陈瓘(1042-1106)字莹中,号了翁。北宋著名居士,福建沙县人,少登进士第,徽宗朝,官左司谏,以性耿直,不见容于时。崇宁年间,编管袁州(属江西省境)不久,移通州(今河北省通县)又谪台州。尝留心禅宗,有所省发,后读《华严》,深会其义,自号华严居士。及遇明智中立法师,师事之,叩天台教旨,深有契入。居台州五年,以承事郎之职移楚州,从此结束仕途生涯。宣和六年殁,世寿六十五,追赠谏议大夫,谥忠肃。著有《三千有门颂》。述者,不敢称作,乃公谦词。
二释颂文,分四:◎一能通门。分二:初明初门不可思议,二明四门圆融无碍。初又二:(一)明三观圆融。(二)结叹不可思议。今初,(一)明三观圆融:
甲明假观。
“不思议假非偏假,此假本具一切法。”
不思议假,即圆教初门。假即是有,有指三千法也。此三千法,即空假中,所以说“非偏假”。既是即空假中,所以说“不思议。”藏教以生灭观,观一切法,一一隔历,所以称偏。圆教以无作观,观一切法,一一圆融,所以非偏。所谓本具一切法者,就是说,假观中具足空、中二观之法,空观中具足中、假二观之法,中观中具足空、假二观之法。
问:三法互融,为什么独称假法具足一切法?答:因从假而入,令人容易起修故。实则说空观,说中观,皆可称具一切法。例如说“真空不空非但空,此空本具一切法。”“圆中圆满非但中,此中本具一切法。”
乙明空观。
“真空不空非但空,”
但空者,即小乘偏空。小乘修四谛,证偏真理,以偏真不即诸法,故称但空。又:小乘因灭会真,灭非真谛,所以空不即真。圆空则不如是,圆教之空,乃具有之空,(具足百界千如)不同于偏小,故说“非但空”。
丙明中观。
“圆中圆满非但中,”
但中者,别教中道之理观,不即空有二边,既不即二边,中道之理欠缺,故称“但中”。圆中则不如是。即空有二边,故非“但中”,既即二边,则中道圆满,故称“圆中”。
(二)结叹不可思议。
“是故四门之初门,即是不可思议假。”
四门,即是有门、空门、亦空亦有、非空非有四门。初门,即是有门。有门称为不思 议者,以此有,不是偏有。不离中、空,举一即三,言三即一,故结云:“不可思议假”也。“初明初门不可思议竟”
二明四门圆融无碍。
“初门即三三即一,非一非三又非四。”
初门指有门,三门指空门、亦空亦有门、非空非有门。第一句是说,有门不离空等三门,次句是说,空等三门也不离有门。若用观法来说明个中道理,比较容易理解。如一念心观有,即有门,即是假观;一念心观空,即空门,即是空观。一念心观亦空亦有,即双亦门,即是双照观;一念心观非空非有,即双遮门,即是双遮观。初门既用三观,(空假中)空等三门岂不用三观。用观既然相同,门岂有别,即义(体不二义)得以成立。故云:“初门即三三即一”也。
非一非三又非四者,这句是说,门虽有一三四分别,其体惟一法界。在三门以望一门,一门即是三门,则一非定一;在三门以对一门,三门即是一门,则三非定三;若三门一门互相非拒,则四门也不能安立,所以说:非一非三又非四。惟是法界一理耳。(◎一、能通门竟)
◎二、所通理。初引喻,二合法。三结叹。今初
“一二三四指一月,四点似别惟一空。”
此引喻说明其理。四指者,比如目中患翳之人,不识天上之月,明眼人以指指之,翳薄者示一指便识,翳稍厚者须二指示之才识,翳厚者须示三指,翳极重者须示四指方识。四指似别,月则一也。故云:“一二三四指一月。”
四指四点,喻四门。一月一空,喻法界。指点方法虽有四种之别,所指惟是一法界空理耳。以喻门门不一,法界理同,故曰:“四点似别惟一空。”又:法一而喻二。月喻法界之圆融,空喻法界之常遍。
二合法。
“门门一一为法界,摄一切法皆无馀。”
此以喻合法。门门,即四门,门门之观皆为法界而设。如喻中一指二指三指四指,皆为指月而已。法界,亦名法性,亦名中道,亦名实相,一法异名也。
摄一切法皆无馀者,一切法,即三千之法,摄者,不独有门摄一切法,空等三门亦摄一切法也。无馀者,就是说,三千统收一切法无馀,即谓介尔一念,具收三千法无馀也。
所以一念心起,三千性相一时起,则有门法界摄一切法无馀也;一念心灭,三千性相一时灭,则空门法界摄一切法无馀也。一念心亦起亦灭,三千性相一时亦起亦灭,则双亦门法界摄一切法无馀也。一念心非起非灭,三千性相一时非起非灭,则双非门摄一切法无馀也。故现前一念介尔之心,最为修行之要也。
问:具和摄有何区别?答:约理曰具,约事曰摄。具如水具有波性,摄如波还成水。
问:若如此,水即是体,波即是用。波还成水,即是摄用归体,怎能说是理具呢?答:荆溪云:“并有理具,方有事用”。须知事用,全是理体,无一用而非法界也。既皆是法界,用用皆体,所以摄即具,具还同摄也。
三结叹。
“不以妙假有门观,谁知法界具足法。”
此结叹观妙。假即是有,有即是假,假非偏假,故称妙假。法界,即有门法界也。具足法者,具足三千法也。法界为能具,三千为所具。又所具三千,界界各各互具。皆名法界,皆名三千。此理天然,不假修成,情与无情同具。迷人不觉,故曰谁知。因修妙观,方晓法界具足诸法,所以说,“不以妙假有门观,谁知法界具足法。”(◎二、所通理竟)
◎三、观即境。分二:一明修证妙,二明修证粗。今初
“闻思修证无不妙,心能观此体具故。”
此说修证妙。闻思修,三慧也。证,所证之位也。观,即能观之观,即三观。体,即所观之境,即三谛。全以三德秘藏之理,为谛、为观、为慧、为位,既然皆是三德,则一一圆融,故云:“闻思修证无不妙”也。闻无不妙者,闻即名字,闻从师说,师若不说,弟子怎晓,不知属理(即),知属名字(即)。普贤云:“心闻洞十方”,心既能闻,闻即圆听,故无不妙;思无不妙者,思三千法,即空假中,三千实相,炳然齐现,故无不妙。修无不妙者,以三观慧,观心具诸法,即空假中。即空,伏见思惑;即假,伏尘沙惑;即中,伏无明惑。五住顿伏,观行位成;见思若断,相似位证;分断无明,分证位得,无明断尽,究竟成佛。观虽属修,全性起修,全修在性,性修不二,故无不妙。证无不妙者,今论圆位。一证一切证,一切证一证。位若不即性,何能位位相收摄,故无不妙。心能观此体具,所以闻思修证,无不妙也。
二明修证粗。分三:(一)出非,(二)拣滥,(三)斥迷。今初
“若只观心不观具,则于一家分二家。”
别宗但观心性清净,不观心具诸法。心不具法,则是心外取法。法不具心,心不具法,必然于一心之中分心分法,岂非一观而分二家。
(二)拣滥。
“一家观门异诸说,诸说虽异观自一。”
大经云:正因佛性,了因佛性,缘因佛性。一家所谈,一曰性体,即正因佛性。二曰性量,即了因佛性,三曰性具,即缘因佛性。具即是假,假即空、中。只一法相,有此三义。会之弥分,派之弥合。不同别宗,只谈真如随缘,作差别法理会。(差别谓九法界)不随缘时,谓无差别,无差别,惟真如一性也。今家则不然,三千之体,随缘起三千之用。不随缘时,三千宛然,故知差别法与体不二。是故一家观门异诸说也。诸说虽异,法常天然,岂因谈说而改变。观自一者,观知体与用(差别法)不二也。
(三)斥迷。
“彼迷一心具诸法,堕在通别次第中。”
别宗以不知心具一切法故,堕在通别二教。惟知体一切法空,空不即假,此堕在通教。从假入空,从空入假,从空入中,中不即(空假)二边,此堕在别教。别教但中,隔历未融,次第而入,故曰次第中。
“次第而生次第断,岂知十界本来一。三千本一亦如是,皆非世数可分别。”
别宗谓真如不守自性,随染净缘,造十法界,故曰次第生。欲成佛道,须坏九界,以次第观,翻破三惑(见思、尘沙、无明)方成佛果,故曰次第断。
今家不然,知三惑全体是性恶法门,故不须断。又九法界亦全体是性德,故不须坏。别宗岂知十界体来是一,(惟一真理体)今家洞照三千性相,百界千如,用即是体。三千相是世数,故可分别;三千性非是世数,故不可分别。所以说:皆非世数可分别也。(◎三、观即境竟)
◎ 四、境即观。分三:初明具体,二明具人,三明具宗。
初又三:(一)境观,(二)指示,(三)功能。今初
“妙境原无空假中,而亦不离空假中。”
境即是三谛也,以观即境故,故曰原无。以境即观故,
故曰不离。境观不二,故称为妙。
(二)指示。
“空即是心假是色,非色非心名曰中。”
心,指一念心,念无念相,并毕竟空,故空。色,指三
千色,无法不备,并皆是如来藏,故假。中,指色心不一不
异,并是法界,故中。此空假中,语似分张,(分别)并皆相即。
(三)功能。
“色心绝处中体现,于一一法体皆具。”
色心绝,即是双遮。双遮故,中体独露。一一具,即是
双照。双照故,法相并彰。
二明具人。
“凡夫心具即佛具,取著不圆则不具。”
凡夫只是佛心中十界之一,佛亦只是凡夫心中十界之
一, 论其修证,则有分、满。论其心具,则无差别。故凡
夫心具,即是佛具,但不可取著,若取著二边及中,即非圆教,则不可称具。所以说: 取著不圆则不具也。
三明具宗。
“惟一具字显真宗,入此宗者甚希有。”
上句赞法,下句赞人。古师云:只一具字,弥显今宗。故曰:惟一具字显今宗也。盖别宗所谈,惟谈法性,相当于今宗所说性体、性量,彼缺性具而不论,是故今宗超胜于彼。入此宗者,名为顿人,圆顿之人,甚为希有,故曰:入此宗者甚希有也。(◎四、境即观竟)
三千有门浅释 终